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海萍
江苏省江阴市人民医院消化内分泌科 江苏 江阴 214400
【摘要】本文通过对消化内科护理风险因素的归纳、总结和分析,提出了对应的解决策略和方法,旨在提高消化内科护理工作的安全系数,以促使护理工作质量及医院管理形象的提升。
【关键词】消化内科;护理风险;方法
[中图分类号] R318.1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2-5018(2016)01-265-01
医疗行业的发展使得医疗护理的地位逐渐凸显出来,而护理工作具有执行难度大、科技含量高等特点,因而成为社会“高危职业”[1]。消化内科患者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其病情复杂多变,持续时间较长,因此消化内科的护理工作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在护理过程中,因护士不当行为引起的护理风险较多,一旦发生不安全事件,就会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及生命安全。因此,必须认清消化内科的护理风险因素,并积极采取对症措施进行解决,才能促使消化内科护理工作质量的提升。本文结合消化内科的临床实践,对护理风险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提出可靠的解决方法,旨在促使消化内科护理工作质量的提高。
1 护理风险因素的分析
1.1护士专业知识不足
医院开展护理工作,护士必须具备有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其只有凭借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进行护理操作,才能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近几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逐渐发展及医院业务的不断扩展,新型仪器的广泛运用为医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更多便利,同时也对护理工作者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2]。消化内科疾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因缺乏专业的护理知识和经验,在接触各类分泌物、排泄物的同时,不能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消毒处理,易引起院内感染,并成为传染媒介。对此,护士因缺乏专业的理论知识而造成的护理风险较大,必须引起医院管理层及护理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1.2思想上不够重视
护士的个人性格与思想意识存在着紧密联系;护士因疏忽大意引发的护理风险事件显而易见,特别是性格急躁、工作不细致的护士,即使具备有娴熟的护理技巧,也会因粗心大意造成不必要的失误和麻烦。所以,需要加强护理工作者的思想教育,提高护士对护理风险的重视。
1.3缺乏一定的警惕性
消化内科急危重症患者较多,护理风险的发生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如果护士缺乏警惕性,无法及时根据病情的变化实施护理对策,就会导致护理风险的发生。例如: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患者早期的临床表现并不明显,护士必须严密观察患者病情的变化情况,否则延误治疗时,就极易引起护理纠纷事件。
1.4消毒隔离不到位
消毒隔离工作的处理过程中,戊二醛、碘酒等的使用均会对皮肤、眼结膜等造成严重损伤,不仅能够引起呼吸道反应的发生,对机体神经及消化系统的危害也较大[3]。护士在日常工作中,感染防范措施的实施不到位,一次性物品、空气消毒、医疗垃圾的处理不当等,均可增加院内交叉感染的机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5药物的使用不规范
消化内科患者的疾病比较复杂,疾病治疗选用的药物种类较多,使用方法也各不相同,药物的使用不当易导致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例如:临床采用多巴胺对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进行降压,如采取的体位不当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与此同时,药物服用期间的副作用较多,护士在给药时必须告知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性,让其做好心理准备,以便发生异常情况时,能够及时通知护士并进行对症处理。
2解决方法
2.1完善管理制度
从人力资源的配置、护士资格的审核及培训三个方面,完善护理管理制度[4]。第一,参照医院管理指南对消化内科的人力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增加护理工作者的数量,合理编排排班制度,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进一步提高护理工作的有效性和质量。第二,根据医院各科室护士相关管理办法对护士的从业资格进行审核,无从业资格证的护士应予以辞退;执行消化内科护士资格准入准则,最大程度的规避护理风险。第三,增强护士的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定期举办培训,提高消化内科护士的护理知识和技巧,并对护士的培训效果进行考核,督促护士充实护理的知识储备。
2.2规范医疗物品的管理
医院应将医疗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作为评定护士工作绩效的指标,以免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造成医疗纠纷事件。进一步完善药品管理制度,清查患者疾病治疗时所需的药品,做到查漏补缺,并对过期药物进行更换。另外,加强对患者病例资料等相关文档的管理,对患者病情的进展和治疗情况进行准确记录,以此作为规避纠纷事件的凭证。
2.3加强消毒及隔离措施
消化内科应加强对医院感染的防范和控制,进一步增强消毒隔离措施,并对护士进行培训,提高感染防范意识,加强对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对传染病源进行隔离,尽可能的安装空气消毒流通装置,以促使室内外环境的改善。护士在各项护理工作的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操作程序和规范,以确保护理工作的安全实施。
2.4强化护士的服务意识
进一步加强对护士的思想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护士的服务意识,使其能够以患者的护理工作为首要任务,并在护理期间充分尊重患者的人格和意愿;以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看待问题,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促使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从而有效降低消化内科的护理风险。
3小结
消化内科是医院单位的特殊科室,由于消化内科系统疾病具有反复发作、病情复杂多样、护理工作漫长等特点,加之此类疾病的传染性较强,以中老年群体患者居多,因此护理工作的实施面临着重大挑战[5]。在消化内科护理工作的实践过程中,护士所要面临的护理风险因素较多,护理工作者必须具备有预见性的分析及管理能力。但消化内科的护理工作面临的问题较多,如护士的专业水平不足,防范意识欠缺,管理不到位等均会造成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一定程度上对医院的护理质量产生影响,且会危及患者的健康及生命安全。对此,医院必须加强对护士的思想教育,增强护士的风险防范意识;同时,借助技能培训和奖惩制度提高护士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进一步落实护理风险的管理和解决策略,从而有效降低消化内科的护理风险,并提高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覃文娴.消化内科常见护理风险及临床防范要点探讨[J].中国医药导刊,2013,22(7):1260-1261.
[2]刘大琼.消化内科常见的护理风险及临床护理管理对策分析[J].吉林医学,2013,34(16):3246-3247.
[3]王秀英,段雪峰,李淑丽等.消化内科常见的护理风险及临床护理管理对策的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24(5):2753-2754.
[4]陈新莲.消化内科常见的护理风险及临床护理管理对策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13):185-185,187.
[5]彭灿,张明溪,陈凌艳等.分析研究消化内科中常见的护理风险以及临床护理管理对策[J].中国卫生产业,2014,10(28):46-48.
论文作者:夏海萍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4
标签:护士论文; 内科论文; 风险论文; 患者论文; 护理工作论文; 较多论文; 医院论文; 《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