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伦市第二人民医院 152300
【摘 要】目的:探讨湿性愈合疗法对腹部手术切口感染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2009年8月-2014年7月期间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腹部手术切口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干性愈合疗法,试验组患者采用湿性愈合疗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0.0%,两组相比前者明显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恢复时间以及换药次数,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恢复时间以及换药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湿性愈合疗法对腹部手术切口感染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湿性愈合疗法;腹部手术;切口灌入;临床疗效
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抗生素的品种与使用范围虽然呈逐年增加的状态,但是大部分的专家与学者认为在外科感染方面的发展仍然没有明显的突破,反而在对抗生素使用的研究中,为防治外科感染方面带来了全新的问题,并增加了研究的困难程度[1]。腹壁组织在细菌的天然抵抗力方面要低于腹膜,这是因为腹壁中没有能够进行极易反应的血管网以及腹膜内的吞噬细胞,而不具备消除污染细菌的功能[2]。为此,本研究对笔者所在医院的40例腹部切口感染患者进行湿性愈合疗法的治疗,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8月-2014年7月期间收治的腹部手术切口感染患者中选取4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医院感染诊断的相关标准,对全身感染、肝肾功能不全、血液系统疾病以及精神障碍等严重患者进行排除处理。将4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0例。其中,对照组男14例,女6例;年龄21~68岁;切口长度4.1~16.0 cm;皮下脂肪厚度为3.4~11.9 cm;所有患者均采用干性愈合疗法进行治疗;其中胃大部切除术6例,胃癌根治术6例,肝胆部位手术4例,结肠及直肠手术4例。试验组男12例,女8例;年龄22~70岁;切口长度4.0~15.9 cm;皮下脂肪厚度3.5~12.0 cm;所有患者均采用湿性愈合疗法进行治疗;其中胃大部切除术8例,胃癌根治术6例,肝胆部位手术4例,结肠及直肠手术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手术类型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的20例患者均采用传统的干性愈合疗法对腹部手术切口感染进行治疗。使用含量分别为2%和75%的碘酒和乙醇有顺序的对切口周围的皮肤进行擦拭,然后采用生理盐水对切口处的坏死组织进行彻底的清洗,最后再用消毒纱布覆盖住切口,并进行固定处理。如果切口感染位置出现渗出较多或是属于脓性切口的现象,则需要对切口进行缝线拆除,并需要同时进行充分的引流处理,然后再按照切口恢复及其感染的实际情况对放入其中的引流条进行合理选择,以便能够使切口的引流时刻保持通畅的状态。对于感染切口需要每天进行1次换药,间断性切除伤口处的坏死组织,一直到切口完全恢复为止。
1.2.2 试验组 试验组的20例患者均采用湿性愈合疗法对腹部手术切口感染进行治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首先需要对切口周围的皮肤进行彻底的消毒与清洗处理,具体操作方法与对照组相同。然后按照切口感染的实际情况对敷料及其方法进行选择:第一,治疗尚未得到控制的感染,可以先对坏死组织进行去除处理,然后对抗菌剂引流进行增强操作,采用银离子、碘+泡沫或是高渗盐作为敷料,缩短换药时间,保持每天一换或是每天多换,对患者的感染情况进行密切的观察并进行及时的处理;第二,治疗已经得到控制的感染,可以选择银离子高吸收性、银离子泡沫等敷料;第三,治疗已经形成脓肿的感染,可以选择具有切开引流与抗菌作用以及具有引流作用的敷料,坚持每天换药;第四,治疗特殊感染可以以碘胺嘧啶银等作为敷料;第五,治疗切口有异味的感染,可以选择具有吸收异味作用的银离子敷料;第六,治疗形成坏死组织的感染,需要选择具有锐性清创和止血抗菌功能的敷料[3]。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0.0%,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试验组的切口恢复时间、换药次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传统治疗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方法为干性愈合疗法,希波克拉底等同时期的科学家普遍认为伤口在干燥环境下进行治疗愈合的效果会更好,而且还可以对伤口感染进行预防。这种治疗方法一直被沿用到今天,而且仍然在腹部手术伤口感染的临床治疗中起着非常大的影响。传统干性愈合疗法,主要是利用纱布、棉球等敷料使伤口保持一个干燥的状态,但是在近几年,有些专家对此种方法产生了怀疑,并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实验,干性愈合是利用干燥环境使创口局部进行快速的脱水和结痂,但是却严重阻碍了组织上皮细胞呈爬行状态的生长;与此同时,采用此疗法还需要频繁的换药,这对新生长出来的肉芽组织会形成一定的伤害,进而影响新生细胞的分裂发展[5]。另外,干性愈合疗法没有对创口与外界形成一个有效的阻隔屏障,使创口长时间的处于空气之中,这就极大的增加了形成交叉感染的机会。
在普通外科手术中,腹部手术切口感染是一种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它可以对患者术后的切口愈合与恢复情况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针对这种病症采用湿性愈合疗法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缩短愈合和恢复的时间,促进伤口的治疗效果。本研究中采用湿性愈合疗法的总有效率要明显优于采用干性愈合疗法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采用湿性愈合疗法对腹部手术伤口感染进行治疗的效果极佳,可以促进患者的恢复速度,值得在临床上得到进一步的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克君.湿性愈合理论在慢性伤口运用中的体会[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2,7(3):280-282.
[2]张冰,易昌华.湿性愈合敷料治疗 Miles二次造瘘术后腹部切口1例临床护理[J].湖北医药学院学报,2012,15(5):427-428.
[3]张晓霞.湿性愈合疗法治疗褥疮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0,8(16):130-131.
[4]上官涛华,薛丽娟.简易负压引流技术结合湿性愈合理念在Miles术后会阴部切口感染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5):88-89.
论文作者:宋洪光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8
标签:切口论文; 干性论文; 疗法论文; 腹部论文; 手术论文; 敷料论文; 患者论文; 《航空军医》2015年5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