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压力管理_压力管理论文

聚焦压力管理_压力管理论文

聚焦压力管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压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这是一个人人都喊累的时代。日趋激烈的竞争为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每一个人都感到压力无处不在,危机十面埋伏。比尔·盖茨说,微软距离倒闭永远只有十八个月: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说,我每天都如履薄冰,战战兢兢……这些商界英才不断给自己施压,然后把压力转化为事业的动力。而河南首富乔金岭却不堪压力重负悬梁自尽……面对压力引发的种种问题,压力管理浮出水面,我们看到已有不少企业聘请高级咨询师为他们书写适合自己企业的压力管理“圣经”,目的只有一个,让适当的压力促进绩效,让压力变为动力。

压力——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与管理中心研究所讲师张西超对压力的负作用有着深刻的认识,他给记者讲了两个故事。“有一次一个企业老总来找我,他说他的副总突然提出想无限期休假,而现在企业根本离不开这位副总,他一直负责极为重要的工作。这位老总想让我帮助他解决这件棘手的事情。后来经我了解,这位副总提出的并非无理要求,他在工作的重压之下,吃不好饭,睡不好觉,几乎顾不上管家里的事情。现在终于到了无法承受的地步,所以才给老总出了这个难题。我对这位老总说,现在已经晚了,您早就应该关心这位副总了,如果及时为他缓解了压力,那么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还有一件事情让张西超记忆深刻,他说有一家电脑服务公司的工程师在为一家客户上门服务时突然给公司打回一个电话,他对老总说,我想揍这个客户一顿行不行?老总当然不同意。这件事说明这位工程师平时一定承受着很重的压力,但却没有化解,而这家客户不友好的态度差点使他爆发。如果他真这么做了,会造成什么样的恶果不用说了。所以过重的压力会使人失去自控能力,做出错误的事情,导致恶劣的结果。

对于压力引起的恶果,北京松下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申杰也深有体会。他说,我们是一家日资公司,工作压力非常大。日本每隔5年就要搞一次压力普查,结果表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国民的压力持续上升。由于经济的滑坡,日本企业大量裁员或进行各种改革,这些变化对员工心理造成很大的压力和影响。由此引发了一些自杀和抑郁症等严重问题。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林玳玳认为,压力指的是心理压力,它是指个体在环境中受到种种刺激的影响而产生的一种紧张情绪。压力会高度调动人体内部的潜力,以应付各种刺激因素。当压力过大、持续时间过长时,会对人的机体起抑制作用,会使人动作反应慢。

据美国职业压力协会估计,压力以及其所导致的疾病每年耗费美国企业界3000亿美元。在中国,据北京易普斯企业咨询服务中心的调查显示,近70%的高级经理人感觉自己压力较大甚至极大。业内人士初步估计,中国每年因职业压力给企业带来的损失,至少上亿元人民币。

专家眼中的压力管理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的张德教授认为,管理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有力杠杆,而管理(包括考核、监督、惩罚、竞争机制)必然对员工造成心理压力。因此,人力资源部的职能之一就是“压力管理”。压力管理的内容,一是维持“良性压力”;二是消除“恶性压力”;三是在良性压力过大时开展“减压”活动。适当的良性压力,对任何人都是一笔财富,对企业也是一笔财富。我相信“压力下面出人才”。世界上一些著名大学:哈佛、耶鲁、牛津、剑桥,以及中国的清华、北大,哪所学校的学习压力、竞争压力小于普通学校?肯定没有。正是这种超乎一般水平的学习压力、竞争压力,造就了超乎一般水平的人才。再看世界一流的企业:GE、微软、三星、索尼,以及中国的海尔、联想,哪个企业的工作压力、竞争压力小于普通企业?肯定也没有。正是这种超乎一般水平的工作压力、竞争压力,造就了超乎一般水平的人才优势,造就了这些企业的业绩神话。微软公司以“80小时工作周”而闻名,这种高度压力下的挑战性工作吸引了一批又一批优秀青年人才。这些生气勃勃的年轻人推动微软不断创造奇迹,同时,他们个人也得到飞速成长。我相信一个理论——“豆芽菜理论”。人才的成长恰如发豆芽,豆芽放在湿布上,上面还必须要压上石头。没有石头的压力,豆芽长得又长又细,味道很差;有了石头的压力,豆芽才会长得又白又胖,味道鲜美。竞争出活力,就是指良性竞争的压力很快转化为员工进取的动力。如果哪个企业没有压力了,一定会是松松垮垮,懒懒散散,不仅会造成低效率,而且会造成人才的退化甚至毁灭。

压力管理目前已引起企业界广泛的重视,北京理工大学教授王奋对此深有感触。她说,我在1995年给学员讲课时就曾提到过压力管理,可是当时的学员都认为这个问题离自己很远。而现在的学生已高度重视起压力了,他们认为压力无处不在。我身边有一些学生变得忧郁了,他们的压力是源于今后职业的不稳定性和未来的不确定性。现在外企做得比较好,而民营企业和国企相对差一些。在国企中最大的压力不是绩效水平,而是人际关系。来自于人际方面的压力最难管理。但是外企中的亲情管理等等表现出对员工关怀的管理方式最终目的还是为了绩效。

北京JVC电子产业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长吴均认为,压力不等于压力管理。若以管理为目的并有组织有计划地产生的压力行为应是压力管理。压力对于每个人、每个组织随时都存在,但压力管理就不是对每个人每个组织随时都存在了。压力管理,肯定是管理达到一定的境界后才能做到的。所以,一个企业能做到并做好压力管理,肯定是个了不起的企业。北京JVC公司压力无处不在,有时还特别大。但目前还没能做好压力管理。

为压力号脉,找出压力的“度”

我们中国人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讲究中庸之道,认为做任何事情都应该有一个合适的“度”,否则就会物极必反。压力管理也不例外,没有压力不行,压力太大了也不行,那么压力的度应如何掌握呢?

“压力的‘度’如何掌握,深受企业文化的影响。任何企业的主要经营者,都应该在内部管理中处理好‘宽’与‘严’,‘奖’与‘罚’,‘竞争’与‘合作’,‘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亦即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张德教授说。在不同的企业文化下,这个平衡点是不同的。在同样的企业文化下,不同的领导者由于其领导风格的不同,在“度”的掌握上也会有所差别,但必须在其企业文化容忍的限度内才会成功。

王奋教授认为,压力不是坏事,人在工作中有轻微的压力较好。怎么掌握压力的度呢?打个比方,就是你跳起来要能够得着目标,以这个度比较好。

申杰说,如何掌握压力的度要做一些压力测试等心理测试来辅助企业的目标管理考核,得用工作分析,制定合理可行的工作标准,然后在实践中逐步调整工作量,使员工的能力与工作内容成正比,同时让大家明白并非所有的压力都是负向的。有些人在压力大的情况下职业生涯更上了一层楼。尤其是在一些欧美公司,人们通常是通过学习克服压力从而升迁到高层职位。但是当压力使你感到要崩溃时,这种压力便发生了质的变化,如一个人考大学考前的奋斗使学生遇到很大压力,当考完后一下子身心就松下来了,有的得一场重病,有的没考好神经错乱住进了医院。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危机的爆发点是不同的。一位国外的心理咨询师这样说道:“压力就像一根小提琴弦,没有压力,就不会产生音乐。但是如果弦绷得太紧,就会断掉。你需要将压力控制在适当的水平——使压力的程度能够与你的生活相协调。”

“如何掌握压力的‘度’是个很大的课题。不同的环境条件,不同的群体,不同的阶层,不同的个人,所能承受压力的大小是不同的。”吴均说,有的人承受压力的能力相当强,有的人承受压力的能力相对弱。同一种压力压到不同的人身上,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当然,承受能力强的人最终取得的成果相对也会很大。还有,当巨大的压力扑面而来的时候,往往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人要想控制它也并非是一件易事。只有当你做到了压力管理,这个“压力”的程度也能相对地得到控制,但那也应对不同的环境条件、不同的群体、不同的阶层、不同的个人、结合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对待和控制。

吴均认为,当一个人走向社会选择职业的时候,就等于在选择压力。特别是当你承担了一个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的工作后,就意味着与压力共舞,与压力共存。这等于是对一个人的意志品质能力素质的全面考验。我还是比较自信的,我已经能够做到假若工作没有压力的时候,自己还是能主动给自己找些压力,以此来推动自己的工作。对我来讲,目前最大的压力是如何在总经理副总经理的领导下,完成北京JVC公司2004年度具有重大意义性质的观念、机制、组织、人员的改革和调整,如期实现公司整体的经营计划。

“压力的度如何把握要以能否激励员工的能动性为准,这个度需要领导者去感悟,凭自己的感觉去管理,优秀的领导者很快能找到员工压力的平衡点。这就是压力管理的艺术性,需要领导者很好的修炼。”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高层管理者培训与发展中心副主任吕峰博士如是说。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林玳玳认为,压力应当适度。主要应从4方面加以考虑:

1.高度重视人与岗的合理匹配。企业应该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认真做好工作分析,建立岗位说明书和岗位规范,让员工明确自己的工作性质和任务。企业在招聘过程中以笔试、面试和心理测试寻找符合岗位规范的员工,在试用期企业要观察员工是否与岗位匹配,以免低素质的人在高标准的岗位上不堪重负。

2.科学地设计企业的绩效考核目标、任务和各种考核标准。还要注意不断营造绩效考评的和谐氛围,不断完善和修正绩效考评方案,以缓解员工由于绩效考核引起的压力。

3.积极提倡压力与奖励并存。即在给员工压力的同时,也要注意适时给予员工奖励。企业应设计出与压力大小相匹配的奖励方案,奖励的方法有物质奖励、精神奖励、职位提升等。

4.关心员工的身体健康,不能长期给员工高压力。

压力管理要有科学的方法论

在《三国演义》中,与诸葛亮齐名的人才庞统加盟刘备的团队,有孔明珠玉在前,寸功未定的庞统感到了巨大的压力。结果他贪功冒进,判断力出现了偏差。在与刘备取西川的时候命丧落凤坡。试想一下刘备如果重视压力管理,聘请一个高级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为庞统减压,那么也许这位凤雏先生会和孔明一样建功立业,说不定可以辅佐刘备一统江山,改写三国历史。历史典故告诉我们压力非管不可,但从何管起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张德教授认为,“压力管理”如何搞?搞成什么模式?这是由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决定的,是一个以企业文化为基础的管理活动。例如,某企业的文化以和谐做导向,它的压力控制在较小的程度,特别是刻意避免过分激烈的竞争,以便维持和谐的文化氛围。事实证明,不仅竞争可以出效率,而且和谐也可以出效率。在和谐导向的企业文化环境中,员工虽然“竞争压力”小,但会感受到“道德压力”。

我提倡适度的良性压力,其中“良性”一词很关键。所谓“良性”压力,指那些会激发员工潜力、激情的工作压力,以及那些不会破坏合作的良性竞争。这其中也包括了不要把人压垮,应该是在员工生理、心理承受能力之内。否则也变成了恶性压力。日本企业时时发生的“劳累死”,就是恶性压力造成的恶果。避免恶性竞争造成的职业疲劳,是企业管理者“压力管理”的内容之一。从劳动保护、劳动时间、医疗保障各个方面采取措施,包括心理咨询活动,确保员工保持旺盛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状态。许多企业还在企业文化建设上下功夫,营造了心理健康的环境。

吕峰博士认为,人是流动的,在不同的环境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这就是人的特殊属性,这就造成了人的压力的多样性。所以在压力管理时一定要考虑压力来自哪个方面。

压力管理最好是预先控制,组织上一定要关怀员工,尽可能免去员工的后顾之忧。我认为一个人只要能顺利地履行其社会角色,那么他也能顺利地履行工作角色。作为领导者要根据员工的社会角色的变化去关怀员工,帮助员工顺利履行社会角色,这么做非常关键。

人力资源还有能动性的特点,有的人干一行爱一行,有的人就不行。因为每个人的心态受他的性格特征影响。作为领导人必须在管理中通过观察了解每个人的特点,然后把工作合理分工。人员的合理配置也是缓解压力的重要举措。通过分工,管理者可以把压力控制在一个良性范围内。

一旦压力产生,企业就需要反思,需要管理者认真总结归纳,下一步该怎么样去帮助自己的员工,这就是事中控制。组织上对员工要多观察多关怀,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有计划有目的地缓解员工的压力。据研究表明在压力情况下人体需要补充大量的维生素B和胡萝卜素,员工个人平时得考虑补充这些营养,组织上也要从饮食上去关心员工,让员工吃好也可以达到缓解压力的目的。

“为了缓解压力,松下控制装置有限公司设定了上下午各有10分钟的休息、作操时间,平时工作时播放一些调节心情的音乐。”申杰说。中午休息时可以到公司阅览室看报、读书,也可以到公司健身房锻炼身体缓解压力,在网上还可以下载一些用于发泄对上司不满的游戏。在企业的规章制度中用一个章节明确企业员工的申诉制度,及时解决员工因工作压力造成的紧张情绪。

申杰认为,作为人力资源的负责人,应当在工作中尽量合理安排工作内容,合理安排时间和精力。要制定并认真执行工作和时间安排的计划。要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不要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要敢于和善于舍弃,不要面面俱到。要在适当的时候说“不”。要善于授权,利用团队精神集体的智慧完成任务,不要事必躬亲,求全责备,给下属造成很大的工作压力。要改变自己的错误想法——“认为自己拥有无穷的精力和能力,可以胜任一切、完成一切工作”。在理解了压力对于企业的作用后,人力资源经理的工作就有目标了,在工作中人力资源经理最大的压力莫过于企业重组改制中的员工关系处理,有时自己也成为了重组的牺牲品。

申杰本人很会管理自己内心的压力,“我认为要想平衡丰富你的工作、生活,要花更多的时间与家人、朋友多多来往,参加一些有意义的社会活动,让自己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申杰说,如我就是每隔一周要参加一次户外活动,有时带着帐篷、睡袋等住在山上享受一下自然风光,这会对你的自尊和自信产生很多的影响和帮助。有时登了一天的山也就忘掉一些不愉快的事,身心得到了很好的净化,上班时又精神饱满地面对工作的挑战。压力的减弱,使工作状态提高,也就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如何进行压力管理,申杰建议企业制定职业压力管理办法,这是针对企业员工的身心健康和绩效而对内部职业进行预防和干预的系列措施,是企业职业压力的管理体系和方法。通常这种管理体系以企业为核心,但又更注重企业中的个体性。一个完整的职业压力管理办法包括:压力评估、组织改变、宣传推广、教育培训、压力咨询等几项内容。

压力管理需要组织管起,可是从员工这个角度讲,也应该增加自己的抗压能力。林玳玳教授认为,作为员工应该正确对待面临的压力。要从三方面做起:

1.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提高对环境和社会的适应能力。

2.每个员工都必须对压力抱有正确的认识,企业的管理必须是要有压力的,设想如果员工在某一个岗位没有压力,要么是该企业管理混乱,要么是该企业处于衰退期,生产萎缩,员工将面临下岗和失业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来源于企业的压力是没有了,但是个人家庭经济上的压力将无法避免。因此说“企业没有压力反而是一种压力”。

3.员工应努力缓解自己的职业疲劳,方法很多。首先应处理好8小时以外的生活,例如脑力劳动者应该加强体育锻炼,从事一些轻松的户外活动;体力劳动者则应该在业余时间里多去从事一些轻松的活动,看书看报。此外,我认为身体不是很好的人不要兼职。

北京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祁燕萍经理认为,压力管理应从培训开始,然后再注意4个方面。

第一、上岗前培训。培训的内容主要是帮助员工加强处理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尽快进入角色,达到成熟状态。这样员工工作起来压力会小些。

第二、企业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为员工减压的有效方法。健全的社保会让员工有安全感。以前正规国企和外企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现在民营企业也越来越重视这方面了,员工的福利和社保比以前好多了。

第三、要给员工一份合理的薪酬。合理的薪酬能让员工把生活安排好。

第四、老总要做员工的知心人。

领导要关注员工的思想状态,这样可以及时了解压力源,然后采取一些措施帮助员工调整好工作状态。另外就是多组织一些活动,给大家一个交流的平台,加强非正式场合的沟通。

第五、通过换岗减压。现在我们讲职业发展规划,就是根据员工的特点分析他的未来发展方向,企业可以多设置发展通道,可以按员工的特性调整工作岗位。在角色互换中让员工有新鲜感,有活力,这也是一个化压力为动力的好方法。

标签:;  ;  

聚焦压力管理_压力管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