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江县人民医院 四川 德阳 618500)
【摘要】 目的:探讨小儿门诊发热患儿处理及预后分析。方法:选取我院门诊发热患儿65例来进行统计分析,所有患儿均予以及时降温处理,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研究中共有65例患儿,现46例(70.8%)为呼吸系统感染,10例(15.4%)患儿肠道感染,传染性疾病8例(12.3%),非感染性疾病1例(1.5%)。治疗后病情均好转,3d内无发热,1周左右基本治愈。结论:小儿门诊发热患儿积极降温处理,找准原因对症施治,可有效缓解症状,改善预后。
【关键词】小儿;门诊;发热;处理;预后
【中图分类号】R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4-0036-02
Pediatric outpatient children with fever treatment and prognostic analysis
Mingjun Li.
Luojiang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sichuan deyang 618500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outpatient children with fever treatment and prognostic analysis. Methods Our hospital outpatient children with fever, 65 cases for statistics and analysis, all children be cooling treatment in time, to observe the treatment effect. Results In this study, a total of 65 cases, the 46 cases (70.8%) for respiratory infection, 10 cases (15.4%) with intestinal infection, 8 cases of infectious diseases (12.3%), non infectious diseases in 1 cases (1.5%). After the treatment condition was improved, no fever within 3D 1 weeks to cure.Conclusion Pediatric outpatient children with fever cooling treatment actively, suit the treats for reasons, which can effectively relieve symptoms and improve the prognosis.
【Key words】 Children; Outpatient service; Fever; Processing; The prognosis
发热是指体温超过正常范围,是小儿十分常见的一种症状,多数情况下发热是身体对抗入侵病原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是人体正在发动免疫系统抵抗感染的一个过程,但是长期发热容易影响患儿身体各种调节功能,因此对于确诊发热的患儿要积极找准原因予以治疗[1]。笔者主要探讨小儿门诊发热患儿处理及预后分析,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选取的65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于2015年3月到2015年8月门诊就诊的发热患儿,所有患儿家属均知情同意,现将患儿资料整理如下:所选患儿男40例,女25例,年龄1个月到3岁不等,平均年龄(1.5±0.3)岁;患病时间:2~12h,平均患病时间:(6.3±1.6)h;体质量3~15kg,平均体质量(11.5±2.3)kg。所有患儿经检查均符合发热的诊断标准,排除神经系统障碍、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全身免疫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等患儿。患儿在性别、年龄、患病时间、体质量等资料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儿均予以及时降温处理,具体措施包括物理降温、药物降温、综合护理等。
1.2.1物理降温 3个月以内的婴儿建议采用物理降温。①温水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将毛巾置入40℃左右的温水中拧干,擦拭患儿头部、面部、腋窝以及腹股沟处,避免擦拭躯干、手、脚,另外发热伴寒战、周围循环不畅者不适以采用此方法。②冰枕。将冰块放置于冰袋中置入头枕部,也可有效降温,并且可减缓脑组织代谢,使用过程中要加强观察,避免发生冻伤。③退热贴。退热贴中含有凝胶,可带走热量,并且副作用小,安全舒适性较高。另外可指导患儿家长让患儿多饮温开水,有助于发汗且防止脱水。
1.2.2药物降温 3个月以上儿童体温38.5℃以上或出现明显不适时首选退热药。代表药物有布洛芬、乙酰氨基酚、柴胡注射液等。①布洛芬。该药物较为常用,解热阵痛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适合半岁以上患儿使用,6~8h1次,1次5~10mg/kg。但是脱水严重、血容量较低患儿使用要遵医嘱。2乙酰氨基酚治疗,安全性高,2个月以上患儿首选治疗方法,有口服液、片剂、栓剂等,栓剂适用于服药困难患儿,剂量10~15mg/kg,4~6h1次。3柴胡注射液。副作用小,但退热作用较慢且弱,可作为退热的辅助药物,单独使用效果不佳。
1.2.3予以综合护理 患儿出现发热后,家长难免焦急、紧张,在对患儿进行降温处理的过程中要加强患儿家长健康指导,内容要包括发热的原因、疾病处理措施、治疗注意事项等,促进患儿家长提高对疾病的正确认知,同时可缓解其紧张、焦虑等情绪。另外家长及医护人员要密切关注患儿的病情变化,定时对患儿体温进行测量,一般情况下体温38℃以下不用采取降温措施,如果患儿体温升高较为明显,首先可先物理降温,其次再选择药物降温。对于有过热性惊厥史的患儿可直接使用退热药进行治疗,避免耽误患儿病情。此外做好出院指导,指导家长根据天气变化为患儿增添衣物,纠正家长日常生活中对待患儿发热的处理措施,例如发热时捂被,不利于患儿散热,多饮水,以免脱水。高烧的孩子,家长可先作一些降温处理,待体温有所下降后再去医院就诊,尽可能将体温降至38.5℃以下,发生热性惊厥的可能性较小。温水擦浴时间不宜过长,避免再次受凉,不建议使用酒精擦身降温等,并且可辅助饮食指导,提高患儿的身体免疫力,多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2.结果
2.1 发热原因分析
本研究中共有65例患儿,经分析发现46例(70.8%)患儿发热原因为呼吸系统感染,其中上呼吸道感染27例(58.7%),急性喉炎8例(17.4%),急性支气管炎6例(13.0%),肺炎5例(10.9%)。10例(15.4%)患儿因肠道感染,其中病毒性肠炎8例(80%),细菌性肠炎2例(20%)。传染性疾病8例(12.3%),其中5例手足口病(62.5%),3例幼儿急疹(37.5%)。非感染性疾病1例(1.5%),为川崎病。
2.2 处理效果分析
医生确诊后针对病因对症治疗,予以患儿物理降温、药物降温治疗,57例(87.7%)门诊口服药物治疗后病情好转,3d内无发热,1周左右基本治愈。8例(12.3%)收入住院,其中肺炎3例,急性喉炎1例,手足口病2例,细菌性肠炎1例,川崎病1例,除1例川崎病转院治疗外,其余7例(10.8%)经输液治疗,均康复出院,平均住院日6.4天。
3.讨论
小儿发热是门诊非常常见的症状之一,正常小儿腋表体温为36~37℃,腋表如超过37℃可认为是发热,短期发热在儿科多数由感染引起,一般预后良好或属自限性疾病,但发热也可能是危重患儿的早期表现,尤其具有精神萎靡、嗜睡、面色苍白等严重症状的小儿。前驱期患者症状根据发热疾病的具体情况而不同,主要表现为全身不适、疲倦乏力、腰背及四肢痛、头痛等,有些发疹性疾病在全身皮疹出现前可有前驱疹等;体温上升期特点是产热多而散热少,因此产热占优势,临床表现为皮肤苍白、干燥、无汗等,触摸患儿皮肤有冷感,如发生寒战,预示将发生高热,此时幼儿可出现惊厥现象;高温持续期体温已达高峰,特点是散热过程开始增强,但产热并未降低,所以此期产热和散热在新的基础上重新建立相对的平衡,体温较为恒定,临床上表现为皮肤潮红而灼热、呼吸加快加强、出汗等,该时期容易发生肺炎;体温下降期特点是散热过程占优势,产热减少,同时通过体温调节中枢的调节,散热仍处于较高水平,病人体表皮肤血管扩张,大量出汗,该时期使用退热药时,必须慎重,以防造成虚脱及其他并发症。婴幼儿由于身体发育尚不完全,在内外邪侵入下极易出现发热等病症,当小儿出现发热时,不要过分紧张担忧,要注意观察患儿的体温变化,有无不适,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降温方式,并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帮助下了解发热的原因,对症施治。据统计多数患儿短期发热由感染引起,但是发热也可能是危重患儿的早期表现,因此患儿入院后首先要了解其患病史、传染病接触史等,对患儿病情进行判断,避免患儿病情加重[2]。长期发热(发热≥2周)需通过实验室检查、CT、磁共振检查进行诊断,有针对性施治[3]。
本研究中共有患儿65例,经检查发现发热原因如下:呼吸系统感染、肠道感染、传染性疾病、非感染性疾病等,医生通过结合患儿发热原因有针对性予以患儿物理降温、药物降温等紧急处理,同时在治疗过程中予以患儿家长疾病健康知识指导,转变其对疾病的错误认知,给予精神安慰,缓解其紧张情绪,治疗后患儿病情均好转, 3d内无发热,平均1周左右基本治愈,预后效果良好。
综上所述,小儿门诊发热患儿积极降温处理,找准原因对症施治,可有效缓解症状,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龚娟.对102例小儿门诊发热患儿处理及治疗展望[J].中国伤残医学,2014,(20):156-157.
[2]田旭东.儿科300例门诊发热患儿用药分析[J].中国药业,2013,22(6):91-92.
[3]冯海军,陶丽.门诊发热小儿处理策略[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15):101-102.
论文作者:李明君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2月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20
标签:患儿论文; 体温论文; 门诊论文; 小儿论文; 性疾病论文; 家长论文; 药物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2月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