摘要:电力工程庞大复杂,涉及到的经济成本有很多,如果不能对工程经济进行有效管理,其产生的风险会危及到整个工程,使工程重要环节出现超预算现象,除非后期追加投资,否则电力工程便不会有继续施工的资金支持。针对这些经济管理风险,相关人员还要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和应急计划,以使这些风险没有产生的机会。
关键词:电力工程;经济管理;风险;防范措施
电力工程建设施工的每个环节都有可能出现成本失控现象,相关人员要对出现的风险问题进行一一分析,然后按照建设流程,逐一找到失控点,对其采取针对性较强的控制措施,预算计划价值才能得到发挥。在经济管理风险防范中,相关人员要将现场的所有事项都列为管理内容,虽然这些事项与经济管理关系甚大,为了减少超预算现象,必须减少变更,使这些事项管理水平都提升。本文主要针对电力工程经济管理的风险及防范措施进行分析。
一、电力工程经济管理中的风险
1、工程经济管理思想认识有待提升
电力企业和民生息息相关,为了使企业稳定供电,国家也会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使电力企业可以长久发展下去。久而久之,电力企业会以为自己在市场上处于不败之地,企业不会树立竞争意识,也不会对生产管理模式等作出改进,所以一旦市场环境不再保持原样,电力企业便会出现不适应现象[1]。其生产管理的很多环节都有可能出现致命缺陷。电力企业的这种管理意识与领导人员思想观念有很大关系,管理层还要高瞻远瞩,创新管理观念,树立先进的思想意识。
2、管理模式不适当
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后,电力企业也应积极投入转型中,首先需要对管理模式进行改进,使其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在新时期,企业也应将信息技术引入到工程经济管理中,利用信息技术和相关软件设备来对各种成本数值进行采集和处理,使成本控制体系构建有更多的参考依据。在实际中,电力企业在经济管理方面的信息化建设力度不大,所以很多经济管理环节依旧沿用手工处理方式,在此过程中,容易出现数据偏差,造成经济风险。由此可见有效的管理模式可减少经济风险的发生。
3、预算不合理
经济管理问题主要指超预算现象,当总成本远远超过计划成本时,电力企业便面临着入不敷出问题,这会使企业利润减少,久而久之,企业很有可能因为经营不善而倒闭。超预算现象与预算不合理有关,与预算执行力度差也有关系,相关人员还要对成本预算工作进行分析研究,找到其中的改进点。在实际中,经常出现预算不合理现象,这里主要指预算计划与电力工程实际情况以及企业发展状况等匹配度差,所以预算计划在实际中的执行力度会很差。另一方面,在制定预算计划时,相关人员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并做好调查分析工作,以使最终的成本预算计划实际控制意义更大,但很少有人满足此要求,所以预算成本控制结果不显著[2]。
4、其他风险问题
除去预算问题,招投标环节、施工阶段以及最终的工程结算都会出现问题。在招投标环节,经常会出现报价与标底相差甚远现象,有时也会出现各种徇私舞弊问题,所以选择的施工单位施工资质和施工操作水平往往不能满足成本控制要求。在施工阶段,成本控制对象过多,管理人员难免会有偏重,再加上材料、设备质量不过关,很多工程会存在质量隐患,无论是维修还是返修,都会增加成本。在工程结算环节,结算申报信息与实际数据不符,如实际工程量与工程量清单数据不一致,材料价格与实际价格不一致等,这会使成本增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电力工程经济管理风险防范措施
1、树立与市场变化相适应的思想观念
电力工程与其他类型工程不同,与其他企业相比,电力企业也存在很多特殊之处,虽然电力企业在民众生活中的地位很重要,但电力企业不能不思进取,其要积极紧跟时代发展,时刻关注市场环境和经济体制等的变化,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思想观念,树立先进意识,才能使自身在市场经济体制调整中处于上升发展状态,而相关的电力工程经济风险也会减少[3]。在创新管理思想时,企业还要结合实际工程的具体情况以及自身发展状况,使经济管理顺利有效。电力企业领导人员要及时关注市场变化情况,并做好榜样,将新思想灌输给员工,而参与电力工程的所有人员也要参与到思想教育和培训工作中,这些人员要树立成本控制意识和经济风险防范意识,以使电力工程建设全过程的经济管理水平得到保证。
2、完善管理模式
在创新经济管理模式同时,还要使其具有灵活的完善空间。在这种管理模式中,相关人员要及时关注市场经济环境的最新变化,了解当时的材料、设备等物价信息,并据此编制合理的预算计划,积极将预算计划执行到电力工程建设中,当所有的管理环节都达到完善状态时,相关的经济风险问题便没有爆发的机会。管理模式下的管理制度要对所有的建设人员和管理人员起到约束作用,使其能落实自己的责任,使整个建设过程符合规范标准化要求,从而减少变更成本,在管理模式创新完善中,还要以实现各方利益为目标,如此经济管理模式才能与实际工程经济管理需求相适应,才能在落实中得到各方单位的配合。
3、加强预算,规避财务风险
要减少或规避工程经济风险问题,最保守、最有效的方式便是编制合理的预算计划,并按照计划规定要求,控制每项支出,使其不会产生超预算现象,如此整个工程便不会出现成本失控问题。在强化预算方面,企业需要安排专业的预算人员,保证预算计划的合理性,这些人员需要参与培训教育工作,在上岗之前,必须掌握相关的专业预算知识和信息设备操作技能[4]。在正式预算时,还要做好市场调研工作,编制人员需要到现场打探市场物价,并结合国家政策及当地标准,估算出比较准确的成本数据。在预算执行中,市场价格可能会发生波动,编制人员还要及时修整数值,使预算计划能成为成本控制的参考和约束。
4、减少经济管理问题,提升管理水平
企业要将整个电力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作为管理对象,从全面、全角度、全员入手,使各阶段、各环节的经济管理问题减少,如此整体的经济管理水平才会提升。在招投标环节,企业要对整个过程进行监督管理,杜绝出现各种腐败问题和坐地起价现象,最终选择合格的施工单位。在电力工程建设中,达到施工目标,减少成本。结算时,还要做好各项数据的核实工作。
结语
电力工程经济管理及风险防范由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执行,现场所有的施工人员则有义务配合管理人员,落实防范控制措施,规范施工,并做好风险防范探查上报工作。此外,相关企业还应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和辅助制度等,为经济管理风险防范保驾护航。总之做好所有的准备工作和防范工作,经济管理整个过程才有机会规避风险和变化。相关人员还要着重完善经济管理计划和风险防范方案。
参考文献:
[1]高青翔.电力工程经济管理风险及防范的几点措施[J].现代国企研究,2018(20):118+127.
[2]刘艳苹.工程经济管理风险及防范措施的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18(25):40-41.
[3]许长辉.简述电力工程经济管理风险及防范的措施[J].现代经济信息,2018(09):378.
[4]王慧.新形势下工程经济管理风险及防范措施探究[J].山西农经,2017(24):144.
论文作者:庄希标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4
标签:经济管理论文; 预算论文; 风险论文; 电力工程论文; 人员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工程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