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兔腹泻病的鉴别诊断,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家兔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家兔的腹泻病,特别是在冬、春两季气候多变情况下的幼兔腹泻成为一些兔场的最主要疾病。由于腹泻为多种疾病的临床共同症状之一,故亟待在搞好区别诊断的基础上方可开展对症防治。
腹泻的原因极其复杂,既有病源微生物因素(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真菌毒素等),也有非病源因素(其中包括日粮中纤维素含量不适、管理不当、农药兽药中毒、滥用抗生素等),更有二者共同作怪的结果。目前,在生产实际中对于病源微生物导致的腹泻病难以准确鉴别诊断,以至延误疗期,本文就此专题作一诠释。
一、腹泻病的一般,临床特征
凡病源微生物引起的感染性腹泻,一般呈现出病兔精神萎靡,吃食减少或废绝,体温在37℃~40℃,消瘦、寒战、走路摇晃、站立不稳,肛门及尾巴根粘有稀粪或胶冻样黏液,剧烈腹泻,病初粪便呈水样,内混有少量的黏液或黏膜脱落等异物,气味腥臭。急性病例一般在1~2天内脱水衰竭而死;慢性病例后期伴有呼吸困难、流鼻涕、咳嗽等症状。非感染性腹泻,则全身症状较轻,排便次数相对较少,便中以黏液或不消化食物为主,但无脓血,精神状态尚正常。
二、感染性腹泻病的鉴别
1.A型魏氏梭菌腹泻病与大肠杆菌病的鉴别
前者来势迅猛而急,绝大多数病兔出现下痢至水泻(具有特殊臭味)在当天及次日死亡,少数拖延至一周或更久,使用各种药物均难以见效。一般1~3月龄幼兔与冬、春两季发病率最高,打开腹腔异臭,胃充满饲料,胃溃疡,大肠有出血斑。后者主要发生于断奶前后的仔、幼兔,病兔剧烈腹泻,粪便呈淡黄色至棕色水样稀粪,粪上常有多量明胶样黏液。剖检小肠肠腔内充满半透明胶样液体。胃无溃疡斑。盲肠浆膜无出血斑等。而前者剖检时却与此完全不同,且青年兔、成年兔感染大肠杆菌后可维持较长时间不死亡,用抗生素有减缓症状和治愈作用。不过,最终确诊时,二者还需将肠内容物作涂片镜检及细菌分离培养与鉴定。
2.魏氏梭菌病与球虫病的鉴别
急性球虫病绝大多数也发生于断奶前后的仔、幼兔,而成年兔不发生死亡。剖检肠黏膜增厚、充血,小肠肠腔充满多量黏液和气体,肝上有大小不等的白色至淡黄色结节,盲肠浆膜无出血斑,胃黏膜无溃疡病灶,也与前者完全不同。
3.魏氏梭菌病与沙门氏杆菌病的鉴别
沙门氏杆菌病多发生于断奶前后的仔、幼兔和青年兔,患兔多呈顽固性下痢,粪便稀烂,常有胶样黏液,体温升高,消瘦。剖检空肠、回肠、盲肠和蚓突黏膜有弥漫性或散在性灰白色、粟粒大的坏死灶,肝脏有散在性或弥漫性针头大坏死灶。这些病变与前者完全不同。
4.大肠杆菌病与球虫病的鉴别
球虫病引起的腹泻,将粪便或肠内容物镜检,可见大量的球虫卵囊,大肠杆菌病引起的腹泻却无。
5.大肠杆菌病与沙门氏杆菌病的鉴别
沙门氏杆菌病引起的病兔,肝脏有散在性或弥漫性、针头大、灰白色的坏死灶,蚓突黏膜有弥漫性淡灰色、粟粒大的特征性病灶,而大肠杆菌病无此特征。
三、腹泻病的防控原则
据资料报道,导致我国家兔腹泻的病原菌主要是大肠杆菌、魏氏梭菌、肺炎克雷伯氏杆菌和球虫。
防控原则是:1.加强母、仔兔科学饲养管理,注重环境卫生的改善与防止种种应激;2.采用适度的纤维素日粮,一般以12%~14%的纤维素含量较为适宜;3.切勿突然改变饲料及其组成成分和滥用抗生素;4.病兔治疗时配合口服补液盐(由硫酸钠、氯化钠、碳酸氢钠、氯化钾等混合制成);5.开展药物防治,由细菌引起的应辅以抗生素(如环丙沙星、氟哌酸、庆大霉素)治疗;由球虫引起的应用抗球虫药(如地克珠利、氯苯胍)治疗;由病毒引起的应使用抗病毒药物及口服补液盐。不过,最新资料表明,采用微生态制剂防治腹泻病(尤其是魏氏梭菌性腹泻)效果最佳,如河北农大研制的“生态素”、EM、低聚糖、大蒜素等等;6.疫苗免疫,如在生产中常用的兔大肠杆菌多价灭活疫苗和兔魏氏梭菌灭活疫苗。由于大肠杆菌血清型较多,最好是从本地区或本场分离筛选本地菌株制备疫苗,免疫效果较好。其首次免疫时间为20~30日龄的幼兔,母兔在配种前免疫还能预防流产和提高初生仔兔免疫力。7.谨防饲料霉变,有条件的在饲料中添加一定防霉剂,并尽量缩短饲料的存放时间;8.兔粪要堆积发酵进行无害化处理,病死兔尸体要焚烧或深埋。
联系电话:0351-7122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