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市农业机械管理服务中心,山东诸城 262200)
摘要:诸城市位于山东省潍坊市东南端,属农业大市,区域内山区丘陵与平原分布明显,人口108万,全市现有耕地面积154.2万亩,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稳定在260万亩。农机总动力截止到2017年达到130.31万千瓦,全市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发展一直走在潍坊乃至全省前列,2018年,被纳入国家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把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规范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不断提升农业机械化经营水平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得到了迅速壮大,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提升乡村振兴综合实力和推进农机合作社发展建设过程中,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关键词:乡村;实力,农机;合作
一、概况
当前我市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已达到94.6%,大中型拖拉机全市共计1.1454万台,联合收获机械4788台,每年通过农机购置补贴、报废补贴等新增机械500台左右,农机装备正大步转型升级,向大马力、配套联合型机械发展。目前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有205家,全市乡村农机从业人员10.1823万人,农机化服务组织机构1437个,农机化服务组织人员9.7155万人,配套农机具总量6.1688万台套。截至目前,已有6家农机专业合作社被纳入省级以上农机示范社.
二、新变化
1、合作社在发展中有竞争有淘汰。从近两年调查来看,我市农机合作社每年虽有递增,但是每年都有减少、合并、淘汰,整体数量没有递进式增长。合作社减少的主要原因,规模化、配套作业专业化的农机市场竞争淘汰激烈,运营不合理在市场竞争中被逐步淘汰,在农机装备快速优化转型升级,农机优惠政策不断覆盖和乡村振兴的今天,农机化水平的提升决定着农机专业合作社优胜劣汰的法则和自身壮大规则。
2、农机合作社服务手段、内容呈现多样化。装备更新换代快,大马力唱主角,配套作业,一条龙服务成主要模式,春冬深耕深松、夏秋联合收获为主要合作社主要作业任务。从最初的单一农机作业,走向全程机械化,实现了耕、种、收、烘、储、流机械化服务型作业模式,实现了农机合作社的服务方式也日益多样化,同乡村振兴有力合拍。
3、农机合作社作业领域不断创新。除了传统的劳动、劳资合作方式外,我市部分农机合作社能根据近年来农业产业化结构的调整,不断创新作业方式、拓宽服务领域。如诸城富之道农机合作社集农资供销、农业培训、粮食烘干于一体农技中心,年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和农业技术人员150人,烘干粮食10万吨的综合性合作社;富民农机4s店,集合作社、销售维修一体,连续三年来累计销售各种农用新机械1000台。同时,积极搞好售后“三包”,向广大购机户提供原厂配件供应和维修等服务,既为合作社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又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做出了贡献。
三、新作用
1.促进了农机化水平的整体提升。发展农机合作社,进一步推动了大型、复式、高性能机械和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优化了农机装备结构,提高了农机化的发展质量和水平。同时,发展农机合作社,
进一步完善了农业科技推广体系,通过农机合作社推广应用农机新技术,能够直接延伸到农户、到田间、到地头,能够降低农业技术推广的成本,示范带动能力强、效果好。
2.完善了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农机合作社进一步充实了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中间环节,有效承载了基层技术推广、政策宣传、农机维修、技术培训、生产组织和安全教育等农机管理工作,为基层农机服务工作搭建了新的平台。作为农机服务的延伸和补充,农机合作社有效地把广大机手组织起来,联合起来闯市场,提高农业全程机械化推进速度,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3.提高了农机作业的标准化。农机规模化作业和示范区发展,提高了农机作业标准的推广和应用,促进了保护性耕作的推广应用,在提高农作物产量,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农机合作组织促进了农机管理标准化、种子生产标准化、农艺措施标准化、田间作业标准化的有机结合,加快了农业生产标准化的实施。
4.提高了农民科技素质,增加了农民收入。合作社为成员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和培训平台,信息上实现共享,增强了标准化生产和协作意识,提高应对市场的能力和水平,实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减少了一次性投入,降低了农民的投资风险,使农机作业服务有了最大的利润空间。如今,我市农机合作组织已经逐步渗透到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参与到农村经济发展各个领域中来,农机作业市场的扩张,技术装备更新,作业模式的创新都将成为农民增收新的增长点。
四、新问题
1.对农机合作社认识片面。一是:基层有关机构对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民增收方面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发展农机合作社引导支持力度不够,对服务农民、服务农业意识不强,落实政策不够到位。二是:从近几年我市合作社淘汰情况分析,部分合作社社员甚至负责人自身素质不高,经营理念落后,管理运作不规范,对合作社发展方向把握不到位。
2.机具库房建设有待解决。合作社普遍存在机库用地难问题,全市注册的农机合作社有院落、有库房、有基础设施达到全省典型农机合作社标准的有30个,仅占全市的10%。现有的31%的农机合作社规模小,库房不健全,配套设施不完善,综合服务能力差。
3.管理机制亟待规范完善。多数农机合作社在制度建设、股金设置、工商登记、财务管理、民主议事、科学决策等方面还不够规范;片面追求发展数量,忽视建设质量,不适应规范化建设的要求。
4.合作社建设人才普遍匮乏。目前主要缺乏三种人才,一是具有先进管理理念、素质较高、引领发展的带头人。二是具有较高农机操作、维修技术,符合国家推广农机新技术、新技能的专业人才。三是缺乏懂经营、会管理、现代企业会计核算业务熟练的财务管理人才。
五、新对策
下步,为提升乡村振兴综合实力,我市农机合作社的总体发展目标是:培育发展“亮点”,推进“企社共建”,规范化运营、市场化服务、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方向。
1、强化领导,规范发展。
。研究制定农机合作社发展2025规划、推进措施,以及各个发展时期的规范化建设,负责监督落实,指导合作社健全完善章程制度,坚持因地制宜、多元创建的发展模式,量力而行,务求实效,不断创新农机服务组织方式,以农机化推动农机服务组织健康快速发展。
2、抓住政策关键,重点培育。实行政策倾斜,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优先向合作社倾斜,并根据合作社开展作业需求,适当放宽补贴机械类型,支持合作社增强农机装备;落实好工商免费登记注册、农机
跨区作业免费通行和农机作业减免税等政策。
3、因势利导,多方扶持。鼓励和引导农机经营者组建不同形式的农机合作社,并制定了库房建设标准化、经营企业化、管理规范化、作业规模化、生产科技化“五化”建设标准。在新技术推广、使用培训、质量跟踪等方面,给予支持和配合。要主动联合财政、税务、工商等部门,为农机合作社发展放宽条件,创造环境。积极建议市财政增加扶持农机合作社发展的专项基金;把扶持合作社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落到实处
论文作者:王法刚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新时代》2019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9
标签:农机论文; 合作社论文; 作业论文; 乡村论文; 我市论文; 全市论文; 水平论文; 《科技新时代》2019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