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的另类思考_创新教育论文

创新教育的另类思考_创新教育论文

创新教育的另类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另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江泽民同志在北师大百年校庆上的讲话,使中国再度掀起创新教育研究的热潮。人类得创造之益太多,培养创造意识的必要性、重要性之类的道理,几乎尽人皆知。但我认为有关创新教育还有许多深层次的问题没有解决,所以创新教育能走多远还是未知数。如何避免使创新教育成为类似“素质教育”概念一样的“什么都往里面装”的箩筐,更应当成为教育工作者慎重思考的问题。本文尝试对创新教育作一“另类”思考。

一、创新不是学校教育设立的目的

众所周知,学校教育是要求教育者把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社会经验和知识,按社会需要经过有目的的汰选、整理,传授给个体,通过引导其掌握社会经验和知识,促使其心理发展,以此实现社会的“遗传”,成为社会所需要的成员。由此可见,社会发展需要教育引导个体掌握社会经验,培养社会的人。

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不同于动物界之处,就在于它的社会性、目的性。它不是依靠自发的动物本能,而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所进行的有目的的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活动要求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人,必须具有并不断发展进行多方面活动的能力,其中主要是社会生产和生活的能力。这种能力本身具有社会性和历史继承性。社会性表现在社会要求人的这种能力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交流和传播,使其为更多的人所掌握,从而使整个社会生产和生活能力不断提高;历史继承性表现于社会要求每一个发展时期所积累起来的能力,必须传授给新生的一代人,把前代人的成果变为后代人新的起点,以保证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不断发展。人类在共同的社会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必然要发生的这种交流、传播活动,便是教育。

学术界对教育的本质一直众说纷纭,但无论是生产力说、上层建筑说、社会实践说,还是个体社会化说,从来都没有人明确地说教育的本质就是创新,或者说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创新能力。人类之所以选择学校教育作为知识传播的主要途径,是由于学校教育在此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可以对知识加以选择、整理和融合,并且以受教育者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传播;它在进行中可以随时接受来自各方面的反馈,以便及时进行修正;传播者往往“闻道在先”,值得信赖,受教育者在与其互动的过程中,就有意无意地继承了他所传播的知识;班级授课制、远距离教学等多种组织形式,可以将知识大范围地向外扩散。所有这一切都为知识的传播铺平了道路,使受教育者也能迅速成为知识的占有者。这才是教育的本意所在,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当竭力追求的。学校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人才,培养社会所需要的拥有既定知识的人才,而不是一定要创造新的知识。

二、创新与教育的结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是传统教育所能承担的

现在人们都认识到创新精神的重要性,甚至把它提升到作为知识社会之根本的高度。同时把教育与创新精神紧密联系起来,以为只有在教育中实施创新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推动社会的发展。但实际上,创新精神如何教的问题至今仍未解决。创造性是否可教,目前的科学研究还没有定论。西方40年代曾兴起过技能训练的方法,我国在80年代中期也出现过思维训练之类的做法,但时至今日,对于创新精神如何教的问题仍未达成共识。可以明确的是,实施有关培养创造性的教育决不会像传授知识那样,有明晰的内容、确定的方法、严格的步骤、完善的检测。其次,创造或曰创新,其核心是“新”,即不是因袭传统做法,简单套用,照抄照搬,它必须是以新的形式、新的内容出现,其核心是发散的、差异的和独特的。而教育所能教的是别人已有的经验、知识或教训,传递的是既成事实且整理成系统的知识,它要求的是逻辑推演的线性关系。显而易见,教育与创新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尽管所教内容对后来的创新可能有所启发,但这种启发的导向、结果都不能确定。质言之,教育并不必然带来创新的结果。其三,知识与创造性之间有着复杂的关系。教育是传递知识的过程,而且在现实生活中也没有人否认知识的重要性,问题是如何解释“教育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有压抑创造精神的力量”。(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学会生存.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88).)一方面,如果创新能力的培养仅通过思维训练就可以达到,那么知识的传授也就成为可有可无,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成了创新的累赘。但实际情况是,创新从来就不是空洞的,而总是依托一定的知识和经验,几乎不存在无知识的所谓创新,也不存在能够脱离知识而存在的单纯的能力。知识与能力两者之间实际上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知识为创新提供原料,创新是知识的转化与整合。从知识形态上看,任何一种创新都是先把原有的知识从固定的结构中游离出来,然后在全新的组织中产生全新的系统、全新的知识结构。因此说创新在内容上总是为原有的知识所制约,而且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有利于创新,都能够成为创新的动力和源泉,过于繁琐的“公共知识”恰恰是创造的阻抑力量。所以说,教育并不必然培养出创造精神,创新与教育的结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三、创新精神与社会发展、教育进步之间有极其复杂的关系

首先,创新是一个社会问题,而不仅仅是一个教育问题。如果社会上没有形成鼓励创新的气氛和环境,缺乏激励创新主体的具体措施,那么教师和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就会缺乏实施创新教育的动力,学生也感觉不到发挥创新精神的必要性,感觉不到科技进步与创新能力之间的必然联系,教育在创新能力培养上就难以有大的作为。所以,只有当社会制度安排强调创新时,教育才会逐步朝这个方向转变,创新才可能真正成为教育系统的追求,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教育创新才会有所作为。因此,在讨论创新教育时,不可忽视创新的制度建设,否则,就有可能本末倒置而南辕北辙,美好的愿望在旧制度安排的框架内只会落空,成为“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冲突起来不要”的“口号教育”。

就社会发展现实而言,创新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有着更复杂的关系。如果一项科技创新只有原创而没有或很少改制和模仿,那么这显然只是一项效益不大、技术潜力很小的创新。如果是一项效益巨大、很有科技潜力的创新,必然会伴随无数的改制和模仿。假如某项潜力很大的科技创新没有后续的改制和模仿,那么它的潜力和效益便不能实现。因此也可以这样说,科学发明的意义要靠技术创新去实现,而技术原创的意义要靠其后的改制和模仿去实现。从实践上看,任何一类科技创新,首创者只能是少数专业人员,其他人或者跟在首创之后,瞄准首创科技进行技术跟踪,随时准备进行生产组织和市场战略的调整以实现市场化;或者与首创者保持相当距离,节省研究开发费用,投入大量资源于技术服务、培训。高端科学研究也是如此,著名的“863”计划,又名跟踪世界科学研究前沿计划,实质上也是对当代科学研究前沿课题的跟踪、仿制和发展。

许多论者把创新教育与知识经济联系起来,甚至提升到关系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但实际上,国家经济的发展与创新之间的关系也是相当隐晦的,不同的个人、群体、国家或地区,即便身处相同的历史发展时期,其获得的发展机遇也不尽相同。一方面是由于他们所置身的地缘政治位置不同,另一方面则与他们以往的财富积累、关系积淀的差异有关。身处于经济和政治上有利的地理位置、手握巨资、与掌权者维持良好的关系,自然就较有可能把握机会,获取丰厚的回报,也只有他们才会获得资本、知识和技术的垂青,并获得进一步发展,即是“增长滋育了增长”。因此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跨国资金投向的往往不是最贫困的地区,尽管那里的劳工、土地和资源是最便宜的,而大多数会投往已有一定经济基础、人才比较集中的地区。

四、尽管原创精神是社会发展所必需的,但并非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具有。技术立国未尝不是现代化发展的捷径,而且社会的多元化就是要让没有创新能力的人也能生活

创新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密切相连,许多人把创设问题情境作为实施创新教育的基本方法,实质上,这种理解也有其片面性——因为问题解决的含义要宽泛得多,而且解决问题也并不一定非得用新的方法。同时,人们在社会生产中也并不总是遇到新问题,许多问题是别人已经遇到或者是已经解决过的,只要知道其他人在遇到这类问题时是如何做的,就足以把问题解决,此时更能显现的则是教育的功效,因为教育本身就是以前人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更多的情况下并不需要创新,通过了解、沿用、模仿便可以把问题解决。现实社会中的众多领域并不需要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具有旺盛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因为创造尽管意味着对理想世界的追求与建设,意味着对现实中所没有的东西的探索和构建,但也必然意味着对现实的不满和改造。

以国家的现代化而言,技术立国未尝不是国家实现现代化的捷径。例如,德国的资源并不丰富,但它的经济在战后短短几十年中却迅速发展达到了世界领先的水平。它所依靠的就是先进的科学技术和高素质的劳动力。德国非常重视教育、尤其是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技术教育被称为德国经济发展的“秘密武器”。正是这种教育培养了大批既有熟练专业技能,又有较高职业道德的优秀技术工人,保证了生产效益和产品质量及其国际竞争地位。目前、德国实行一种所谓“职业基础教育年”或“职业预备教育年”的制度,(注:吴文侃,杨汉清主编.比较教青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249).)要求绝大多数公民在就业前必须接受职业技术教育的培训。由此德国培养出了世界闻名的高素质的劳动力,为其经济的腾飞奠定了人才基础,但这些人才并非都具有旺盛的创造力,更多的人拥有的是对科学技术的熟练应用和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另一个突出例子是微软的发展。尽管微软也是靠技术取胜,成为知识经济的代表,但美国计算机界常常批评微软没有“发明”什么新东西,(注:王选.计算机产业面临的问题和机遇.新华文摘.1999.(10).)微软之所以能后来居上,原因在于其充分利用了已有的市场优势,依靠很好的反馈网络使产品贴近用户;完善的研究开发管理体制,使小公司很难与这抗衡;“借鸡生蛋”的购买战略和分享式的科学管理模式,使得微软在造就三千多个百万富翁的同时更是发展壮大了自身。相反,一个创新的甚至是有所突破的成果,如果在适应市场方面有明显的缺陷,往往并不能成为一个新的产业,也不能赚钱,只会出现“叫好不叫座”的局面。

更为现实的是,并非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它与前面提到的社会制度安排有关,同时也与个人的天赋有关。从某种意义上说,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天赋的高度敏感性、感受力或洞察力。由于这种非凡的洞察力,有天赋的人总是显得与众不同,他总是能迅速把握住问题的关键并把它付诸实施,从而解决其他人所不能解决的问题。但并不是每个人每一时刻都具有创新精神,人类的创造活动及其能力既不是完全与生俱来,也不是一成不变。就其性质、水平和内容而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的创造能力有很大的差异,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人们的创造方式也相去甚远。国家、民族的发展需要创新,但具体到现实世界中的大多数人,他们还是按部就班、循规蹈矩地进行着日常生活,一步一步完成着早已规定好的工作。因此,我们在倡导创新的同时也应该认识到他们才是社会的大多数,他们才应当成为社会制度安排中应关注的核心。

标签:;  ;  

创新教育的另类思考_创新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