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语境下新闻专业主义的解构与重构浅析论文_潘少均

新媒体语境下新闻专业主义的解构与重构浅析论文_潘少均

东莞广播电视台 523000

摘要:现如今,在网络飞速发展的时代,新媒体的方式层出不穷、种类繁多。它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新闻生产和传播方式。自媒体、微博、社交媒体等出现以后,传统意义上的新闻专渐渐被弱化,新闻专业受到影响后,我们该做的是及时解构与重构传统的新闻专业。2013年我国网络开始大规模的整改,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逐步取代传统传播方式,在标榜它大胆自由平等的同时,也要担忧其弊端,这种客观的辩证形式下,重构后能最大的调和矛盾,从而使它扬长避短,发挥独特的优势,它重新塑造了媒体的形式和趋势。

关键词:新媒体;新闻专业;解构;重构

引言

在技术支持下的网络媒体如今迅速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公民记者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传统新闻单一的传播模式,已逐步被多方传播的网络模式所取代。新媒体传播理念是“用户为王”,传统媒体不再是至高无上的信息掌控者,因为强大网络技术给予了公民言论自由、表达真实想法的权利,人们随时随地变成新闻媒体人已不是什么难事。

但网络发达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同样有它的弊端。虚假新闻、新闻夸大性、网络言论、暴力等都是规范性不足造成的,因为制造新闻的人五花八门,发出言论的人也心态各异,因此我们急需分析媒体语境下新闻专业主义的完善问题,并解决和治理出现的不良问题,让新媒体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优势

一、传统新闻专业主义的意义

(一)真实性和客观性

传统新闻专业所制造的新闻都是真实的,它向社会展现出的都是最客观的事实。新闻工作者都是经过专业、系统的学习,有一定的专业素养。在网络还不够发达的时候,传统的新闻方式是唯一能够让大家了解社会的途径,它的报道大多数都是有图有真相,能够充分保证真实性和客观性。

(二)传统新闻工作者的专业性

新闻专业主义包含新闻机构、新闻职业伦理、职业新闻人、和新闻价值标准四个方面的内容。主要原则有客观与中立、新闻自由、媒介社会责任、职业化教育与操作[2]。传统新闻大多都对工作者的要求很高,因此工作者的多数都是经过系统的学习新闻知识,有着专业的素养,有很强的专业性再去从事新闻工作,这样采集整理的过程就有一定的保障性,确保新闻的透明度以及真实性[3]。

(三)传统新闻的局限性

它的传播途径很单一,不能做到面面俱到,真实性得到保证的同时却不能够保证广泛性。新闻内容相对枯燥,不能够保证新闻的多样性。

二、新媒体新闻专业的意义

(一)新媒体的传播途径

新媒体是继传统媒体后出现的新形式,在它诞生前,人们都是通过杂志、报纸、广播等媒介了解社会。在网络媒体出现后,人们可以足不出户的了解外边的世界,这些传播新闻的速度比之前的方式快速许多。社交媒体、公共媒体、微信、微博等都是新媒体的新闻传播途径,新闻制造者变多,大家都成为了公民记者,随时随地的发现自己身边的新闻并上传到各大公共平台,大家言论自由,媒介变多了,广泛性得到了保证[4],不需要繁琐复杂化的程序,大多数的人业余时间都可以做新闻的制造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新媒体崛起的利与弊

在新媒体新闻面前,人人都是记者,缺乏了记者的透明性,有些人会为了博眼球而制造写虚假新闻,这样会给引起一些网络动荡,以讹传讹,最后严重的会引起社会恐慌。新闻会缺少客观性,加进去许多作者和评论者的主观意识,在网络上大家都可以发表自由言论,而且现在还没有实行实名制,所以网络语言暴力引起的问题非常严重,当一些群众带着个人看法批判一件事的时候,为新闻主体的当事人带来的压力是难以想象的,大家都不用为自己的言论买单。

新媒体新闻的传播途径繁多,所以传播的速度也非常快,大家知道的新闻也具有多样性,而且充分具有时效性。也无形中会有很多行业的崛起,例如网络编辑、网络采编记者等[5],,这样能够解决一部分就业压力。

(三)新媒体的创新性

新媒体的新闻不再是千篇一律,有社会新闻、家庭新闻、娱乐新闻等等,让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变得丰富多样,也会增加人与人之间的共同语言。

三、新媒体新闻专业主义的解构

以微信和微博自媒体为代表,网络现如今还没有实名制开放,自由的在各大平台交流,发布信息也不再需要规范化和程序化,而且发表的内容并不能保证,新媒体新闻比传统新闻缺少了考察的步骤。在身份模糊和信息没有保障时,真实性和客观性都大打折扣。但从辩证的角度来讲,它代表的是传播的民主化、自由化[6]。但言论和信息的不可靠性是至今还没有解决的一大弊端,“键盘侠”一词就是这样的由来,网络暴力对于新闻内容主题人物的言论,很大程度会影响当事人的情绪和生活。

四、新媒体新闻专业的重构

(一)互通互容

尽量在可以完成的基础上,去互通互容传统新闻与新媒体新闻之间的优点,新媒体要规范化一下,网络实名制,发布内容提高审核标准,确保上传质量。传统新闻要注重自己新闻的时效性、多样性,在开拓新闻传播途径的同时能够保证新闻内容更加丰富,要加强对新媒体语境新闻专业主义的重构,这样才能取得双赢,这样传统新闻和新媒体新闻之间都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在新媒体飞速发展的今天,它更需要传统新闻中的精华部分,再结合自己本身的优势所在才能将新媒体新闻逐步推向完美。

(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新闻传播中,记者和写作者要提升自身能力。受众的信息需求会出现多元化,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大家急需了解千姿百态的新闻,在人人都是记者的形势下,要制定一些完善的规范化机制,完善自身媒体设备、完善网站,根据不同的受众类型对新闻进行分级处理、种类分别,这样才能满足各种观众的喜好。传统主流媒体的倡导下,渐渐从“内容为王”变成了“用户至上”,在新媒体的大背景界定下,要找一些热度高、大家都关注的热点或是有意义的事件上,这样才能产出高质量的新闻。新闻除了国家新闻、法律新闻还有社会新闻,新媒体的新闻方式要做到以人为本,要做到所有人都平等自由,不能出现过激言论或是人身攻击,要保持新闻的透明性和真实性。

(三)责任的重要性

面对关于新媒体出现的种种问题,新媒体的强大不取决于技术,而是取决于它的使用者是不是一个负责的人,责任感是新媒体至关重要的发展点。新媒体虽然是以群众为主题的,要制定相关政策,例如:实名制等。每一位参与者的制度都需要拟定,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受到相关处罚。而且言论过激的人身攻击或是骗取财务等,都要出台政策,让其有约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网络暴力存在。所以不光是实际行动,书面上的规范也是必备的,所以传媒理论的重建对新媒体发展非常必要。

结语

新闻专业主义对推动我国新闻业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和作用,在新媒体时代下,显得尤为重要。新媒体新闻的可信度本身不高,归根结底还是对民众新闻从业者的信任度不高,它的主题比较繁杂,没有经过专业系统的学习,所以新媒体的新闻从事者要懂得约束自己。还有言论制造者,言论的真假性不要去评判,也不要盲目“听说”,眼见为实,不要去盲目跟风攻击任何一位新闻中的当事者,在保证真实性、可靠性、多样性的前提和多重配合才能保证新媒体的继续发展,而且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才能创造出更加完美的新媒体的新闻模式。

参考文献

[1]刘丹凌.新媒体语境下新闻专业主义的解构与重构[J].中州学刊,2012(1):202-206.

[2]王明利.新媒体语境下新闻专业主义的解构与重构[J].科技展望,2014(20):274-274.

[3]孙霞.探讨新媒体语境下新闻专业主义的解构与重构[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34):117-117.

[4]王明利.新媒体语境下新闻专业主义的解构与重构[J].华章,2014(25):303-303.

[5]刘丹凌.困境中的重构:新媒体语境下新闻专业主义的转向[J].南京社会科学,2012(2):109-116.

[6] 杨瑞芳.新媒体语境下新闻专业主义的消解与重构[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5,15(1):12-15.

论文作者:潘少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0

标签:;  ;  ;  ;  ;  ;  ;  ;  

新媒体语境下新闻专业主义的解构与重构浅析论文_潘少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