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部县第三小学 南部 637300)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十分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要求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的能力。坚持教学生活化,这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也是数学教学的指导思想。实践证明,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坚持教学生活化,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益。那么,如何坚持教学生活化,从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呢?
一、结合学生生活导入新课,坚持教学生活化
在教学中,当学生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在教学“小数的基本性质”时,我课前布置学生到超市了解若干商品的价格标签。一上课就让学生汇报超市中各种商品的价格,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1.00元、10.20元、28.80元、5.45元、5.05元……汇报完后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1)商品的标签为什么都是两位小数?(2)像1.00元、10.20元、28.80元……这些标价,如果把小数部分的“0”都去掉,商品的价格是否发生变化?对第一个问题学生都能很快解答,而对第二个问题学生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有的说,小数部分的“0”都去掉,不影响商品的价格,如1.00元就是1元;有的说,这样不行,小数部分中间的“0”去掉,商品价格就发生变化了。如5.05元表示5元零5分,去掉小数部分的“0”就变成5元5角了……在争论中,我顺水推舟:小数部分的“0”都去掉,商品的价格是否会发生变化,我们一起来学习小数的基本性质,就会知道正确的答案。这样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教学,在学生熟悉的生活现实中引入课题,充分感受数学就在身边,学起来才亲切、不乏味,激发了学生僧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 借助生活原型教学,坚持教学生活化
小学数学的学习内容大部分都能从生活中找到原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教学这些内容时,如果能充分借助生活原型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进而喜欢学习数学,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我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先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小纸箱,讲清“表面积”的含义后,就让学生自己测量、计算所准备的小纸箱的表面积,交流计算方法后,又领着学生去测量、计算学校的一个空水池的表面积。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计算长方体表面积的方法。这样教学,学生学习兴趣高涨,学习效果好。
三、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坚持教学生活化
多媒体集声、像、画、动漫于一体,能把抽象的内容变得生动、形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充分利用电教媒体来模拟或再现生活场境,营造生活化教学氛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体验。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认识小数》时,我是这样创设情境的:星期日,小方和妈妈到超市去购物,但是小方不认识商标上的数,不知道表示多少钱?你能帮助他吗?接着我播放一段逛超市的多媒体动画,让学生边观看录相边帮助小方说出商标上的数表示几元几角几分。这样学生就自然进入到认识小数的课题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这样教学,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不仅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终目标,也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的生动体现。教学中,再现生活情景,将所学知识回归生活,让学生产生解决身边数学问题的动力,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四、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坚持教学生活化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指导学生把课堂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解决生活问题,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应用能力,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教学“认识图形”后,我组织开展了“看谁拼图形最巧妙”活动;在教学“简单的数据整理与统计”后,开展“学生优秀统计员”活动;在教学“元、角、分的认识”后,开展了“学做售货员”活动;在教学“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和“土地面积单位”知识后,开展“农田计算员”活动等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体会到数学遍及生活的各个角落,应用在生活中的各个行业,体会到数学的实用性。同时领悟到只有具备扎实的数学知识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五、指导运用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坚持教学生活化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这就是要求我们把课本知识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主动地观察、思考、分析、揭示规律,再用于指导生活实践,体验研究的价值,感受数学的魅力所在。例如,在教学“前后”时,上课前,我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座位在谁的前面?在谁的后面?然后调换个别同学的位置,让学生再说一说。采用这样的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由于参照对象的不同,前后顺序具有相对性。又如,在教学“时、分、秒”时,因为时间单位不像长度、重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事物表现出来,它比较抽象。因此,我设计了许多与生活密切相关,又是学生喜欢的活动,有数脉搏、跳绳、拍皮球、晃忽拉圈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能亲身感受、体验到1分钟、1秒钟的长短,使抽象的时间概念变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这样用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能化难为易,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六、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坚持教学生活化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结合生活实际,经常组织学生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能培养学生独立生活能力,坚定学习信心,激发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学完常见的数量关系之后,可安排“为秋游准备午餐”的作业。让学生先到超市调查有关面包、红肠、蛋糕、巧克力、牛肉干、可乐、矿泉水、茶叶蛋的价格,并制成价目表。要求学生根据调查所得的食品价格帮助本组同学设计出搭配合理、经济实惠的购物单。调查的目的不光是为了解数学题,而是在更为广阔的社会情景中,利用已学的数学知识分析现状、合理安排、解决问题,让学生理解数学的现实性和重要性,从热爱数学学习。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只有让学生从单一的书本、封闭的课堂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在活动中、生活中学习,把无声的“数学文本”演绎成鲜活的“生活文本”,让数学回归生活,才能使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是解决生活问题的基本工具;才能使每一名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我们教师也才能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论文作者:张长江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03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6/30
标签: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小数论文; 生活化论文; 表面积论文; 效率论文; 学生学习论文; 《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03期(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