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效果观察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影响分析论文_王发辉

(泗阳县人民医院心内科;江苏宿迁 223700)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运用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状况。方法:对本科室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60例患者(2016年5月到2018年5月间收治)实施观察,运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n=30)和替格瑞洛组(n=30),常规组使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方案,替格瑞洛组运用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方案,对比患者的用药效果。结果:替格瑞洛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3%与常规组6.7%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替格瑞洛组治疗3个月后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替格瑞洛组治疗后心绞痛发生次数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运用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效果良好,且不良反应低。

【关键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替格瑞洛;阿司匹林;效果;不良反应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1-0315-02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以典型胸痛为主要表现,患者胸痛持续时间较长,治疗不及时将引起严重心血管事件,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由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发生以急性冠状动脉闭塞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为主要病理特点的疾病,因此尽早再灌注治疗是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治疗的主要方法。双抗治疗是临床治疗该病的常用方案,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是临床最为常用的双抗方案,但部分患者长期使用氯吡格雷可出现药物抵抗[1]。替格瑞洛为新型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本研究在本科室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30例患者中实施了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方案治疗。现行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6年5月到2018年5月间进行病例筛选,选期间内本科室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60例患者,运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n=30)和替格瑞洛组(n=30),常规组年龄36~78岁,平均年龄53.5岁(s=10.6);性别分布:男/女为18/12;替格瑞洛组年龄35~78岁,平均年龄53.4岁(s=11.2);性别分布:男/女为17/13。对两组患者一般基线资料对比,结果处于对比研究标准内(P>0.05)。

纳入病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且心电图检查中存在至少2个导联的ST段抬高状况;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此课题;患者自愿配合治疗、随访,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病例:中途退出研究、失访患者;其他心血管疾病、严重系统及组织病变患者;研究药物用药禁忌患者;用药不依从患者。

1.2 方法

常规组首剂口服300mg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542,规格:25mg),随后75mg,1次/日;首剂嚼服300mg阿司匹林肠溶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78,规格:100mg),随后100mg,1次/日,持续治疗6个月以上。

替格瑞洛组首次口服180mg替格瑞洛片(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J20130020,规格:90mg),随后90mg,2次/日;首剂嚼服300mg阿司匹林肠溶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78,规格:100mg),随后100mg,1次/日,持续治疗6个月以上。

1.3 观察指标

随访3个月,对比患者用药后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变化状况、对比患者心绞痛发生次数的影响及用药安全性状况。

1.4 数据统计

用SPSS20.0软件处理,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用n(%)表示计数资料,X2检验,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患者用药安全性状况

替格瑞洛组出现牙龈出血1例,常规组出现牙龈出血1例,腹泻1例,替格瑞洛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3%与常规组6.7%对比无明显差异,X2=0.351,P=0.554。

2.2患者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状况分析

替格瑞洛组治疗3个月后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见下表1。

表1 患者用药后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变化状况( ,n=30)

3 讨论

双抗方案是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治疗的常用方案。阿司匹林是临床最早使用的抗血小板药物,该药物可与环氧化酶COX-1活性部位羟基结合,使环氧化酶出现不可逆乙酰化,导致环氧化酶失活,从而抑制花生四烯酸转化过程,抑制血小板聚集,控制血栓状况[2]。氯吡格雷主要通过拮抗血小板表面ADP受体来抑制血小板与ADP结合过程,从而抑制血小板活性,并减少血小板聚集状况[3]。替格瑞洛药理过程与氯吡格雷相似。本研究中替格瑞洛组治疗后心绞痛发生次数明显低于常规组,说明实施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效果优于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使患者病情控制更好,可减少疾病反复发作,减轻患者痛苦,患者预后更好。

本研究结果显示替格瑞洛组治疗3个月后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低于常规组,说明通过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聚集效果更好,可有效改善血浆粘度,从而降低血栓形成风险,积极预防患者疾病复发。分析原因可能是:实施替格瑞洛治疗时无需通过肝脏代谢激活,药效发挥更快,且实施氯吡格雷治疗时可能存在药物抵抗状况,影响治疗效果,而替格瑞洛对于存在氯吡格雷抵抗患者仍具有良好的抗血小板聚集效果,适用范围更广,治疗效果更好[4-5]。在抗血小板聚集治疗中,患者可能存在出血风险,本研究结果显示替格瑞洛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且无严重出血状况,说明患者用药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运用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效果良好,不良反应低,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舻,赵新昂,文新强,等.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7):27-28.

[2]赵丽.替格瑞洛联合替罗非班用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效果与安全性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26):29-30.

[3]王海英.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6(10):212-212.

[4]姜波,宋炳慧,王书清,等.替格瑞洛联合急诊冠脉介入术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研究[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23(14):205-205,208.

[5]王垒,李允,常晓杰,等.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治疗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效果比较[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7):1247-1248.

论文作者:王发辉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1月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5

标签:;  ;  ;  ;  ;  ;  ;  ;  

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效果观察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影响分析论文_王发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