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综合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论文_翟建彬

翟建彬

(黑龙江省望奎县中医院儿科;黑龙江望奎152100)

【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小儿腹泻应用中医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12例腹泻患儿作为研究资料,将其按照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应用中医综合治疗手段,研究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92.9%,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治疗有效率76.8%,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治疗腹泻、呕吐改善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综合治疗在小儿腹泻临床治疗中,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恢复时间,缩短治疗时间,促进康复,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可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儿腹泻;中医综合治疗

小儿腹泻是临床中常见的儿科胃肠综合症,主要是由于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病原体感染导致的一种急性病症,临床患儿常出现排便次数多、粪便形状改变,常伴有发烧高温,呕吐,腹泻等临床症状[1]。若不能及时治疗,将严重影响患儿身体状况,可引发水电解质紊乱。临床中西药治疗是常规治疗手段,但对患儿影响较大,效果并不显著。本文为研究分析小儿腹泻应用中医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对112例小儿腹泻患儿进行分组治疗,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资料来自于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12例腹泻患儿,按照入院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6例。两组患儿均入院后诊断符合小儿腹泻临床诊断标准。其中观察组中男30例,女26例,患儿年龄0.5~8岁,平均年龄(3.1 1.1)岁;对照组中男29例,女27例,患儿年龄0.5~7.5岁,平均年龄(2.9 1.3)岁。两组患儿临床症状均为大便性状改变,临床检验显示脂肪球及白细胞,两组患者均出现不用程度的发热、呕吐、腹痛腹泻等情况,两组患儿一般情况对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全部患儿在治疗前,均给予减少食量,并以米汤等清淡的流食为主,减轻患儿肠道负担,如出现严重脱水情况,需给予静脉输液治疗,改善电解质紊乱。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期准备后给予应用西药抗生素治疗,并根据患儿实际情况给予应用保护肠道黏膜及缓解呕吐等药物,持续治疗五天。

观察组患儿给予应用中医综合治疗发放,辨证论治:1)伤食型腹泻,该病症以患儿饮食不科学导致,出现胃肠积滞,腹泻腹胀,主要体现为消化不良,患儿腹泻后症状缓解,该证型应用促脾胃消化类中药治疗,药房选用山楂、陈皮各10g,苍术、生姜、大枣各6g,黄连、炙甘草各4g。严重腹胀加4g大黄粉,持续腹泻加8g鸡内金。2)湿热型腹泻,以大便水样、粘稠、味臭腹部阵痛为主,主要以除湿治疗为主,选用车前草、神曲、葛根各10g,黄连、厚朴各6g,伴有发热者加4g半夏及生姜3片。3)脾肾阳虚型。该证型主要变现在畏寒、肢体冰凉、腹部胀痛、大便次数增加等症状,以健脾补肾为治疗总则,选用白术、桔梗各6g,党参、五味子各4g,人参3g,淮山药12g。4)风寒型腹泻。该证型以大便稀,发热为主要症状,主要以驱寒除湿为主要治疗手段,选用茯苓、泽泻、炒白术各12g,紫苏、半夏、陈皮各4g,藿香3g,如伴有剧烈腹痛,加砂仁、木香各4g,若伴有积食,加4g山楂。

1.3疗效判断

治愈表示患儿临床症状完全恢复,大便形态正常,大便次数控制在2次每天,且15天内没有出现复发情况;有效表示患儿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大便形态有所恢复,大便次数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无效表示患儿治疗后临床症状没有改善甚至加重,大便形态及大便次数均无改善。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有效例数)/患例数 100%。

1.4统计学方法

本组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 s)表示,应用t检验,计数数据按照百分比表示,应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治疗疗效分析

两组患儿经过治疗后,对照组中有32例治愈,11例有效,13例无效,治疗有效率为76.8%;观察组中有40例治愈,12例有效,4例无效,治疗有效率为92.9%。两组临床疗效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分析

观察组患儿治疗腹泻、呕吐改善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儿临床症状恢复时间对比分析(d)

组别腹泻缓解时间呕吐缓解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

小儿腹泻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儿科胃肠综合症,临床导致小儿腹泻的因素较多,西医理论中主要是由于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病原体感染导致的一种急性病症,常规的西药治疗对于缓解小儿腹泻治疗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疗效并不显著。

为研究分析有效的治疗手段,有必要应用中医理论的辨证论治进行治疗。在中医理论中,脾胃不和是导致腹泻的主要原因,人体各脏腑机能运转,脾胃功能除促进消化,还承担将食物转化为气血,转化为人体所需能量的作用[2]。一般情况下,小儿腹泻是由于饮食不当,伤及脾胃功能,引发功能紊乱造成。通过中医的诊断,小儿腹泻根据病因不同分为不同症型,包括伤食型、湿热型、脾肾阳虚型、风寒型,根据不同症型进行针对性治疗,可有效的改善患儿临床症状[3]。本组数据结果表明,应用中医综合治疗的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92.9%,明显高于应用传统治疗的对照组患儿治疗有效率76.8%;观察组患儿治疗腹泻、呕吐改善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临床症状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中医综合治疗在小儿腹泻临床治疗中,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恢复时间,缩短治疗时间,促进康复,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可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习周莲红.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小儿腹泻临床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5,11(11):95-96.

[2]李静.中医综合治疗小儿腹3 9例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5.13(05):89.

[3]燕丁丁.李新剑.郭忠寅.等.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秋季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疗效研究[J].世界中医药.2015,10(12):1880-1882.

论文作者:翟建彬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9

标签:;  ;  ;  ;  ;  ;  ;  ;  

中医综合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论文_翟建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