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水利工程;创新管理;治理模式
我国水利工程的创新管理体制治理模式与制度的必要性分析
1、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我国水利工程的创新管理体制治理模式与制度需要创新。在市场经济改革的背景下,水利行业对市场的依赖程度并不像其他行业那样强烈,这是因为水利行业的性质所决定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发展,我国对于水利资源的配置逐渐重视起来,因此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水利行业必须要不断创新管理体制治理模式和制度,政府也应该及时给于相关的指导,帮助水利行业逐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我国的繁荣富强。
2、在我国公共财政的管理需求下,需要水利事业明确公益性和经济性之间的关系。我国的水利行业属于公共企业,换句话涞水水利行业主要体现的公益性,在此基础上再进行部分的盈利,而我国水利工程实施也是要进行防洪和水土保持等多项公益活动,因此水利工程的顺利开展需要由各级的财政单位进行支持。因此,在我国公共财政的管理需求下,水利部门应该对国家的政策支持进行全方位的掌握,按照给给财政等各种制度的要求,畅通运行维护经费的来源等各种渠道,促进公益性支出能够得到较为合理的补偿。
3、水利工程的发展与我国的事业单位改革紧密联系。我国事业单位的改革,是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水利部门大部分也是属于我国的事业单位,因此其现行的管理体制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水利工程管理模式已经遇到很多发展中的瓶颈,我们必须及时解决,加快推进水管单位体制改革的步伐,这样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
通过对我国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的研究,我们必须找出符合国家发展的市场经济条件和国家发展健全的水利工程管理的体制模式,充分发挥我国水利工程的功能和作用,实现我国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存在的问题和弊端
1、对水利工程管理认识不足。目前,我国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对待整个水利工程的管理认识仍然存在不足之处,比如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水利单位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成本等,但是却在水利工程的后期维护和保养环节不够重视,主要的原因是水利工程的管理条件普遍较差,而且其管理的手段相对来讲比较落后,业务和技术能力水平也是非常有限的,这就造成了水利单位对水利工程的认识严重不足,阻碍水利行业的发展。除此之外,在对管理改革的认识上,很多水利单位的自我改革意识并不到位,总是认为水利管理单位的事情不是一个人的事情,于是单位内部不能形成统一的办事步伐,总是你等我我推你相关领导对此的认识有待提高。
2、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定位模糊,管理体制存在问题。我们都知道,水利单位主要的属性存在两重性,我们很难进行区分,因此国家对相关的水利单位正在分类进行指导,并没有享受国家相关的财政补贴制度,上级政府的财政拨款也不能全部用在水利工程上面。水利工程大部分都是综合开发和利用的工程,其公益性和经营性工程常常结合在一起,因此在对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进行明确定位的过程中比较模糊,并不能清楚地划分界限。除此之外,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与上级之间的关系并不能明确划分,常常存在不能同意调度,而在出现问题追究责任的过程中,又不能将行政主管部门的行业管理责任落实到现实的工作中。
3、水利工程管理维护的经费不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根据调查资料显示,我国大部分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收支情况存在严重的不平衡,很多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经济效益都是处在一个超支的状态,而直接造成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经费出现不足的直接原因是我國政府的财政运营没有充分地发挥自身的作用,可以说是没有建立起相对稳定的、有保障的投入渠道。
4、水价与收取率都偏低。水利工程在建设后,除了预防各种灾害外,其主要的目的是供应人类最基本的生活习惯,而水利部门也是依靠水费的收取来盈利的。但是目前我国水费的收入普遍偏低,这严重影响单位的生存和发展,可能连最基本的成本回收都存在较大的困难,因此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已经存在长期亏本运营的状态。
三、我国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的创新管理体制治理模式和制度的改革思路
1、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为了保障水管工作的有效进行,国家政府部门必须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彻底解决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让两者处于一个平衡点。为了杜绝营私舞弊行为,让法律具备足够的可操作性,法规制定必须要科学合理,并对内容进行细化,对于那些晦涩的内容,应当予以详解,让执行工作能够更加顺利地进行。
2、界定准公益性水利工程公益性资产的边界。要想提升准公益性水利工程的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就必须要划归好准公益和公益性资产的边界,对于边界的划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公益性服务需要满足的条件是:提供公共服务,满足公众的需求;不具有收益独享性,具有收益公开性;不根据市场供求关系来确定价格。在准公益性水利工程中,根据资产的公益性和经营性,我们可以把出资人划分为公益出资人和经营出资人,与此同时,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公共财政的要求,政府的职责主要是对公益性资产进行投资、维护,从而保证其正常工作,为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提供可靠的保障,而其中的经营性部分则是需要面对市场的,如果效益好的话,这将会提供一大笔客观的投资回报。总而言之,对准公益性水利工程进行界限划分是极为重要的一项工作,这是推进各项工作合理化和正规化的前提。
3、完善项目法人制。在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中,项目法人制是我们必须要关注的重点,必须要尽力做好和完善项目法人制,健全项目法人、项目管理公司的激励机制,这能够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的助力。与此同时,公司应当科学合理地考察项目的考核情况,并根据相关数据来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高低、工期的长短和生产安全的级别等等,如果工程质量达到标准的话,可以对项目法人进行一定程度的表彰和奖励,从而鼓励其再接再厉,如果工程质量不达标的话,项目主管部门应当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和警告措施,从而以儆效尤,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奖惩措施应当在合同中提前写清楚,避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4、明确政府和出资人的责权利。通常而言,准公益性水利工程的投资比较大,周期比较长,但是收益却不是很高,因此,政府必须要把握好资金的控制,确保资金用于最应该使用的部分,政府承担准公益性水利工程中公益性投资的建设费用和工程维护费用,为了做好各项工作,不使其发生混乱,就必须要明确水利工程中的职能分工,把各项投资的地方明确表示出来。因此,政府应当侧重于项目的规划,保证好项目的合理性,并科学组建公益性水利项目的项目法人,用各种有效的手段来监督和管理项目法人,让其在职权范围内活动,最终达到间接管理的目的。在政府的职能之中,除了需要对公益性部分进行全额投入之外,还可以凭借商业投资者的身份对经营性部分进行投资,从而参与到股份合作制之中,可以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需要注意的是,在工程立项的时候,政府应当表明哪些资金是補贴的,哪些资金是投资的,从而避免利益纠葛。
结束语
虽然现在水利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都是实行的以项目为单位,负责的人也由具体的项目来制定,这很难使不同部门之间能够实现有效的结合,因此整个水利工程的项目负责单位应该注重提高项目的整体意识,系统地安排人员,提高工程项目管理的能力,各部门之间进行明确的职责划分,资源也要进行合理地分配,避免出现各部门之间明争暗抢,从而使水利工程不能顺利地开展,阻碍水利工程建设的步伐,只有协调好各部门的关系,才能团结一致,提高水利工程的建设效率。
参考文献
[1]刘阳.水利工程管理模式的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5.
[2]孙静.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模式绩效评价研究[D].山东大学,2013.
论文作者:李娟娟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科技》2017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31
标签:水利工程论文; 水利论文; 单位论文; 公益性论文; 我国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管理体制论文; 《建筑科技》2017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