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文学:作为“世纪风格”的价值与品格--报告文学:摒弃“庸俗化”_文学论文

报告文学:作为“世纪风格”的价值与品格--报告文学:摒弃“庸俗化”_文学论文

报告文学:作为“世纪文体”的价值与品格(笔谈)——报告文学:拒绝“低俗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报告文学论文,笔谈论文,低俗论文,品格论文,文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I20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637(2005)01-0007-04

人类的生命精神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对抗。现在讲“对抗”、讲“批判”、讲“对立”,实在有些背时。从文化理念看,时下流行的是强调和谐。“和而不同”,“致中和”已成为人们对文化理念的共识。对于斗争天天讲月月讲的多灾多难的中国来说,这实在是一种精神的进步和飞跃。

但是,和谐是相对的,对抗是绝对的。正因为如此,人们创造了报告文学。它为对抗而生,它和苦难相依。哪里有不平,哪里就有报告文学,哪里有苦难,哪里就有报告文学。从它诞生那一天起,它就明确了自己的批判的历史责任,它没有幻想,也没有怯弱。它永远用批判的立场描写对抗描写苦难来实现自己的对抗。百年报告文学的成长史,为人们树立了报告文学的批判者的形象。它凭借批判显示自己的格调,它以对抗彰显自己的尊严。需要指出的是,它描写对抗描写不平描写苦难是为了消灭对抗消灭不平消灭苦难,实现和谐。在不平在对抗在苦难面前的报告文学作家们天然地亢奋,但他们憎恶不平憎恶对抗憎恶苦难,报告文学作者在这一过程中没有自己的私欲,他们在描写对抗描写不平描写苦难中揉进了自己的抱负自己的理想自己的真诚自己的良心。《包身工》在今天读来,依然震撼人心,就是它在揭露罪恶和苦难中捍卫了人的生存权和尊严,从而显示了它的不同寻常的格调和品位。

格调、品位,对于报告文学来说,应该是第一位的。当今,报告文学作品从量来看,不能说少,从表面来看,非常热闹。尤其长篇的报告文学蔚然可观。评奖也时时在搞,不断地搞,声势造得热烈。但是,如果深入研究一下,倒底有多少顶尖的报告文学为社会为民众所认同?人们在浏览了报告文学园地之后,看到的现状是:报告文学还在变着戏法唱颂歌;一些牵动民心民意的焦点热点看不到报告文学作家的身影;许多所谓反映时代精神的报告文学调门很高,但却离人们很远;有些报告文学如捡蘑菇般,集纳了许多刺激的事,把报告文学变成今古奇观;对小人物的命运关注的力作愈来愈少;尤其报告文学对现在学术界创作界一再掀起的文化热,无动于衷,报告文学缺乏文化内涵。报告文学存在的低俗化的倾向,已愈来愈引起人们的担忧。

先说一点历史。本来,报告文学在进入了中国之后,发展的势头是比较好的,有《包身工》建造的尊严和格调在报告文学的发展中不断地宏扬广大。遗憾的是在百年报告文学的历史发展链条中发生了两次精神断裂。一次是在五六十年代,当时对“干预生活”的批判,对报告文学《在桥梁工地上》等的扑灭,以及1963年的《人民日报》编辑部和中国作家协会联合召开的报告文学座谈会的纪要对报告文学的批判功能的阉割,明确地提出报告文学“主要从正面歌颂先进人物,先进事迹”,使得报告文学追求的精神和格调受到了挑战,从而产生了断裂。一时间,《小丫扛大旗》《大寨英雄谱》以及后来的什么王国福、杨水才之类的颂歌报告文学漫天飞。今天当人们阅读这些报告文学时,对那些在文化专制和文化暴力的大环境下的报告文学作家们的努力还能谅解,因为在这些颂歌中多少还保留着他们的一些真诚。但是不得不承认,报告文学的批判的大门已经被堵塞了,那颂扬的后门已经堂而皇之地打开了。精神的断裂只能结出这样低劣品位的“甜果”。不过,这次精神断裂是文化专制下的产物,对报告文学作家来说,这是一种被动,良心未灭,信仰仍在。所以,当“文革”结束,报告文学作家立刻充当了报春鸟,成为改革开放的第一批弄潮儿。但到了上世纪90年代,报告文学在市场经济面前,出现了第二次精神断裂。在文化专制主义摧残下的报告文学作家并没有垮掉,但面对金钱的诱惑,他们的心理紊乱了。报告文学是边缘性文体,它的新闻性使它能变成有偿新闻,成了某些报告文学作家的摇钱树;它的文学性艺术性对这样那样的大亨小亨们又特别具有诱惑力——因为艺术的新闻可以把他们个个打扮得鲜亮,报告文学的新闻性和文学性的结缘,居然促成了报告文学作家和这样那样的大亨小亨们的结合,报告文学成了金钱狂欢的场所,这就是世纪末的中国报告文学富有中国特色的一大奇观。和第一次精神断裂相比,它更可怕,因为第一次精神断裂是被动的,作家的私欲没有泛滥。而这次精神断裂却是自觉的,尤其是私欲的泛滥,产生的能量是空前的。这个潘多拉的盒子一打开,魔鬼就肆无忌惮地冲了出来,报告文学的低俗化、庸俗化成了一种时尚。大量的报告文学的垃圾批量生产,这是报告文学的悲哀。

报告文学的低俗化的问题的关键还不在这里,金钱收买了报告文学作家,但金钱决不可能收买全部报告文学作家。我认为,问题的症结是报告文学作家在新的文化环境中的迷失。上世纪90年代的文化环境一是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真正彻底终结了“以阶级斗争为纲”,人们厌恶斗争,精神的疲软成了流行病,报告文学作家生活在这环境中,不可避免要染上这种流行病。这种疲软表现在对一些根本性的敏感问题的冷漠。对对抗的冷漠,对底层小人物的冷漠。比如,在散文园地里一批作家全力以赴地反专制,在报告文学里却很少有作品对此予以关注。在这个问题上,报告文学和散文的品位高下立刻显现了出来。神经麻木的作家写出的报告文学怎能成为社会的神经?二是西方的现代性、后现代性的侵入,价值和道德的解构,多元并存,对权威对中心的颠覆,成了时尚。这本来可以为报告文学的发展开拓空间,但事实上,这一切反而成了钝化报告文学作家批判锋芒的腐蚀剂。在多元价值观念面前反而失去了价值判断力。归根结底,在这种文化环境中,报告文学作家失去了姿态。低俗化是低在姿态上。面对丑恶面对不平面对苦难,闭上眼睛和睁着眼睛是天与地的区别。直面人生是报告文学作家的天职。这种直面就是对现实面对面,和民众心连心的贴近,是零距离。与之相比,读者对其他的文学样式,如小说、散文、戏剧,并不会用对现实面对面这一条去要求它,但读者对报告文学的要求,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你对现实对苦难对不平对是非旋涡敢不敢面对。陷入苦难陷入不平中的人们对报告文学期盼,是对正义的期盼。报告文学作家不应成为大众情人,也不应该成为报告明星。它应该是民众——尤其是小人物的代言人。或许现在对作家提出这样的要求有些可笑,但报告文学的特殊就特殊在这里,报告文学作家不能像散文家那样“以自我为中心”,他们的“自我”应该是,民众第一,民众至上,或者说小人物第一,小人物至上。这就是他们的姿态,毫无疑问,报告文学作家应该持草根的立场,民间的立场。我在上世纪80年代的一本著作中曾预言:报告文学应该“愈来愈成为‘小人物’的宣言书”,理由是:“在现实生活中,小人物永远是多数,大人物总是少数。千百年来,史书和传记文学忠实地为大人物效劳,即使有一些小人物挤进了史书和传记文学,也是凤毛麟角。小人物只能在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中得到一席之地。报告文学也正是看到了这弊端,自觉地担当起报告小人物的重任。……为小人物说话的崇高使命,促使报告文学将更加重视和生活贴近。她将永远保持和发扬跟时代,跟小人物心贴心的特长,让眼光牢牢注视着小人物的切身痛痒。反映民间疾苦,宣泄忧患意识,将长久地成为报告文学的两大旗帜。”(《报告文学春秋》)我还想强调的是,关注小人物是关注他们的命运。因此我想把自己的观点明确为:报告文学必须是“小人物”的命运宣言书。说到底,报告文学的姿态问题不是理论问题,而是个实践的问题。报告文学应该是中国良心所在。他们应该让民众感到希望所在。为小人物说话是报告文学品位的一大追求,这是报告文学的光荣。但至今这个问题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小人物还被排斥在报告文学之外。

我这里特别要对上世纪90年代疯行的一种报告文学说几句话,这种报告文学以某个主题统帅,到全国各地搜罗一些案例,集纳而成。这些报告文学的题目常常是“共和国”如何如何的,或是中国如何如何的,颇有气势。他们的姿态似乎也有批判,不过较泛,我把它命名为“泛批判报告文学”。这类报告文学的特点一是长,几万字,到几十万;二是很刺激,展览许多闻所未闻的今古奇观;三是有读者效应,有商业效应,出版商的喜欢要超过读者,可以一版再版;四是有批判,却找不到某个特定的对象,引不起要命的麻烦,面的扫射反而没有杀伤力。其实,这种报告文学的姿态十分可疑和暧昧。从这些作家来说,他们有才华,有报告的天才,有职业的敏感,有文学的智慧。他们深知报告文学的批判的本性,但他们没有面对面的勇气,因此选择了“泛批判”的策略,我们可以理解他们的策略,但我们也不得不责备他们的姿态的油滑,看到这些报告文学,我们还会感到智慧的挥霍,才情的浪费的可惜。因为,“泛批判”的背后是“玩”批判。“玩”的背后是失批判。须知,批判永远是认真的,批判要有坚挺的精神支柱,玩批判的最后归宿常常会陷入低俗的泥坑。我们善意奉劝那些泛批判报告文学作家:报告文学成就了你们,但报告文学也可能会埋葬了你们。

报告文学的低俗化还和审美密切相关。一篇报告文学的格调,离不开审美。“品”永远和美不能分离。一篇报告文学就是一个作者的心灵境界,每一篇报告文学都表达了作者的某种艺术理想,所以,每一篇报告文学也是一定程度上的作者自我审美报告。虽然报告文学作家不是以自我为中心,但是他必须屹然独立,有独特的价值观,独特的审美观。批判也罢,报告也罢,都应该和谐地凝成艺术世界。就以所报告的人物为例,我们不要求报告文学塑造完整的人物形象,但是作为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来说,它中间的人物应该艺术化,我们读完《包身工》,怎么也忘不了那个仅仅出场三次的“芦柴棒”,一个被资本家榨尽了血和泪,在死亡线上挣扎,没有自由,没有出路,人们连她姓名都不知道的奴隶。她和文中报告的整个包身工的苦难生活画面构成了一幅完整的苦难艺术画面。《包身工》的品位就在于它用独特的艺术品位为小人物说话,这两者是不可分的。我们需要的是批判的艺术和艺术的批判。现在有些报告文学把它分割看,一些局部章节有它的艺术光彩,尤其是一些泛批判报告文学,但是从整个作品来看,却缺乏像《包身工》那样和谐地凝成统一的艺术画面。有精神,还必须有艺术,才能扭转低俗化的倾向。

报告文学的低俗化还和体制有关。就以评奖为例,照例,评奖是指挥棒,对品位对格调应该树立一些范本。但事实却令人失望。就以这次获得徐迟报告文学奖的三部报告文学作品来看,读者读后,会感到和自己的距离遥远。事情就这样怪,写的是现实,却离我们遥远。有诗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遥想当初,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发表后,虽然写的陈景润是远在北京的一个小人物,但他的命运牵动着千百万人的心。这是何等的心贴心啊!每个人都自觉地把自己的命运和他联系起来。但是,现在报告文学中描写的那些成功者,尽管所表达的精神是宏大的,和小人物的命运到底有多少相连?我们有理由说,这些报告文学不是属于小人物的,他们不是小人物的知己,虽近犹远。相反,真正能表达民意的作品却不能获奖。低俗化的根子,应该说,和当前现行的体制有关。行政干预太多。改革开放以来,文学问题不再和政治问题混为一谈,但是,行政干预报告文学却还时时发生,所以,说到这里,我有些伤感。目前,报告文学的研究为何滞后,因为有很多非文学的因素制约着它。我想在这里呼吁,对报告文学,应该特别放一码,因为小人物需要它们!作为报告文学作家来说,不能等待他们,因为世上没有救世主,我们靠的只有我们自己!

标签:;  ;  ;  

报告文学:作为“世纪风格”的价值与品格--报告文学:摒弃“庸俗化”_文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