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幼儿教师“指令”的另一种解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幼儿教师论文,指令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什么是指令
在幼儿园,教师的“指令”就是指教师(说话者)想让幼儿(听话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做出相应的语言、行为反应而发出的信号,包括语言的、眼神的、动作的。例如:活动进行过程中,经常可以见到老师吩咐幼儿按自己的要求去做,有时是语言——“请小朋友们坐好”,“看老师这里”,“现在去喝水、上厕所”等;有时是眼神或者动作——紧盯着那个正在玩水的幼儿(试图以眼神制止幼儿当前的违规行为)……因为儿童年龄较小,语言比眼神和动作更能引起他们的注意,因此幼儿园中教师使用的语言性指令更多一些。下面以一个中班的案例来分析幼儿教师的语言“指令”。
2 案例
案例:中班的主教老师陈老师正在组织一个语言活动,先给儿童讲《小花籽找快乐》的故事,然后针对故事内容进行提问,再请儿童回答。讲故事和提问的过程中,有的小朋友在玩自己的衣服,有的与同伴说话,还有的甚至离开了座位。见此情况,陈老师不得不经常提醒儿童“坐好了”、“不要讲话”。其中有一个叫宇的幼儿则是一直都游离在老师组织的活动之外。活动刚一开始,他就在玩自己的贴纸,然后是玩彩球,接着坐到地板上玩,这时他突然瞥见配教老师李老师的眼睛盯着他,赶紧爬起来,坐回座位。一会后,他又起身离开座位,去了厕所,从厕所出来,就径直走出去喝水。被李老师发现了,向他喊道:“宇,你干嘛?”宇望了李老师一眼,见李老师并没有强制自己回去的意思,于是他就一边喝水,边走去自然角,观察鱼缸里的泥鳅。这时他突然看到平日的体育老师在给其他班的儿童上体育课,就向他打招呼:“黄老师,黄老师。”听到这个声音,陈老师才发现原来宇一直还在外面,于是大声地朝他喊道:“陈宇,你还不回来?”宇听老师生气了,赶紧跑回教室,坐好。活动结束后,我问宇:“你喜欢陈老师讲的故事吗?”他干脆地回答道:“不喜欢。”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教师往往将自己定位于幼儿的教育者、管理者,从而将幼儿置于被教育、被管理的地位,所以教师常常以指令的方式去“指挥”幼儿该干什么。这种师幼关系是不对称的。在案例中,老师对幼儿陈宇的语言指令有两次。第一次李老师问他“你干嘛”,这表面上看来是在询问他,但其实际意思是:要求他赶快回座位坐好。然而幼儿这时并没有回座位,也许是他没有弄清楚老师的真实意图,也许是明白了老师的意图,但是不愿意按照老师的意思去做。第二次的指令是“陈宇,你还不回来?”以反问的语气来表示自己已经生气了,这次是清清楚楚地表明要陈宇回座位,他才赶紧跑回去了。
我们分析一下教师对幼儿的指令,就会发现这些指令除了让幼儿有要求幼儿按照老师的想法做以外,还体现了教师的权威、教师对幼儿言行的控制以及教师的价值判断。
3对幼儿教师指令性话语的解读
1.教师的“指令”体现了教师权威
案例中出现的儿童不认真参与教师组织的活动这种情况,教师一般采用的都是“认真一点”、“别讲话”、“还不快坐好”等指令性语言,试图让儿童回到此刻正在进行的活动情境中来。从结果看来,这些指令对儿童有一定的制约作用,能够让儿童暂时回到活动中来。不过真正起作用的并非是老师的指令,而是教师发出的指令中负载着的教师的权威。这一权威是由社会文化和教育制度所赋予的。
几千年来,我国一直奉行“尊师重道,师道尊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观念。在人们心目中,教师具有很高的威信,他们的话是必须要听的。幼儿从小在家长那接受的也是这样的教育,他们上幼儿园之前,家长会告诉他们:“在幼儿园你可一定要听老师的话啊。”经常地受到这种文化的耳濡目染,使得幼儿越来越习惯于服从教师的权威。
现行的教育制度也默认了教师的权威,体现在:教师有权惩罚和奖励幼儿。幼儿为了避免惩罚或者是获得奖励,他们常常会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服从于老师,不管这个服从是表面的还是真实的。幼儿对教师的“服从”在很大程度上是社会制度的一种“规定”,是教育本身的一种特质——施教者有责任影响受教者的发展,受教育者有义务接受施教者的指导。幼儿一进幼儿园,教师们会对他们进行所谓的常规训练,训练的内容其实就是要听老师的指令,比如老师说“一二三”,幼儿就要一边说“坐好了”,一边上位坐好。如果有幼儿不按照老师的指令做的话,老师要么就一直训练下去,直到幼儿能做好为止;要么就会惩罚那些做得不好的,以此告诫他们:你必须听我的,按我说的去做。
2.教师的指令是一种控制
教师的指令是对幼儿言行的种控制。控制的目的是防止教学活动中出现混乱,保证活动有序地、顺利进行。控制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包括:什么时候该回答问题,什么时候该休息,什么时候该喝水、上厕所等等。
教师在下达这些指令的时候只是从教师的角度考虑,训练幼儿在特定的时间做规定的事,这样更方便管理,并未顾及儿童的真实感受和需要。让人担忧的是老师们在发出这些控制性的指令时,看到的仅仅是这些指令能让儿童的言行符合自己的要求,却没有意识到,这些指令对于儿童实际上预示着一种强制。
从教育角度看:教师已经违背了“教学过程中,幼儿也是主体之一”这一教育观念。把自己看成是教学的主宰者,幼儿要听命于自己,让他干什么,他就应该干什么。长此下去,幼儿就会形成对老师服从和依赖的思维定势。教师忽视了幼儿是一个能动的主体,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他们不可能用自己的思维来代替幼儿的思维。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教师与幼儿的社会地位不一样,教师是社会规范的代表,处于优势地位。地位上的差别带来了教师相对于幼儿的优越心理,他们在潜意识里就觉得他们有权决定幼儿该做什么。
5.指令传达了教师的价值判断
教师发出指令的目的是让儿童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具体体现在当儿童的言行符合自己的价值判断时,就会给予表扬和鼓励;而当儿童的言行不符合自己的价值判断时,教师往往会给予新的指令,调整其言行,如果这样不行,老师就会责怪甚至惩罚学生。因此教师的指令也体现出了教师的一种价值判断——什么样的行为是好的,什么样的行为是不允许的。
因为幼儿园阶段的儿童不能对件事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也没有独立的自我评价(直到幼儿晚期才开始出现独立的评价),他们判断的依据是老师是否认可,所以老师流露出的价值判断直接决定了儿童的价值判断和行为。
必须承认,幼儿已经具有了能够察言观色并采取相应的反应行为的能力。他们不仅能直接从教师的评价话语,还能从教师的面部表情和行为语言来“解读”教师的态度。如果老师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是:凡是按照老师要求做的孩子就是好孩子,老师就喜欢他;凡是违反老师的规定的孩子,老师就不喜欢他。那么就有可能会导致部分幼儿隐藏真实的自己,伪装起来;或者放弃自己的主张和个性,去迎合老师、讨好老师,在老师面前尽量表现得“乖”和“听话”。老师相对于学生来说地位较高且是掌握着学生“命运”的人,儿童或者是为了获得老师的好感,或者是为了避免老师的惩罚,他们会揣测老师的想法,做出老师喜欢的行为,渐渐就成为了当着老师是一套,背着老师又是另外一套。也许到有天,我们突然发现了这个真相,不免大惊失色:“孩子怎么会是这样的呢?我们没有这样教他们啊!”殊不知,教师口头上是没有交给孩子“迎合”、“讨好”、“伪装”,但他们的态度却教了。因此,教师实在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尽量减少对幼儿负面的显性和隐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