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大学附属医院 青海 西宁 810000)
【摘要】 目的:探讨食管癌调强放疗靶区勾画中PET/CT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7年8月间来我院进行根治性放疗的中段食道癌患者50例,对患者进行CT图像和PET/CT图像进行靶区勾画,比较两种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PET/CT图象靶区勾画的GTV和PTV体积小于CT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PET/CT所获得的图像信息能够取得很高的准确度、灵敏度以及较为详细的解剖信息,淋巴结发生转移的情况以及复发所体现的规律特征,能够为患者制定更加完善的放疗计划。
【关键词】 食管癌;放疗;靶区勾画;PET/CT;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0-0117-01
食管癌调强放疗(IMRT)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式。准确勾画靶区在治疗的过程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严重影响着肿瘤的控制效果。但是在进行勾画的时候,经常会出现很大的主观差异,从而导致靶体积增大的现象,会对患者的肺造成很严重的损伤。研究表明,由于断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和CT影像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的逐渐应用,PET/CT和CT或MRI比起来更能对肿瘤的情况进行显示,使用PET/CT的方式能够对靶区进行精确的勾画,使肿瘤放疗的效果更好[1]。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8月—2017年8月间来我院进行根治性放疗的中段食道癌患者50例,男26例,女24例,年龄52~75岁,平均年龄58.42±6.21岁。
1.2 定位
1.2.1 CT定位 患者定位的过程中需要保持仰卧位,双臂上举,然后通过热塑体膜进行相应的固定,通过Philips大孔径螺旋CT进行准确的定位。扫描的层厚为3mm,扫描范围主要有双肺、锁骨上、双侧颈部和病灶。需要将获得的图像发送到TPS。
1.2.2 PET/CT扫描 在患者的体位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收集PET/CT图像。在进行检查之前患者需要保持6h以上的空腹状态,对患者的血糖(浓度<8.0mmol/L)进行检测,等待15min的时间之后按3.7MBq/kg的速度向患者的静脉注射氟-18-脱氧葡萄糖(18F-FDU),告诉患者需要休息60min的时间,在完成小便之后进行检查。先通过螺旋CT进行扫描,然后再通过PET进行扫描。将获得的图像进行融合,然后获取横断面、矢状面和冠状面的PET/CT融合图像,然后把获得的图像发送到TPS上。
1.3 靶区勾画
靶区分为3个区域:计划靶区PTV(planning target volume),临床靶区CTV(clinical target volume)和大体肿瘤区GTV(gross tumour volume)。需要由专业的人员对患者的CT及PET/CT所形成的图像进行勾画GTV、CTV,在此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的脊髓、心脏、双肺等进行清晰地勾画。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8.0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PET/CT图象靶区勾画的GTV和PTV体积小于CT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讨论
现如今,把PET、MRI等相应的检查和CT融合的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解剖功能以及肿瘤代谢功能进行相应的结合,这种情况叫做生物靶区(BiologiCal Target Volume,BTV),这主要取决于疾病的生物学特征[2]。目前使用的PET/CT有着良好的5~7mm的分辨率,极大地提升了PET图像清晰度,能够准确地区别非肿瘤组织和肿瘤组织,有效的提升了放疗的效果,为PET/CT的有效实施提供了依据[3]。研究表明在CT上勾画的靶区比实际的情况会大一些,PET上勾画的靶区与实际的体积基本相同,也就是说PET/CT与病理检查所得到的结论基本相同,这样就能在靶区勾画的过程中更好的应用。近年来,有研究结果表明PET/CT在对食管癌进行检测的过程中所获得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与CT以及PET比起来效果更好,对疾病诊断的准确率能够达到80.0%~98.3%[4]。在本次研究的过程中通过大体视觉的方式利用适宜的窗宽、窗位之下对PET/CT所获得的图像进行勾画GTV、CTV。结果发现,相同的医生在勾画的过程中CT组和PET/CT组所获得的PTV、GTV体积存在着十分明显的不同,PET/CT组勾画出来的PTV、GTV体积和只使用CT的方式勾画出来的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危及器官的情况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并且PET/CT融合图像为患者的放疗提供了很多的诊断信息,获得的信息可以作为常规CT的补充。所以,在食管癌靶区勾画的过程中使用PET/CT的方式来完成,极大的提升了医师之间操作的一致性。
综上所述,通过PET/CT所获得的图像信息能够取得很高的准确度、灵敏度以及较为详细的解剖信息,淋巴结发生转移的情况以及复发所体现的规律特征,能够为患者制定更加完善的放疗计划。
【参考文献】
[1]张璋,范强,姚永熠,关永利.PET/CT在食管癌调强放疗靶区勾画中的应用探讨[J].长治医学院学报,2017,31(01):56-59.
[2]郭守娟,李国文,李红飞,等.PET-CT图像融合在生物靶区定义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15,31(20):3401-3404.
[3]蒋亚齐,陈丽,汪步海,等.PET-CT与CT在食管癌调强精确放疗靶区勾画中的应用比较[J].山东医药,2014,54(36):83-85.
[4]俞岑明,葛琴,蔡晶,等.PET-CT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调强放疗靶区勾画中的应用及其影响[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5,20(11):1032-1035.
论文作者:冯瑞兴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4月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7
标签:患者论文; 食管癌论文; 图像论文; 过程中论文; 肿瘤论文; 体积论文; 统计学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4月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