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晋中供电公司 山西晋中 030600)
摘要:在现阶段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过程中,网络技术、自动化技术逐渐成熟,也直接推动了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现阶段,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微电子技术等技术为基础的自动化技术手段逐渐成熟。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应用也逐渐完善,获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主要对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简单论述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电力系统;应用
引言
随着我国科学应用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力系统中技术的创新与应用,现代化智能、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带动了我国很多行业的发展。其中,电力行业属于重要的国民经济支柱之一。自动化技术在变电运行技术中的应用与创新,改变了传统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技术与应用出现的问题,做到了与时俱进,更好地适应了社会与城市的运行与发展。在城市的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主要负责电力能源的分配与变化等工作,通过利用现代化科技技术,更好地掌握与处理电力服务终端与电压等问题。
1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概述
高质量的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是确保供电质量和电网运行可靠性、稳定性的重要条件,大量研究证实,成熟的继电保护技术系统不仅可对电网中存在的风险进行有效预测;同时其还能够通过发警报、发出跳闸命令等方式对故障进行隔离。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已经基本成熟,继电保护自动化系统除了能够实现对保护定值的实时调整和修正以外,还可灵活处理系统中的相关问题,为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发展给我国用电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整体来看,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的作用大致有以下几点:第一、对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的故障和异常情况进行警报隔离,以有效降低事故影响范围,提升系统运行安全性;第二、对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保证电力设备及系统能够始终正常、稳定运行;第三、对继电保护装置保护的元件故障进行自动处理,以尽可能减少故障对系统产生的影响,降低损害程度;第四、对电网系统中的数据进行高效分析和采集,进而可在第一时间寻找最为经济有效的对策对故障和隐患进行针对性处理和排除,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2工作原理与基本要求
2.1继电保护装置工作原理
继电保护装置在应用中,在系统出现故障问题时,其产生突变的物理量就会转变为信息量,在这些变量达到既定数值时,就会自动启动逻辑控制环境,对相关脉冲以及信号进行精准分析。而继电保护装置主要是由测量、执行、逻辑模块等相关模块共同构成。测量模块的功能就是接收信号,通过对测量信号数值以及定值的对比分析,就会获得结果,再将其传递给逻辑模型。其中,逻辑模块的主要作用就是对获得的结果信息进行对比分析,通过计算获得具体的逻辑数值对其进行阶段分析。将在合理范围中的动作信号与执行模块有效传递、处理,执行模块获得信号之后,就会给出对应的动作信号。
2.2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的要求
电力系统中应用继电保护装置效果明显,其具有选择性、稳定性、高效性的特征。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继电保护装置,可以通过继电保护装置对电力系统中的故障元件及时断开,从而有效避免电力故障范围的扩大。高效性则是在出现故障问题时,继电保护装置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及时断开故障元件以及线路,及时处理故障问题,继电保护装置对故障的反应速度较快,可以通过灵敏系统进行衡量分析和有效处理;而稳定性则是在电力系统在规定范围中及时反映故障问题,对其进行有效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3.1在线路接地保护中的应用
在我国电力运行系统中,电力线路一般存在着错综复杂、数量较多的特点。所以,在对线路进行接地处理时,不同线路接地方法会存在很大不同。总体来看,可将线路的接地方式进行区分,分为小电流型接地和大电流型接地两种。不同接地方法出现故障的种类或者故障发生的原因也不一样。对于故障问题进行有效分辨,可以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为了有效降低故障发生造成的损失,可以在继电保护装置发出警报后进行及时处理。
3.2在变压器保护中的应用
电力系统的运行与应用过程中,离不开变压器的使用。变压器是整个电路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我国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使用对变压器的影响,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瓦斯保护。变压器内置的油箱出现问题,会产生大量的有毒物质和易燃气体,影响电路运行的安全。所以,需要根据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对变压器的瓦斯进行监控,在变压器瓦斯浓度超标时,及时做出断电处理,从而发出警报,防止故障损失进一步扩大。第二,短路保护。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利用阻抗继电保护器,是确保变压器短路保护的重要原理。相关研究表明,针对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实现对电路系统的设置,可以在变压器内部发生短路时自动运行。
3.3在母线保护中的应用
在当前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中母线的保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将其划分为差动保护和相位保护两种。不同类型的应用在形式与作用上都存在很大不同,从而对其做出正确的理解与区分,这是保证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实现的基础。总的来说,差动保护的特点是在母线的元件上设置特点、变化一致的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与系统母线发生连接后,可再将继电保护装置安装在系统母线差动位置,从而实现对母线的保护。因此,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在母线的保护中非常关键。
3.4建设智能化的监控系统
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需要在系统中建立一个全面的智能化水平较高的监控系统。这一系统通过使用先进的现代化技术,为电力系统的运行提供技术支持。监控系统的使用过程中,根据网络数据与过程控制单元等,实现分布性的监控管理,并对相关的通信与数据传输实现监测,促使电力系统稳定运行。作为电力能源的生产企业,需要通过使用智能化的监控系统作为运行的辅助系统。
4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未来发展趋势
第一、智能化。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与成熟,以及模糊逻辑算法、遗传算法、神经网络等着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自动化中的广泛应用,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不断优化,在这一过程中,其基本实现了对系统故障的正确判别与阻断。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我国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继电保护自动化系统的智能化特点必然将更加突出。第二、计算机化。在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我国自动化芯片控制的电路保护硬件以发展为了32位CPU微机保护结构,受此影响,继电保护性能、响应速度得到显著提升,继电保护自动化系统的计算机化趋势势不可挡。第三、网络化。在电力继电保护系统中应用网络化技术,创建继电保护装置网络,是进一步提高继电保护可靠性和保护效率的重要途径,在人们用电量不断增加、信息传播速度不断加快的当下,网络化必将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未来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
结语
综上所述,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通对系统进行全天候和全方位的实时监控,不仅可有效降低电路运行故障率,提升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同时还可显著降低系统运行风险,保证系统供电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王洋,常城,王延军.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自动化研究[J].科技风,2018(20):181.
[2]朱可.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8(9):163.
[3]赵峻岭,彭宗旭,周攀.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探讨[J].电工技术,2018(8):61-63.
论文作者:武秀玲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7
标签:继电保护论文; 技术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系统论文; 故障论文; 继电论文; 保护装置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