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穷人的经济学”理念,突破构建和谐社会之瓶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瓶颈论文,穷人论文,构建和谐社会论文,经济学论文,理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随之出现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些问题尤其是贫困问题严重影响着和谐社会的构建,正在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瓶颈,因而,构建和谐社会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求得二者的良性互动。在当前的中国,贫困问题既存在于农村,也存在于城市,然而,无论从规模上来看,还是从程度上来看,抑或是从历史渊源上来看,农村的贫困问题都要严重得多。而树立“穷人的经济学”理念,解决农村的贫困问题,则是突破构建和谐社会之瓶颈的重要途径。
一、“穷人的经济学”:解决贫困问题的新理念
在2005年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总理在回答“三农”问题时说:“我想起了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的一句话。他说,世界上大多数人是贫穷的,所以如果我们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也就懂得了许多真正重要的经济学原理。世界上大多数穷人以农业为生。因而,如果我们懂得了农业,也就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温总理在这里所指的是舒尔茨在1979年获得诺贝尔奖发表演讲时说的话。那么,“穷人的经济学”是怎样的一种理论呢?
在舒尔茨看来,农业经济学就是“穷人的经济学”,因为世界上大多数穷人都生活在农村。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舒尔茨发表了一系列关于美国农业危机的研究论文。1960年之后,舒尔茨把对农业经济问题与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结合起来,研究发展中国家的农业问题,从而对发展经济学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在这方面,舒尔茨的代表著作有:《不稳定经济中的农业》(1945)、《农业经济组织》(1953)、《改造传统农业》(1964)、《向人力资本投资》(1971)、《经济增长与农业》(1968)等。简单说来,舒尔茨“穷人的经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农业是非常重要的。20世纪50年代,相当大一部分经济学家普遍重工轻农,把经济发展等同于工业发展,将农业部门视为“落后部门”,认为农业对经济增长不仅没有益处,反而拖了工业的后腿,农业的作用只是为工业的扩张提供丰富的劳动力。舒尔茨反对轻视农业的观点,他指出,农业并不是消极无为的,农业也可以成为经济增长的原动力,对国家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舒尔茨通过对发展中国家实行的经济政策及效果进行比较研究后指出,凡是推行重工轻农政策的国家大都困难重重,而给予农业足够重视的国家至少是衣食无忧的。其次,要改变对农业的歧视。与舒尔茨同时代的经济学家和官员认为,农村落后的根源在于农民没有经济头脑,缺乏管理知识,不能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如果由专家帮助他们重新配置资源,采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农村就会走上富裕之路。舒尔茨认为这是对农业的歧视,农民并不愚昧,他们已经实现了资源的最优配置。农村之所以仍然落后,是因为有些发展中国家将工业化作为发展的重点,对农业重视程度不够,农业收益率太低,刺激不了人们的积极性。要改变农村的落后状况,必须改变对农业的歧视,给予农业发展足够的重视,引入新的生产要素,进行技术创新,提高投资收益率,农业自然就发展起来了。最后,强调人力资本在农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早在20世纪50年代,舒尔茨就提出了人力资本的概念,强调人力资源在农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因此他被人们尊称为“人力资本概念之父”。舒尔茨是第一个系统分析教育投资如何影响农业生产率以及经济发展的学者。他认为,学校教育在人力资本投资中至关重要,通过发展学校教育,提高农民的知识水平,可以大大降低推广农业技术的成本,提升农业生产率,也更利于把传统农业改造为现代化的农业。
那么,如何理解温总理回答记者提问时所说的话?从宏观的角度来看,温总理在此强调“穷人的经济学”,并不是要求我们重视农业经济学或别的什么经济学,而是提出了一种关乎社会发展公平与和谐问题的理念,一种解决我国当前构建和谐社会所面临的突出问题——贫困问题的新理念——“穷人的经济学”理念。根据舒尔茨有关“穷人的经济学”原理,并结合中国的发展实际来理解,这一理念主要有三层含义:一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不是像许多经济学权威所说的那样要关注富人,而是应当关注穷人;二是政府发展经济的主要任务不仅在于帮助人们找到致富的道路,更重要的是要关心人们怎样做才能脱贫;三是在当今社会,特别是在中国,穷人主要依靠农业为生,解决好农业的问题,就解决了脱贫的问题,消除了贫困才有利于经济的整体发展。这就是温总理随后所说的:“没有农村的小康,就不会有全国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不会有全国的现代化。”
因此,要解决农村的贫困问题,就要树立“穷人的经济学”理念,让贫困群体分享社会进步和改革开放的成果。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总的来说,先富起来的只是一小部分人,由于种种原因,贫困在一些地方还存在,许多农村人口、下岗失业人员、城市农民工等群体的生活并不富裕,有的还比较困难。他们也是我们社会中的一分子,他们也为社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同样也有权享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果。因此,我们想问题、干工作应多从“穷人的经济学”的思路和视角出发,多考虑普通老百姓的利益。
二、农村的贫困问题:构建和谐社会之瓶颈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和自然和谐相处。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看社会是否和谐,首先要看构建和谐社会的社区主体——农村是否和谐,而农村和谐的关键是其人口主体——农民的生活是不是得到了极大改善,农民的利益是不是得到了有力保护。看社会是否公平,首先要看农民是否得到公平待遇,社会地位是否有了与城里人一样的变化,经济社会成果是否得到与其他社会阶层一样的享受。看社会是否稳定,首先要看农村是否稳定。农村稳定是整个社会稳定的基础,农村稳定了,农民安居乐业了,也就从根本上保证了我们国家和社会全局的稳定。
而与此要求不相适应的是,在广大的山区、荒漠地区、边疆地区以及一部分农村和城镇,贫困现象仍然比较突出。多年来,尽管我国在扶贫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也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是,农村的贫困问题依然很严重,并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瓶颈,这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解决好的重大问题。
从总体上来讲,经过多年的努力以后,我们还面临着解决温饱和巩固温饱的双重压力。一方面,目前还有2,610万人没有解决温饱,解决这部分人的问题难度很大;另一方面,近5,000万刚刚脱贫的人口,自我发展的能力弱,经济收入仍然比较低,稍遇变故,就会返贫,所以巩固温饱的难度也很大。目前我国农村的贫困问题突出表现在:(1)农民脱贫的速度与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不适应,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相比更是相差甚远。“十五”期间,中国的国民经济以超过9%以上的速度在发展,而有关资料显示,2003年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80万人。在“八七”计划期间,农村贫困人口中平均每年有600多万人的温饱问题得以解决。但在本世纪初的头两年里,农村贫困人口解决温饱问题的每年不到200万人。(2)中国农村贫困线设定的标准比较低。贫困,是指缺乏最低生活的能力。它的测算指标包括:家庭人均收入、人均支出、受教育程度、医疗卫生保障、预期寿命、儿童的死亡率及入学率和公共资源的占有率。中国的贫困线1999年定为人年均收入625元人民币,2004年调为668元人民币。而世界银行划定的标准是,人均GDP在300美元,人均每天支出1美元,二者相差悬殊。(3)农村贫困人口仍然是一个庞大的基数。按照中国现行的贫困标准,农村现有绝对贫困人口2,610万,有相对贫困人口2.1亿。(4)贫困人口的地域分布不平衡。如农村贫困人口在东中西部的分布状况如下:东部地区为374万人,中部地区为931万人,西部地区为1,305万人,绝对贫困人口占各地区农村人口的比重分别为1.0%、2.8%和5.7%;在低收入人口中,东部地区为837万人,中部地区为1,744万人,西部地区为2,396万人,低收入人口占各地区农村人口的比重分别为2.2%、5.3%和10.5%。也就是说,大多数农村贫困人口分布在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不发达的地区占贫困总人口的50%。西部新增国家级贫困县占全国新增总数的80%。(5)农村的返贫率,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农村返贫率呈上升趋势。有关资料显示:1998年到1999年西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率8%,而返贫率达11.5%。
上述分析说明,我国农村的贫困问题是比较严重的,而它恰恰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瓶颈,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清除的拦路虎、绊脚石。要解决如此严重的农村贫困问题,确实不容易。但不解决这个问题,它最终会成为中国和谐发展的一个突出的制约因素。舒尔茨一针见血地指出:“一个社会的消费者中穷人太多、富人太富,迟早要出问题。”正是带着这种深深的忧患意识,温家宝说,世界上大多数穷人以农业为生,因而,如果我们懂得了农业,也就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确实,解决中国的好多问题,都应该树立“穷人的经济学”理念,立足于“穷人的经济学”去思考问题。
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来讲,农村的贫困问题,不仅仅是农村贫困人口的问题,而是整个农民的问题,是整个农村的问题,是农村“三农”问题的集中表现。农村的贫困与反贫困的问题,将是伴随农村改革和发展的一个永恒主题。
三、树立“穷人的经济学”理念:解决农村贫困问题新视角
如何解决农村的贫困问题?对此,以往我们的论述过多地注重于具体路径和措施,而且也确实提出不少好的措施和建议,本文拟从一个新的视角——理念的视角来探讨这一问题。笔者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树立一种新的理念——“穷人的经济学”理念。
树立“穷人的经济学”理念,就不能歧视穷人。只有不歧视穷人,才能在政策、制度方面真正为穷人着想。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应该搞清楚农民为什么贫困。曾经有两种错误的说法:第一种说法认为,农民穷是因为他们“素质低下”;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农民穷是因为他们“努力程度不够”,甚至有人说是因为他们懒惰。第一种说法只看到了“贫穷的恶性循环”的一个中间环节。应该思考的问题是,是什么原因妨碍了农民接受良好的教育?后一种说法曾经很流行,直到今天,还有很多人尤其是那些衣食无忧拿着国家的俸禄却几乎是无所事事的人持这种观点。有一个数据可以说明这种说法不对:在有些沿海地区,农民工中超过48%的人每天高强度工作14个小时,但他们每天的收入不够吃四碗炸酱面。对一些人来说,勤劳并没有改变他们贫困与底层的命运。
那么,农民到底为什么穷呢?农民贫困的原因很多,但制度因素起着很大的作用。舒尔茨认为,农民之所以贫困,是因为发展中国家存在对农业部门的歧视。这些国家将迅速工业化作为发展的重点,从而在设计政策时给予工业与城市以优先权,而将农业部门定位为为工业部门提供资本积累、原料来源以及廉价劳动力来源。于是在经济、政治和社会歧视的共同压力下,农业就成为这些国家经济计划中的薄弱环节,农村发展与城市发展存在严重的不平衡,这是农民贫困的主要原因。这种观点对于中国农民为什么穷也有足够的解释力。为什么中国90%的穷人都集中在农村?为什么农民即使进了城市干着最苦最累的活仍然无法摆脱贫困的命运?经济学家罗斯托认为,作为一个后发国家,要实现经济起飞,要搞大规模的工业化,必须使其资本积累达到一定规模。而中国现代化进程是在世界体系已经形成的历史背景下开启的,靠农业部门与农民承担资本积累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改革开放前,通过压低农业价格,抬高工业品价格,以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为工业化提供资金支持。据统计,1950年到1979年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从农业取得5,100亿元收入。那时5,100亿元是一个天文数目。因为1979年我们国家GDP才2,000多亿元。而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一直维持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当人们认识到这一点之后,谁还会歧视穷人呢?当然,也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政策的制定者才能考虑到穷人的利益,进而照顾到农村贫困人口的利益。
树立“穷人的经济学”理念,还要澄清两种模糊的认识。一是认为社会经济发展了,贫困问题就可以自然解决。事实是,贫困群体在经济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不可能自然获得经济增长的福利,反而有可能在增长中受到损害,如城市化过程中诸多失地农民的困难处境,就是一例。二是认为贫困发生率已经降到3%以下,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不大。这是对贫困现象的社会影响缺乏完整了解,没有看到其“放大效应”,没有用以人为本的观点去分析这一问题。贫困现象的存在,不仅造成贫困人口的心理失衡,而且也会带来其他阶层的不满,引发诸多社会不安定因素,也难以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只有改变这些错误认识,公平与公正的光芒才能照到广袤的农村,进而让农村的贫困人口也感受到一些温暖。
树立“穷人的经济学”理念,就要从“穷人的经济学”视角想问题,就要求我们的干部多为普通群众“雪中送炭”。作为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在公共资源的配置和公共利益的分配上,在鼓励效率优先的同时,应尽可能做到兼顾公平,使广大普通群众都能获得平等的受益权。比如,在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同时,我们要更多地考虑被征地农民的利益;在进行医疗、教育体制改革时,要更多地考虑到农民的利益,让他们及其家人都能病有所医,让其子女有学可上。因此,我们在制定政策时,在价值取向上应更多地倾向于在数量上占大多数的普通群众,尤其是农村的广大人口。这既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客观要求,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现实需要。
正是因为党和政府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树立了“穷人的经济学”理念,才把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2006年经济工作中的一个重头戏。从现在的情况看,2006年将在全国范围内免征农业税,原定五年取消农业税的目标,将提前两年完成。财政支出将重点向农村教育和卫生领域倾斜,力争解决农村上学难、看病难等一系列问题。这一切说明中国已经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整个国民经济的收入分配结构将要发生重大转变,解决“三农”问题迎来历史的转折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概念并不是新的,却有一个新的大背景,就是中国已经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不仅农业和农村,而是整个国民经济的收入分配结构要发生重大的转变,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的关系已经到了一个改变的临界点。当然,蓝图是美好的,前途是光明的,实践却是艰难的。我们希望,“穷人的经济学”能够得到真正的实践,而不是刮一阵风就不见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