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治体制改革的历史定位(论文文献综述)
陈文通[1](2021)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三次革命(下)》文中认为作为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就是通过一系列革命,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在中国的条件下,革命漫长复杂。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先后领导了世界罕见的三次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经济体制改革。三次革命性质不同,任务不同,但都同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相联系,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相联系。在三次革命中,中国共产党走过了艰难曲折的路,既取得了改变中国前途和命运的伟大成就,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历史经验,也有许多深刻乃至惨痛的教训。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现代中国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走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历史经验同样告诉我们,中国的发展必须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必须完成人类社会现阶段的历史任务,必须把一般发展规律和中国具体国情统一起来。
时佳希[2](2020)在《国体·政体·认同 ——巴基斯坦国家构建进程研究(1947-1988)》文中认为巴基斯坦应该被建成一个什么样的国家?这是该国国家构建进程中的核心命题,也是长期困扰其国民乃至每个海外观察者的价值叩问。作为在殖民帝国退却之后重新构建的现代民族国家,它曾被其建立者们规划为一个世俗、民主、统一的联邦政治体,以追赶上全球范围内高歌猛进的现代化发展,早日跻身世界民族之林。但在随后的国家构建进程中,巴基斯坦在宗教、军队和离心势力的影响下偏离了最初的建国蓝图,并日益陷入对国家自身定位的怀疑心态。本文选取从1947年建国到1988年齐亚军政府结束的41年间为主要考察时段,试图从巴基斯坦的早期历史中发掘出政教矛盾、军政矛盾、认同矛盾三条并行交织的发展脉络,以发掘蕴含在其国家构建进程中的长期特征和未来趋势,并为该进程的诠释搭建起由国体、政体、认同三种维度构成的立体图景。本文的导论,主要提出该研究的学术和现实意义,梳理了国内外对于巴基斯坦国家构建各领域、国家构建理论的相关研究成果,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阐释了本文的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第一章南亚穆斯林独立建国的时代背景本章旨在为巴基斯坦建国提供一个纵深的历史定位,以解释英属印度的穆斯林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出于何种目的而寻求独立,新建立的巴基斯坦国家又承载了何种先天条件与历史使命。第一部分通过梳理穆斯林对南亚次大陆的征服史,着重解释穆斯林与印度教徒尖锐矛盾的历史根源,但同时也指出某种近乎可被称为“印度-伊斯兰文明”的文明复合体也在冲突与融合中得以塑成。第二部分主要论述包括“后期莫卧尔”(1707-1857)和英属印度(1857-1947)两段时期的历史,剖析南亚穆斯林在此时期遭遇的殖民危机,重点探讨其在应对危机过程中形成的两种理论主张“伊斯兰复兴主义”与“伊斯兰现代主义”。第三部分发掘伊斯兰现代主义在20世纪政治领域的成果,即南亚穆斯林政治意识的觉醒,并以穆斯林联盟成立、“两个民族”理论成型、“巴基斯坦”概念提出、《拉合尔决议》签署的时间线索,梳理出穆斯林政治理念从自治到独立的转变过程。第二章巴基斯坦国家性质的构建本章旨在探索世俗国家与宗教国家两种道路选择,围绕对巴基斯坦国家性质定义权的争夺进程,重点论述了宗教路线优势地位的逐步确立。第一部分追溯英属印度时代的印穆宗教矛盾,指出印度教意识形态的上升和英印政府的“分而治之”政策加重了穆斯林对自身处境的忧虑,其内部因而分别在泛伊斯兰主义与原教旨主义两条路径上开始了各自的理论重建、社会动员,并论述了“伊斯兰大会党”(JI)和“伊斯兰圣哲会”(JUI)作为该时期动员成果的建立过程。第二部分以1947年至1977年间的伊斯兰化进程为考察对象,从真纳提出的世俗主义特点及其衰落原因入手,进而通过分析《目标决议》(1949)与前后三部宪法(1956、1962、1973)中关于伊斯兰国家性质的文本,阐明宗教势力在此时期的政治诉求。第三部分以1977年至1988年间的伊斯兰化进程为考察对象,指出齐亚·哈克政府主导的伊斯兰化是一场超出宪法层面的全面宗教运动,理清其在国家公共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并着重探讨这十一年在教派政治和原教旨主义领域的深远影响。第三章巴基斯坦国家政体的构建本章主要探讨巴基斯坦政治体制的构建过程,特别是军队对其宪法和政体造成的长期破坏,并梳理在此期间的军政府建设。第一部分重点剖析军队如何在建国初期逐渐具备干预政治的能力和意志,以及军队在1958年军政府建立之前对政治的介入行为。第二部分以两段长期的军政府时期(1958-1971、1977-1988)和中间短暂的文官政府复辟时期(1971-1977)为脉络,探究军方发动政变的多种原因与巩固军政府的行为模式,并且将关键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行为选择也纳入考察范畴。第三部分通过梳理宪法文本的更替,试图揭示紧张的军政关系为政体构建带来哪些影响,特别是军方与政党之间在宪法层面拉锯的重点,以及宪法被频繁地修订、中止、废除和重颁为宪政建设留下的长期影响。第四章巴基斯坦国家认同的构建本章旨在揭示一个关键命题:巴基斯坦国家虽已建立,国家认同的构建却任重道远。阻挡在国家认同工程面前的,是包括民族(文化民族)、教派、部落、城乡等在内的非国家认同。第一部分论述1971年以前巴基斯坦东西两翼之间的矛盾,指出这种矛盾既是先天存在于其地理、文化层面的隔绝,也是西巴基斯坦的政治精英不愿意将权力放与东巴分享,导致双方在1971年的内战和分裂。第二部分则着眼于西巴内部各民族的主张,分别讨论了信德、普什图、俾路支民族认同的历史源头,以及它们在现代巴基斯坦的政治诉求。基于西巴各民族的诉求演变,该部分还试图表明1971年东巴脱离在西巴引起了广泛的“链式反应”,并将70年代穆哈吉尔民族主义的出现作为第四个考察对象。第三部分立足于土邦、部落、城乡等多种认同,并指出它们分别与文化民族认同存在的具体关联,从而进一步证明巴基斯坦非国家认同的复杂特性,以及国家认同构建的艰巨性。本文的结论部分,分四个步骤对主题“巴基斯坦的国家构建”做了总结归纳和进一步的提炼升华。第一,总结巴基斯坦国家的历史定位,指出其对南亚穆斯林群体的意义所在,以及该意义在现实政治层面带来的影响。第二,归纳国体、政体、认同这三种国家构建的维度,并论述三种维度在巴基斯坦分别表现为三组结构性矛盾(世俗主义与伊斯兰化、军人干政与民主诉求、国家认同与非国家认同)。第三,试图发现三种维度之间的交互作用,并将这些交互作用归纳为“逻辑关联型”和“现实策略型”两个模式,从而构建起一个比较完整的巴基斯坦国家构建立体图景。第四,基于巴基斯坦与印度共同的历史背景,通过比较同时期两国的构建成果,来对巴基斯坦的国家构建做出评价。
陈伶俐[3](2020)在《顾炎武政治伦理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顾炎武,明末清初“三大儒”之一,被誉为“清代朴学”的开创者。他的诸多政治伦理思想,对晚清社会变革和思想解放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就目前而言,虽然学术界对顾炎武政治思想、哲学思想研究较多,但从政治伦理角度对其进行的专题性研究却相对较少。因此,对其展开深入研究,不仅可以丰富学术界相关方面的理论成果,也可以充分挖掘其中的当代价值,古为今用。顾炎武所处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具有转折性意义的关键时期。在此明清易代的特殊时代背景下,顾炎武在自然气本论和现实主义人性论的哲学基础之上,形成了发源于现实,落实于实践的政治伦理思想。他通过对历史的考察和对现实的剖析,深刻揭露和批判了封建君主专制之下“天下之权不寄之人臣,而寄之胥吏”的政治弊端,并阐发了其提倡君、臣、民政治人格平等,主张“合私为公”的民本政治理念。而且他通过“国家”与“天下”之辩,论证了伦理为本的政治观,并基于此提出了一系列政治伦理规范和为人处世之道,在倡导以德治国、行己有耻的同时,主张世人“以名为利”。为了实现“众治”的理想政治蓝图,顾炎武还提出了一整套从上到下、从中央到地方的分权制度伦理,构成了其政治伦理思想的核心。他主张通过恢复封驳制来保障群臣百官监督君主的权力;并提出以“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理论为核心的地方分权策略,通过扩大地方自治权来制约中央,实现“君臣分猷共治”;同时,为防止地方过度集权,他又提出进一步分权给乡里基层和宗族以牵制地方。最后,针对百姓层面,他又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和完善当时选士制度和清议制度的措施和方案,旨在使更多民众能参与到政治治理中来,并且将伦理道德教化置于与制度建构同等重要的地位,以追求实现“正人心,厚风俗”的“名治”政治理想。由于时代的局限,顾炎武的政治伦理思想中仍存在有许多不足和缺陷,但是他立足现实所做出的理性反思,对传统民本主义进行的扬弃和超越,既在一定程度上启蒙了明末清初民众的个人主体意识,也对传统“家国同构”的政治伦理模式造成了强烈冲击,不仅激发了人们敢于打破传统政治伦理束缚的勇气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担当精神,也对晚清社会变革产生了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时至今日,它仍然能为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体制完善提供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张洋[4](2020)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及其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对人类近代以来“最大限度实现人民权利”的理想进行的新的求索,是保障和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的正确之路,是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成功之路,是一条充满无限光明和希望之路。既包括体现社会主义性质与方向的质的规定性和指导思想,又包括依据当代中国基本国情和时代特征而确定的严谨的制度安排,既有明确的价值取向,又有有效的实现形式和可靠的推动力量,植根于中华文化、锻造于政治实践、呈现了制度优势,并为世界政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成功实践,取得的伟大成就,产生的外溢性影响等等,越来越成为学界关注的研究热点。为了使人们能够切实地全面了解和正确认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正本清源,坚定道路自信,急需全面系统探究和整体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科学分析和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历史发展逻辑、实质、科学内涵、表现形态、实践模式、基本特征、独特优势、基本经验、路径拓展、时代价值与国际影响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增强政治定力和战略定力,从而为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话语体系提供坚实的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论文主体部分由六章组成:第一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历史发展逻辑”,主要分析和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历史起点与现实依据、理论渊源与实践基础、开辟与拓展的逻辑轨迹。阐述了以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重任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是其历史奠基和逻辑起点,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历史是其由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其现实依据,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是其重要理论基础,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道路的正确理论观点是其重要思想先导。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伟大实践,为其开辟与拓展提供了新的实践经验。随着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其亦在探索中成功开辟、不断拓展、成熟和丰富完善。第二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实践形态”,主要分析和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实质与科学内涵、表现形态与具体体现、基本特征。这条道路实质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植根于中华文化土壤、立足于中国具体实际、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成功之路。其主要内涵就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第三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模式创新”,主要分析和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对苏联模式的突破和超越、对西方政治发展模式的破除、对民主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模式的澄清。坚持“以苏为鉴”,遵循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结合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实践和时代特征,突破和超越了苏联政治发展道路模式,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这条道路超越了西方所谓的“多党制”“议会制”“司法独立”和“三权分立”等政治实践范畴和理论范式,为人类政治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新路。这条道路并不是民主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政治翻版。第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优势”,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党和人民伟大的政治创造,有效保证人民享有更加广泛、更加充实的权利和自由,保证人民广泛参加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有效调节国家政治关系,发展充满活力的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增强民族凝聚力,形成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促进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促进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有效维护国家独立自主,有力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福祉。第五章:“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路径思考”,笔者认为,应从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全力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等方面,探究了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路径选择。第六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时代价值”,主要分析和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世界影响与时代意义。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蹚出了一条中国新道路,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复兴提供了鲜活的实践经验,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政治发展道路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艾春洋[5](2019)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践观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九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的根本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这一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成功应用于新时代中国的发展建设与改革的伟大实践。因此,从新时代的实践出发,探讨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观,对于深入认识新时代新思想新实践的内在规律,系统把握新时代实践发展的方向,从而推动新时代伟大实践具有极其重要和深远的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实践主体观、实践价值观、实践辩证法、实践精神和实践思维等论述和观点共同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观。这一思想的实践观的形成有坚实的现实基础和科学的理论来源,它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理论化地概括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并成为进一步指导新时代伟大实践走向成功的思想指南。论文主要由导论、六章内容和结语构成。论文的导论对论文选题的缘由与意义进行了阐述,梳理了国内不同时期的相关研究成果,说明了论文的基本框架,指出了论文的创新点,概述了论文的研究方法等内容,对论文进行了全貌式的描述。第一章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践观的现实基础和理论来源进行了梳理。论文提出的实践基础主要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实践、十八大以来历史变革与实践成就以及习近平从地方到中央的实践探索。理论源泉部分主要论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践观的中国传统哲学源泉、马克思主义源泉。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践观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中国哲学的实践观则为其打上了中国的风格和烙印。第二章着重分析和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践主体观。提出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创造主体。第三章集中探讨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价值观。主要包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实践价值的前提、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价值、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价值。第四章集中探讨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辩证法。主要包括实现目标任务的整体性方法和正确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第五章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精神论。提出要以“四个自信”推动实践和发展,同心共筑中国梦建设强大凝聚力,坚持实事求是的实践精神和以钉钉子的精神狠抓落实。第六章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思维。主要有统揽全局的战略思维、优化要素的系统思维、知古鉴今的历史思维、突破束缚的创新思维和心存敬畏的底线思维。结语部分明确提出要不断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践观的研究,探究该理论体系实践观的基本内涵、实践价值、实践精神和实践思维,把握新时代伟大实践的特点,发挥实践观的理论指导作用。
张璐[6](2019)在《习近平对邓小平改革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研究》文中认为“改革”与“开放”多数情况下是放在一起使用的,开放也是一种改革,都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与旗帜,它不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注入动力与活力。只有通过改革开放这条必由之路,才能发展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历经四十载的惊涛拍岸,使中国从“经济欠发达国家”成为“最有活力的新兴经济体”,新时代条件下的改革开放迎来了新形势新任务与新挑战。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基于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与曲折的分析,开始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革的伟大探索,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通过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推进。40年的沧桑巨变,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波澜壮阔,取得诸多成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解决面临的困难与挑战,从历史经验和现实国情出发,作出一系列精辟论述,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布局,继续推进伟大的改革开放事业。邓小平、习近平的改革思想产生于不同的时代背景,二者的改革思想虽打上了不同的时代烙印,但改革依然面临着相同的基本国情与时代主题,所以无论改革走到哪一步都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坚持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间的血肉联系。从改革过程中反复出现的问题背后,发现我国体制机制的弊端,带领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体现了习近平对邓小平改革思想的继承性。改革40年以来,中国一直在高速发展,站在新时代的路口上,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的背景下,习近平在继承邓小平改革思想的基础上,从“全面”与“深化”两个角度,提出一系列关于改革在目标、领域、模式、侧重点、思维方法、评价标准等方面的新论述。习近平对邓小平改革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从理论层面上充实、丰富与发展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从实践层面上能够更好指导全面深化改革并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释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以带领全党及全国各族人民有效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迈进,实现两个“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于俊[7](2019)在《国家治理视角下的当代中国税收制度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税收制度是一国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税收制度改革是个源远流长、历久弥新的课题,从古至今,税收制度改革以制度促经济、以经济稳政治、以政治助发展,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发挥了突出的作用、留下了深刻的印迹,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统治阶级治国理政的战略考量。税收制度兼具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双重色彩,税收制度改革是通过税收制度架构设计和组成要素的边际变化来调整治理格局、增进社会福利的过程。国家治理呼唤深化税收制度改革,税收制度改革助推国家治理优化。当今世界,不论是何种性质的国家、抑或是何种发展程度的国家,在国家治理中都非常重视税收制度改革,这其中既有共性、也有个性,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如何吸收和借鉴他人在税收制度改革中取得的有益成果,适时推进本国的税收制度改革,成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面对的一个理论和实践课题。鉴于税收制度改革的庞杂性、专业性和技术性,目前学术界对于税收制度改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税制结构、税种设置、税收政策等较为传统单一的领域内。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视角开展税收制度改革研究,可以将税收制度改革由微观的、具体的工作层面提升到宏观的、战略的层面,拓展税收制度改革研究的内涵和外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税收制度,顺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要求,实现税收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现代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争取无产阶级自身解放的斗争中,对税收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述,提供了这个问题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税收具体实践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财税思想的中国化。在当代中国,新时代赋予税收制度改革研究的新思维、新要求、新使命,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视角探讨税收制度改革,能够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从高速度增长阶段转入到高质量发展阶段、更好地化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四个自信”。新中国成立以来,税收制度及其调整、改革始终伴随着共和国的历史发展进程:改革开放前,税收制度及其调整以税收集权化匹配计划经济化、以集中统一税收体制匹配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开放后,税收制度及其改革以税收公共化匹配经济市场化、以公共税收体制匹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税收制度及其改革以税收现代化匹配国家治理现代化、以现代税收制度匹配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这是我国税收制度变革发展的一项基本经验。历经七十年发展,我国税收制度日臻完善,但也还存在结构布局、法律层级等方面的不足,这些瓶颈制约着税收制度进一步的深化改革,只有从新时代税收文明现代化的高度统筹布局税收制度改革,才能打破瓶颈,建立起与国家治理战略相匹配的税收制度体系。党的领导是我国税收制度改革最本质的特征和最根本的属性,是贯穿当代中国税收制度改革研究始终的一根红线。在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研究中自觉融入马克思主义原理观点和党的方针政策,能够集中体现党对税收制度改革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税收制度的优势。新时代的税收制度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相融洽相助益,总体布局重塑了税收制度改革的灵魂,税收制度改革强劲了总体布局的血脉。自觉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发展的“稳定器”、文化发展的“催化剂”、生态文明发展的“净化剂”、社会发展的“粘合剂”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加速器”,是新时代中国税收制度改革的宏观抱负和历史使命。新时代的税收制度改革既要遵循自身发展规律、也要嵌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确保税收制度改革运行在正确的轨道上,避免走僵化封闭的老路和改旗易帜的邪路。恪守税收制度改革的家国情怀、激励国家社会公民多元治理主体同频共振,遵循市场规则、力求治理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注重统筹兼顾、发挥制度集成聚变效应,尊重契约伦理、扞卫税收权利义务生态,维护央地关系、调动两个积极性,是新时代中国税收制度改革的中观价值和基本原则。新时代的税收制度改革需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是税收制度改革应有的姿态。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施行税收法治方略,在“五大发展”理念指导下放大税收乘数效应,在公平正义精神感召下释放税收正能量,在绿水青山愿景引领下促进绿色税收发展,在多元共治价值追寻下创新税收治理方式,为各国治理中的税收制度改革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是新时代中国税收制度改革的微观努力和路径探索。
强世功[8](2018)在《哲学与历史——从党的十九大报告解读“习近平时代”》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哲学和历史的内在关联来解读"习近平时代"在党史、共和国史、中华文明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和人类文明史上的意义。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主线就是中国人以国家主人的姿态和斗争精神不断探索一条独立的现代化道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现代化道路的"中国方案",就是在借鉴、消化西方模式和苏联模式的同时,以中国文化为基础,形成一套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思路,从而为人类文明的现代化进程贡献出"中国智慧"。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始终面临着马克思主义如何中国化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普遍的哲学真理不仅要与中国具体历史实践相结合,而且要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方面用中国传统"心学"重新激活了共产主义理念,从而使其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同构成凝聚全党全国人民的精神力量;另一方面用现代法治思路来完善党对国家的领导,激活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推动国家治理迈向现代化。因此,本文认为习近平时代面临的重大任务是建构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上层建筑,既要建构理顺党和国家关系的新宪制安排,又要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许剑峰[9](2016)在《当新旧媒体相遇:太阳花运动的媒介镜像》文中认为本文选取太阳花运动为个案,探究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信息时代社会运动中所扮演角色,以及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并藉此梳理社会运动产生和发展机理,思考信息时代媒体和社会历史宏观因素在其中的作用。本文采取“国家—社会”关系的理论框架,以此为切入点,对研究问题从微观,到中观再到宏观的路径作出分析,并最终回到研究问题进一步讨论。本文使用质化的研究方法,在资料收集层面综合采用了参与式观察法、半结构式访谈法,在分析时主要使用框架分析的方法进行“全样本”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综合论述。具体而言,本文选取中天新闻、TVBS新闻作为传统媒体的代表;新闻e论坛和运动主办组织黑岛青脸书专页为新媒体的代表,分析它们对太阳花运动的内容呈现和报道框架,提炼“媒介镜像”层面的新旧媒体特点;之后从内容层面、行动层面对新旧媒体之间的互动做出分析,讨论这种互动与内容生产之间的关系,总结出新旧媒体内容呈现的内在逻辑和规律,提出在运动发展过程中新旧媒体所扮演的不同角色及其内在机理;最后从变迁、结构、话语三个分析视角切入,分析太阳花运动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通过与文献的不断对话,梳理出导致运动发生和发展过程特殊呈现的宏观影响因素。本文最终得出了五点结论:第一,新旧媒体在对太阳花运动有着截然不同的报道框架和立场,社会运动“媒介镜像”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具有混合性与复杂性;第二,新旧媒体对社会运动的报道中,有着不同的内容生产逻辑;同时呈现出不对等的互动影响模式,新媒体处在弱势地位;第三,传统媒体深度作用于运动的发展过程,并通过建立“聚焦”、“造神”、“监督”、“促进权力集中”等方式影响运动结果;在此过程中,新媒体更多是作为运动现场的“组织”和“构建小众认同”的角色而存在;第四,社会运动重视传统媒体远超新媒体,在运动过程中会在各方面有意利用和迎合传统媒体的需求和逻辑;第五,宏观社会政治文化及其产生的历史因素,对社会运动有着巨大的催生作用,并影响和形塑了运动过程中的诸多呈现。在结论的基础上,本文认为社会运动与传统媒体之间存在根本性的无解矛盾,导致二者间难以改变的相互依赖和不对等图景;同时,新媒体作为“参与式实践”在构建认同、凝聚小众文化等方面具有优势角色;最后本文以社会运动为切口提出和讨论了信息时代下存在于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以及新媒体本身的悖论;呼唤一种对新媒体技术更加中立的“辩证技术观”的回归。文章分为七个部分,第一章是绪论,包括研究问题的由来、研究意义,并结合文献提出了“社会运动”的定义;第二章是文献综述,仔细梳理了现有社会运动理论流派和发展,以及我国新媒体和社会运动研究概况,确立本研究的位置和理论储备;第三章是研究设计,主要介绍了本文所采用的理论框架、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过程以及对相关概念的廓清;第四章开始进入主体部分,对中天新闻、TVBS新闻、新闻e论坛和黑岛青脸书内容做了全样本分析,呈现出它们各自不同的报道框架和“运动镜像”;第五章是从中观层面对新旧媒体和运动之间互动的讨论,并结合运动发展过程特点分析出新旧媒体不同内容生产逻辑及其在运动中的作用与角色;第六章从变迁、结构、话语三个角度分析了运动发展的宏观背景因素,讨论其在运动产生和呈现面上的巨大影响;第七章是结语,一方面对上述经验分析做简单回顾,另一方面对社会运动与媒体,以及新旧媒体在当今时代下的特点做出讨论,并提出了本研究的几点不足和未来研究可能。
王俊桥[10](2014)在《晚年郭嵩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郭嵩焘作为中国近代一位洋务派思想家和第一位驻外公使,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他从湘军建功而崭露头角,奠定了他一生事业的基础;而随后的三年出使经历,使他有机会走出国门,通过对西方社会的实地考察,更加坚定了他向西方学习的信念,思想更趋先进,见解日渐深邃,也使其以更加理性的眼光来重新审视当时中国社会。出任公使成为他一生最为辉煌的时刻,也是中国开始走向世界,逐步抛弃传统观念,与西方进行平等交流与对话的一次尝试。而他出任公使的三年经历了种种的打击和挫折,来自于外在的压力和内心的苦楚,使其不得已引身自退。本文研究把郭嵩焘的晚年界定于他自1879年出使归来后归隐湖南家乡,直至1891年病逝这段时期。郭嵩焘正式退出政治舞台后,并非像一般赋闲官员那样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他身在江湖,而心仍停留在庙堂之上,时刻关心国家时局。他并没有因来自于社会、政治的压力而屈服,仍坚持己见,建言献策,表现出极大的道德勇气和博大的政治胸襟。内忧外患的时局在刺激着他,如其所言“乐岁民生凋敝甚,纷坛时局益芒然。”他的心犹如“古井波澜,有搅其中,辙激而动。”儒家士大夫的担当和忧患意识使得举办教育和畅谈洋务成为他晚年生活的重心所在。郭氏以在野的绅士先后主讲长沙城南书院、思贤讲舍,并恢复湘水校经堂,编纂湘阴县图志。这段时期他经历了中法战争、琉球之废以及铁路论争等大的事件,与官绅的交往也成为他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些活动和所经历的事件对他思想的发展与完善产生了重大影响,所以都成为本文研究的重点所在。通过对晚年郭嵩焘的研究,我们既可深入了解其晚年的思想与境况,在观照其一生中,把握其人生轨迹及思想发展脉络,从而给郭嵩焘以恰当的历史定位;亦可以其个案来管窥洋务派知识分子坎坷的心路历程,以折射中国现代化历程的艰难;同时为研究湖南近代社会的变迁和现代化的启动提供一个有益的视角。正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一章首先介绍郭嵩焘生平的关键节点,使其本人原貌得以重现,再现其人生发展的历程,说明其早年的经历对其晚年的所思所为产生了重大影响。其次论述了洋务思想的内涵是主张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并深入分析了洋务思想形成的渊源,既有对湖湘哲学的吸收与发挥,也有对王夫之学术精神的发扬及道器观、历史观的继承。第二章交待了19世纪后半期晚清湖南社会的整体状况,展现甲午战争之前的湖南绅士的社会心态,官绅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尤其是郭嵩焘在长沙的洋务宣传活动与各阶层的交往,以印证郭氏的长期活动对湖南维新运动的酝酿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第二部分是论文的第三章和第四章。教育和洋务是他晚年最为关注的两大问题。教育方面,郭嵩焘首先指出了晚清湖南书院教育官学化色彩越发浓厚,沦落为科举的附庸,深刻揭露了传统教育的弊端,郭氏给出的解决方案就是倡导实学。在实学精神的引导下,他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实践。郭嵩焘的教育实践加快了中国传统教育模式向近代教育方式的转化,为湖南近代教育体系的建立起到了先导性作用,推动了湖南教育近代化进程。洋务方面,郭氏的外交思想、铁路思想、贤人政治思想以及治河思想都丰富和发展了他的洋务思想。郭氏的和平外交思想的超前性使其洋务思想迥异于其他人士;循序渐进的铁路思想体现了他在冷静思考中国的现实问题;贤人政治思想体现了他始终处于保守与开新的矛盾统一体中;既尊重规律又重视实践的治河思想体现了他已具有了朴素的唯物主义观。这些思想都是他洋务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其作为洋务运动的鼓吹者和批判者的双重角色更加清晰,但总体来看,他的洋务思想始终限定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范围。第三部分是论文的第五章。结论在充分挖掘材料,基本理论分析基础上给予了郭嵩焘恰当的历史定位,指出他是一位洋务派思想家、清王朝的忠实拥护者、中国现代化的先行者、儒家精英阶层的典型代表和特立独行之人。郭嵩焘的思想是一个有机统一体,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单薄到厚重的演进轨迹。他的思想趋于返本和开新之间,并体现了中西文化融合会通的基本特征。郭嵩焘终其一生都力图在中西、古今之间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改革道路,以实现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作为一个儒家士大夫的典型代表,他在甲午战争之前的转型时代背景下以其深沉的忧患意识、以天下为己任的胸襟、以走中西相融合的实现路径寻求强国之梦。在中西文化颉颃中完成文化现代化历史使命并不是郭嵩焘这一代知识分子所能完成的任务,但他所引领的中西文化融合会通的道路为后世的人们所继承和发扬。
二、政治体制改革的历史定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政治体制改革的历史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三次革命(下)(论文提纲范文)
三、经济体制改革 |
(一)中国的改革具有革命的性质 |
(二)改革的关键问题是重新认识现阶段的历史定位 |
(三)改革的主要着眼点是探索新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
(四)改革的根本点是变革所有制关系和生产方式 |
(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是“两个定位”必须合理 |
(六)在认真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投入新的伟大斗争 |
(2)国体·政体·认同 ——巴基斯坦国家构建进程研究(1947-198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选题的提出及意义 |
(一)问题意识 |
(二)现实考量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的巴基斯坦国家构建相关研究成果 |
(二)国外的巴基斯坦国家构建相关研究成果 |
(三)国家构建的概念、内涵与理论 |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
四 论文结构 |
五 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一章 南亚穆斯林独立建国的时代背景 |
一 前现代时期:南亚穆斯林政权的出现 |
二 西方殖民时代:穆斯林的危机与应对 |
1.殖民主义对穆斯林社会的冲击 |
2.伊斯兰复兴主义者的探索 |
3.伊斯兰现代主义者的探索 |
三 20世纪前叶:穆斯林独立建国的观念和实践 |
1.穆斯林联盟的成立和发展 |
2.“巴基斯坦”概念的形成 |
3.“两个民族”理论的形成 |
4.《拉合尔决议》的通过 |
5.《拉合尔决议》之后的建国过程 |
小结 |
第二章 巴基斯坦国家性质的构建 |
一 构建伊斯兰国家的社会条件 |
1.殖民体制下的伊斯兰教危机 |
2.原教旨主义的社会动员 |
3.泛伊斯兰主义的社会动员 |
二 国体伊斯兰化时期(1947-1977) |
1.国家的世俗主义起点 |
2.《目标决议》的伊斯兰化转向 |
3.三版宪法对伊斯兰化的确认 |
4.政策领域的伊斯兰化倾向 |
三 全面伊斯兰化时期(1977-1988) |
1.全面伊斯兰化政策 |
2.全面伊斯兰化后果之一——教派政治 |
3.全面伊斯兰化后果之二——原教旨主义 |
小结 |
第三章 巴基斯坦国家政体的构建 |
一 军队干预政治的历史基础 |
1.新生国家对军队的依赖 |
2.军队的建设与扩张 |
3.军队介入政治的开端 |
二 军队对政治的直接领导 |
1.第一次军政府时期(1958-1971) |
2.人民党政府时期(1971-1977) |
3.第二次军政府时期(1977-1988) |
三 宪政建设的坎坷及其成因 |
小结 |
第四章 巴基斯坦国家认同的构建 |
一 东巴基斯坦的民族主义问题(1947-1971) |
1.东巴-西巴的并立格局 |
2.东巴-西巴的长期矛盾 |
3.东巴基斯坦的分离 |
二 西巴基斯坦内部的民族主义问题(1947-1988) |
1.信德民族主义 |
2.普什图民族主义 |
3.俾路支民族主义 |
4.穆哈吉尔民族主义的出现 |
三 多元认同:其他次国家行为体问题 |
1.土邦 |
2.部落 |
3.城乡 |
小结 |
结论 |
(一)巴基斯坦国家的历史定位 |
(二)巴基斯坦国家构建的三种维度 |
(三)巴基斯坦国家构建维度间的关系网络 |
(四)印巴比较视野下的国家构建成果评价 |
附录一 巴基斯坦国家构建进程重要事件 |
附录二 巴基斯坦史常用缩略词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后记 |
(3)顾炎武政治伦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顾炎武政治伦理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顾炎武政治伦理思想研究中的相关概念界定 |
一、政治与政治伦理 |
二、中国传统政治与政治伦理 |
第二节 顾炎武的生平家世及政治活动 |
第三节 顾炎武政治伦理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
一、“天崩地解”的政治环境 |
二、资本主义萌芽和新兴阶级的崛起 |
三、经世致用的时代思潮 |
第二章 顾炎武政治伦理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及哲学基础 |
第一节 顾炎武政治伦理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 |
一、德治思想 |
二、民本思想 |
第二节 顾炎武政治伦理思想形成的哲学基础 |
一、“盈天地之间者,气也”的气本论 |
二、“人之有私,固情之所不免”的人性论 |
第三章 顾炎武政治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合私为公”的民本政治理念 |
一、批判君主专制制度:“天下之权不寄之人臣,而寄之胥吏” |
二、提倡政治人格平等:“君、卿、大夫、士与庶人在官者一也” |
三、扞卫民本政治理念:“用天下之私,以成一人之公而天下治” |
第二节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伦理规范 |
一、伦理为本的政治观:“国家”与“天下”之辨 |
二、为君之道:“人主之德,莫大乎下人” |
三、为臣之道:“行己有耻” |
四、为民之道:“以名为利” |
第三节 “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的制度伦理 |
一、臣僚监督:“驳正违失” |
二、地方分权:“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 |
三、乡村自治:“宗子辅人君之治” |
第四节 “以名为治”的众治政治理想 |
一、“用辟举之法,而并存生儒之制”:人才选拔的理想方法 |
二、“许庶人之议”:庶民参政的合理途径 |
三、“以名为治”:风俗教化的理想模式 |
第四章 顾炎武政治伦理思想的历史定位及其当代价值 |
第一节 顾炎武政治伦理思想的历史定位 |
一、顾炎武政治伦理思想的积极影响 |
二、顾炎武政治伦理思想的历史局限 |
第二节 顾炎武政治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 |
一、为当代中国构建耻德为先的伦理道德体系提供借鉴 |
二、为健全国家民主监督体制提供思想资源 |
三、激励当代人传承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及其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研究的缘起与价值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的基本内容 |
四、研究目标、思路与方法 |
五、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历史发展逻辑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历史起点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历史奠基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现实依据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理论渊源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理论渊源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理论基石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实践基础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开辟与拓展的轨迹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成功开辟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逐步展开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整体推进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全面拓展 |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实践形态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科学内涵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实质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科学内涵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实践模式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表现形态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具体模式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基本特征 |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模式创新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对苏联模式的突破 |
(一)苏联政治发展模式的评析 |
(二)苏联政治发展模式对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影响 |
(三)突破与超越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与西方政治发展模式迥异 |
(一)西方政治发展模式的评析 |
(二)合理吸纳和借鉴资本主义政治文明有益成果 |
(三)中国绝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对民主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模式的澄清 |
(一)民主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模式的评析 |
(二)中国绝不能走民主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优势与基本经验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独特优势 |
(一)拥有坚强的领导核心 |
(二)具有科学的思想理论支撑 |
(三)拥有确保人民当家作主有效的制度体系 |
(四)具有合理的议行合一的权力结构模式 |
(五)拥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基本经验 |
(一)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改革开放的有机统一 |
(二)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
(三)必须坚持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
(四)必须坚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 |
(五)必须坚持走自己的政治发展之路 |
第五章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路径思考 |
一、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 |
(一)完善人大依法行使立法、监督、决定、任免等职权 |
(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
(三)完善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
(四)健全人大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 |
二、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
(一)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 |
(二)切实发挥统一战线在协商民主中的作用 |
(三)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作用 |
三、全力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
(一)进一步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
(二)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 |
(三)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 |
四、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
(一)完善国家治理的组织架构 |
(二)深化简政放权和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
(三)优化地方各级权力配置 |
五、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
(一)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政党制度 |
(二)进一步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工作 |
(三)进一步做好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工作 |
(四)进一步做好民族宗教工作 |
(五)进一步巩固壮大港澳台海外爱国力量 |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时代价值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对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贡献 |
(一)开创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种新“版本” |
(二)成为引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复兴的一面伟大旗帜 |
(三)提供了世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发展有益的现实参照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对发展中国家政治现代化的示范效应 |
(一)提供了一条后发国家的政治现代化之路 |
(二)提供了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关系问题的重要经验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对维护世界稳定与和平事业的贡献 |
(一)有力推动了世界和平稳定和人类进步事业的发展 |
(二)提供了推动全球治理和促进世界文明多样化发展的中国方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践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选题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 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相关研究 |
(二) 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 |
三、论文基本框架 |
四、创新之处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践观的现实基础和理论来源 |
第一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践观的现实基础 |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实践成就 |
二、党的十八大以来历史变革与实践成就 |
三、习近平同志从地方到中央的实践探索 |
第二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践观的理论来源 |
一、中国传统哲学的实践观 |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实践观 |
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
第二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主体观 |
第一节 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创造主体 |
一、人民当家作主 |
二、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
三、推动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征 |
二、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
三、毫不动摇地加强党的建设 |
第三节 国家的治理 |
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二、塑造政府形象 |
第三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价值观 |
第一节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实践价值观的前提 |
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
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引领 |
第二节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价值观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现实国情的必然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人民的选择 |
第三节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 |
一、尊重生态的价值观 |
二、积极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第四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辩证法 |
第一节 社会实践的整体性方法 |
一、“两步走”战略突出实践的时空性 |
二、“五位一体”突出实践的系统性 |
三、“四个全面”突出实践的全面性 |
四、立足物质生产实践增强改革的系统性 |
第二节 把握社会实践的矛盾分析法 |
一、矛盾分析法是科学认识新时代的有力工具 |
二、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 |
三、用“两点论”处理政府与市场的矛盾 |
四、从实践出发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 |
第五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精神论 |
第一节 以“四个自信”推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 |
一、自信是中国共产党突出的思想和精神优势 |
二、“四个自信”来自人民群众的实践 |
三、“四个自信”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前提 |
第二节 同心共筑中国梦 |
一、中国梦是国家和人民的梦 |
二、“三个必须”是实现中国梦的实践导航标 |
三、凝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力量 |
第三节 坚持实事求是的实践精神 |
一、实事求是的精神内涵 |
二、“实谈兴务”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 |
三、实践中注重调查研究 |
第四节 以钉钉子的精神狠抓落实 |
一、弘扬钉钉子精神 |
二、增强狠抓改革落实的自觉性 |
三、提高狠抓改革落实的本领 |
第六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思维 |
第一节 统揽全局的战略思维 |
一、重视战略思维是我们党取胜的法宝 |
二、善于运用战略思维做出战略决策 |
第二节 优化要素的系统思维 |
一、运用系统思维全面布局改革 |
二、系统把握改革的内在关系 |
三、系统优化改革的各个要素 |
第三节 知古鉴今的历史思维 |
一、看待历史问题要以历史规律为前提 |
二、审视现实问题要以历史规律为基础 |
三、以历史规律为依据预见未来发展趋势 |
第四节 突破束缚的创新思维 |
一、通过学习提高创新能力 |
二、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
三、创新要坚持“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 |
四、创新要坚持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 |
第五节 心存敬畏的底线思维 |
一、底线思维是唯物辩证法的体现 |
二、底线思维是掌握事物质、量、度的科学思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着作 |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着作 |
(二) 习近平同志的着作及论述摘编 |
(三) 中国古代哲学经典着作 |
(四) 其他相关研究着作 |
二、期刊 |
三、学位论文 |
后记(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习近平对邓小平改革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国内背景 |
(二)国外背景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四、研究主要内容及方法 |
(一)研究主要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邓小平和习近平改革思想相关概述 |
一、改革的相关概述 |
(一)改革与革命 |
(二)改革的理论依据 |
(三)改革的社会作用 |
二、邓小平改革思想概述 |
(一)邓小平改革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
(二)邓小平改革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三、习近平改革思想概述 |
(一)习近平改革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
(二)习近平改革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习近平对邓小平改革思想的继承 |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 |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
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方向 |
(一)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
(二)坚持共同富裕目标 |
三、坚持相同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 |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 |
四、坚持改革与开放相协调 |
(一)正确处理改革与开放关系 |
(二)坚持改革与开放相互促进 |
五、坚持共同的改革依据与时代主题 |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
(二)和平与发展是共同面临的时代主题 |
第三章 习近平对邓小平改革思想的发展 |
一、新确立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入新时代 |
(二)明确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
二、新推进的全面改革领域 |
(一)“全面”与“深化”的体制革新 |
(二)全方位、整体性改革 |
三、新转变的改革模式 |
(一)宏观思考与总体规划 |
(二)“摸着石头过河”与“加强顶层设计”的统一 |
四、新强调的改革侧重点 |
(一)新常态下经济转型 |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五、新强化的改革思维方法 |
(一)更重视以创新思维和底线思维全面深化改革 |
(二)更注重以系统思维和战略思维全面深化改革 |
(三)更侧重以辩证思维和法治思维统领改革 |
六、更全面的改革评判标准 |
(一)是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
(二)是否给人民群众带来获得感 |
第四章 习近平对邓小平改革思想继承和发展的意义 |
一、习近平对邓小平改革思想继承与发展的理论意义 |
(一)坚持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
(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二、习近平对邓小平改革思想继承与发展的实践意义 |
(一)有利于坚持和发展邓小平同志开创的改革开放伟大事业 |
(二)更好地释放向共同富裕的最终目标奋进的社会主义活力 |
(三)有效促进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及“中国梦”的实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国家治理视角下的当代中国税收制度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来源和意义 |
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 |
四、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
六、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国家治理与税收制度 |
第一节 国家治理 |
一、国家治理对国家统治和国家管理的历史性超越 |
二、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中的税收因素 |
三、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的任务 |
第二节 税收及其制度 |
一、财政与税收 |
二、税收制度的内涵与发展 |
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税收的论述 |
第三节 国家治理与税收制度的互动 |
一、具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双重色彩的税收制度 |
二、国家治理呼唤深化税收制度改革 |
三、税收制度助推国家治理成就新高度 |
第二章 国外税收制度改革的治理经验与启示 |
第一节 发达国家的税收制度改革 |
一、税收制度促进面向现代国家转型 |
二、相机抉择的税收制度结构化改革 |
三、税收制度改革强国富民的新担当 |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的税收制度改革 |
一、税收制度助力稳固民族独立成果 |
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中税收制度改革 |
三、税收制度改革擦亮新兴市场国家的发展成色 |
第三节 国外社会主义国家的税收制度改革 |
一、苏联东欧国家不成功的税收制度改革 |
二、越南革新开放下的税收制度改革 |
三、古巴“模式更新”下的税收制度改革 |
第三章 当代中国税收制度的确立、改革和问题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税收制度的建立、调整和评价 |
一、新旧税收制度的转换 |
二、改革开放前的税收制度调整 |
三、对改革开放前税收制度改革的评价 |
第二节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税收制度改革 |
一、税收制度现代化进程的开启 |
二、涉外税制和“利改税”的出台 |
三、分税制和“营改增”的深远影响 |
四、市场经济条件下央地税收的合作与博弈 |
第三节 现行税收制度存在的问题 |
一、结构布局不够完善 |
二、税收法律级次较低 |
三、地方税收体系失衡 |
四、税收征管效率较低 |
第四章 国家治理视角下新时代中国税收制度改革的使命 |
第一节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治理的“助推器” |
一、促进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
二、提升政府对经济主体进行调节的能力 |
三、拓展公共资源的多元协同治理 |
第二节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治理的“稳定器” |
一、从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到政治体制改革 |
二、从依法治税实践推及到依法治国战略 |
三、从税收技术发展关涉到民主权利保障 |
第三节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治理的“催化剂” |
一、协同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 |
二、丰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三、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
第四节 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治理的“粘合剂” |
一、推动形成稳定的橄榄型社会结构 |
二、推动建成全面的多层次社保体系 |
三、推动创建融通的大格局社会治理 |
第五节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治理的“净化剂” |
一、克服生产的“异化”及自然的“异化” |
二、放大生态文明建设的正外部性 |
三、绿色税收制度拓宽绿色发展道路 |
第六节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加速器” |
一、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
二、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 |
三、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
第五章 国家治理视角下新时代中国税收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 |
第一节 恪守家国情怀的价值 |
一、以人为本 |
二、增进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
三、助力民族复兴之梦 |
第二节 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 |
一、把握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
二、把握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
三、把握好坚守与开创的关系 |
第三节 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 |
一、统筹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 |
二、统筹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 |
三、统筹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 |
第四节 遵从权利义务相统一的契约伦理 |
一、维护税务相对人的权益 |
二、建设纳税社会信用体系 |
三、提供税收事先裁定服务 |
第五节 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
一、明确中央和地方的职权 |
二、健全地方税体系 |
三、增强税收预算科学性 |
第六章 国家治理视角下新时代中国税收制度改革的对策 |
第一节 全面落实税收法治方略 |
一、大力推进税收立法进程 |
二、严格规范税收执法行为 |
三、完善提供税收司法保障 |
四、创新开展税收法治宣教 |
第二节 充分发挥税收乘数效应 |
一、进一步优化税收制度结构 |
二、进一步稳定宏观税负水平 |
三、进一步深化税收种类改革 |
四、进一步加强税收征管改革 |
第三节 有力彰显税收公平正义 |
一、聚合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
二、情系民生降低基尼系数 |
三、大力扶持民营企业成长 |
四、积极鼓励慈善事业发展 |
第四节 加速提升税收绿色指数 |
一、激活绿色税收制度机制 |
二、健全完善环境保护税法 |
三、增强现有税种绿色程度 |
第五节 多元构建税收综合治理 |
一、推动建立税收保障制度 |
二、发挥涉税中介服务力量 |
三、打造经世济用税收智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当新旧媒体相遇:太阳花运动的媒介镜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为什么选社会运动? |
二、为什么从媒介切入? |
三、什么是社会运动? |
四、为什么是太阳花?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回顾 |
一、社会运动研究 |
(一) 集体行为论 |
(二) 资源动员论 |
(三) 政治过程论 |
(四) 政治机会论 |
(五) 框架建构论 |
(六) 新社会运动论 |
(七) 国家与社会运动 |
(八) 抗争政治 |
二、社会运动与媒体 |
(一) 大众媒体与社会运动 |
(二) 新媒体与社会运动 |
(三) 新旧媒体关系 |
三、国内相关研究 |
(一) 新媒体研究 |
(二) 国内社会运动和群体性事件研究 |
四、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设计与方法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问题 |
(三) 分析框架 |
(四) 研究方法 |
(五) 研究过程 |
(六) 相关概念辨析 |
第四章 太阳花运动的媒介镜像 |
一、中天新闻的“检视”建构 |
(一) 违法乱纪:霸占“立法院” |
(二) 政院事件:破坏者形象构建 |
(三) 政院延续:警察VS学生的双面建构 |
(四) 凯道游行:负面底色下的褒贬中立 |
(五) 检视增加:漏洞百出的运动 |
(六) 暴力因素:对“破坏”的关注与放大 |
(七) 造神运动:学运领袖的神化与批判 |
(八) 运动退场:对追责的强调 |
(九) 服贸协议:多层次说理相挺 |
(十) 对“中天”的小结 |
二、TVBS:流动的框架 |
(一) 318之夜:狼藉与混乱建构 |
(二) 框架首转:从质疑到中立 |
(三) 二次转变:对“占领政院”事件的报道 |
(四) 逐渐三转:过渡时期的TVBS报道框架 |
(五) 凯道游行:支持与切割的微妙操作 |
(六) 框架四转:对立、退场与质疑 |
(七) 运动退场:话题刺激性炒作 |
(八) 五转与切割:退场之日与包围中正一 |
(九) 对警察、服贸议题及花边新闻的特殊报道 |
(十) 对TVBS的小结 |
三、新闻e论坛:对运动空间的实时民粹化展演 |
(一) 草根视角:媒体不报,我们来报 |
(二) 政院之夜:突出警察暴力的实时播报 |
(三) 凯道之前:支持立场的延续 |
(四) 330凯道:跟随式直播 |
(五) 退场前夕:双重标准下的正负建构 |
(六) 退场之日:确认与升华运动价值 |
(七) 抗争再起:连接运动框架的正面建构 |
(八) 运动领袖:平凡化操作框架 |
(九) 对“新闻e论坛”的小结 |
四、黑岛青脸书:运动核心的跟随式“喉舌”框架 |
(一) 运动初期:实时播报的动员框架 |
(二) 政院事件:及时切割与声援利用 |
(三) 凯道前夕:转守为攻 |
(四) 激情消退:改变策略维持动能 |
(五) 退场之时:对运动的极尽讴歌 |
(六) 路过中正一:切割与声援 |
(七) 运动领袖的“集权”建构和警察“暴力”建构 |
(八) 对“黑岛青”的小结 |
五、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互动的“战场”:新旧媒体与运动的多面互动 |
一、内容层面 |
(一) 旧媒体上的新媒体 |
(二) 新媒体上的旧媒体 |
二、行动层面 |
(一) 新旧媒体之间 |
(二) 新旧媒体与运动之间 |
三、“互动”对内容生产的影响 |
(一) E论坛:徘徊于“游击”与“正轨”之间 |
(二) 中天:内部高度一致下的组织保证 |
(三) TVBS:收视率挂帅下的无奈 |
(四) 黑岛青:随运动阶段变化的内容生产 |
(五) 作为在场的“新媒体” |
四、对媒体与运动的最终讨论 |
(一) 318夜晚:“没有组织,怎么冲?” |
(二) 政院事件:内外困境和控制不足下的悲喜剧 |
(三) 退场转折:330凯道后的衰落 |
(四) 传统媒体:聚焦、造神、监督和权力集中 |
(五) 新媒体:根植于运动内部的建设性角色 |
五、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变迁、结构、话语下的太阳花 |
一、财团化、贫穷化、少子化与相对剥夺感的产生 |
二、国家性质与社会性质 |
(一) 历史因素及其发展背景 |
(二) 国家性质与社会运动 |
(三) 社会性质与社会运动 |
(四) “结构”因素的综合性分析 |
三、话语、意识形态与太阳花 |
(一) 国族认同焦虑和“反中国因素” |
(二) 反黑箱服贸的民主诉求 |
(三) 反自由贸易论述与“泛左”思想 |
(四) 世代正义与青年参与 |
(五) 对“话语”与框架建构论的讨论 |
四、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一、得出的几点结论 |
二、结论基础上的几点讨论 |
(一) 社会运动发展与媒体的矛盾与困境 |
(二) 信息时代社会运动中新媒体的“参与式实践” |
(三) 关于“媒体悖论”的讨论 |
(四) 对辩证技术观的呼唤 |
三、关于研究本身的几点讨论 |
(一) 不同视角下对研究对象的不同观感 |
(二) 研究进场和资料获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晚年郭嵩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写作思路、研究方法、写作着力点与不足 |
第一章 建功与开拓:郭嵩焘其人及其洋务思想 |
第一节 生平关键节点的追溯 |
一、承父师友辈之遗风 |
二、从湘军建功而崭露头角 |
三、署广东巡抚而黯然神伤 |
四、首任公使扬名中外 |
第二节 洋务思想的核心及影响 |
一、思想的核心: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
二、思想的影响:推动和引领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
第三节 洋务思想形成的渊源 |
一、湖湘哲学的吸收与发挥 |
二、王夫之学术精神的发扬及道器观、历史观的继承 |
第二章 强化与开通:郭嵩焘与近代湖南绅士 |
第一节 归隐家乡 |
一、儒家归隐思想的特征 |
二、保守心态占主导地位的社会 |
三、与刘锡鸿的矛盾及其独特个性 |
四、身体不适与家庭遭遇 |
第二节 近代湖南绅士的总体特征:顽固与保守 |
一、向洋务派绅士的转化 |
二、总体特征原因分析 |
第三节 与近代湖南官绅交往的个案研究 |
一、貌合神离王文韶 |
二、洋务知己陈宝箴 |
第三章 坚守与突破:郭嵩焘与晚清湖南书院教育 |
第一节 以经世实学变革传统的举业教育模式 |
一、晚清书院教育思想的异化 |
二、批判传统教育的弊端 |
三、倡导实学精神 |
第二节 融合中西教育思想的实践活动 |
一、创新意识的体现:编纂《湘阴县图志》 |
二、推崇船山思想的具体行动:掌教城南书院 |
三、推行“征实致用之学”与引进新式学科的一次尝试:恢复湘水校经堂 |
四、开通风气、培育人才和宣传洋务的努力:举办思贤讲舍和禁烟公社 |
五、以改变人心风俗为目的的举措:形成会讲制度 |
第三节 承旧与趋新的教育思想 |
一、思考重心:文明的进步与民族的振兴 |
二、理论构成:以儒家文化为本位的中西融合 |
三、历史定位:加快了传统教育向近代教育的转化 |
第四章 批判与务实:洋务思想的深入发展 |
第一节 维护国家主权的和平外交 |
一、郭嵩焘与琉球之废:抛弃宗藩体制,向近代外交转型 |
二、郭嵩焘与中法战争:反对用兵,遵循“以理格之”的外交原则 |
三、和平外交思想的形成 |
第二节 铁路论争及铁路思想的演变 |
一、清廷内部关于铁路问题的论争 |
二、循序渐进的铁路思想的形成 |
第三节 贤人政治思想:变通政治而非改革政治体制 |
一、“一县得一好官,即一县治;一省得一好官,即一省治” |
二、有治人无治法 |
三、保守与开新的矛盾之中 |
第四节 治河思想:遵循规律,重视实践 |
一、治河方略:先疏浚后堵筑、通力合办 |
二、治河技术:人力与机器兼施 |
三、治河保障:工代赈为主,募捐代赈为辅,军民通力合作 |
四、思想评价:体现了郭嵩焘的朴素唯物主义观 |
第五章 晚年心境及其历史定位 |
第一节 晚年心境 |
一、对末流之世的忧虑:内心的真实写照 |
二、天人感应思想:对现实的彷徨与无奈 |
第二节 知识·思想·信仰—“回向三代”的理想诉求 |
一、三代之治:一个基本价值取向 |
二、回向三代:对传统文化的信仰与儒家最高理想的追求 |
第三节 “横看成岭侧成峰” |
一、洋务派思想家 |
二、清王朝的忠实拥护者 |
三、中国现代化的先行者 |
四、儒家精英阶层的典型代表 |
五、特立独行之人 |
结束语 在返本与开新之间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政治体制改革的历史定位(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三次革命(下)[J]. 陈文通.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21(04)
- [2]国体·政体·认同 ——巴基斯坦国家构建进程研究(1947-1988)[D]. 时佳希. 吉林大学, 2020(01)
- [3]顾炎武政治伦理思想研究[D]. 陈伶俐.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及其模式研究[D]. 张洋.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践观研究[D]. 艾春洋. 中央民族大学, 2019(04)
- [6]习近平对邓小平改革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研究[D]. 张璐. 大理大学, 2019(01)
- [7]国家治理视角下的当代中国税收制度改革研究[D]. 于俊. 华侨大学, 2019(12)
- [8]哲学与历史——从党的十九大报告解读“习近平时代”[J]. 强世功. 开放时代, 2018(01)
- [9]当新旧媒体相遇:太阳花运动的媒介镜像[D]. 许剑峰. 南京大学, 2016(05)
- [10]晚年郭嵩焘研究[D]. 王俊桥. 南开大学, 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