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话语风格特点及其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启示论文_王晓蕾 孟佳

习近平话语风格特点及其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启示论文_王晓蕾 孟佳

(辽宁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6)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具有较强理论性和逻辑性的学科,为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除了需要有效的教学方法,教育者的语言艺术也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关键。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以平易近人的语言风格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其语言风格具有显著特点:简洁凝练、引经据典、幽默风趣。习近平的语言风格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具有重要的启示:思政课教学要精简朴实,让学生听得懂;要幽默风趣,让学生喜欢听;要善用史典,让学生听进心。

关键词:习近平;话语风格;思想政治教育

语言是思想的外衣,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只有配上良好的语言艺术才能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提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上集中精力,将更多的理论知识聆听于耳、内化于心。习近平以独特的语言魅力将博大的理论阐释的透彻鲜明,以其通俗易懂、鲜活有趣的语言表达形式使群众愿意听、听得懂、引起群众思想共鸣。研究习近平话语风格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启示,有利于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权的构建指明前进的方向。

一、习近平话语风格的特点

1、简洁凝练、朴实无华

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来表达深层次的理论,是为了让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听懂并理解,中国有十三亿多人民群众,他们的文化程度不一,对理论的理解能力便有较强的差异性,习近平会用一些老百姓喜闻乐见的、通俗易懂的语言来阐释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简洁凝练的语言风格特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无论在会议讲话、高校访问,还是在答记者问的环节中,总是以简洁凝练、朴实无华的话语表达深刻的思想内涵,让群众听得懂、能理解,在不知不觉中拉近了与广大群众的距离。2012年11月15日,刚刚就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在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向全国人民描绘了社会未来发展的目标,其中说道:“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没有华丽的辞藻、高调的言论,只是用简单明了的“大白话”实实在在地道出了人民群众真实的心声,讲出了每个人心中那个平凡而伟大的“中国梦”。2018年12月18日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在总结40年来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取得的成就时,讲到“粮票、布票、肉票、鱼票、油票、豆腐票、副食本、工业券等百姓生活曾经离不开的票证已经进入了历史博物馆,忍饥挨饿、缺吃少穿、生活困顿这些几千年来困扰我国人民的问题总体上一去不复返了!”粮票、布票等这些票证一从总书记的口中说出,立马让广大的中老年人群体回忆起改革开放四十年前缺吃少穿、限量供应的生活情境中,习近平又用“进入了历史博物馆”、“一去不复返”这样简洁凝练的语言将大家带回我们当下的幸福生活中,这样一段朴实无华又生动具体的话语不仅使广大群众听得懂,更是在他们的头脑中描绘了一幅四十年历史对比画卷,让大家加深了对改革开放四十年成就的感悟。习近平的这些语言没有用官方的腔调,只是用精简凝练、朴实无华的“大白话”、“大实话”表达社会变革、人民愿望,引起了人民群众的强烈情感共鸣。

2、引经据典、涉猎古今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化,具有丰富的典故、诗词、案例,习近平在各个场合的讲话总能引经据典,通过中国古典诗词来润色语言,通过典故、案例来论证观点,使要表达的观念更具信服力,使交流更富思想力。他在各个场合的用典、用诗词的地方不胜枚举,例如他引用“不患寡而患不均”“尚贤者,政之本也。”“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以此阐明了深刻的道理。他借用“学如弓弩,才如箭镞”要求广大青年要加强学习。这体现了习近平出神入化的语言艺术,反映了深邃而博大的智慧,凸显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充满了浓郁的时代气息,绽放时代的华彩。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创作了《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在这档节目中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将习总书记用典深入浅出地呈现出来,是一档解读和总结总书记用典的优质节目。在刚刚举行过的“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讲话中,习近平总结了40年积累的宝贵经验对建设新时代的指导意义,在第四条中总书记引用了鲁迅先生的话——“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以此作为论据,深刻论证了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和必要性。

3、善用修辞、幽默风趣

幽默是一种能力,能够增加发言者的个人魅力。习近平能够很好的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方式,使自己的语言更具幽默性,让广大干部、群众愿意听、喜欢听。作为一位国家的领导人,如果能拥有幽默感,不仅能反映领导自身的魅力,而且,也能增强一个国家的形象。从《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可以发现,习近平总书记的幽默语言比比皆是。比如“要跟上时代前进步伐,就不能身体已进入二十一世纪,而脑袋还停留在过去”。他还用中国的俗话“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来比喻各种文明之间只要秉承包容精神,就不会存在“文明冲突”。习近平还善于凝练语言,用关键的字和词来高度概括思想和理念的精华,以达到言简意赅、精辟传神的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比如:他将青年时期的价值观养成比喻成“穿衣服扣扣子”,“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2013 年 3 月 25 日,习近平在坦桑尼亚尼雷尔国际会议中心发表了题为《永远做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的演讲。短短 30 分钟的演讲,收获了 30 次掌声。他说,对待非洲朋友,我们讲一个“真”字;开展对非合作,我们讲一个“实”字;加强中非友好,我们讲一个“亲”字;解决合作中的问题,我们讲一个“诚”字。习近平正是用“真”“实”“亲”“诚”四个关键字,高度概括了巩固与发展中非友谊的态度和策略,深深打动了每一位在场的听众。

二、习近平语言风格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启示

1、用简洁朴实的语言讲学生听得懂的课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将老师所讲的理论听懂、理解透彻,最终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实现“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最高目标。因此,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就要注意自己讲课语言的简洁性、生活化,让学生能够听得懂,而不是一味追求讲授高深的理论知识,晦涩难懂的语言反而会使学生感到疲惫厌倦,丧失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听课兴趣,这样的课堂毫无意义。在习近平的讲话中,他经常会用一些质朴、简单的话来表达深刻的思想,在澳大利亚联邦议会的演讲中他讲到“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大国,是人群中的大块头,其他人肯定要看看大块头怎么走、怎么动,会不会撞到自己,会不会堵了自己的路,会不会占了自己的地盘。”他还用“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解说个人利益和国家前途命运之间的关系,语言简洁通俗又质朴逼真,在聆听者的脑海中极易理解,起到了理论的现实教育作用。这启示我们,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了解学生的生活状态、兴趣爱好,然后用简洁朴实的语言将所有传授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说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的“大众话”,只有话语大众化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才是一门学生听得懂的“大众课”。

2、用幽默有趣的语言讲学生热爱听的课

课堂是教师指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发展学生智力、陶冶学生的思想品德的重要场所,思政课本身就是一门比较抽象的课程,理论知识偏多,如果教师能够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表达阐述深刻的道理,让课堂多一些欢声笑语,整个课堂的气氛就会变得轻松愉悦,也会调动起学生的热情,让课堂教学变得非富多彩、趣味无穷,那么,学生就会喜欢听教师的讲课,热爱听教师的课,并且听得津津有味,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对思政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变被动为主动,从心理上热爱这门课程。教育心理学表明,要想让学生在学习上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就得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只有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他才会积极地进行思考,并积极投入到学习和活动中,在这种良性循环中,悄然的会让学

生的学习达到理想的效果。习近平在2017年新年贺词中讲过两句话,一句是“天上不会掉馅饼,努力奋斗才能梦想成真。”另一句是“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这两句话生动有趣,朗朗上口,成为了很多人自我激励的话语,传诵在祖国的街头巷尾。同样的,思政课上的理论知识如果有幽默性语言的点缀,将深刻的理论知识包装在幽默话语中,必然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用史典兼具的语言讲学生听进心的课

任何有信服力的理论教学都需要有事实作为论据,用事实提升理论的信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亦是如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就是一门理论性极强的学科,如果一味地讲授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没有事实依据作为支撑,会让学生觉得这门课是一门讲述套话、大道理、对现实生活没有实际作用的课程,从而形成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错误观念,且这种观念一旦形成很难纠正,所以教师在讲授这门课时一定要注意广征博引,用古今中外的典故史实、名人名言、现实案例等支撑起需要讲授的理论知识。而且中国的传统典籍中往往蕴藏着丰富的智慧,经典名句中常常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尤其是很多名人名言都是对我们思政理论的深刻诠释,这些典籍寓意深刻、这些经典历久弥新,在思政课堂上如果能恰如其分地运用这些史典,还能起到启迪学生思想、激荡学生精神的作用。习近平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应该从五千年的中华文化中汲取这门课所需要的养分,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的讲授课既有理、又有据,使学生听到的知识先入耳、后入心,最终外化于行。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N].人民日报,2012-11-15.

[2]杨瑞森.习近平语言力量的深刻意蕴[J].党的文献,2015(03):29-33

[3]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经济安全,2018-12-18.

[4]习近平. 携手追寻中澳发展梦想并肩实现地区繁荣稳定———在澳大利亚联邦议会的演讲 [N].人民日报,2014-11-18.

[5]柳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语言艺术感染力研究 [J].北华大学学报,2014(10):151-153

作者简介:王晓蕾(1995.03-),女,山东淄博人,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18级在读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

孟佳(1995.09-),女,山东济南人,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17级在读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

论文作者:王晓蕾 孟佳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7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2

标签:;  ;  ;  ;  ;  ;  ;  ;  

习近平话语风格特点及其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启示论文_王晓蕾 孟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