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与孕三烯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价值研究论文_张春花

究米非司酮与孕三烯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74例,经单双病号分组,A组和B组各37例,分别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和孕三烯酮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张春花

(海门市中医院;江苏海门226100)

【摘要】目的 研究米非司酮与孕三烯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74例,经单双病号分组,A组和B组各37例,分别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和孕三烯酮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E2、LH、FSH对比无差异,且A组患者复发率、部分缓解率比B组低,但两组疗效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后的P明显低于治疗前,A组用药后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 米非司酮与孕三烯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价值均较高,均能明显改善、稳定患者激素水平,但米非司酮使用后不良反应更少,安全性更高。

【关键词】米非司酮;孕三烯酮;子宫内膜异位症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9)01-0193-01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女性常见妇科疾病,多发于育龄期妇女,发病后极易对患者输卵管、卵巢造成一定的影响,进而导致受孕功能大大降低,甚至不孕,最终严重影响到女性身心健康。目前,临床大多采用手术联合药物治疗。手术虽然能有效清除病灶,但术后需要采用药物治疗肉眼不可见的腹膜病灶,从而改善、稳定患者机体激素水平,有效降低复发率[1]。本实验选取7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研究米非司酮与孕三烯酮的临床价值,详细内容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74例,经单双病号分组,A组37例:病程1—5年,平均病程(2.43±0.67)年;年龄24—45岁,年龄均值(29.10±4.46)岁;B组37例:病程1—4年,平均病程(2.07±0.71)年;年龄22—46岁,年龄均值(30.28±4.52)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A组进行米非司酮治疗,即为患者提供米非司酮(生产厂家:湖北葛店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33551),每天口服1次,每次口服12.5mg,术后1周口服,连续口服6个月;B组进行孕三烯酮治疗,即给予患者孕三烯酮(生产厂家:北京紫竹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80020),每周口服2次,每次口服2.5mg,术后1周口服,连续口服6个月。

1.3 评定标准

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方法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激素水平[2],其中包括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孕酮(P);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统计复发率,同时评价两组患者治疗效果:部分缓解:症状与术前相比有所缓解,盆腔B超和妇科检查均无包块;完全缓解:症状与术前相比完全消除,盆腔B超和妇科检查均无包块;计算两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其中包括恶心呕吐、高热、转氨酶升高、阴道出血、体重增加等。

1.4 统计学方法

本实验结果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统计,定数资料行x2检验,用百分比(%)描述,()描述定量资料,行t检验,将P<0.05作为统计学意义成立的依据。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激素水平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E2、LH、FSH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后的P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见表1。注:*表示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根据随访结果可知,A组患者复发率、部分缓解率比B组低,但两组疗效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率对比

A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51%,B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14%,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3。

3 讨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妇科常见的一种雌激素依赖性疾病,临床症状多表现为性交痛、痛经等症状,病情严重者可能会出现不孕症,进而极易对女性身心健康构成许多不利影响。当前,临床多采用手术治疗,但由于腹腔粘连、异位囊肿分离易破裂,手术无法一次彻底清除病灶,尤其是微小病变,且术后极易出现复发,因此需要为患者提供安全、高效的药物,及时改善患者机体雌激素水平。米非司酮是一种新型抗孕激素,使用后可直接作用在异位内膜,能降低异位内膜雌激素、孕激素的受体量以及雌二醇水平,对排卵、孕酮特异结合孕酮受体、异位内膜分化和增生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具有不良反应少、经济的特点;孕三烯酮是一种是三烯类合成激素,可抗雌激素、孕激素,且发挥着显著雌激素样活性,可抑制促性腺激素合成释放,同时能直接作用在异位内膜受体与子宫内膜上,可促进异位内膜和子宫内膜收缩[3]。实验结果表明,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E2、LH、FSH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后的P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A组患者复发率、部分缓解率比B组低,但两组疗效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51%,明显低于B组35.14%(P<0.05)。

总而言之,米非司酮与孕三烯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价值均较高,两者疗效相近,但前者用药安全性更高,在临床治疗上可根据患者实际身心状况,科学选择药物。

参考文献

[1] 张桂英. 不同药物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镜术后的综合疗效观察[J]. 中国基层医药, 2016, 23(10):1561-1564.

[2]董桂红. 孕三烯酮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J].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6, 28(1):30-31.

[3] 吕春红, 王连珠. 保守性手术联合米非司酮与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观察[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 20(23):199-200.

论文作者:张春花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1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

标签:;  ;  ;  ;  ;  ;  ;  ;  

米非司酮与孕三烯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价值研究论文_张春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