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初探论文_韦素锦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初探论文_韦素锦

广西柳州柳江区成团镇里湾小学 广西 柳州 545100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20)01-013-01

这些年来,我国经济在取得高速度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一群特殊群体---留守儿童,这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的一大问题。学习能力低、性格偏激、心理障碍等等是留守儿童的共性,因,涉及面广、影响巨大、形成因素复杂等等原因,已经引起社会强烈关注。留守儿童是指那些父母在外工作,孩子主要由老人监护繁荣儿童,这些儿童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在生活、学习、心理等等方面出现诸多问题。

一、前言

眼下,我国经济正在由高速度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进行转化,由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在经济利益驱使选,出现了农民在外务工或者学习的浪潮,一些农村地区的父母长期在外务工,将孩子留给老人照顾,于是,产生了一个新群体--留守儿童。那么,留守儿童的标准是什么呢?就是那些父母长期在外务工,孩子留在本地上学的儿童,这些儿童并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感受不到亲情,看不到希望,这些儿童在学习、生活、心理等等方面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性格沉默、抗挫折能力差、过于敏感、学习负担沉重等等。这些年来,留守儿童成为教育界的一个新话题。留守儿童不仅仅关系到他们自身的茁壮成长,而且关系到农村地区教育发展势头,甚至会影响到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因此,家庭、学校、社会都要给与充分关注,深入探讨这一社会性问题,并总结解决之道。

二、留守儿童形成的主要原因

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推进,一些农村劳动力开始向城市涌入,因此,一些父母只能将孩子交给老人看管,从而引发一系列问题,对于留守儿童而言,他们长期缺乏父母教育,再加上老人对孩子过于溺爱,逐步养成一些不良的言行,主要体现在家庭教育、身心健康、人身安全等等,甚至出现一些儿童违法犯罪的事件,农村留守儿童这些尖锐的问题已经引起社会普遍关注,留守儿童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产生的原因主要由以下几点

1.父母教育丧失

一些留守儿童的父母常年在外务工,和孩子接触的时间少之又少,以至于他们缺乏父母教育,而老人主要负责孩子的吃饭、穿衣等等生活问题,对于孩子的教育心有余而力不足。由于亲情的长期缺乏,留守儿童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体验不到家庭的温馨,一些不良的言行得不到纠正,以至于我行我素,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老人由于文化水平较低、思想落后、教育方法单一,不会深入思考和针对性教育,对于那些留守儿童过于溺爱。以至于他们在心理、思想、学习等等方面染上恶习,老人的教育方法比较简单,要不就是不闻不问要不就是打骂,这些方法对孩子造成极大心理损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学校教育不足

我国的一些农村地区,办学条件较差,设施简单,师资力量薄弱、优秀教师匮乏,许多学校没有开设心理辅导课,缺乏心理辅导教师,以至于无法对儿童的心理、生活、安全、法制等等教育,忽视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这些不利因素制约着留守儿童茁壮成长。学校是留守儿童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对他们实施教育的重要平台。学校教育条件不足导致留守儿童教育更加复杂化。

3.城乡户口限制

长期以来,我国城乡户口隔离,形成城市人和农村人两大鲜明群体,同时也加剧了城乡不均衡发展,这种户籍限制不仅影响着两地人口的自由流动而且对城乡教育产生深远影响。导致父母无法将孩子留在身边,因此,要想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这一重大性问题,需要充分发挥教育部门主导作用,激发社会力量参与其中,打造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教育模式,形成教育合力,力求留守儿童学习进步、体验亲情和安全保障。

4.安全问题

由于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不均衡,尤其是在农村地区,这种现象更加明显,在经济利益驱使下,一些农村劳动人口开始涌入城市,由于受到经济、时间等等因素影响,孩子只能留在当地,由此产生了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由于留守儿童由老人照顾,父母教育角色丧失,这给留守儿童的身体和心理带来消极影响,留守儿童主要分布在广大的农村地区,一般过年父母才能和孩子团聚,绝大部分的时间是两地分隔。目前,我国留守儿童主要体现在安全问题上问题。 由于在生活中父母没有尽到照顾的责任,一些留守儿童营养匮乏现象比较明显,这给他们身体成长带来不利影响,由于儿童自身局限性,同时老人缺乏防范意识,以至于留守儿童时常受到外界的侵害。

三、提高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措施

1.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最大限度吸引农村人口能在家乡或者附近工作,当地政府出台一些优惠政策,鼓励那些有能力的农民工回乡创业。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

2.增强学校教育意识

建立一套完善的农村留守儿童档案,内容包括;家庭背景、家长姓名、家庭地址、联系方式等等,以便增强家长和教师的联系和互动。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加专业的服务,更多关注那些后进生,依据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增加相应的课程。

3.加大教育设施投入

本地教育部门要制定一系列优惠的政策,吸引社会资金、人力、物力等等参与到学校设施中,并给与一定的优惠,努力减轻农民工子女的教育费用投入,促使他们能安心在外务工。

4.加快户籍改革

努力淡化户籍制度的影响程度,比如,就业、医疗、住房、教育等等,保障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同等权利,促使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子女能走进城市学校,取消一些农民工子女入学限制,降低他们的学习费用。保障其和城市孩子相同的教育权利。由此一来,儿童留在父母身边,留守儿童这一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

论文作者:韦素锦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20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5/6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初探论文_韦素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