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然染料上染合成纤维的染色机理(论文文献综述)
邵冬燕[1](2021)在《聚酰亚胺纤维载体染色体系构建及染色性能研究》文中认为聚酰亚胺纤维是一类以酰胺环为主要结构特征的高性能纤维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极佳的热稳定性、耐化学腐蚀性和阻燃等特性,广泛地应用于高温防护、航空航天、电子通讯等领域,是高性能纤维领域的重要一员。但是优异的耐高温特性和耐化学腐蚀性同时也使得聚酰亚胺纤维成型后的染整加工成为一大难题,同时纤维表面钝化,缺乏极性基团,给聚酰亚胺纤维的染整加工带来挑战。此外,由于聚酰亚胺纤维分子链段含有大量的芳香环和酰亚胺环,导致纤维分子链极度共轭,使纤维自带鲜艳的金黄色。因此在对聚酰亚胺纤维进行染色时,纤维的金黄色难以掩盖,染色后纤维的颜色难以控制。本课题重点围绕聚酰亚胺纤维染色问题,对聚酰亚胺纤维的染色性能、载体染色性能、染色后织物的色牢度进行分析,由此得到适合聚酰亚胺纤维染色的载体染色体系。基于此载体染色体系,从理论上探讨载体、染料和聚酰亚胺纤维三者之间的作用关系,剖析了载体在染色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对聚酰亚胺纤维染色工艺进行优化,并建立载体染色的聚酰亚胺纤维颜色变化规律模型。在纤维获得良好染色性能的同时,引入直接实时分析质谱技术(DART-MS)对染料在高温下从纤维内部释放情况和热裂解机理进行探究,进一步地分析了着色后聚酰亚胺纤维在高温环境下的使用性能。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对分散染料和阳离子染料在高温高压下上染聚酰亚胺织物的情况进行实验分析,在此基础上引入不同结构类别的载体,分析载体类别对聚酰亚胺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分散染料和阳离子染料上染后的聚酰亚胺织物颜色深度SUM(K/S)Norm.提升不显着,加入载体后,同样两类染料染色后的聚酰亚胺织物的颜色深度变化显着。测试染色后染料的上染百分率、织物的SUM(K/S)Norm.值和织物的K/S曲线,筛选得到最适合聚酰亚胺织物染色的载体N-甲基甲酰苯胺(MFA)。基于此实验结果,提出将聚酰亚胺纤维自身的金黄色作为三原色中黄色组分的设想,采用MFA配合红色染料和蓝色染料对聚酰亚胺织物进行染色,成功染制出黑色的聚酰亚胺织物。经载体染色后的黑色聚酰亚胺织物的耐水洗、耐摩擦和耐升华色牢度均可达到4-5级以上。织物的断裂强力测试和热重分析结果显示,经载体染色后聚酰亚胺纤维的强力稍有下降,但纤维的热稳定性良好,未受到影响。综合考虑织物的颜色深度、色牢度性能,选择分散染料构建适合聚酰亚胺纤维的N-甲基甲酰苯胺/分散染料(MFA/Disperse dyes)载体染色体系。(2)选择MFA作为目标载体,对MFA处理前、处理后和去除后的聚酰亚胺纤维性能进行综合比较。采用傅里叶转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热重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纱线的断裂强力测试和X射线衍射分析对MFA处理前后的纤维的变化进行探究,结果显示MFA可进入纤维内部,与纤维产生稳定的作用力结合,使纤维产生溶胀、引起纤维强力下降。同时,MFA可以进入纤维晶区,使纤维晶面间距呈方向性变化。利用Zeta粒径分析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MFA和分散染料在染浴中的分布状态进行探究,结果显示在染浴中,MFA可溶解分散染料,并与染料形成团聚大颗粒液滴“MFA/Dye”分散于水溶液中。对比添加MFA前后的分散染料上染性能变化发现,在MFA的辅助下分散染料可在染浴升温阶段大量地进入纤维内部固着产生染色的效果。采用DART-MS技术对分散染料与聚酰亚胺纤维分子链之间的作用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MFA可以提高分散染料与纤维分子链段之间的作用力。根据MFA对聚酰亚胺纤维和分散染料的双重作用,提出了基于电荷转移作用的聚酰亚胺纤维载体染色机理。(3)利用中心组合试验设计与响应面曲线分析了染色工艺条件对MFA/Disperse dyes染色体系上染聚酰亚胺纤维的影响。染色结果显示,在固定染料浓度和MFA浓度的情况下,染色时间对染色效果影响显着,染色温度与升温速率次之,而浴比对染色效果影响微弱。根据此实验数据拟合得到MFA/Disperse dyes染色体系上染聚酰亚胺纤维的颜色深度预测方程。采用单因素实验分析p H和无机盐对染色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聚酰亚胺织物可在弱酸环境或弱碱环境得到较高的颜色深度,向染浴中加入无机盐可提升聚酰亚胺纤维的染色性能。在此基础上对染色中MFA和分散染料之间的浓度进行分析,确定分散染料上染聚酰亚胺纤维时应使用的浓度范围以及对应的MFA浓度。根据所有染制的聚酰亚胺织物,建立MFA/Disperse dye染色体系下聚酰亚胺织物的颜色变化规律模型,用以判断聚酰亚胺纤维所能达到的颜色范围。(4)采用直接实时分析离子源(DART)技术模拟聚酰亚胺织物使用时所处的常压高温环境,采用DART-MS技术对C.I.Disperse red 167:1染料在高温下从聚酰亚胺纤维内部的释放和热裂解行为进行表征以探讨染色聚酰亚胺织物在高温下使用性能。质谱分析结果显示C.I.Disperse red 167:1在300°C高温下从聚酰亚胺纤维内部释放,随着纤维周边温度增加,释放量也在不断增加,经历整个升温过程后,纤维呈现出“漂白”效果。在高温释放的同时,C.I.Disperse red 167:1会发生裂解产生裂解产物。通过质谱图谱分析,成功地鉴别出6只染料裂解产物分别对应染料结构上酯键、酰胺键、碳氧单键以及碳碳单键在不同温度下的断裂。本课题围绕聚酰亚胺纤维染色困难的问题展开研究,对聚酰亚胺纤维的载体染色性能进行了全面地分析,由此建立聚酰亚胺纤维的载体染色体系,染色机理模型和颜色变化规律模型,还对载体作用机理、染色工艺以及分散染料高温从纤维内部的释放情况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所有的实验数据结果为聚酰亚胺纤维的染整加工生产以及染色后聚酰亚胺纤维的使用性能提供了科学参考。
杨思倩[2](2021)在《竹束染色工艺及机理研究》文中提出当前竹材颜色单一、应用于竹材的染料类型较少且染色工艺不成熟等问题始终制约着竹材的多功能应用。本论文以毛竹竹束为原材料,采用两种性质(酸性和活性)的红、黄和蓝染料对竹束进行浸染试验,研究了染色工艺对竹束的上染率和耐光色牢度的影响并探究了染色竹束光变色规律和影响因子,以此综合比较分析了酸性和活性染料染色竹束各自的上染率、表观颜色与耐光性能。采用扫描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等方法在微观层面对两种染色竹束进行表征,并分析了竹束染色动力学,揭示了染色机理。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酸性染料染色竹束时,升高温度、延长时间与降低p H值均可有效提高竹束上染率。明确了各因素水平对应的耐光色牢度等级,由此可知染色竹束的耐光性能则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随着时间的延长先增后减。通过对上述结论的综合分析,得出三种酸性染料的较佳染色工艺分别为:酸性红(温度90℃、时间10 h、染液浓度0.5%、p H=4)、酸性黄(温度100℃、时间6 h、染液浓度0.7%、p H=4)、酸性蓝(温度90℃、时间10 h、染液浓度0.3%、p H=4)。控制光照时间为单一变量,可知酸性染料染色竹束的色差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分析染色竹束的明度(ΔL*)、红绿品指数(Δa*)、黄蓝品指数(Δb*)与总色差(ΔE*)的相关性,得出:酸性红染色竹束Δa*对ΔE*线性影响最显着,酸性黄、蓝染色竹束的Δb*对ΔE*线性影响最显着,其线性方程得到的R2均大于0.85。(2)活性染料染色竹束时,上染率随着染色温度升高、染色时间延长和元明粉浓度增加而上升,随着染液浓度降低而增加。明确了活性染料染色工艺各因素水平对应的耐光色牢度等级,可知耐光色牢度随着染色时间延长先增加后减小。综合分析以上结论,得出三种颜色活性染料的较佳染色工艺为:染色时间5 h、染液浓度0.7%、元明粉浓度70 g·L-1,染色温度分别为:活性红和活性蓝90℃、活性黄80℃。控制光照时间为单一变量,可知活性染料染色竹束的色差随着光照时间延长而增加,分析三个色度指标(ΔL*、Δa*、Δb*)与总色差(ΔE*)的相关性,得出结论为活性红染色竹束的Δa*对ΔE*线性影响最显着,活性黄、蓝染色竹束的Δb*对ΔE*线性影响最显着,其线性方程得到的R2均大于0.97。(3)通过对酸性染料和活性染料的上染率比较,得出活性红上染率比酸性红高30%,活性黄比酸性黄高6%,活性蓝上染率比酸性蓝高约36%。参考打靶计分规则,对比了不同染料染色竹材的耐光性能,得出活性染料染色竹束的耐光性能整体高于酸性染料。测试不同染料最佳工艺下的耐光色牢的等级,酸性红、黄、蓝染色竹束的耐光色牢度等级依次为:4级、3.5级、3.5级,活性红、黄、蓝依次为:4级、4.5级、3.5级。对不同染色竹材进行色度测量,可知活性红染色竹材明度值L*和红绿指数a*分别为27.01、17.10,酸性红为25.83、15.90,其他指标接近;活性黄染色竹材明度值L*和黄蓝指数b*分别为29.93、13.21,酸性黄为32.82、18.20,色彩饱和度接近;活性蓝染色竹材黄蓝指数b*和色彩饱和度C*分别为-2.96、3.61,酸性蓝为-8.62、8.79。具体表现为:活性红染色竹束的颜色比酸性红更明亮,酸性黄染色竹束的颜色比活性黄更纯正且明亮,酸性蓝染色竹材颜色比活性蓝更纯正,色彩更鲜艳。(4)对酸性和活性染料染色前后的竹束进行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经酸性染料染色竹束的官能团无发生明显变化,经活性染料染色的竹束,羰基明显减少,分析可知酸性染料与竹束没有发生化学结合,活性染料与竹束发生了亲核取代反应或亲和加成反应。对两种类型染料的染色竹束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可知酸性染料染色材的微观组织与未染色材相比,导管内壁表面变得粗糙,导管内壁孔隙中有不同程度的堵塞,梯状纹孔变少,说明染料有效附着于竹束上;经过活性红染色的竹束导管与纤维表面都聚集了大量染料颗粒,经过活性黄、蓝染料染色的竹束,其导管上的纹孔界限感减弱。对竹束进行染色动力学分析,得出随着染色温度的上升,竹束的平衡上染率逐渐增大,温度对活性黄、蓝染料染色竹束的上染率影响较大;较高的温度对应较长的半染时间和较小的染色速率常数,这主要是因为三种染料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上染率差别较大。
周琪[3](2021)在《植物基天然媒染剂的开发及其在羊毛织物染色和功能整理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天然染料的应用最早可以追溯到山顶洞人时期,历史悠久,然而自从1856年合成染料的出现,合成染料因为具有色谱齐全、色彩艳丽、色牢度优良和价格低廉等优点,逐步将天然染料取代。随着人们对环境和健康需求的逐步提高,合成染料因为其毒性,部分合成染料还具有致癌、致畸变等危害,使得天然染料又重回人们的重视。天然染料具有低毒性、可再生、色彩独特、来源广泛并具有功能性等优点,然而天然染料在染色过程中,上染率低,因而需要添加媒染剂。常用的媒染剂是金属媒染剂,像铬离子、铜离子等金属离子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不利,不符合环保的初衷。因此,本研究为了替代金属媒染剂,从农林废弃物中开发出4种天然媒染剂,并对羊毛织物进行染色和功能整理。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通过从废弃的乌桕叶中提取富含单宁的天然媒染剂来制备环境友好并具有生物活性的羊毛纺织品。本次制备乌桕天然媒染剂采用的是水溶液体系。通过紫外光谱法对提取参数进行优化,用反射光谱法、K/S值法对染色参数进行优化。提取工艺和染色工艺参数包括p H值、温度、底物浓度和时间。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法对乌桕天然媒染剂的官能团特征进行了测试,用热重分析法和差式扫描量热法对乌桕天然媒染剂的热性能进行了测试。除此之外,对乌桕天然媒染剂的总多酚和类黄酮量通过没食子酸和儿茶素当量进行了分析。在国标条件下,应用两种金属媒染剂和一种天然媒染剂对织物进行了预媒染整理。结果表明,经过整理的羊毛织物具有优良的抗氧化性能、良好的抗紫外性能和很高的抑菌性能。天然媒染剂媒染是一种可以附加织物功能并且环境友好的整理方法。总的来说,本章工作制备的羊毛织物在健康和生物卫生材料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2、艾叶是中国传统的食品着色剂,但很少用于纺织材料的着色。本研究着重提取艾叶的功能物质并将其用于羊毛织物着色和功能整理。本章研究了不同溶剂体系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用紫外光谱法、傅立叶红外光谱法、热重分析法对艾叶天然媒染剂特征进行了测试。同时,用没食子酸和类黄酮当量法对六种溶剂下提取的艾叶天然媒染剂中的总多酚和类黄酮含量进行了测试。在添加少许酸或碱、80℃、50%的乙醇/水溶液条件下艾叶天然媒染剂提取率显着提高。在不同溶剂体系下染整的羊毛样品都具有良好的色牢度并且颜色丰富。用亚铁离子和铝离子金属媒染剂对羊毛织物进行预媒染。经预媒染的样品,抗紫外性能和抗菌性能有所增强。用艾叶天然媒染剂整理的样品具有丰富的颜色,将来在纺织品天然着色和食品着色方面应用前景广大。3、在纺织品染整过程中,很少用废弃的果实种子来做原料。本实验在枇杷子皮中提取枇杷子皮天然媒染剂,并制备具有生物活性的羊毛纺织品。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提取工艺参数(溶剂体系、p H值、温度和时间)进行了优化。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傅立叶红外光谱法、扫描电镜、元素分析仪、热重分析法和差式扫描量热法对枇杷子皮天然媒染剂的成分、表面形貌和热稳定性进行了测试。用三种传统的金属媒染剂(硫酸亚铁、硫酸铝钾和硫酸铜)和三种天然媒染剂(乌桕、艾叶和樟树叶)对染色织物进行了预媒染。结果表明预媒染样品色彩丰富、色牢度高并具有良好的抗紫外性能、抗氧化性能和抗菌性能。其中经富含单宁的乌桕天然媒染剂处理的样品具有最佳的色牢度和功能性,这是因为含有的多酚官能团能增加纤维和染料之间的相互作用。本研究为农业废弃物在纺织品染整中应用和高附加值绿色废物管理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案。4、针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从银杏废料/落叶中提取天然媒染剂,开发防紫外线抗菌彩色羊毛织物,可以减少纺织工业对合成种抗菌剂的依赖。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利用银杏叶天然媒染剂联合氨苄西林对抗革兰氏阴性菌的新方法。在70℃、p H值为3的50%乙醇水溶液条件下提取60 min,得到银杏叶天然媒染剂。对银杏叶天然媒染剂进行了紫外光谱测试、傅立叶红外光谱测试和热重测试。同时优化了染色工艺参数,探究了染色机理。结果表明准二级模型和sips吸附等温线拟合效果最好(R2=0.99)。国标条件下对有无媒染的羊毛样品进行了功能表征和色牢度测试。结果表明金属媒染剂和天然媒染剂能改善织物色牢度提升织物功能性。经银杏叶天然媒染剂处理的样品具有良好的抗紫外性能和抗菌性能。银杏叶天然媒染剂和氨苄西林的协同作用可以显着降低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值。金属离子预媒染的样品与未媒染样品相比较,功能性较差,而天然媒染剂处理的样品抗紫外性能和抗菌性明显提高。
袁淑英,王威强,胡德栋,孙发玉,瞿德浩[4](2021)在《超临界CO2染色机理的研究进展(待续)》文中认为在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评述了超临界CO2染色工艺对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总结了近年来超临界CO2染色机理的最新研究进展及研究方法,提出了超临界CO2染色机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期明确其发展方向。
刘林云[5](2020)在《基于废食用油-水两相体系的棉织物活性染料染色研究》文中认为棉纤维是纺织材料最重要的纤维之一,约占全球纤维产量的30%。常规的棉活性染色会产生大量带颜色的污水。活性染料在水中上染棉纤维素的机理决定了染色废水中一定会有高浓度的盐和水解染料。为了满足越来越严格的废水排放标准,棉的染色技术必须更加清洁。然而,近几十年提出的活性染料染色技术的改善方案,有的只可以很小范围地降低带颜色废水的产生,有的会排放有毒试剂,难以同时满足环保、经济和安全等要求。本课题提出了以废食用油和水组成的稳定性可调控的两相溶剂染色体系,包括针对高温型活性染料的废食用油-水两相溶剂悬浮体体系和针对中温型活性染料的废食用油-水两相溶剂乳液体系。研究了活性染料在两相溶剂体系中对棉纤维的上染和反应过程,从而比较了活性染料在水相体系和废食用油-水两相溶剂体系中染色机理的异同。通过从分子层面的探究,探讨了水分子、油分子与纤维素三者之间的亲和力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规律,建立了将油分子与纤维素分离的关键技术,实现了废食用油从染色棉织物上的低成本去除,解决了废食用油染色方法最受质疑的残留油如何从织物中彻底去除的关键问题。此外,为了有效降低废食用油-水体系的染色成本,通过明晰油在染色过程中的降解反应过程,实现了体系中油降解副产物在染色后的低成本高效分离,从而确立了废食用油-水两相溶剂体系的循环利用方法。由于目前棉织物染色普遍使用多种染料复配的工艺,本课题还使用了三原色染料进行活性染色,发现三原色染料在两相溶剂体系中的配伍性与其在传统水系染色体系中的配伍性相当,同时还检验了相关染色废水的生物降解性能。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开发了一种具有高化学势的废食用油-水两相溶剂悬浮体染色体系。通过球磨的方式把高温型活性染料分散在废食用油中制成悬浮体体系(染色外相),将预先在碳酸钠溶液(染色内相)中充分溶胀的棉织物转移到悬浮体体系。分散在废食用油中的染料因具有较高的化学势,会自发地从外相进入内相中,完成对棉纤维的吸附、扩散和固色等过程。研究活性染料在废食用油-水两相悬浮体体系和传统水相体系中对棉织物的固色量热力学和动力学,固色量热力学属于朗格缪尔曲线类型,固色量动力学属于二级曲线类型。虽然废食用油-水两相悬浮体体系的固色速率要略小于传统水相体系,但通过提高固色温度,可以缩小两者之间的差异。使用高效液相色谱研究了从棉织物上去除废食用油的效率,发现染色前棉织物带液率越高,染色后废食用油去除越容易。通过真空抽吸、挤压和浸轧等方式进行复合处理,可以回收体系中超过99%的废食用油,使用传统工艺进行水洗后,织物上残留的废食用油已经低于HPLC的最低检测限。废食用油在染色过程中降解,导致染色后的油脂再回用于废食用油-水两相染色时,染色质量持续下降。将染色后的油脂经过碱炼处理后再用于废食用油-水两相体系染色,染色质量可以恢复到初始水平。废食用油-水两相悬浮体体系染色产生的染色废水含有废食用油及其降解产物,使用常规废水厂中的活性淤泥进行降解后,COD值可以达到直接排放的标准。在喷射染色机中,使用废食用油-水两相溶剂悬浮体染色体系对棉织物进行染色中试试验,染色效果与传统水相染色体系相当,而物料成本显着降低,废水处理成本也显着降低,表明了悬浮体染色体系具有良好的工业化前景。(2)开发了一种稳定性可调控的废食用油-水两相溶剂乳液染色体系。将中温型活性染料溶解在水中后,将染料溶液与废食用油按照一定比例高速搅拌,制备成废食用油-水两相乳液染色体系。将预先在碳酸钠溶液中充分溶胀的棉织物经过干燥和回潮后加入染色体系,分散在废食用油中的染料液滴会迅速从废食用油中移动到织物表面,完成对织物的上染。研究活性染料在废食用油-水两相乳液体系和传统水相体系中对棉织物的固色热力学和动力学,固色量热力学都属于朗格缪尔曲线类型,固色量动力学属于二级曲线类型,染料在废食用油-水两相乳液体系中的固色速率要小于传统水相体系,较小的固色速率有助于染料在染色内相中的扩散和迁移。废食用油-水两相乳液体系的总含水率越高,从棉织物上去除废食用油越容易,真空抽吸、挤压和浸轧等常规后处理可以将染色后的织物上残留的废食用油降低到高效液相色谱的最低检测限。废食用油在染色过程中降解,导致回用于废食用油-水两相体系染色时,染色质量不断下降。通过将废食用油的降解产物高效碱炼去除,可以将废食用油-水两相体系染色质量恢复到初始水平。废食用油-水两相乳液体系染色产生的废水中,主要含有废食用油及其降解产物,经活性淤泥降解后,可达到直接排放的标准。此外,使用喷射染色机进行了乳液染色体系的中试试验,并与传统水相染色体系进行了物料成本的对比,结果表明废食用油-水两相乳液染色体系对比水相染色体系,在经济上和技术上均存在较大地优势,具有工业化的良好潜能。(3)废食用油的水解成分对染色质量的影响机理探讨,明晰废食用油在废食用油-水两相染色体系中的降解机制,确保废食用油可以进行质量稳定的循环染色。废食用油在染色过程中的水解速率随着染色次数的增加呈现线性关系(R2为0.9843),每次染色后约有1%的废食用油发生水解,转变为甘油和脂肪酸钠,造成废食用油-水两相体系染色质量下降。但是,两种产物对染色质量的影响方式不同,甘油对棉纤维素的溶胀能力较差;甘油进入到废食用油-水两相体系染色内相后可以增加内相的体积,降低固色碱的浓度;甘油还会在废食用油-水两相体系内相中与染料发生反应,与水分子以及纤维素上的羟基产生竞争作用,减少染料对棉织物的上染。脂肪酸钠的浓度在500 g/L以下时,对废食用油-水两相体系染色内相的p H值基本上没有影响,但当浓度达到500 g/L时,会使染料形成较多的聚集体,导致固色率下降10%左右。在废食用油-水体系中染色后,棉织物的拉伸强力约下降10%,这一下降幅度与传统水相体系中染色的棉织物基本相当。通过结晶度检测发现,废食用油-水两相体系染色前和染色后的棉纤维的结晶度分别为78.5%和77.3%,说明废食用油-水染色体系基本不会破坏棉纤维的结晶结构。(4)研究了活性染料在废食用油-水两相溶剂染色体系中的配色拼色可行性。相异双反应基三原色染料在传统水相染色体系和在废食用油-水染色体系中的固色速率差异在5%以内。染料在废食用油-水体系中的固色速率与三原色染料的用量可以保持良好的线性关系(R2大于0.98),三原色染料固色总量相当的情况下,废食用油-水体系染色的棉织物与传统水相体系染色的棉织物的色差在0.6以内,然而废食用油-水两相体系染料用量节约了20-30%。将染色后收集的废食用油重新碱炼并回用于三原色染料,废食用油-水两相体系染色拼色质量十分稳定。对三原色拼色染色的棉织物进行染色色牢度(日晒、摩擦和水洗)检测,发现废食用油-水两相溶剂体系染得的拼色织物和染自传统水相体系染色织物色牢度相当。本研究提出了以废食用油和水组成的稳定性可调控的两相溶剂悬浮体和乳液染色体系,无盐染色和低排放,染色中试的成功也初步证明了废食用油-水两相体系具有良好的工业化前景,为降低传统活性染色技术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废食用油-水两相体系为其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
万骏,李俊锋,姜会钰,姚金波[6](2020)在《天然染料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文中认为天然染料由于其无毒、无害、可生物降解、对人体无刺激等优势,在功能性纺织品、绿色印染等领域广泛应用。为深入了解天然染料的应用现状与研究进展,文章从天然染料的分类、提取方法、染整工艺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综述。此外,通过进一步探究天然染料染色的新型加工技术,对目前天然染料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最后,对天然染料的来源物标准、提取工艺、耐久性以及多功能型应用作出了展望。
李赵义[7](2020)在《海藻酸纤维用羧酸型染料及其络合染色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海藻酸纤维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生物质型合成纤维,具有可再生、可降解、各项性能优良的特点,但由于其难以进行染色,限制了该类型纤维在纺织服装领域的应用。本文针对海藻酸纤维的结构特点和性能,提出采用羧酸型染料对其进行“络合染色”来提升纤维的染色性能。海藻酸纤维内部含有或引入的金属离子,能够分别与羧酸型染料以及纤维之间以络合键的形式结合在一起,从而实现染料在纤维上的吸附和固着。本文采用多羧酸(聚马来酸酐)型大分子染料PMA-D1、PMA-D2以及分子量相对较小的羧酸型小分子染料D1~D10对海藻酸纤维进行染色研究,探究染料的染色机理和性能,并考察其最佳染色工艺和条件。采用“两浴法”的染色工艺,对PMA-D1、PMA-D2两种染料进行染色工艺研究。通过单因素法确定了其最佳染色工艺:预处理工艺中加入的Al3+的量为海藻酸纤维上钙离子含量的15%(mol%),预处理p H为6,预处理温度40℃,预处理时间60 min,染色色度2%(o.w.f),染色温度70℃,时间60 min,浴比1:30。染色结果说明,染料能够与纤维形成牢固的络合键结合,从而有效提高其上染率及染色牢度。在最佳的染色条件下,两种染料的上染率达到了75%以上,断裂强力损失小于7%,染色牢度达到3级以上。通过SEM测试表明纤维表面的形貌保存较完整。以对硝基苯胺、苯胺、2,4-二硝基苯胺、对氨基苯磺酸等为原料合成染料的重氮组分;以苯胺、氯乙酸、丙烯酸等为原料合成含有羧基的染料中间体并作为偶合组分;通过重氮偶合反应合成了偶氮结构羧酸型染料D1~D9。以2-氨基蒽醌、溴乙酸乙酯等为原料通过取代反应合成了蒽醌结构羧酸型染料D10。通过NMR和IR对10支染料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试确定了10支染料的最大吸收波长。对10支羧酸型小分子染料在海藻酸纤维上的染色行为和机理进行了研究。选取染料D1、D2、D6、D10考察该类型染料在海藻酸纤维的染色性能,并确定了最佳染色工艺:预处理染液中的Al3+的含量为2g/L,染色色度2%(o.w.f),染色p H为6,染色温度80℃,染色时间70 min,浴比1:20。在最佳染色条件下,偶氮型的含双羧甲基及双羧乙基的D2、D6染料的上染率能够达到85%以上,蒽醌型双羧甲基D10染料的上染率能够达到60%以上。结果表明,羧酸型小分子染料可以通过“络合染色”的方式达到对纤维上染的目的。相比于多羧酸型大分子染料,小分子染料由于溶解度更高,更加容易渗透进纤维内部,络合效果提升,染料的染色性能更加突出。染色后纤维的强力损失在5%以内,SEM测试亦表明纤维表面的形貌保存完整。通过对两类染料的构效关系及染色性能的研究,表明两类含多羧酸型结构的染料均能够较好的实现对海藻酸纤维的染色,各项性能优良,具有很好地应用前景。
唐秀琴[8](2020)在《靛蓝及茜草植物染料在涤纶纤维染色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人们绿色环保和健康生态意识的增强,天然染料以其优异的生态优势重回人们的视野。长期以来,天然染料主要应用于天然纤维的染色,而对其在涤纶等合成纤维的应用研究并不多,更是缺乏植物染料对合成纤维染色机理方面的研究。对此,本文以靛蓝、茜草植物染料和涤纶纤维为研究对象,详细探讨靛蓝、茜草上染涤纶纤维的染色机理并优化染色工艺。首先,鉴于靛蓝植物染料和涤纶纤维的结构特征,采用隐色酸染色法,以实现植物靛蓝对涤纶纤维的染色,进而分析靛蓝隐色酸上染涤纶纤维的染色机理。通过对靛蓝隐色酸上染涤纶纤维的动力学和热力学实验得出:靛蓝隐色酸对涤纶纤维染色过程的上染速率曲线符合准一级模型,吸附等温线最符合弗莱因德利希模型。在110℃120℃范围内,染料的平衡吸附量、半染时间和染色亲和力均随着染色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染色热为2.7946 kJ·mol-1,说明靛蓝隐色酸对涤纶纤维的染色过程是吸热反应;染色熵为0.0523 kJ·mol-1·K-1。其次,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得到靛蓝隐色酸对涤纶织物的最佳染色工艺为:当靛蓝染料用量为0.8%owf、保险粉用量为2g/L、染液pH值为6、染色温度为135℃、染色时间为20min、柠檬酸钾用量为9g/L。对染后织物各项性能分析可知,靛蓝隐色酸对涤纶纤维染色的织物具有较好的耐摩擦牢度,其干摩擦牢度达到4级,湿摩擦牢度达到3-4级,耐皂洗变色牢度及耐日晒牢度均达到4级,且具有一定的抗紫外性能,UPF值达到87.32。再次,为了研究茜草植物染料的染色特性,本文先对茜草染料固体的热稳定性和染液的热稳定性、pH值稳定性和金属离子稳定性进行了研究,测试分析发现:茜草植物染料粉末和染液在60-135℃范围内能稳定保存3h,热稳定性较好,可以应用于染色温度为135℃以内的染色过程;茜草染液的pH值稳定性和金属离子稳定性不佳,其颜色和溶液状态会随着染液pH值和金属离子种类的变化而变化。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分别以明矾、硫酸亚铁和硫酸铁为媒染剂,探讨预媒法、同媒法和后媒法等三种染色方法对涤纶纤维高温高压染色过程的适用性,研究发现,同媒染色法最佳。设计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研究了茜草植物染料对涤纶织物同媒染色时,媒染剂用量、染色温度、染色时间和染液pH值对涤纶织物染色效果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明矾、硫酸亚铁和硫酸铁用量分别为0.5%、2.5%、0.5%owf,染色温度135℃,染色时间50min,染液pH值为3时可使染色效果最佳。经过三种媒染剂与茜草植物染料同媒染色后的涤纶织物,各项色牢度优良,且日晒牢度达到5级以上、抗紫外线性能UPF值超过93.98。使用茜草植物染料对涤纶纤维进行染色,能够通过调节其染液pH值或使用不同的媒染剂以获得不同颜色的织物,其色彩丰富,各项色牢度及抗紫外性能均较好,但染后织物匀染性方面还需进一步改进。
鞠紫昕[9](2020)在《植物靛蓝染料的结构与性能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绿色环保的理念深入人心,合成染料在生产、使用和废弃过程中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天然染料则以其绿色安全、抗菌消炎和环境相容等优异的特性重新受到了世人的喜爱和追捧,尤其是使用最为广泛的植物靛蓝。为促进植物靛蓝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与应用,本课题以植物靛蓝染料为主要研究对象,对靛蓝的分子结构、光谱特性、染色工艺、鉴别方法与应用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本文通过采用理论计算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靛蓝的分子结构与光谱特性。几何构型研究表明,靛蓝为共轭程度较高的平面型分子,属于C2h点群;分子表面静电势揭示了单个靛蓝分子中可同时形成两个分子内氢键;前线轨道分析表明靛蓝分子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基于以上分子结构的研究,进一步分析了靛蓝在红外与拉曼光谱中的84种振动模式,研究了靛蓝在紫外与荧光光谱中的发光机制。光谱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靛蓝位于268 nm与612 nm处的主要特征吸收峰均属于π→π*跃迁,靛蓝位于486 nm处的荧光发射峰,也属于π→π*跃迁。以纯棉织物为载体,通过使用单因素与正交实验法优化了植物靛蓝的染色工艺参数。结果显示:以K/S值作为评价指标时,当植物靛蓝染料用量为5.0%(o.w.f),还原温度为50℃,烧碱浓度为0.625 g/L,保险粉浓度为1.125 g/L,分散剂浓度为10.0 g/L时,棉织物的染色效果最佳,此时K/S值可达13.518。对比了植物与合成靛蓝染料在物理性状、成分、染色性能与应用性能的差异。研究发现,植物靛蓝通常为粉末状,颜色萎暗,有鱼腥草气味,合成靛蓝通常为颗粒状,有金属光泽;市售植物靛蓝中掺杂氯化钠与硫酸钠等无机物,通过X射线衍射法与红外光谱法均可快速、准确地鉴别植物与合成靛蓝染料;染色性能对比研究的结果表明,植物靛蓝吸附在杂质上使染料颗粒变大,其扩散性和移染性相对较差,但植物靛蓝的初染性和匀染性均与合成靛蓝相似;应用性能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植物靛蓝与合成靛蓝染色织物的色牢度基本一致,均达到了服用性能指标,其中植物靛蓝染色织物的耐摩擦色牢度更好,且植物靛蓝染色织物的手感更加柔软,对大肠杆菌还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张炜,李惠军,郑环达[10](2019)在《超临界CO2在纺织中的染色进程》文中认为简述了超临界流体介质的特性和染色机理流程,从预处理方式、染色工艺条件、染料种类和纤维品几种方面概述了超临界CO2染色过程对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性能的影响,总结了超临界CO2产业化染色进程中的问题,并展望了超临界CO2染色技术的未来前景。
二、天然染料上染合成纤维的染色机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天然染料上染合成纤维的染色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1)聚酰亚胺纤维载体染色体系构建及染色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聚酰亚胺纤维的生产、性能及应用 |
1.2.1 聚酰亚胺纤维的生产 |
1.2.2 聚酰亚胺纤维的性能特点 |
1.2.3 聚酰亚胺纤维的应用 |
1.3 芳香酰胺类高性能纤维染色研究进展 |
1.3.1 纤维成型前改性和原液着色 |
1.3.2 纤维成型后改性和染色 |
1.4 聚酰亚胺纤维染色研究进展 |
1.4.1 原液着色法 |
1.4.2 表面改性法 |
1.4.3 超临界CO_2染色 |
1.4.4 载体染色 |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1.5.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聚酰亚胺纤维载体染色性能分析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
2.2.2 聚酰亚胺织物的常规染色 |
2.2.3 聚酰亚胺织物的载体染色 |
2.2.4 聚酰亚胺织物染色效果测试 |
2.2.5 染色聚酰亚胺织物色牢度测试 |
2.2.6 染色聚酰亚胺织物性能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聚酰亚胺纤维的染色性能分析 |
2.3.2 聚酰亚胺纤维的载体染色性能分析 |
2.3.3 三原色染色 |
2.3.4 染色织物的色牢度 |
2.3.5 染色织物的力学性能 |
2.3.6 染色织物的热稳定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聚酰亚胺纤维载体染色机理分析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3.2.2 聚酰亚胺织物对N-甲基甲酰苯胺的吸附 |
3.2.3 N-甲基甲酰苯胺对聚酰亚胺纤维性能影响测试 |
3.2.4 聚酰亚胺织物的干热处理 |
3.2.5 N-甲基甲酰苯胺对分散染料染液状态的影响测试 |
3.2.6 分散染料上染速率曲线和聚酰亚胺织物颜色变化曲线测试 |
3.2.7 分散染料的质谱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N-甲基甲酰苯胺对聚酰亚胺纤维结构的影响 |
3.3.2 N-甲基甲酰苯胺在聚酰亚胺纤维热稳定性的影响 |
3.3.3 N-甲基甲酰苯胺对聚酰亚胺纤维结晶性能的影响 |
3.3.4 N-甲基甲酰苯胺对聚酰亚胺纤维表观形貌以及纤维直径的影响 |
3.3.5 N-甲基甲酰苯胺对纤维机械性能的影响 |
3.3.6 除去N-甲基甲酰苯胺后聚酰亚胺纤维性能的变化 |
3.3.7 N-甲基甲酰苯胺对分散染料染液状态的影响 |
3.3.8 N-甲基甲酰苯胺对分散染料上染性能的影响 |
3.3.9 N-甲基甲酰苯胺对纤维和分散染料之间作用力的影响 |
3.3.10 聚酰亚胺纤维载体染色机理和上染过程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聚酰亚胺纤维染色工艺优化及颜色变化模型的建立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
4.2.2 中心组合试验设计 |
4.2.3 pH对聚酰亚胺纤维染色效果的影响测试 |
4.2.4 电解质对聚酰亚胺纤维染色效果的影响测试 |
4.2.5 MFA与分散染料之间的浓度关系对聚酰亚胺纤维染色性能的影响测试 |
4.2.6 聚酰亚胺纤维的三原色拼色染色 |
4.2.7 染色后聚酰亚胺织物颜色的测量与评估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中心组合试验 |
4.3.2 pH对聚酰亚胺纤维染色的影响 |
4.3.3 电解质对聚酰亚胺纤维染色的影响 |
4.3.4 MFA与分散染料之间的浓度关系对聚酰亚胺纤维染色效果的影响 |
4.3.5 染色聚酰亚胺纤维的颜色变化模型构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聚酰亚胺纤维内分散染料在高温下的分解与释放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5.2.2 聚酰亚胺织物的预处理 |
5.2.3 聚酰亚胺织物的染色 |
5.2.4 C.I.Disperse red167:1分子量的测试 |
5.2.5 DART-MS测试 |
5.2.6 DART-MS/MS测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C.I.Disperse red167:1分子量的确定和质谱峰分布 |
5.3.2 聚酰亚胺纤维内C.I.Disperse red167:1在高温下的释放行为 |
5.3.3 聚酰亚胺纤维内C.I.Disperse red167:1在高温下的热裂解行为 |
5.3.4 聚酰亚胺纤维内C.I.Disperse red167:1在高温下裂解产物分析 |
5.3.5 聚酰亚胺纤维内C.I.Disperse red167:1在高温下的裂解路径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2)竹束染色工艺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染料的简介与分类 |
1.2.2 竹材染色原理概述 |
1.2.3 竹材染色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点 |
1.5 技术路线 |
2 基于酸性染料的竹束染色工艺研究 |
2.1 引言 |
2.2 试验材料与设备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试验设计 |
2.3.2 染色方法 |
2.3.3 上染率测定 |
2.3.4 耐光色牢度测定 |
2.4 结果讨论 |
2.4.1 不同因素对上染率的影响 |
2.4.1.1 染色温度对上染率的影响 |
2.4.1.2 染色时间对上染率的影响 |
2.4.1.3 染液浓度对上染率的影响 |
2.4.1.4 染液pH值对上染率的影响 |
2.4.2 不同因素对耐光色牢度的影响 |
2.4.2.1 染色温度对耐光色牢度的影响 |
2.4.2.2 染色时间对耐光色牢度的影响 |
2.4.2.3 染液浓度对耐光色牢度的影响 |
2.4.2.4 染液pH值对耐光色牢度的影响 |
2.4.2.5 染色竹束光变色分析 |
2.5 小结 |
3 基于活性染料的竹束染色工艺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验材料与设备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设备 |
3.3 试验方法 |
3.3.1 试验设计 |
3.3.2 染色方法 |
3.3.3 上染率测定 |
3.3.4 耐光色牢度测定 |
3.4 结果讨论 |
3.4.1 不同因素对上染率的影响 |
3.4.1.1 染色温度对上染率的影响 |
3.4.1.2 染色时间对上染率的影响 |
3.4.1.3 染液浓度对上染率的影响 |
3.4.1.4 元明粉浓度对上染率的影响 |
3.4.2 不同因素对耐光色牢度的影响 |
3.4.2.1 染色温度对耐光色牢度的影响 |
3.4.2.2 染色时间对耐光色牢度的影响 |
3.4.2.3 染液浓度对耐光色牢度的影响 |
3.4.2.4 元明粉浓度对耐光色牢度的影响 |
3.4.2.5 染色竹束光变色分析 |
3.5 小结 |
4 两种类型染料染色竹束性能对比分析 |
4.1 引言 |
4.2 试验设计 |
4.2.1 上染率 |
4.2.2 染色材表观颜色 |
4.2.3 耐光色牢度 |
4.3 结果分析 |
4.3.1 上染率对比 |
4.3.2 染色材表观颜色对比 |
4.3.3 耐光色牢度对比 |
4.4 小结 |
5 酸性染料和活性染料染色机理探究 |
5.1 引言 |
5.2 试验方法 |
5.2.1 染色竹束性能表征 |
5.2.1.1 染料粒径分析测试 |
5.2.1.2 染色竹束红外光谱分析 |
5.2.1.3 染色竹束扫描电镜分析 |
5.2.2 染色竹束动力学分析 |
5.2.2.1 试验材料与设备 |
5.2.2.2 试验设计与步骤 |
5.3 结果分析 |
5.3.1 不同染料粒径分析 |
5.3.2 红外光谱分析 |
5.3.3 扫描电镜分析 |
5.3.4 动力学分析 |
5.3.4.1 染色动力学曲线 |
5.3.4.2 动力学模型 |
5.4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酸性染料染色竹束上染率与耐光色牢度分析 |
6.1.2 活性染料染色竹束上染率与耐光色牢度分析 |
6.1.3 两种类型染料染色竹束染色性能对比 |
6.1.4 染色机理分析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3)植物基天然媒染剂的开发及其在羊毛织物染色和功能整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天然染料的简介 |
1.2.1 天然染料的历史 |
1.2.2 天然染料的分类 |
1.2.3 天然染料的显色机理 |
1.2.4 天然染料的提取 |
1.2.5 天然染料的局限性 |
1.3 天然媒染剂的简介 |
1.3.1 媒染剂的分类 |
1.3.2 媒染原理 |
1.3.3 植物基天然媒染剂的开发 |
1.4 纺织品的染色与功能整理 |
1.4.1 纺织品的分类 |
1.4.2 染色的基础 |
1.4.3 纺织品的功能整理 |
1.5 研究意义内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 |
1.5.4 创新性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试剂 |
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与测试 |
2.3.1 天然媒染剂提取工艺参数的确定 |
2.3.2 天然媒染剂的傅立叶红外光谱测试及成分测试 |
2.3.3 天然媒染剂的形貌测试和元素测试 |
2.3.4 天然媒染剂的热稳定性测试 |
2.3.5 天然媒染剂及羊毛织物的功能性测试 |
2.3.6 染整工艺的优化 |
2.3.7 媒染方法 |
2.3.8 染整羊毛织物的颜色参数测试 |
2.3.9 染整羊毛织物的色牢度测试 |
2.3.10 染整羊毛织物的抗紫外线性能测试 |
2.3.11 天然媒染剂提取液吸光度测试及染整动力学计算 |
3 去离子水提取乌桕天然媒染剂并对羊毛织物染色和功能整理的探究 |
3.1 引言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乌桕天然媒染剂提取参数分析 |
3.2.2 乌桕天然媒染剂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及成分分析 |
3.2.3 乌桕天然媒染剂热稳定性能分析 |
3.2.4 乌桕天然媒染剂的抗氧化性能分析 |
3.2.5 乌桕天然媒染剂的抗菌性能分析 |
3.2.6 染整工艺参数对羊毛织物的影响 |
3.2.7 染整羊毛织物的颜色参数分析及色牢度分析 |
3.2.8 染整羊毛织物的功能分析 |
3.2.9 乌桕天然媒染剂上染羊毛纤维的动力学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4 不同溶剂提取艾叶天然媒染剂并对羊毛织物染色和功能整理的探究 |
4.1 引言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艾叶天然媒染剂提取参数分析 |
4.2.2 艾叶天然媒染剂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及成分分析 |
4.2.3 艾叶天然媒染剂的热稳定性能分析 |
4.2.4 染整羊毛织物的颜色参数及色牢度分析 |
4.2.5 染整羊毛织物的抗紫外性能分析 |
4.2.6 染整羊毛织物的抗菌性能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乙醇水溶剂提取枇杷子皮天然媒染剂并对羊毛织物染色和功能整理的探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2.1 枇杷子皮天然媒染剂提取参数的优化 |
5.2.2 枇杷子皮天然媒染剂的特征分析 |
5.2.3 染整羊毛织物的工艺参数分析 |
5.2.4 染整羊毛织物的色彩性能分析 |
5.2.5 染整羊毛织物的色牢度分析 |
5.2.6 染整羊毛织物的功能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酸性乙醇水溶剂提取银杏天然媒染剂并对羊毛织物染色和功能整理的探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6.2.1 银杏天然媒染剂的化学组成和热性能分析 |
6.2.2 染整工艺参数的优化 |
6.2.3 染色动力学分析 |
6.2.4 染色热力学分析 |
6.2.5 媒染结果分析 |
6.2.6 染整羊毛织物的抗紫外性能分析 |
6.2.7 银杏叶天然媒染剂的抗菌性能分析 |
6.2.8 染整羊毛织物的抗菌性能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成果 |
发表论文 |
科研项目 |
专着章节 |
(4)超临界CO2染色机理的研究进展(待续)(论文提纲范文)
1 超临界CO2对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1.1 吸附及增塑作用 |
1.2 结晶性能 |
1.3 表面形态 |
1.4 机械性能 |
2 超临界CO2的染色机理 |
2.1 超临界CO2对染料的溶解 |
2.2 染料对纤维的上染 |
(5)基于废食用油-水两相体系的棉织物活性染料染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传统水浴活性染料染色存在的问题 |
1.2 非水浴中的活性染色研究 |
1.2.1 有机溶剂染色 |
1.2.2 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 |
1.2.3 反胶束染色 |
1.3 废食用油应用研究进展 |
1.3.1 基本性质 |
1.3.2 应用进展 |
1.4 棉活性染色预处理进展 |
1.4.1 显微镜法 |
1.4.2 干燥速率法 |
1.4.3 离心法 |
1.5 活性染料在溶剂染色中的吸附研究进展 |
1.5.1 分光光度法 |
1.5.2 分子模拟技术 |
1.6 活性染料在溶剂染色中的固色研究进展 |
1.6.1 分光光度法 |
1.6.2 颜色测量法 |
1.6.3 高效液相色谱法 |
1.6.4 量子化学计算 |
1.7 活性染料配伍性研究进展 |
1.8 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
1.8.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8.2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2.1 废食用油的碱炼 |
2.2.2 废食用油-水两相悬浮体体系染色工艺 |
2.2.3 废食用油-水两相乳液体系染色工艺 |
2.2.4 废食用油-水两相体系和传统水相体系染色机理对比 |
2.2.5 废食用油-水两相体系和传统水相体系的染色质量 |
2.2.6 废食用油在废食用油-水两相体系中的回用性能测试 |
2.2.7 染色过程中废食用油的降解及对染色体系的影响 |
2.2.8 三原色染料在废食用油-水两相体系和传统水相体系的配色对比 |
2.2.9 织物上的废食用油去除效率测试 |
2.2.10 染色废水生物降解性能测试 |
2.4.11 废食用油-水两相体系在喷射染色机中试实验 |
2.3.12 数据统计学分析 |
第三章 棉织物在废食用油-水悬浮体体系中的染色研究 |
3.1 引言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球磨工艺对活性染料粒径的的影响 |
3.2.2 废食用油的预处理对染色质量的影响 |
3.2.3 悬浮体体系和传统水相染色机理差异 |
3.2.4 悬浮体体系与传统水相体系染色质量对比 |
3.2.5 废食用油回用于悬浮体体系的染色性能 |
3.2.6 从棉织物上去除废食用油的效率 |
3.2.7 悬浮体体系和传统水相体系染色废水生物降解性 |
3.2.8 悬浮体染色体系在喷射染色机中试结果 |
3.2.9 悬浮体体系和传统水相体系物料成本对比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棉织物在废食用油-水乳液体系中的染色研究 |
4.1 引言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乳液体系稳定性和含水量对染色质量的影响 |
4.2.2 乙烯砜型染料在悬浮体体系和乳液体系染色质量对比 |
4.2.3 乳液体系和传统水相体系染色机理差异 |
4.2.4 乳液体系与传统水相体系染色质量对比 |
4.2.5 废食用油回用于乳液体系的染色性能 |
4.2.6 从棉织物上去除废食用油的效率 |
4.2.7 乳液体系和传统水相体系染色废水生物降解性 |
4.2.8 乳液染色体系在喷射染色机中试结果 |
4.2.9 乳液体系和传统水相体系物料成本对比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棉织物在废食用油-水两相体系中的循环染色研究 |
5.1 引言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染色次数对废食用油-水体系染色质量的影响 |
5.2.2 废食用油降解产物对两相体系的影响机理 |
5.2.3 废食用油降解产物对两相体系染色质量的影响 |
5.2.4 废食用油降解产物的去除方式对两相体系染色质量的影响 |
5.2.5 两相体系与传统水相体系对棉织物物理性能的影响 |
5.2.6 两相体系和传统水相体系染色废水的排放和降解性对比 |
5.2.7 两相染色体系与生物柴油经济价值对比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活性染料在废食用油-水两相体系中的配伍性研究 |
6.1 引言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相异活性基染料在两相体系和传统水相体系中的染色质量 |
6.2.2 三原色染料在两相体系和传统水相体系中的固色速率 |
6.2.3 两相体系与传统水相体系染色配方之间的关系 |
6.2.4 两相体系与传统水相体系颜色的差异 |
6.2.5 三原色染料在两相体系中的拼色稳定性 |
6.2.6 两相体系与传统水相体系的色牢度对比 |
6.2.7 常用活性染料在两相体系中的配伍性 |
6.2.8 两相体系与传统水相体系的成本对比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成果 |
(6)天然染料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天然染料分类 |
1.1 按来源分类 |
1.2 按颜色分类 |
1.3 按化学结构分类 |
1.4 按应用分类 |
2 天然染料的提取方法 |
3 天然染料印染产品具备的功能性 |
3.1 抗菌功能 |
3.2 防紫外线功能 |
3.3 防虫功能 |
4 天然染料染色的新型加工技术 |
4.1 酶辅助染色法 |
4.2 超声波、微波染色法 |
4.3 纤维改性染色法 |
5 结论 |
(7)海藻酸纤维用羧酸型染料及其络合染色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海藻酸纤维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海藻酸纤维简介 |
1.2.1 海藻酸纤维的化学结构 |
1.2.2 海藻酸纤维的生产流程 |
1.2.3 海藻酸纤维的性能 |
1.2.4 海藻酸纤维的应用现状 |
1.3 海藻酸纤维的染色现状 |
1.3.1 纤维改性 |
1.3.2 海藻酸纤维混纺染色 |
1.3.3 原浆着色 |
1.3.4 传统染料的筛选及染色工艺 |
1.3.5 专用染料及染色助剂开发 |
1.4 论文的设计思路 |
第二章 多羧酸(PMA)型大分子染料的染色工艺研究 |
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2.1.1 纤维与染料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仪器 |
2.2 实验及测试方法 |
2.2.1 纤维准备 |
2.2.2 染色工艺 |
2.2.3 上染率测试 |
2.2.4 断裂强力测试 |
2.2.5 SEM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染色工艺对比 |
2.3.2 预处理条件对染色性能的影响 |
2.3.3 染色条件对染色性能的影响 |
2.3.4 海藻酸纤维染色前后强力分析 |
2.3.5 海藻酸纤维染色前后SEM电镜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羧酸型小分子染料的合成与表征 |
3.1 引言 |
3.1.1 主要试剂 |
3.1.2 仪器 |
3.2 羧酸型小分子染料的合成与表征方法 |
3.2.1 偶氮结构羧酸型小分子染料的合成 |
3.2.2 蒽醌结构羧酸型小分子染料的合成 |
3.2.3 羧酸型小分子染料的分析表征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羧酸型小分子染料的结构表征 |
3.3.2 羧酸型小分子染料的光谱吸收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羧酸型小分子染料的染色工艺研究 |
4.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4.1.1 纤维与染料 |
4.1.2 主要试剂 |
4.1.3 仪器 |
4.2 实验及测试方法 |
4.2.1 纤维准备 |
4.2.2 染色工艺 |
4.2.3 上染率测试 |
4.2.4 断裂强力测试 |
4.2.5 SEM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预处理条件对染色性能的影响 |
4.3.2 染色条件对染色性能的影响 |
4.3.3 染料结构与染色性能的关系 |
4.3.4 海藻酸纤维染色前后断裂强力分析 |
4.3.5 海藻酸纤维染色前后SEM电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合成染料的核磁数据及谱图 |
附录B 合成染料的红外谱图 |
附录C 合成染料的紫外-可见光谱图 |
在读期间的成果 |
致谢 |
(8)靛蓝及茜草植物染料在涤纶纤维染色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天然植物染料靛蓝和茜草概述 |
1.3.1 靛蓝的结构与特性 |
1.3.2 茜草简介 |
1.3.3 茜草染料的主要组成 |
1.3.4 天然染料的染色方法 |
1.4 课题的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
2 靛蓝隐色酸对涤纶纤维的染色机理和染色工艺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仪器和药品 |
2.1.2 靛蓝隐色酸对涤纶纤维的染色机理分析 |
2.1.2.1 染色方法 |
2.1.2.2 最大吸收波长和保温时间的确定 |
2.1.2.3 标准工作曲线 |
2.1.2.4 靛蓝隐色酸对涤纶纤维上染速率曲线 |
2.1.2.5 靛蓝隐色酸对涤纶纤维染色吸附等温线 |
2.1.3 靛蓝隐色酸对涤纶纤维的染色工艺研究 |
2.1.3.1 染色方法 |
2.1.3.2 靛蓝隐色酸的单因素染色实验 |
2.1.3.3 靛蓝隐色酸染色的正交实验 |
2.1.3.4 染色效果的测试与评价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靛蓝隐色酸对涤纶纤维的染色机理分析 |
2.2.1.1 最大吸收波长和保温时间的确定 |
2.2.1.2 靛蓝隐色酸的标准工作曲线 |
2.2.1.3 靛蓝隐色酸对涤纶纤维染色动力学特征 |
2.2.1.4 靛蓝隐色酸对涤纶纤维染色热力学分析 |
2.2.2 靛蓝隐色酸对涤纶纤维的染色工艺优化 |
2.2.2.1 靛蓝隐色酸的单因素实验分析 |
2.2.2.2 靛蓝隐色酸染色工艺优化 |
2.2.2.3 色牢度变化 |
2.3 本章小结 |
3 茜草植物染料的稳定性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仪器和药品 |
3.1.2 实验方法 |
3.1.2.1 茜草植物染料固体粉末的热稳定性 |
3.1.2.2 茜草植物染料染液的各项稳定性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茜草植物染料粉末的热稳定性分析 |
3.2.2 茜草植物染料染液的稳定性 |
3.3 本章小结 |
4 茜草植物染料对涤纶纤维的染色工艺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1.1 实验仪器和药品 |
4.1.2 茜草植物染料对涤纶纤维的染色工艺优化 |
4.1.2.1 染色方法 |
4.1.2.2 茜草植物染料的单因素染色实验 |
4.1.2.3 茜草植物染料的正交染色实验设计 |
4.1.2.4 染色效果的评价及测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工艺条件对染色效果的影响 |
4.2.2 茜草植物染料染色工艺优化 |
4.2.3 染色织物效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全文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植物靛蓝染料的结构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植物染料概述 |
1.2.1 植物染料的分类 |
1.2.2 植物染料的染色方法 |
1.2.3 植物染料的应用现状 |
1.3 靛蓝染料的简介 |
1.4 靛蓝染料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靛蓝的理论研究进展 |
1.4.2 靛蓝的染色研究现状 |
1.4.3 植物靛蓝的鉴别方法 |
1.4.4 植物靛蓝的局限性 |
1.5 课题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二章 靛蓝的分子结构与光谱特性研究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内容 |
2.2.1 溶液配制 |
2.2.2 测试方法 |
2.2.3 计算方法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几何构型 |
2.3.2 分子表面静电势 |
2.3.3 前线轨道分析 |
2.3.4 振动光谱 |
2.3.5 紫外光谱 |
2.3.6 荧光光谱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植物靛蓝对棉织物染色工艺的优化 |
3.1 靛蓝对棉的染色机理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内容 |
3.3.1 染色方法和工艺 |
3.3.2 单因素对染色效果的影响 |
3.3.3 测试方法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1 还原温度对染色效果的影响 |
3.4.2 烧碱浓度对染色效果的影响 |
3.4.3 保险粉浓度对染色效果的影响 |
3.4.4 分散剂浓度对染色效果的影响 |
3.5 正交实验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植物与合成靛蓝的成分分析与性能对比 |
4.1 植物与合成靛蓝染料成分分析 |
4.1.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1.2 实验内容 |
4.1.3 结果与讨论 |
4.2 植物与合成靛蓝染色性能比较 |
4.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2.2 实验内容 |
4.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 植物与合成靛蓝染色织物应用性能对比 |
4.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3.2 实验内容 |
4.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超临界CO2在纺织中的染色进程(论文提纲范文)
1 超临界流体染色简述 |
1.1 超临界流体的性质及选择 |
1.2 超临界CO2的染色机理 |
1.3 超临界CO2装置及染色流程 |
2 超临界CO2在纤维染色方面的研究进程 |
2.1 天然纤维的染色 |
2.1.1 麻 |
2.1.2 棉 |
2.1.3 羊毛 |
2.1.4 蚕丝 |
2.2 合成纤维的染色 |
2.2.1 涤纶 |
2.2.2 丙纶 |
2.2.3 锦纶 |
2.2.4 芳纶 |
3 结语 |
四、天然染料上染合成纤维的染色机理(论文参考文献)
- [1]聚酰亚胺纤维载体染色体系构建及染色性能研究[D]. 邵冬燕. 江南大学, 2021
- [2]竹束染色工艺及机理研究[D]. 杨思倩. 浙江农林大学, 2021
- [3]植物基天然媒染剂的开发及其在羊毛织物染色和功能整理中的应用[D]. 周琪. 西南大学, 2021(01)
- [4]超临界CO2染色机理的研究进展(待续)[J]. 袁淑英,王威强,胡德栋,孙发玉,瞿德浩. 印染助剂, 2021(02)
- [5]基于废食用油-水两相体系的棉织物活性染料染色研究[D]. 刘林云. 江南大学, 2020
- [6]天然染料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J]. 万骏,李俊锋,姜会钰,姚金波. 纺织导报, 2020(10)
- [7]海藻酸纤维用羧酸型染料及其络合染色性能的研究[D]. 李赵义. 山东理工大学, 2020(02)
- [8]靛蓝及茜草植物染料在涤纶纤维染色中的应用研究[D]. 唐秀琴. 武汉纺织大学, 2020(02)
- [9]植物靛蓝染料的结构与性能研究[D]. 鞠紫昕. 东华大学, 2020(12)
- [10]超临界CO2在纺织中的染色进程[J]. 张炜,李惠军,郑环达. 上海纺织科技,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