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牡丹江管局庆丰农场 李明贵
摘要:体育教学的实践性、竞争性、公开性、协同性和集体性等特点决定了体育教学对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能起到特殊的作用, 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素质全面提升的教育活动 。
关键词:体育教学 心理健康全面发展
体育教学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促进运动能力的提高,调节情绪,陶治情操,磨练意志,培养他们的合作、竞争的精神,完善其个性,进一步端正其体育态度,培养运动兴趣, 提高其终身体育的意识,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为今后的社会实践作好心理准备。
心理健康包括的几个方面:
1、智力正常。智力正常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正常的智力水平是人们从事各种活动最基本的心理条件。在体育的课堂教学中,良好的智力为学生较好的掌握体育技能提供基本保障。而观察能力、 记忆力、 思维能力、 想象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操作能力又是智力的主要组成因素。例如,在进行跳高的教学中,学生能仔细观察教师的示范动作,并且记住动作要领,在进行实践练习过程中,要有良好的分析判断能力,对场地和障碍物进行判断,从而保证跳高的顺利实施。
2、意志健全。行动的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 坚持性是意志健康的重要标志。顽强是意志健全的表现。意志薄弱也是意志不健全的一个表现,这种人常常碰到困难和挫折就气馁、心灰意冷。例如,在一年级学生进行跳绳教学时,由于学生年龄小,动作协调性差,很多学生不能立刻就掌握跳绳的方法。这就使部分学生对自己学会跳绳失去信心,从而对跳绳产生抗拒,面对困难没有良好的意志力,不能坚持刻苦地练习,此时,就是体育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最好时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应该适时地鼓励学生,让他们明白万事开头难,掌握一定的技能都是要有过程的,只要大家对自己有信心,勇敢地面对困难,坚持训练,很快就会掌握的。
3、团结协作。随着社会的发展,团结协作精神成为社会人才的重要素质之一,可是我们小学生却明显存在着过于注重个人利益,缺乏团结合作意识的问题。学生的协调合作能力作为适应社会生存发展的基本素养,是迎接新世纪知识经济的制胜法宝。只有依靠团结的力量,才能发挥集体协作作用,使个人和集体相加,从而产生更大的效果。
体育运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1、促进智力发展。智力功能是指个人在认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认知能力 。參加体育运动, 能改善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功能, 提高大脑度层的兴奇和抑制的协调作用 。 同时, 神经系统的兴奇和抑制的交替、 转移过程也得到加强, 从而有效改善大脑度质神经系统的均街性和准确性,促进人体感知能力和观察能力的发展,并使思维的灵活性、协调性和反应速度等得到改善和提高 。 体育活动还能鑑解肌肉紧张和日常生活的紧张, 能降低焦虑水平, 缓解紧张的内在机制, 改善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 。
2、调控情绪与情感。人体是一个整体,人的健康.与情结有密-切关系 。 情绪消般、 低落或过于紧张的人, 往往容易患各种疾病 。 不良情结是导致生理和心理不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 而体育运动能直接给人带来愉快和喜悦, 并能降低紧张和不安, 从而调控人的情结, 改善心理健康状況.体育运动使人们能i够分散对自己的忧虑和控析的注意力,
3、培养团结协作。心理健康的人具有良好的交际活动能力,人与人之间能够相互团结,共同协作,不单是维持心理健康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 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 。在体育课堂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不失为最好的教育契机。例如,在学习少年拳时,大部分学生的动作不够标准,这时就可以进行团结协作教育,让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同学们互帮互助,纠正不标准动作,这样,不仅可以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更能建立自信心,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事半功倍。
论文作者:李明贵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7年8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7
标签:心理健康论文; 能力论文; 学生论文; 智力论文; 意志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体育运动论文; 《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7年8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