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人们对建筑项目建设速度要求的不断提高,加之高层建筑不断发展,建筑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也需要最大限度压缩施工工期。这不仅仅是因经济建设需要,同时也是合理进行工期和成本控制的重要因素。在这样的背景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市场不断扩大,其作为一种质量过关、稳定性和耐久性合格、施工操作简便、有利于工期控制的解决措施,其在施工过程中的使用率越来越高。在一些不必实施现浇工艺的构件施工过程中,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从设计到施工都有不可忽视的优势。装配式更加利于结构设计工作,同时可以很好控制设计方案与实际施工质量间的差距,成为保证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基于此,其施工技术要点成为影响结构施工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件;施工技术
1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概述
装配式构件,顾名思义是非浇筑性构件,其根据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的要求,以及一定的标准,合理选择装配式构件的生产商,生产商按照技术要求生产出的合格构件,即为装配式构件。装配式构件被广泛应用于房屋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活动之中,其具有很多应用优势,且施工技术要点较多。装配式构件与现浇混凝土类似,可分为装配式素混凝土构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构件和装配式钢管混凝土构件等。其在应用过程中,按照应用部位的不同,亦可按照构件的作用形式与特点进行分类。
2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优势
2.1节能减排
在我国大力推行“绿色建筑”背景下,装配式混凝土施工技术为其提供了有利条件。因装配式混凝土施工通常采用预制材料,这就极大避免了在现场施工时材料与资源的浪费,为我国能源的合理利用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式,更减少了现场施工给周围环境带来的影响。同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也给周围居民带来了诸多方便,这与我国建筑行业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目标相一致。
2.2 缩短施工工期
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应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首先需要将所有应用到的红砖材料放置主体外墙内,这与传统建筑主体封顶后再进行材料运送和放置方式相比,有着节约施工时间、减小投入量的优势。同时,当建筑主体结构封顶后,再对外围进行封闭施工,这就给后期内墙砌筑施工提供了诸多便利,并能缩短施工工期。若应用传统施工技术,则需要在主体结构封顶一半时才开始施工,而装配式混凝土可以实现外墙粉刷等同步工程,从根本上提升了资金运转效率,并降低施工风险。
2.3减少工程造价
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还可以有效节约工程造价。装配式混凝土构件一般在工厂内完成,施工现场只需要专业技术人才指导施工,再加上施工主要用到的机械为吊装机械,这就极大减少了人工成本,降低人工费用支出,从而减少工程造价。装配式混凝土施工技术还能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这为我国房屋建筑行业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
3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3.1 工程前期准备工作技术要点
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应当对项目所在地区的气候环境、水文地质、周围条件等数据进行详细调查分析,确定风险最小且能够保证装配式混凝土构件施工技术可操行的地点。设计单位应当做好勘查设计工作,设计周期可以适当延长,不断优化设计方案,确定出较为完善的设计方案,并在提交项目前进行校核工作。施工开始前,施工单位一定要仔细研究施工图纸,针对装配式混凝土构件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难点与设计单位协商,保证其在施工过程中的连续性。施工组织设计中要明确特殊工艺、材料和构件的施工方法,并且对材料存放位置和存放防护措施有明确规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施工人员进场前,应当做好“三通一平”工作,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测量放线人员按照施工平面布置图对各功能区进行放样定位。装配式混凝土构件进场前,应当附带生产商的质检报告,现场技术人员和监理人员需要进行抽检工作,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场。
3.2 施工质量控制技术要点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当注意构件吊装的方式,根据构件实际长度、力学性质、安装形式等,合理采用吊装绑扎形式,避免破坏构件,保证施工质量。构件吊装时,应当注意其角度,构件连接时,应当留有 10mm 左右的空隙,用于调整构件,现场放线测量人员应当做好放样和复测工作,控制施工误差,避免连续误差的出现。对于安装完成的构件,应当做好必要的防护支撑工作,避免其在后续施工中发生质量事故。
3.3 装配式混凝土构件施工技术要点
(1)模板安装。模板安装过程中,要求在新旧混凝土接合面上进行凿毛且植筋,将斜模板安置在模板顶端,符合高度标准后放入斜模板,剩下的浮浆便会慢慢流到模板顶端,便可确保新混凝土顶端可以与原结构翼缘板相融合。当自密实混凝土溢出时,代表混凝土已浇满。浇筑环节应合理运用机械设备,选择合适的浇筑法,结合施工现状选择混凝土种类、输送管径和机械设备数量等。要特别注意的是,浇筑前期,需详细检查所用工具,没有问题后方可施工。浇筑混凝土时要将钢筋、埋设物及模板内容填满,避免浇筑不均匀和冒泡现象,随后进行确认。另外,混凝土振捣。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是要将锚固段附着式振动器打开随后实施振捣,工作时间不应超过 15s。振捣方法要结合工程标准来选择,例如点振法,完成插倒操作,确保混凝土整体性,清除内部气泡。任何构件混凝土浇筑要一次性完成,确保混凝土充满 PVC管内,静压 5min 后将闸门关闭。(2)PC 板安装。PC 板安装技术要点。安装 PC 板时,第一要做的就是固定好临时支撑架,PC 板进场后,把它安置在堆放架内,在吊装环节量绑好上方的预留吊环,随后完成吊装任务。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安装PC 板过程中,PC 板与预制板中间不能出现裂缝,需要整体进行拼接。拼接完以后,方可完成 PC 板校正工作,校正结束后,才能进行混凝土浇筑。(3)构件制备。墙体混凝土浇筑技术要点需赶在混凝土浇筑前期完成,事先在浇筑底层铺设 3 ~ 5cm 的减石子水泥砂浆,使混凝土石子起到缓和作用,避免出现漏浆现象。当完成砂浆浇筑任务后,便能实施混凝土浇筑。分层浇筑法在墙体混凝土中应用广泛,这对浇筑高度提出了一些要求,不能超过 40cm,且浇筑时间不能超过混凝土凝固时间,不然就会存在裂缝问题。
3.4 装配式混凝土施工信息化管理平台
建设建立 BIM 云平台,施工现场将每日的施工进度和成本情况定时更新,保证参建各方对施工情况的掌握。同时,运用 BIM 云平台,资料共享更加方便,对于技术难点解决效率更高,极大提高工作效率,进而保证施工连续性。业主方、设计方、施工方、供货方和总承包管理方的利益诉求和责任义务更加明确,提升了获取信息的时效性,相关工作的展开也更加有根据,效率得到明显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在房屋建筑中装配式混凝土施工技术被广泛应用,当下建筑工程发展趋势朝着产业化结构逐步发展。除此之外,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还充分体现了“绿色环保”的建筑要求,更有效实现了建筑工程的节能减排,且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使建筑企业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因此,建筑单位必须科学掌握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应用要点,通过结合各种施工技术,充分发挥其有点,为实现绿色建筑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 冉.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与发展[J].四川水泥,2018(06):276-277.
[2]姜 泰.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新技术应用[J].建筑施工,2018,40(07):1163-1165.
论文作者:卢顺昌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8
标签:混凝土论文; 构件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混凝土结构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论文; 要点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