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拌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措施探讨邓世侣论文_邓世侣

预拌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措施探讨邓世侣论文_邓世侣

邓世侣

广西武侨大都混凝土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速度不断的加快,对我国建筑行业的施工质量的要求与标准越来越高,各类建筑工程的数量和规模都在不断增加。对于一个建筑企业来说,施工质量的保证是其谋求生存与发展的必经之路,所以对于工程的施工质量要更加重视。施工质量的保证是其谋求生存与发展的必经之路,所以对于工程的施工质量要更加重视,尤其是对施工的原材料的控制。基于此,本文就预拌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措施展开论述,旨在进一步提升我国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预拌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

一、预拌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的意义分析

1、有利于保持混凝土实践应用中良好的功能特性,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可靠性。实践过程中若项目施工企业及人员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对预拌混凝土原材料质量进行科学控制,处理好其中的存在问题,将会使混凝土原材料性能得以优化,从而保持其实践应用中良好的功能特性,并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可靠性;

2、有利于提升混凝土质量控制水平,优化其控制方式。项目施工人员通过对不同质量控制措施的灵活使用,实现预拌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时,将会为其质量控制工作落实提供相应的参考信息,促使其整体的质量控制水平得以不断提升,长此以往,有利于优化预拌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方式;

3、有利于降低混凝土施工风险,消除其作业计划实施中的安全隐患。实践中通过对预拌混凝土原材料实际应用概况的深入分析,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其存在质量缺陷的原材料进行科学处理,将会实现项目施工中混凝土原材料的安全使用,最终达到其施工风险降低的目的,并消除预拌混凝土作业计划实施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二、预拌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控制要点

1、对水泥的质量进行有力的控制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水泥作为混凝土主要的胶凝材料,对混凝土的质量起着关键的影响作用,因此对于水泥的质量要严格把关。

(1)科学、合理的选择水泥。对于水泥的选择的方面,首先要根据我们建筑工程的实际需要来确定水泥厂家规模的大小或者是自生产水泥熟料的企业,需要注意的是不要选择日生产量低于2000t水泥的规模较小的粉磨站,以此来为水泥产品的稳定性提供保障。同时,在选择水泥的过程中,要对水泥生产中的熟料、掺合料、调凝剂的生产比等方面因素进行严格的调查,防止在施工过程中使用高碱含量或者是高铝含量的水泥,还要对水泥相关的内容做一份详细的记录或者是备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完善水泥的检测工作。在水泥采购回来之后,相关的工作人员要根据标准最好水泥的分批留样工作,相关的人员进行试验工作,若水泥的品种发生改变时,要根据混凝土的一定的配合比来进行水泥和添加剂的适应性以及混凝土的和易性方面的两种试验,在出示有关于龄期的混凝土的性能的指标数据之后,水泥才被允许使用。

(3)将水泥的资料收集完整。在每次采购水泥的时候都必须向水泥的供货商索要水泥理化检验报告,要根据每一批次的水泥的试验结果进行比对、分析,从其中寻求最佳的生产配比,并且还要对其技术的资料进行保存,建立起自备数据库,方便在以后的工作中使用。

2、粉煤灰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

粉煤灰对于水泥混凝土的微观结构有一定的影响,可以在改善其微观结构的前提下,减小对水的吸附能力,降低水泥水化的需水量,增加粉煤灰掺加的混凝土的抗裂性。同时,粉煤灰掺加到混凝土之中还可以较好地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提升混凝土的黏性,减少混凝土的离析和泌水现象,在节约水泥用量的同时提升混凝土的抗渗性、抗冻性及碱骨料反应。

3、外加剂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

不同类型的减水剂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混凝土的质量,要认真做好外加剂的对比选定工作,根据混凝土的技术性能、施工工艺等情况,进行比较确定。通常来说,对于混凝土早期强度要求较高的市政工程、二氧化碳浓度较高工程或者工期相对短的冬季施工工程,应当选用早期强度较好、对混凝土性能影响优越的聚羧酸减水剂。

4、混凝土粗、细骨料方面的质量控制

细骨料常用天然河(海)砂、机制砂等;粗骨料包括碎石和卵石等,其质量必须满足国家现行规范标准。

(1)完善来样抽检:混凝土粗、细骨料因其大部分为天然矿岩,导致了其材质的多变性和多样性,在日常生产中应加强对其抽检的数量与频率,其抽检的项目应在日常检验的基础上根据工程混凝土类型适当增加一些关联项目,如:高强混凝土所用骨料的压碎指标(坚固性),自流平密实混凝土所要求骨料的合理级配等。

(2)骨料分类堆放:由于混凝土具有多样性,所以骨料的类型和品种也就较为复杂,因此在混凝土粗、细骨料堆放时,应分类堆放,避免混凝土生产中骨料混杂导致生产质量不稳定,尤其是冬季,骨料堆置时应避免雨雪。

(3)管理骨料的禁忌:混凝土粗细骨料应保持干净,避免骨料中含有蔗糖、生石灰、造纸废液、硫磺、煤炭粒等杂质的现象,进而保证施工质量。

三、预拌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措施

1、建立和健全原材料质量保证体系,确保原材料质量受控

做好预拌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首先要有制度保证和组织保证。做好技术质量管理工作,需要进行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质量控制,把现代管理、技术和数理统计方法三者紧密结合起来,切实做到“事先控制,层层把关”。增强全员质量意识、实行扎实有效的全面质量管理。做好质量体系认证工作,建立内部管理制度,包括原材料合格供应商名单制度、原材料采购与检验制度;健全和完善原材料进场检验制度,制订部门岗位责任制和人员岗位职责,明确各部门岗位工作职责、管理制度流程,实行岗位持证上岗制;认真落实质量责任制度、质量例会制度,发挥企业内部质量检查机构作用,配备足够的质量检验人员,制订质量事故处置预案,确保预拌混凝土原材料质量受控。

2、合理的选择外加剂的品种

外加剂的选择需根据建筑设计与施工的详细要求,通过技术经济的对比、试验结果的分析;坚决抵制外加剂存在污染环境、危害人体现象的存在;外加剂必须通过试验之后,方可应用到混凝土生产;不同外加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差异较大。所以,在试验中,应当密切地关注其相容性。

3、混凝土拌合用水质量控制

混凝土用水的基本质量要求是:不影响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凝结硬化;无损于混凝土强度发展及耐久性;不加快钢筋锈蚀;不引起预应力钢筋脆断;不污染混凝土表面。混凝土用水按水源可以分为饮用水、地表水、地下水,以及经过适当处理或处置后的工业废水。拌制混凝土时,均应对拌合用水的有机质、Cl-和SO2-4含量等进行检测,合格后方能使用。特别是某些污染严重的河道或池塘水,一般不得用于拌制混凝土。为节约成本、减少废水排放,混凝土生产时也可掺用一定量的混凝土洗刷浆水,但洗刷浆水的掺用一定要在混凝土试配检测的前提下使用,如果外加剂品种发生改变时,洗刷浆水慎用。

结语:新时期建筑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工程建设中性能可靠的预拌混凝土原材料质量依赖性逐渐增强,客观地说明了加强预拌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的必要性。因此,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实践过程中需要在了解预拌混凝土原材料实际应用情况的基础上,运用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其质量控制,确保预拌混凝土原材料实践应用效果良好性,给予混凝土使用中的作用发挥相应的支持。

参考文献:

[1]戴涛.预拌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的思考[J].南方农机,2017,(14)

[2]陈汉飞,曹耀江.预拌混凝土原材料应用及质量控制的心得[J].广东建材,2016,(09)

[3]李硕.预拌混凝土质量控制问题浅析--原材料质量控制[J].工程质量,2014,(S2)

论文作者:邓世侣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4

标签:;  ;  ;  ;  ;  ;  ;  ;  

预拌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措施探讨邓世侣论文_邓世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