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科技界的光辉旗帜——爱因斯坦——纪念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思想家、哲学家爱因斯坦诞辰120周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爱因斯坦论文,诞辰论文,思想家论文,哲学家论文,最伟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爱因斯坦诞辰120周年之际,在人类即将跨入21世纪, 迈入第三个千年的时候,我们再回首第二个千年,爱因斯坦依然是科学界的泰斗。他那智慧的光芒依旧辉煌,将永远照耀着追求真理、追求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前进。
一、辉煌岁月 卓越贡献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Einstein),1879年3月14 日出生于德国瓦敦洲多瑙河畔的乌尔姆小城,犹太人。
1895年爱因斯坦就读于瑞士苏黎世工业大学物理系。1900年大学毕业曾一度失业,1902年经朋友介绍在伯尔尼专利局找到了一份审核员的工作。他边工作边利用业余时间开始他热爱的事业——物理学的研究。1905年是爱因斯坦一生中最富创造性的一年。他聪慧的才智迸发出无比辉煌的光焰。在物理学几个领域同时并进。3月份, 他发表了《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一个启发性观点》,这篇论文发展了普朗克的量子概念,圆满解释了光电效应,第一次提出了光的波粒二象性,为量子力学的建立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使他获得了1921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4 月份他发表了《分子大小的新测定法》并以此向苏黎世大学申请博士学位,经过答辩,获得成功;5 月发表了《论热的分子运动所要求的静液体中悬浮粒子的运动》为原子学说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6 月份发表了《论动体的电动力学》是物理学上具有划时代的文献,引起了物理学理论基础的变革,开创了物理学的新纪元。这一理论开创了狭义相对论;9月份他提出了著名的质能方程式:E=mc[2], 在理论上为原子能的应用铺平了道路,令人赞叹的是,这一理论预言提前40年!
1906年以后,爱因斯坦又开始了整整10年的广义相对论的研究。
爱因斯坦因其卓越的学术成就为欧洲科学界所瞩目。1909年9 月他应邀出席布鲁塞尔召开的科学会议,首次在众多的物理学家前露面,其清晰的思路和广博的知识得到了世界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的高度赞扬。
1911年,年仅32岁的爱因斯坦被普朗克推荐为著名的布拉格大学教授。德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普朗克在推荐书中写道:“要对爱因斯坦理论作出中肯评价的话,那么可以把他比作20世纪的哥白尼,这也正是我所期望的评价。”
1915年,爱因斯坦完成了广义相对论的创立。
1916年发表了《广义相对论基础》,随后他又进一步探索了广义相对论的应用问题。提出了宇宙有限无界的假说,从而开创了现代宇宙学。令世人惊叹的是,这一系列震撼世界的辉煌成果,都是在没有任何名师指导下,自己天才地探索和勤奋地努力而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
1923年以后,爱因斯坦又进行了艰苦而又漫长的统一场论的研究。
二、破除迷信 独立思考
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不迷信任何“权威”,独立思考的批评精神乃是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之一,正是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年仅26岁的爱因斯坦创立的狭义相对论横空出世,它引起了物理学上的一场大革命,推翻了经典的物理学的基石——牛顿的绝对时空观。狭义相对论预言:物体在运动时,其长度变短,质量增大,而物体的时钟变慢。孤立的时间和孤立的空间是不存在的。这一关于时间、空间、物质和运动相互联系的理论向传统发起了挑战。它不仅推翻了把时间、空间看做意识、观念的唯心主义理论,而且也否定了多少年来神圣不可侵犯的以牛顿为代表的绝对时间和绝对空间的形而上学的观点,使人类对于时空及其运动的认为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大大地推动了科学的前进,从而成为现代物理学的基本理论之一。
在1916年发表的《广义相对论基础》解释了加速运动和万有引力的问题,着重研究了推动宇宙间星球、慧星、流星、银河运动的“神秘力量”,解释了人们对牛顿“超距力”的疑难,使科学研究从无限小的微观世界遍及无限大的宏观世界。人们称之为20世纪理论物理学的顶峰。如此博大精深的来说,难怪当时传说全世界只有三个人懂得相对论。
三、科学预言 实践验证
随着时间的推移,爱因斯坦的伟大学说被世人所公认,因为他理论上的预言已接受了客观实际的严格证明,为了验证狭义相对论中关于物体沿运动方向长度变短、时间变慢的理论,在1971年美国科学家做了有名的原子钟实验:他们把原子钟放到喷气机上,飞机绕地球飞行一周,返回起点,与地面另一原子钟相比较,飞机上的原子钟确实慢了一些,计算表明为273纳秒。 它雄辩地证明在相对于地球的另一个高速运行的世界里,时间的流速变慢,时间在那里已不是绝对的量。理论计算表明:当飞船以接近光速飞行时,上面的米尺相当于地面上米尺的0.2米, 飞船上的一秒钟则相当于地面的50秒。同理,飞船上人的变化进程也要减慢许多,飞船在接近光速飞行中,天上1年相当于地面上50年。 人的寿命延长50倍。这一理论为人类乘坐高速宇宙飞船去遥远的星体探索、考察指明了光辉的前景。
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论的引力论和运动方程做出预言:1、 光线在太阳引力中发生弯曲;2、水星近日点的运动规律;3、引力中的光谱线红移;4、引力波和黑洞的存在。这些预言,随着时间的推移, 试验技术的日益先进,已由天文观测和物理学实验所验证。
1、爱因斯坦推断引力场中传播的光线将要发生弯曲, 并建议在下次日全蚀时通过天文观测来验证他的理论预见。于是,1915年5月, 英国天文学家爱丁顿指挥两个队分赴巴西和西非的普林西群岛观测。拍摄了日全蚀时发生在星空的照片。同夜间星空照片相比较,发生了星光的偏折。相差1.61″±0.30与爱因斯坦理论上预言的1.70″角秒的计算值相当接近。同年11月伦敦皇家学会和天文学会联席会议正式公布了观测结果。这使牛顿的引力说失去了普遍的意义。消息公布后,全世界为之轰动,爱因斯坦的声誉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人们普遍称他是“二十世纪的牛顿”。
2、水星近日点进动。水星是离太阳最近的一个行星。 由广义相对论,因太阳质量迫使其周围空间弯曲,所以造成了水星运动轨道的近日点每世纪发生42′6″(有的书为43′)进动。这一合理解释, 推翻了勒维列预言有“火神星”存在所致,也暴露了牛顿引力理论的缺陷。
3、广义相对论预言。凡引力强的地方, 那里的时空就要发生弯曲,时钟在引力弱的地方走得慢一些,光频率变低一些。在可见光中,红光的频率最低,所以可以说光的谱线向红端移动。“引力红移”现象得到了合理解释,于1925年英国天文学家亚当斯对天狼星的光谱线的观测,证实了引力红移。
4、关于引力波存在预言的证实。1974 年美国天文学家泰勒和他的学生赫尔斯经过长达4年的观测和上万个数据分析, 引力波被间接的证实。他们发现脉冲双星系统由于不断发射引力波,而逐渐丧失能量,这样它们的轨道半径会越来越小,绕转周期越来越短,周期变化也就越快。他们观测的脉冲双星公转周期缩短了万分之四秒。由于射电方法测量精度可准确到十万分之五秒,所以这个结果是相当可靠的。这同广义相对论关于引力波计算的结果基本一致。这虽然是间接获得引力波存在的结论,但它却像黎明前一线曙光,鼓舞着直接从事引力波探测的科学工作者满怀信心地奋斗下去、由于约瑟夫·泰勒和他的学生拉塞尔·赫尔斯的贡献,他们师生二人获得了1993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5、关于黑洞的预言。德国天文学家根据广义相对论的理论, 解出了球形天体的引力场。这个结论告诉人们,如果一个质量和太阳质量相同的天体的半径坍缩到3公里,它的引力场就会使光射不出去。 又根据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光线是宇宙极限速度,这就意味着任何物体只要落到这个区域里,就别想跑出去,像掉进“无底洞”一样。因此人们把这个区域叫做“黑洞”。利用广义相对论计算,当星体坍缩的时候,质量超过太阳的三倍,就会无限止地坍缩下,当半径只有几公里时,就会变成“黑洞”。天文观测表明,质量超过太阳3倍以上的星体很多, 最后形成黑洞的机会也是很多的。科学家推测在M-87星系里, 有许多恒星以想象不到的高速围绕它的中心作轨道运行。根据运动所需的引力推断,这个星系中心可能存在一个质量比太阳大50亿倍的特大“黑洞”。这是间接观测的论证。据1998年初的报道,1997年国际十大科技新闻第 5项就是科学家已直接探测到黑洞的存在。这是黑洞理论研究的重要突破。
爱因斯坦的高深理论已被科学所证实,为科学工作者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指明了方向。科学理论上的发现和突破,迟早会变成造福人类的强大物质力量,电磁波理论,原子物理理论已经渗入到现代科学技术和人们现代生活的各个领域。可以设想,人们一旦掌握或直接收到引力波的技术,我们的视野会无比宽阔,因为引力波是任何物体都不能阻挡的波,可以借此了解天外天,地中地,了解万米以下地核秘密,提前预报地震日期,可及时挽回人民的生命财产。经过艰苦的努力,一旦能获得黑洞能源,那么人类的生活将发生根本的变化,因为黑洞能源巨大,远远超过人们想象。据计算核聚变是目前人类获取的最高能源,它所释放出来的能量不到核燃料静止质能的1%, 而理论计算黑洞提取能量最高可达总质能的29%!虽然这是一个遥远而美妙的人类梦想,但回顾人类发展的科学史,许多梦想不是已经化为灿烂的现实了吗?如何为之,爱因斯坦已为后人做出了光辉榜样。
四、科学论战 何日穷期
1927年10月,在布鲁塞尔第五届索维尔物理学会议上,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解释被许多物理学家所接受,成为量子力学的正统解释。同时也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批评,特别遭到爱因斯坦的强烈反对。
爱因斯坦不赞成抛弃因果性和决定论的概念。他坚信基本理论不应当是统计性的,他说:“上帝不是在掷骰子。”他认为在几率解释的后面应当有更深一层的关系,他把场作为物理学更基本的概念,而把粒子归结为场的奇异点,试图把量子力学理论纳入到一个基于因果性原理和连续性原理的统一场论中去。因此他在第五届索维尔会议上支持德布罗意的物质波理论,并且在发言中强调量子力学不能描写单个体系的状态,只能描写一个系统的行为,因而是不完备的理论。
爱因斯坦还精心设计好几个巧妙的实验来驳倒玻尔。而玻尔经过一个不眠之夜的紧张思考,终于发现可以用爱因斯坦自己论文中的一个公式来证明量子理论的合理性。从而驳倒了爱因斯坦的挑战。
爱因斯坦不得不承认量子力学逻辑的一贯性。这次失败,使爱因斯坦改变了策略。他放弃了从逻辑一贯性方面来驳倒量子力学的任何希望,转而集中批评量子理论的不完备性。
1935年5 月爱因斯坦同波多尔斯基和罗森一起发表了题为《能认为量子力学对物理实在的描述是完备的吗》一文,提出了著名的三位作者的姓名首个字母命名的“E、P、R悖论”。 使这场战斗再次出现了一个高潮。据文献资料记载,这篇论文不到4页,没有引用任何文献, 立刻在社会上引起了轰动。几个星期后,玻尔在同一个刊物上用同一个标题作出了答复。他的论文不到7页,也没有引用任何文献, 这一回谁也没有说服谁两个打成了平手。由于二战爆发论战平息了一个时期。
1949年论战双方才有机会再次表达各自观点。在纪念爱因斯坦七十大寿时,玻尔在《爱因斯坦:哲学家——科学家》论文中集中发表了《就原子物理学的认识论问题和爱因斯坦进行商榷》一文,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总结了他同爱因斯坦的论战。对此,爱因斯坦在《对批评的回答》一文中,对玻尔文章做了答复。批评了哥本哈根学派的实证主义倾向。争论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在爱因斯坦去世后,玻尔还在心里继续同爱因斯坦论战。玻尔在去世前一天晚上,他在工作室黑板上所画的草图就是爱因斯坦的“光子箱”。玻尔为没有说服爱因斯坦信服量子力学的几率解释而抱憾终身。
以爱因斯坦和玻尔为代表的西方论战是科学史上持续最久、最激烈、最著名的论战之一。
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以处理广漠的时空大尺度结构见长,而玻尔为首的量子力学以处理小尺度的微观结构见智。如何寻求一种把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原理统一起来的新理论,从而化干戈为玉帛,这是无数科学家的梦想,也是当今被尊为爱因斯坦以来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的追求。应该说霍金博士的成功得益于这二位物理大师的这一场大争论。霍金博士在他的《爱因斯坦之梦》的演说辞中说对量子的几率解释表示赞同:“所有的证据表明,上帝是一个老赌徒,他在每一种可能的场合掷骰子”,他还指出:“爱因斯坦把自己的晚年献身于一个完整的理论,它能预言宇宙中的一切,只是由于他不相信量子力学,所以他的寻觅没有成功。”霍金博士目前正在致力于爱因斯坦未竟的事业,他对“黑洞”辐射的预言是把广义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相结合的第一个非凡的成果。如果企盼已久的大统一理论能够获得成功,那么这场旷日持久的科学论战将可以画上圆满的句号,二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二位学术理论对立,但私人感情相投,始终相互尊重的好朋友将会无限欣慰。二位在天的物理大师会说:“21世纪的科学家超过了我们,这是我们共同的心愿。”“对真理的追求比对真理的占有更为可贵”。
五、一代宗师 千秋楷模
伟大的人物往往都能在日常平凡的生活中显露神奇和超然。爱因斯坦正是这样的人,对人友善,平易近人,真诚而坦率,具有追求真、善、美的天性。他随时都愿意同任何人谈论任何事物,开玩笑、讲故事都可以。相对论太抽象了,大学生们请他通俗地解释一下,什么叫相对论,爱因斯坦微笑着说:“你在一个漂亮的姑娘旁边坐了两小时,觉得只过了一分钟;如果你挨着一个火炉,只坐了一分钟,却觉得过了两个小时,这就是相对论。”
由德国著名物理学家普朗克的推荐,以44票对2票, 爱因斯坦在1913年7月10日当选为普鲁士皇家科学院正式院士,年仅34岁。 正如昂利·彭加勒所讲:“爱因斯坦先生是我已知道的最富独创精神的学者之一;虽然他还年轻,但他已在同时代的科学家当中崇高地占有光荣的地位。未来将提供越来越新的事实证明爱因斯坦先生之可贵,能吸引他投入自己怀抱的学院可以相信,同这位青年科学家合作共事将给他增添光荣。”
但是,他淡于名利和荣誉,在学术界里的同事都感觉他有某种程度的超然。他平时好像生活在自己世界,设法使一种自由的空间环绕在他周围,以免于外界的骚扰。他不注重物质享受,也不在乎自身的表面形象。爱因斯坦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平易的,他朴实无华像一名大学生,从不摆院士和教授的派头。他不喜欢在正规的物理课堂上发表演说,而宁可在非正式场合里和学生谈他们的研究计划。他非常耐心地回答学生的问题,对他们别出心裁的构想也同样感兴趣。他曾这样对学生们说:“我时刻欢迎你们来,如果你发现问题的话,不用跟我客气,把问题一起带来看我。你们都不至于打扰我的,因为我能在任何时刻打断自己的工作,而事情过后,又可以立即继续动手。”1928年,我国物理学家束星北曾在当时任威廉大帝物理研究所所长兼柏林大学教授爱因斯坦的身边学习和工作。爱因斯坦对他有关时空设想进行过详细讨论和解释,束星北回忆说,爱因斯坦叫我确认因果律不能颠倒,时间不能倒回去,将来不能影响现在,我们心情是十分激动的。这些教诲对我以后的思想发展起了很大作用。我以后写的一些论文实际上也是受之于爱因斯坦的这些教诲。在那个时代,中国人民正处于苦难之中,因为命运相同,所以爱因斯坦对中国人民寄予了极大同情和支持。当时在柏林的一些中国留学生,尽管不是学物理的,但出于对爱因斯坦的敬仰,总希望能见一面。每当我带他们到研究室去的时候,爱因斯坦总是非常热情地接待他们。这充分体现了爱因斯坦对被压迫民族的关心和同情。
对于中国人来说,那是一个值得骄傲的年代,1957年诺贝尔物理奖第一次由著名的美籍华人科学家杨振宁、李政道共同获得。著名的物理学家杨振宁在回顾他大学时代时,他就特别赞赏和偏爱爱因斯坦、费米、狄拉克的研究风格。即能在纷繁复杂的物理现象中,直觉地抓住本质,把其中的精神实质提出来,然后又能把这种本质、精神通过深入浅出的办法用数学方式写出来,这种表示是快刀斩乱麻式的,切中要害的。只是由于当时爱因斯坦年事已高,杨振宁敬重他,但不敢麻烦打扰他,而狄克又不在美国,才决定追随费米教授,成为其博士研究生(1944—1949年)正是在名师严谨的学术风格和追求科学的崇高精神指引下,使他在1954年(32岁)与密耳斯共同合作发表了杨—密耳斯的非阿贝尔规范场理论。1957年与李政道共同创立弱相互作用中宇宙不守恒理论,而同获爱因斯坦科学奖和同年的科学界最高奖诺贝尔物理奖。
1931年2月16 日爱因斯坦在加州理工学院对学生演讲时说:“如果你们想使你们一生的工作有益于人类,那么你们只懂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关心怎样组织人的劳动和产品分配这样一些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用以保证科学思想的成果会造福于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在你们埋头于图表和方程时,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
1934年他在“教师和学生”的演讲中说到:“亲爱的孩子们:今天我高兴地见到你们,你们是充满阳光和幸福的土地上的幸福的青少年。要记住,你们在学校里所学到的那些奇妙的东西,都是多少代人的工作成绩,都是由世界上每个国家里的热忱的努力和无尽的劳动所产生的。这一切都作为遗产交到你们手里,使你们可以领受它,尊重它,增进它,并且有朝一日忠实地转交给你们的孩子们。这样,我们这些总是要死去的人,就在我们共同创造的不朽事物中得到了永生。
“如果你们始终不忘掉这一点,你们就会发现生活和工作的意义,并且对待别的民族和别的时代也就会有正确的态度。”
取得伟大成就后的爱因斯坦依然很谦虚,他把自己已获得的知识比做一个圆,他说这个圆越大,圆的周长越长,圆的外界未知领域也越大。他还高度评价牛顿在科学史上的光辉地位,他说:“牛顿啊,你所发现的道路,在你那个时代,是唯一的道路。”
六、两页信件 价值万金
1999年初,新闻报道:爱因斯坦签名的二页信件在纽约拍卖行以22万美元成交。可以说这两页信件可能是当今私人信件最昂贵的文物了。历史背景是这样的:为了制止希特勒制造出原子弹,对人类和平构成更大的威胁,科学家们请爱因斯坦利用他的巨大声望写信劝说罗斯福总统早日动手制造出原子武器,以防法西斯德国先发制人,并为早日结束二战而在尖端武器上给敌人以强有力的制约,以期早日迎来和平的曙光。这样说来信件已不能用金钱来衡量了。
我们引述信的原文:
“阿尔贝特·爱因斯坦,老格罗夫路,
那索点,毕科尼克,长岛,1939年8月2日。
致美国总统
罗斯福
白宫·华盛顿
阁下:
我从费米和西拉德的手稿里,知道了他们最近的工作,使我预料不久的将来铀元素会变成一种重要的新能源。这一情况的某些方面还应似乎需要加以密切注意,如有必要,政府方面还应迅速采取行动。因此我相信我有责任请您注意下列事实和建议。
最近四个月来,通过约里奥在法国的工作以及费米和西拉德在美国的工作,已经有几分把握地知道,在大量的铀中建立起原子核的链式反应会成为可能,由此,会产生出巨大的能量和大量像镭一样的元素。现在看来,几乎可以肯定,这件事在不久的将来就能做到。
这种新现象也可以用来制造炸弹,并且能够想象——尽管还很不确定——由此可以制造出极有威力的新型炸弹来。只要有一个这种类型的炸弹,用船运出去,并且使之在巷口爆炸,很可能就会把整个港口连同它周围的一部分地区一起炸掉。但是要在空中运送这种炸弹,很可能会太重。
美国只有一些数量不多而品位很低的铀矿。加拿大和以前的捷克斯洛伐克都有很好的铀矿,而最重要的铀资源是在比利时属地刚果。
鉴于这种情况,您会认为在政府同那批在美国做链式反应工作的物理学家之间有一种经常接触是可能的。要做到这一点,一个可行的办法是,由您把这一任务委托给一个您信得过的人,他不妨以非官方的资格来担任这项工作。他的任务可以有以下几方面:
A)联系政府各部,经常告诉它们进一步发展的情况, 并且提出政府行动的建议,特别要注意为美国取得铀矿供应的问题。
B)设法加强实验工作。 目前实验工作是在大学实验室的预算限度之内进行的。如果需要这项资金,可通过他同那些愿意为这一事业作贡献的私人进行接触,或者还可以由取得那些具有必要装备的工厂实验室的合作来解决。
我了解到德国实际上已经停止出售由它接管的捷克斯洛伐克铀矿的铀。它之所以采取这种先发制人的行动,只要从德国外交部副部长的儿子冯·魏茨泽克参加柏林威廉皇帝研究所工作这一事实,也许就可以得到解释,这个研究所目前正在重复着美国关于铀的某些工作。
您的诚实的
阿尔贝特·爱因斯坦”
此信经萨克斯在10月1日呈交罗斯福总统。
于是著名的“曼哈顿计划”开始实施。
当原子弹制造成功时,已对法西斯构成强有力的威慑力量了,西拉德又请爱因斯坦向罗斯福呈递自己的备忘录——竭力预防对日本城市实行原子弹轰炸。爱因斯坦的信件发出去了,可是当年(1945年)4 月12日总统突然逝世,在他的办公桌上还放着这封尚未被披阅的信。
广岛和长崎的悲剧发生了。
酷爱和平,反对战争的爱因斯坦深感痛心也是情之必然的了。他当时十分清楚看到这一点,且认为是特别可怕的,在美国有许多人并没有把广岛和长崎的毁灭同地球上出现人之后千万年中积累起来的道德理想和文化珍品的担扰联系起来。爱因斯坦认为,忘记此事是对文明的最大威胁。
原子时代产生于他的学说。他将把人类引导至何处,我们无法预测,但我们知道,他是我们这一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思想家和哲学家……
七、五千年后 大师示警
纵观爱因斯的一生是历经坎坷的一生,是追求科学探索真理的一生,是对人类进步有全面贡献的一生。除了自然科学的重大贡献,还有哲学方面、教育方面、甚至争取世界和平反对法西斯方面的诸多贡献。他曾奔走世界,为和平呼号,在欧洲,美洲,甚至到达日本和中国的上海。独立的科学预见和高尚的人格受到全世界人民的敬仰。他曾于1937年“七君子”事件发来援电,于1938年在美国发起成立“援助中国委员会”,在两千个城镇发动了大规模的援华捐款,以实际行动声援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鉴于他科学理论的非凡贡献,德国曾将波茨坦天文物理研究院建造的天文塔命名为“爱因斯坦塔”,爱因斯坦家乡乌尔姆大街命名为“爱因斯坦大街”。人们用“20世纪牛顿”,“原子弹之父”、“20世纪哥白尼”等最高级的词汇来颂扬他。然而,对于金钱、名利、地位,爱因斯坦是不屑一顾的。远在1952年以色列国政府电请他回去就任第二任总统,接替去世的查姆·维兹曼,被爱因斯坦婉言拒绝了。他的一生只爱科学、爱真理、爱和平、爱人民。他在生命的后期把关注宇宙的目光移到关注和思索人类的未来。人类千年之后会怎样呢?根据多种资料转载爱因斯坦曾在逝世前,写下了《致五千年后人类的信》。此信在绝密的情况下密封的。埋入的地址是任何现代人都不知晓的地方,其中内容自然成为千古之谜。但是我们后来人可以根据爱因斯坦洞察亿万光年的目光和高尚的科学理念不妨进行这样的逻辑推测:一是对人类寄以厚望,前途是光明的,五千年之后,将会发现密封的信件是大师的颂辞;二是五千年后,由于“人本位”意识日益顽固和不断强化,悟性不开,那么,节日与末日并存!即使剩下某一个人发现了大师密封的箱子,怕只是几张白纸,更可怕的是连白纸也没有放进去!将意味着这位超级大师已推导出人类生存轨迹很难运行五千年之后,以“遗书”的形式提前敲响了警钟!可能受大师的启示,1996年拍摄的《天球传奇》影片也将给聪明日甚的人类带来寓言式的思考:早日去掉“人本位”意识,以更新的悟性,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首先,热爱和平,全面制止战争,限制核扩散,消除核威胁,消灭法西斯的余孽;其次,热爱和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消除一切污染源,制止毁灭性地开采和开发,爱护人类唯一的家园;第三,全面提高人类的道德文明素养,打击形形色色的犯罪行为;沿着人治、法治、走向德治、自治。给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丽日、蓝天、青山、绿水,文明、科学,道德、良心。只能这样,也只有这样,人类的文明才能与东方的太阳同步,因为太阳还要辉煌照耀近50亿年。人类的文明史才会延续到五千年之后,人类的子孙才能有光辉的节日。他们考古时,才会蓦然发现远古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于公元1955年4月某日写给他们节日的祝辞……
在这里作者要援引1998年我国初中思想政治课教材刊载的爱因斯坦1938年《给后代的信》:“在我们时代出现了不少天才人物,他们的发明创造本来可以使我们生活得更好。我们早已利用机器横渡海洋,也有了可能使人类最终摆脱所有体力苦役的机械力量。我们学会了飞行。我们用电磁波在世界各个角落里毫不费力地互通讯息。
但是,商品生产和分配还完全是无组织的。每个人都生活在恐惧之中,害怕失业,遭受悲惨的贫困。并且不同国家的人还不时互相残杀,这种悲惨景象使所有想到将来的人都感到恐怖和难受。
但愿后代人的境遇将使他们带着一种自豪的心情和应有的优越感来读我这封信。”
信写好后装进了一个金属封包中,深埋在纽约东北部的一处场地里,准备5000年,即公元6939年让后代开拆。
通过教材,使我们知道了信的内容,一颗悬着的心落了地,顿感欣慰。但是,此信既然十分绝密,内容何人所见?究竟是书于1938年还是1955年4月间?我们迄今无法知晓。
八、巨星陨落 光融太空
在纪念和缅怀大师之际,我们自然想到作为享有世界声誉的科学家,在他生命最后时期的遗瞩有关内容。爱因斯坦要求,在他去世后,不发讣告,不建坟墓,不立纪念碑,遗体供医学解剖研究。骨灰地点永不向世人公布。普林斯顿大学城的梅塞街112 号居住地不要变成人们朝圣的纪念馆,高等研究院的办公室一定要让别人使用。1955年4月13日, 人类的导师、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安祥地离开了人世。他的遗体悄悄地送到特伦顿火化。送灵没有仪仗,没有花圈和乐队,没有悼词和演说,只有汉斯、阿尔伯特、玛果特、杜卡斯等几位生前挚友和他的亲人。是的,爱因斯坦没有留下可供后人瞻仰的殿堂,但他的科学思想,对社会和人类的责任感,他崇高的理念、他平凡而伟大的风貌已在世人的心中竖起了巍巍的丰碑。爱因斯坦——世界科技界的一面旗帜!爱因斯遗瞩执行人在遗体告别时致的悼辞依然回响在耳畔:
“我们全都获益不浅,全世界都感谢他的教诲;
那专属他个人的东西,
早已传遍广大人群,
他像行将陨灭的慧星,
光华四射,
把无限的光芒
同他的光芒永相结合。”
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有多大作用。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了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意义。
如果说我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上,我从来不把安逸和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的本身。
对个人的教育除了要发挥他本人的天赋的才能,还应当努力发展他对整个人类的责任感,以代替目前这个社会中对权力和名利的赞扬。
真理是经得起经验考验的。
——爱因斯坦这些激人奋进的名言,在天地间、宇宙中、人们的心中永远回荡。
标签:爱因斯坦论文; 科学论文; 广义相对论论文; 玻尔和爱因斯坦论战论文; 玻尔理论论文; 超级黑洞论文; 量子力学论文; 科技论文; 引力波论文; 万有引力论文; 物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