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河穴治疗肠梗阻46例

夏河穴治疗肠梗阻46例

一、下合穴为主治疗肠梗阻46例(论文文献综述)

程璐[1](2021)在《针刺治疗脓毒症急性胃肠损伤的随机对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胃肠是脓毒症患者在炎性打击下最先受累的脏器。脓毒症急性胃肠损伤(Septic Acute Gastrointestinal Injury,SAGI)具有发病率高、致死率高的特点。现代医学通常使用胃动力药、微生物制剂等进行干预,效果欠佳。针灸疗法在调节胃肠功能方面疗效确切,但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增加毫针治疗,是否可以改善脓毒症患者的胃肠功能,进而改善脓毒症病情,尚不明确。目的通过系统评价分析针刺治疗SAGI的疗效和安全性,同时筛选常用穴位、常用结局指标等,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通过随机对照试验,探索常规西医联合毫针治疗与单纯西医治疗,在改善胃肠功能、减轻脓毒症严重程度,降低炎症指标的水平等方面的作用。方法研究一针刺治疗脓毒症急性胃肠损伤的系统评价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以及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七大数据库,纳入常规西医联合针刺治疗SAGI的随机对照研究。数据提取后将各研究中出现的结局指标进行分类和频次统计,对频次≥3的结局指标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同时总结纳入研究的选穴特点和方案设计特点。研究二针刺治疗脓毒症急性胃肠损伤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开展探索性研究。招募66名SAGI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配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3名患者,并用信封进行分配隐藏。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在其基础上增加毫针治疗。观察受试者的肠鸣音分级、胃残余量、胃肠耐受评分、急性胃肠损伤(Acute Gastrointestinal Injury,AGI)分级,以及急慢性生理健康评分(Acute physiological function and chronic health status scoring system Ⅱ,APACHE Ⅱ)、序贯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血液炎症指标等。1 治疗方案1.1对照组以2016年《国际脓毒症指南sepsis 3.0标准》以及2012年《欧洲危重病学会对胃肠功能损伤形成的共识》为原则,依据患者病情制定相应的控制感染、维持容量、胃肠减压等治疗方案。1.2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毫针治疗。主穴:中脘、天枢、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配穴:实证配曲池、虚证配气海;呕吐配内关,泄泻配阴陵泉。操作:中脘直刺或向下斜刺0.5-1寸,天枢直刺,缓慢深针以针尖突破腹膜1-2mm为度,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直刺0.8-1.2寸,以上诸穴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法30秒;气海直刺或向下斜刺0.5-1寸,得气后,施捻转补法30秒;曲池直刺0.5-1寸,得气后,施捻转泻法30秒;内关直刺0.5-1寸,阴陵泉直刺0.8-1.2寸,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法30秒。针刺操作后,留针20分钟。每日治疗1次,7天为一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2观察指标及评价时点2.1主要疗效指标及评价时点肠鸣音分级、胃残余量、胃肠耐受评分、AGI分级。每日监测,并于在治疗前、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进行评价。2.2次要疗效指标及评价时点APACHE Ⅱ评分、SOFA 评分。在治疗前、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进行评价。2.3实验室指标(炎症指标)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白细胞(WBC)。在治疗前、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进行评价。结果研究一针刺治疗脓毒症急性胃肠损伤的系统评价1纳入文献情况共检索到随机对照研究文献243篇,最终纳入16篇,包括中文文献14篇,英文文献2篇。均为国内文献报道,样本量小且未经估算。纳入的辅助对照涉及有针刺、电针。2结果分析相较于常规西医治疗,增加针刺在减轻腹腔压力[MD=-0.86mmHg,95%CI(-1.22,-0.51)]、增加肠鸣音次数[MD=0.84 次,95%CI(0.47,1.20),P<0.00001]、提高综合疗效[RR=0.22,95%CI(0.15,0.28),P<0.00001]、降低 APACHE Ⅱ 评分[RR=-0.54,95%CI(-0.72,-0.36),P<0.00001]、降低 PCT 水平[MD=-0.82,95%CI(-1.49,-0.15)P=0.02]和 CRP水平[MD=-0.40,95%CI(-0.61,-0.19),P=0.0002]等方面具有优势。在缩短ICU住院时间、降低28天病死率方面疗效不显。选穴方案和设计特点:多选用足阳明胃经、任脉腧穴,主穴使用最多的是足三里(14/15),选穴原则多为近部选穴结合远部选穴(11/16)。疗程以5天(6/16)、7天(5/16)者居多。结局指标涉及37项,胃肠相关指标以腹腔压力(11/16)、肠鸣音(8/16)、胃肠功能障碍评分(5/16)、目标喂养时间(4/16)、胃残留量(3/16)、AGI分级(3/16)较多;脓毒症相关指标以APACHE Ⅱ评分(9/16)、ICU住院时间(5/16)、28天病死率(4/16)、SOFA评分(3/16)为多;炎症指标多选择CRP(7/16)、PCT(7/16)、WBC(3/16)。质量分析:疗效指标的证据等级较低,可能限制结论的准确性和外推性。研究二针刺治疗脓毒症急性胃肠损伤的随机对照研究本研究共纳入SAGI患者66人,治疗过程中对照组脱落2人,试验组脱落1人,最终纳入63人,其中对照组32人,试验组31人。1一般资料及基线情况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人口学资料以及既往病史、脓毒症严重程度等方面无差异,具有可比性。2疗效指标分析2.1主要疗效指标(1)肠鸣音分级组内比较,对照组的肠鸣音分级随时间进展无明显变化;试验组治疗第7天较治疗前降低(P<0.05),对试验组针刺后即刻的肠鸣音变化进行分析,第1天前后差异明显(P<0.05),第3天差异不明显,第7天差异显着(P<0.0001)。组间比较,治疗第3天,两组无差异,治疗第7天,试验组的肠鸣音分级较对照组低(P<0.05)。(2)胃残余量(ml)组内比较,治疗第7天,对照组的胃残余量较治疗前增多(P=0.004<0.001);试验组的胃残余量随着时间进展呈减少的趋势,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两组患者的胃残余量基线水平不齐,进行组间差值比较。结果提示,治疗第7天与治疗前的差值在两组之间存在差异,且试验组的差值较对照组小(P<0.05)。(3)胃肠耐受评分组内比较,对照组随时间进展呈增高的趋势,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治疗第7天与治疗前,治疗第7天与第3天对比,胃肠耐受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治疗第3天,两组无差异,治疗第7天,试验组显着低于对照组(P<0.0001)。(4)AGI分级组内比较,对照组在治疗第7天较治疗前加重(P<0.05);试验组治疗第7天较治疗前减轻(P<0.0001)。组间比较,治疗第3天,两组无差异,治疗第7天,试验组的AGI分级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2.2次要疗效指标(1)APACHE Ⅱ 评分组内比较,对照组随时间进展无明显变化;试验组在治疗第7天和治疗前,治疗第7天和第3天相比均有所降低(P<0.05)。组间比较,两组的APACHE Ⅱ评分在各评价时点均无显着差异。(2)SOFA 评分组内比较,对照组的SOFA评分随时间进展呈缓慢上升的趋势,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治疗第7天和治疗前,治疗第7天和第3天相比均有显着降低(P<0.05)。组间比较,治疗第3天,两组无差异,治疗第7天,试验组较对照组的SOFA评分低(P<0.05)。3实验室指标(炎症指标)PCT:组内比较,对照组治疗第7天和治疗前无差异,治疗第7天较第3天下降(P<0.05);试验组随时间进展PCT水平降低,各个时点间对比均有显着差异(P<0.05)。组间比较,治疗第3天及第7天,试验组的PCT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5)。CRP:组内比较,对照组治疗第7天和治疗前相比无差异;试验组治疗第7天与治疗前,治疗第3天与治疗前相比均降低(P<0.05)。组间比较,治疗第3天,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7天,两组之间无差异。NE%:治疗前后的变化不明显。WBC:治疗前后的变化不明显。4安全性评价本研究实施过程中,试验组的1位受试者在留针期间出现腹胀,余受试者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1文献研究:目前有关SAGI的临床研究仍较少,常规西医结合针刺治疗在增加肠鸣音、减轻腹内压等胃肠相关症状上较单纯西医治疗具有一定优势,但由于诊断及结局指标的不统一导致证据质量较差、结论的可信度降低;主穴的基础上加用配穴对提高治疗SAGI的效果值得深入探讨。2临床研究:对于SAGI患者,常规西医结合毫针治疗较单纯西医治疗可显着改善胃肠相关症状,尤其在恢复肠鸣音、提高胃肠耐受性方面有一定优效性;胃肠功能的改善可能对减轻脓毒症炎性反应有一定作用。

王镜宇[2](2021)在《六阳经五输穴“经穴”主治优势病证与配伍规律探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系统整理六阳经五输穴“经穴”临床应用相关文献,总结、归纳六阳经五输穴“经穴”主治优势病证和腧穴配伍规律,并总结导师运用六阳经五输穴“经穴”临床经验,为当今六阳经五输穴“经穴”的基础理论和临床应用研究提供借鉴。方法:本研究分为1949年前和1949年后两个部分,1949年前以《中华医典》(第五版)、《中国近代中医药期刊汇编》为主要检索源,1949年后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期刊资源数据库、web of science、Pub Med等为主要检索源,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建立SQL Server数据库,运用频次统计、Gephi复杂网络、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及系统聚类算法,确定六阳经经穴主治优势病证及配伍腧穴的频次、关联规则和聚类,同时收集导师运用六阳经五输穴“经穴”治疗疾病的临床典型病案。结果:1949年前部分,阳溪穴单穴、配伍优势病证分别为12、14种,配伍腧穴143个,高频配穴19个,关联规则分析与二间、阳谷、关冲、合谷等穴关联紧密,聚类分析筛选出6类高频配伍腧穴组合;支沟穴单穴、配伍优势病证分别为14、15种,配伍腧穴143个,高频配穴26个,关联规则分析与大陵、间使、章门、合谷等穴关联紧密,聚类分析筛选出5类高频配伍腧穴组合;阳谷穴单穴、配伍优势病证分别为11、13种,配伍腧穴136个,高频配穴19个,关联规则分析与腕骨、合谷、阳溪、液门等穴关联紧密,聚类分析筛选出6类高频配伍腧穴组合;解溪穴单穴、配伍优势病证分别为19、14种,配伍腧穴137个,高频配穴21个,关联规则分析与足三里、丘墟、合谷、商丘等穴关联紧密,聚类分析筛选出7类高频配伍腧穴组合;阳辅穴单穴、配伍优势病证均为8种,配伍腧穴127个,高频配穴19个,关联规则分析与足三里、阳陵泉、昆仑、环跳等穴关联紧密,聚类分析筛选出6类高频配伍腧穴组合;昆仑单穴、配伍优势病证为12、13种,配伍腧穴170个,高频配穴29个,关联规则分析与委中、合谷、足三里、阳陵泉等穴关联紧密,聚类分析筛选出6类高频配伍腧穴组合。1949年后部分,阳溪穴单穴、配伍优势病证分别为3、10种,配伍腧穴108个,高频配穴22个,关联规则分析与合谷、曲池、外关、阳池等穴关联紧密,聚类分析筛选出5类高频配伍腧穴组合;支沟穴单穴、配伍优势病证分别为2、10种,配伍腧穴189个,高频配穴21个,关联规则分析与足三里、天枢、合谷、阳陵泉等穴关联紧密,聚类分析筛选出7类高频配伍腧穴组合;阳谷穴单穴、配伍优势病证分别为4、6种,配伍腧穴111个,高频配穴20个,关联规则分析与阳溪、阳池、合谷、外关等穴关联紧密,聚类分析筛选出6类高频配伍腧穴组合;解溪穴单穴、配伍优势病证分别为3、10种,配伍腧穴170个,高频配穴20个,关联规则分析与足三里、阳陵泉、昆仑、合谷等穴关联紧密,聚类分析筛选出6类高频配伍腧穴组合;阳辅穴单穴、配伍优势病证为3、5种,配伍腧穴105个,高频配穴22个,关联规则分析与太冲、阳陵泉、风市、足三里等穴关联紧密,聚类分析筛选出6类高频配伍腧穴组合;昆仑穴单穴、配伍优势病证为6、9种,配伍腧穴156个,高频配穴22个,关联规则分析与环跳、阳陵泉、委中、肾俞等穴关联紧密,聚类分析筛选出6类高频配伍腧穴组合。结论:六阳经五输穴“经穴”既具有一致性,能用于治疗脑系、肺系、五官科和肢体经络病证,但因各个腧穴的特异性,在共性的基础上还具有特殊性;配伍腧穴多为特定穴,以配伍五输穴、原穴为主。其临床疗效突出,规范有效,为当今临床和科研提供新思路。

蒋璐剑[3](2021)在《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构建及胃瘫外敷方早期干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术后胃瘫综合征(postoperative gastroparesis syndrome,PGS)是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流出道非机械性梗阻的功能性疾病,以胃肠动力障碍为主要表现,胃、胰十二指肠等手术术后常见。据统计肿瘤PGS总体发病率在5%-10%,其中胃大部切除术PGS发病率为8.5%,胰腺术后则高达19%-57%。目前西医治疗主要参考《美国胃肠病学杂志》治疗指南推荐的营养支持、调节水电解质平衡等,虽可改善症状,但尚无证据证明可缩短患者恢复时间,平均恢复时间仍需4-6周,因此,快速康复是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治疗面临的主要困难和挑战。在长期临床实践中,中医中药体现出独特优势,尤其是中医外治法,我科进行了长达十余年的临床摸索与实践,逐步筛选出简便效廉的“胃瘫外敷方”穴位贴敷治疗,在超过5年的反复临床实践后,我们联合北京市主要三甲医院普外/腹部外科进行严格的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结果显示治疗组有效率为77.8%(P<0.01),中位恢复时间为8天(P<0.01),以温阳行气为法的胃瘫外敷方经过长期临床实践及严格的RCT研究证实对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寒证”具有显着的临床疗效。但能否进一步缩短恢复时间?国际胰腺学术委员会ISGPS根据患者术后留置胃管或不能耐受固体饮食时长将PGS分级分为A、B、C三个级别(其中A级最轻,术后置管时间最短),而从既往RCT研究分层数据可以看出,A、B、C级患者中位恢复时间分别为3.00、6.78和8.29天,这一结果提示尽早干预可能进一步缩短恢复时间。因此,我们尝试: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更进一步,一方面,构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筛选PGS高危人群;另一方面,对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腹部局部辨证“寒证”患者进行提前干预,结合PGS风险预测模型,评价“胃瘫外敷方”提前干预的疗效并挖掘优势人群特征,这对进一步缩短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患者康复时间及节约国家有限医疗资源都有重要意义。研究目的1.通过Meta分析与Logistic回归模型相结合的方法构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2.通过外部验证的方法验证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并对其进行简化。3.评价“胃瘫外敷方”提前干预疗效,并筛选“胃瘫外敷方”优势人群特征。研究方法1.模型研究通过制定检索策略及纳入、排除标准,检索国内外有关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发病因素的相关文献并提取数据,应用Rev Man5.3及STATA12.0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将Meta分析中计算得到的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的相关影响因素的合并风险度代入Logistic回归模型,建立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的风险预测模型。2.临床研究:2.1模型验证部分:采用外部验证方法,纳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胰胃外科、结直肠外科2019.01.01~2020.01.31行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手术的病例资料作为验证样本,结合ROC曲线及Med Calc对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的风险预测模型进行验证,并通过对模型中的各影响因素赋值,完成模型的简化。2.2“胃瘫外敷方”提前干预疗效评价部分:采用历史性对照的研究方法,纳入2020.10.01~2021.01.31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胰胃外科行消化系统肿瘤手术且腹部局部辨证属“寒证”患者作为治疗组,于术后第一天提前予“胃瘫外敷方”干预,纳入前一年该院相同时间段(2019.10.1~2020.1.31)、相同手术医生、相同病种、相同手术方案的消化系统肿瘤手术且腹部局部辨证属“寒证”患者作为空白对照组,进行PGS发病率比较,结合PGS风险预测评分系统,评价“胃瘫外敷方”提前干预的疗效,并总结“胃瘫外敷方”优势人群特征。研究结果1.Meta分析及模型构建1.1本研究共检索及通过其他途径获取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影响因素相关文献3480篇,最终纳入82篇文献,包含78篇病例对照研究和4篇队列研究,涉及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患者48342例,其中确诊胃瘫病例4397例。1.2剔除OR≈1的危险因素后,共纳入29个影响因素,初步构建模型为:Logit(P)=-2.31+1.2×(年龄≥67岁)+0.97×肥胖+0.89×体重减轻+0.51×饮酒史+0.62×HP感染+1.34×术前胃流出道梗阻+0.86×糖尿病病史+0.83×腹部手术史+1.45×术前高血糖症+0.41×术前贫血+0.83×术前低蛋白血症+0.77×急诊手术+1.02×非毕I式重建+0.99×术时≥3小时+0.48×3.5小时+0.54×(出血≥1000 ml)-1.83×(D0~2淋巴结清扫)+1.45×合并脏器切除+1.23×颈吻合+1.25×吻合口渗漏+1.37×腹腔感染+1.21×胰瘘+1.22×术后高血糖症+0.81×术后贫血+0.55×术后自控镇痛泵+1.07×术后不良进食过程+1.16×围手术期高血糖症+0.62×围手术期低蛋白血症+1.4×精神因素。2.临床研究2.1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的验证与简化2.1.1采用外部验证方法,最终纳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胰胃外科、结直肠外科行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手术的样本病例共1031例,其中胃瘫组110例,对照组921例,结果显示:验证样本的模型预测结果和实际发病情况的AUC及95%CI分别为0.709(0.657~0.761)和 0.708(0.651~0.765),差异性检验结果为 Z=0.028,P=0.977,提示本研究所建立的风险预测模型与实际发病情况的预测效能接近且无统计学差异。2.1.2术前高血糖、术前低蛋白血症、术时≥3.5小时、合并脏器切除、吻合口渗漏、腹腔感染、术后高血糖、术后镇痛泵的使用、围手术期高血糖、围手术期低蛋白血症、精神因素等1 1项单项影响因素对PGS风险预测具有诊断价值,但测效能小于本研究所建立的PGS风险预测模型。2.1.3对模型中的各影响因素赋值,简化后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为:评分=12×(年龄≥67岁)+10×肥胖+9×体重减轻+5×饮酒史+6×HP感染+13×术前胃流出道梗阻+9×糖尿病病史+8×腹部手术史+15×术前高血糖症+4×术前贫血+8×术前低蛋白血症+8×急诊手术+10×非毕I式重建+10×术时≥3小时+5×3.5小时+5×(出血≥1000 ml)-18×(D0~2淋巴结清扫)+15×合并脏器切除+12×颈吻合+13×吻合口渗漏+14×腹腔感染+12×胰瘘+12×术后高血糖症+8×术后贫血+6×术后自控镇痛泵+11 ×术后不良进食过程+12×围手术期高血糖症+6×围手术期低蛋白血症+14×精神因素。简化后的PGS风险预测评分模型AUC及95%CI为0.710(0.658,0.762),ROC诊断分界点为>51分,根据此节点将消化系统肿瘤术后患者罹患PGS风险划分为高危险度、低危险度。2.1.4 简化的 PGS 风险预测模型 AUC 及 95%CI 为 0.710(0.658,0.762),ROC 曲线诊断分界点为51分,根据此诊断分界点可将消化系统肿瘤术后患者罹患PGS风险划分为高危险度(模型评分>51分)、低危险度(模型评分≤51分)。2.1.5采用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对1031例验证样本进行评分,对比是否发生胃瘫这一结局,结果显示:低危组746例,胃瘫发生率6.43%;高危组285例,胃瘫发生率21.75%。2.2结合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评价“胃瘫外敷方”提前干预疗效及优势人群特征分析2.2.1一般信息试验组共收集病例152例患者,其中高危组50例,发生胃瘫5例,低危组102例,发生胃瘫1例;年龄方面,总体人群、高危人群存在差异;性别方面,总体人群、高危人群、低危人群在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共收集病例152例,其中高危组50例,发生胃瘫14例,低危组102例,发生胃瘫6例;总体人群、高危人群、低危人群在年龄方面、性别分布均无统计学差异。试验组与对照组病种、术式构成比相同,年龄、性别、危险评分无统计学差异,两组资料可比。2.2.2疗效评价试验组整体人群、高危组、低危组胃瘫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有所下降(整体人群:试验组:3.95%(6/152),对照组:13.16%(20/152);高危人群:试验组 10%(5/50),对照组:28%(14/50);低危人群:试验组0.98%(1/102),对照组5.88(6/102),其中整体人群及高危组胃瘫发生率的下降具有统计学差异(整体人群P=0.004,高危组人群P=0.022,低危组人群P=0.053)。2.2.3“胃瘫外敷方”干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局部辨证属“寒证”人群特征“胃瘫外敷方”总体人群优势特征为:(1)总体人群:<67岁、术后无腹腔感染、精神调畅;(2)“胃瘫外敷方”高危人群优势特征为:术后无腹腔感染。研究结论1.采用Meta分析与Logistic回归相结合的方法建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的风险预测模型,验证结果显示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进一步简化的风险预测评分系统增强了使用便捷性。2.推荐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手术患者使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的风险预测模型进行术后胃瘫风险评分,对于评分结果>51的患者,提示其为术后胃瘫高危人群,建议尽早开始干预。3.对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腹部局部辨证属“寒证”且经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评估为高危人群的患者,予“胃瘫外敷方”提前干预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术后胃瘫的发生,初步提示早期干预的必要性及合理性,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4.年龄<67岁、术后无腹腔感染、精神调畅是本研究中“胃瘫外敷方”治疗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寒证”患者的优势人群特征变量。

李淑娜[4](2020)在《急性胰腺炎肠麻痹针刺处方优化筛选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三种不同针刺基础处方对于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所致麻痹性肠梗阻(Paralytic ileus,PI)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的治疗效果,分析、探讨三种针刺方案的作用机制及其疗效差异,为AP并发PI患者的胃肠功能康复筛选出综合效比更优的针刺基础治疗处方。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双盲研究,由同一治疗者为所有受试患者行针刺治疗,除治疗者外,疗效评价者及受试患者对分组情况均不知情。研究方案通过伦理审查后,随机采集从2018年10月01日至2019年12月28日期间住院的AP(含SAP)合并PI患者,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随机选择60例AP(含SAP)并发PI患者,按入院顺序编号1-60。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20例。三组患者在相同的基础治疗下分别接受不同的针刺基础处方治疗。A组患者予以普通针刺天枢穴、中脘穴、合谷穴、上巨虚穴,平补平泻手法,得气后共留针15min;B组患者予以针刺天枢穴、中脘穴、足三里穴、阳陵泉穴,刺之得气后再予电针刺激15min;C组患者予以针刺双侧胃俞穴、双侧胆俞穴、双侧天枢穴,每个穴位随穴补泻2min,中脘穴随穴补泻3min,不留针。记录并对比A、B、C三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0min、治疗后24h、治疗后48h、治疗后72h患者肠鸣音频率变化情况;记录并对比A、B、C三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0min、24h、48h、72h及1周后患者腹痛(VAS疼痛评分)变化及首次排气或排便时间、腹胀缓解时间。结果:1.组内比较:三组患者肠鸣音频率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腹痛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2.组间比较:A、B组患者针刺治疗后腹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C组患者针刺治疗48h后及治疗72h后,腹痛评分高于A、B两组(P<0.05)。B组患者治疗治疗48h后及72h后,肠鸣音频率高于A、C两组(P<0.05);B组患者治疗后的首次排气或排便时间、腹胀缓解时间均小于A、C两组(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针刺天枢、中脘、足三里及阳陵泉穴,刺之得气后留针并予以低频脉冲电刺激15min的针刺基础处方,能够明显缓解急性胰腺炎肠麻痹患者腹胀、腹痛症状,促进肠蠕动,恢复排气排便。且该治疗方式具有见效快、疗效好、便操作、易质控等优点,可作为今后临床治疗AP并发PI的首选基础处方,推荐临床应用。

韩殿玉[5](2020)在《温和灸对老年气虚血瘀证胸痹合并便秘患者的护理干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文通过温和灸对老年气虚血瘀证胸痹(冠心病心绞痛)合并便秘患者的护理干预研究,为老年患者预防和治疗便秘提供简单、易行、可靠及安全的中医护理技术干预方法,有效地预防因排便不畅导致的各种并发症,更好地提高老年便秘患者住院期间的生存质量。方法:符合入组标准的120例老年气虚血瘀证胸痹(冠心病心绞痛)合并便秘患者,通过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实施温和灸,7天为1疗程,共计2个疗程,共14天。对照组给予便秘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待所有疗程结束后,对患者进行量表的测定,记录收集资料整理后录入Excel建立数据库,并用SPSS24.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1.基线评估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文化程度、家庭居住地、体重指数等)进行组间比较,对两组患者便秘相关影响因素(排便环境、排便习惯、饮食、饮水量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实验前两组患者的便秘患者症状自评得分、便秘患者生存质量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便秘患者症状自评得分实验干预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3项便秘患者症状自评得分和总分,各项相互比较,差异均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干预2周后的3项便秘患者症状自评得分和总分与实验干预前比较,差异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干预2周后的3项便秘患者症状自评得分和总分与实验干预前比较,差异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1)。3.便秘患者生存质量得分实验干预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便秘患者生存质量4个维度得分和总分,各项相互比较,差异均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干预2周后的各项便秘患者生存质量4个维度得分和总分与实验干预前比较,差异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干预2周后的各项便秘患者生存质量4个维度得分和总分与实验干预前比较,差异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1)。4.实验期间两组患者首次排便时间实验期间,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首次排便时间相比,差异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1)。5.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结论:1.温和灸对老年气虚血瘀证胸痹(冠心病心绞痛)合并便秘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显着,优于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对于由便秘引发的粪便症状、直肠症状、腹部症状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2.温和灸对老年气虚血瘀证胸痹(冠心病心绞痛)合并便秘的患者的心理状态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其效果能够缓解老年患者对便秘症状的担忧和焦虑,提高了他们对温和灸改善便秘症状的满意度,改善了他们自身精神状态,提高了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体现中医护理的整体观及中医疗法的疗效作用。3.温和灸能够缩短患者实验期间首次排便时间,且其操作简便、安全,干预后的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很低,是临床可以广泛推行的中医特色护理技术。

王巧灵,林招国,蔡耿辉,陈奕强[6](2019)在《下合穴温针灸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温针灸足三里等下合穴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下合穴温针灸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进食固体食物时间及手术中转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3.33%,高于对照组的5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进食固体食物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手术中转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足三里等下合穴能帮助患者恢复胃肠功能,患者痛苦小,费用低,可降低手术中转率。

李昳薇[7](2019)在《民国前中医外治法治疗膝痹病临床应用特点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收录民国前中医外治法治疗膝痹病相关文献,分析治疗膝痹病临床应用特点。方法:以第五版《中华医典》为检索源,将检索文献进行整理,建立数据库并分析。结果:涉及书籍172部,符合要求的条文1302条,其中穴位处方928个,药物处方374个。腧穴82个,其中特定穴60个,归经以胆、胃经为主,主要分布在下肢部。常用配伍有阳陵泉配环跳、风市、阴陵泉等。药物255味,涉及活血化瘀药、解表药、祛风湿药等19类药物,药性多为温、平、热性,药味多为辛、苦、甘味。常用配伍有生姜配黄明胶、乳香、没药、葱白等。结论:民国前中医外治法治疗膝痹病方法众多,用药用穴规范有效,可对膝痹病现代临床治疗提供借鉴。

林珍妮[8](2019)在《基於“下病上取”法针刺支沟穴对腓肠肌痉挛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腓肠肌痉挛是指腓肠肌突发性肌肉强烈收缩,肢体筋脉牵掣、痛如扭转,疼痛剧烈,常在受寒刺激、运动后、睡眠时,尤其是寒冷的夜间发生,患者常因痉挛所致的巨大疼痛而从睡梦中惊醒,影响睡眠质量,而睡眠质量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成正比,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下降,可能会导致患者在工作或其他日常活动中遇到更多问题,而且剧烈肌肉疼痛不仅会影响睡眠,而且往往会导致患者在数天内因小腿疼痛而行走困难,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本研究主要观察针刺支沟穴与针刺承山穴对治疗腓肠肌痉挛的疗效对比,初步探讨下病上取与局部选穴对痛症的临床疗效,拓宽临床治疗思路,为本病提供较优的治疗方法。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腓肠肌痉挛患者随机分成支沟组和承山组,支沟组30例,承山组30例。支沟组针刺支沟穴,承山组针刺承山穴。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每5次为1疗程,共5日,并在疗程结束的的第1周及第1个月随诊,共2次。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症状评分、体征评分、疼痛评分、失眠严重指数、功能障碍指数、健康调查评分等变化,并跟据症状评分、体征评分对两组进行疗效评定。对以上数据建立数据库,运用Stata 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基线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基本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腓肠肌的症状分级积分、体征分级积分、疼痛评分、功能障碍指数及健康调查评分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资料具备可比性。两组间治疗前失眠严重指数相比,P=0.431,P<0.0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2.症状分级积分比较:支沟组于治疗第1次、治疗第5次、随访第1周、第1个月治疗前相比,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第5次与治疗第1次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第5次、随访第1周、第1个月月两两相比,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承山组:治疗前与治疗第1次、治疗第5次、随访第1周、第1个月相比,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第1次与治疗第5次、随访第1周、随访第1个月比较,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第5次与随访第1个月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第1周与随访第1个月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第1次、治疗第5次、随访第1周、随访第1个月相比,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支沟缓解腓肠肌痉挛症状较承山好;两组症状分级积分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针刺支沟、承山对缓解腓肠肌痉挛的症状均具有明显疗效。两组的第1次治疗与第5次治疗之间也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缓解腓肠肌痉挛的疗效与疗程的长短相关。两组的治疗后及随访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治疗后症状缓解情况均稳定。3.体征分级积分比较:治疗第1次、治疗第5次、随访第1周、第1个月与治疗前相比,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第5次与治疗第1次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第5次、随访第1周、第1个月两两相比,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承山组治疗第1次、治疗第5次、随访第1周、第1个月与治疗前相比,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第1次与治疗第5次、随访第1周、随访第1个月比较,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第5次与随访第1个月相比,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第1次、治疗第5次、随访第1周、随访第1个月相比,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支沟缓解腓肠肌痉挛体征较承山好。两组症状分级积分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针刺支沟、承山对缓解徘肠肌痉挛的症状均具有明显疗效。两组的第1次治疗与第5次治疗之间也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缓解腓肠肌痉挛的疗效与疗程的长短相关。两组的治疗后及随访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治疗后症状缓解情况均稳定。4.疗效评定:治疗后两组疗效比较,支沟组临床治愈13例(43.4%),显效14例(46.7%),有效2例(7%),无效1例(3%),总有效率96.7%;承山组临床治愈8例(26.7%),显效12例(40%),有效8例(26.7%),无效2例(7%),总有效率93.3%。根据秩和检验,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治疗腓肠肌痉挛均有明显疗效,但支沟组的临床治愈率比承山组高,说明支沟对缓解腓肠肌痉挛的效果比承山好。5.疼痛评分比较:(1)两组患者第1次治疗时的疼痛指数比较:治疗前支沟组与承山组相比,P=0.73>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针刺2分钟、针刺5分钟、针刺10分钟、取针后组间比较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支沟组在不同时间段其止痛效果均好于承山组。统计分析方法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球形检验P<0.05,不符合球形检验,说明重复测量数据之间存在相关性,不可按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处理,需要进行多变量方差分析,以多元检验结果为准。多变量方差分析结果,结果提示时间、时间*组别交互P均<0.05,说明时间因素以及时间因素和分组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即VAS评分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并且时间因素的作用随着组别的不同而不同。组间效应检验F=3.734,P=0.058>0.05,说明支沟组和承山组治疗后的疗效相近。(2)两组患者第2次治疗时的疼痛指数比较:治疗前支沟组与承山组相比,P=0.00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2次治疗开始支沟组患者疼痛程度已经开始小于承山组;针刺2分钟、针刺5分钟、针刺10分钟、取针后组间比较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支沟组在不同时间段其止痛效果均好于承山组。统计分析方法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球形检验P<0.05,不符合球形检验,说明重复测量数据之间存在相关性,不可按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处理,需要进行多变量方差分析,以多元检验结果为准。多变量方差分析结果,结果提示时间P<0.05,时间*组别交互P>0.05,说明时间因素有统计学意义,即VAS评分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而不同,时间因素和分组的交互作用无统计学意义,提示时间因素的作用并未随组别的不同而不同。组间效应检验F=7.642,P=0.008<0.05,说明支沟组比承山组治疗后的疗效好。(3)两组患者第3次治疗时的疼痛指数比较:治疗前支沟组与承山组相比,P=0.00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3次治疗开始支沟组患者疼痛程度已经开始小于承山组;针刺2分钟、针刺5分钟、针刺10分钟、取针后组间比较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支沟组在不同时间段其止痛效果均好于承山组。统计分析方法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球形检验P<0.05,不符合球形检验,说明重复测量数据之间存在相关性,不可按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处理,需要进行多变量方差分析,以多元检验结果为准。多变量方差分析结果,结果提示时间、时间*组别交互P均<0.05,说明时间因素以及时间因素和分组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即VAS评分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并且时间因素的作用随着组别的不同而不同。组间效应检验F=22.395,P=0.000<0.05,说明支沟组比承山组治疗后的疗效好。(4)两组患者第4次治疗时的疼痛指数比较:治疗前支沟组与承山组相比,P=0.00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4次治疗开始支沟组患者疼痛程度已经开始小于承山组;针刺2分钟、针刺5分钟、针刺10分钟、取针后组间比较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支沟组在不同时间段其止痛效果均好于承山组。统计分析方法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球形检验P<0.05,不符合球形检验,说明重复测量数据之间存在相关性,不可按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处理,需要进行多变量方差分析,以多元检验结果为准。多变量方差分析结果,结果提示时间、时间*组别交互P均<0.05,说明时间因素以及时间因素和分组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即VAS评分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并且时间因素的作用随着组别的不同而不同。组间效应检验F=30.353,P=0.000<0.05,说明支沟组比承山组治疗后的疗效好。(5)两组患者第5次治疗时的疼痛指数比较:治疗前支沟组与承山组相比,P=0.00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5次治疗开始支沟组患者疼痛程度已经开始小于承山组;针刺2分钟、针刺5分钟、针刺10分钟、取针后组间比较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支沟组在不同时间段其止痛效果均好于承山组。统计分析方法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球形检验P<0.05,不符合球形检验,说明重复测量数据之间存在相关性,不可按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处理,需要进行多变量方差分析,以多元检验结果为准。多变量方差分析结果,结果提示时间P<0.05,时间*组别交互P>0.05,说明时间因素有统计学意义而以及时间因素和分组的交互作用无统计学意义,即VAS评分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而不同,但是时间因素的作用并没有随着组别的不同而不同,提示在第5次治疗支沟组和承山组对于疼痛的改善随着时间的变化,两者趋势接近。组间效应检验F=48.465,P=0.000<0.05,说明支沟组比承山组治疗后的疗效好。(6)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指数比较:支沟组治疗前与治疗第1次、治疗第2次、治疗第3次、治疗第4次、治疗第5次、随访第1周、随访第1个月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第1次与治疗第5次、随访第1周、随访第1个月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第2次与治疗第5次、随访第1周、随访第1个月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第3次、治疗第4次、治疗第5次、随访第1周、随访第1个月两两相比,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承山组治疗前与治疗第1次、治疗第2次、治疗第3次、治疗第4次、治疗第5次、随访第1周、随访第1个月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第1次与治疗第2次、治疗第3次、治疗第4次、治疗第5次、随访第1周、随访第1个月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前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余两两相比,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无论是治疗后还是后期随访的疗效中,支沟组对减轻疼痛均好于承山组。6.失眠严重指数比较:支沟组治疗前与治疗后、随访第1周、第1个月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与随访第1周、第1个月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第1周、第1个月两两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承山组治疗前与治疗后、随访第1周、第1个月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与随访第1周、第1个月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第1周、第1个月两两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随访第1周、随访第1个月分别组间相比,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与随访第1周、随访第1个月组内相比,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患者的睡眠情况在后期随访中较治疗后均有改善,且情况较为稳定。说明无论是治疗后还是后期随访的疗效中,支沟组均好于承山组。7.功能障碍指数比较:支沟组治疗前与治疗后、随访第1周、第1个月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与随访第1周、第1个月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第1周、第1个月两两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承山组治疗前与治疗后、随访第1周、第1个月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与随访第1周、第1个月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第1周与第1个月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随访第1周、随访第1个月分别组间相比,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与随访第1周、随访第1个月组内相比,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支沟组随访第1周、随访第1个月两两相比均无差异,p>0.05,而承山组随访第1周与第1个月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患者的功能障碍在后期随访中较治疗后均有改善,相对来说支沟组的疗效较为稳定。说明无论是治疗后还是后期随访的疗效中,支沟组均好于承山组。8.健康调查评分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对比,支沟组和承山组在PF及BP中P<0.05,有统计学意义,余P>0.05,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支沟组和承山组相比,BP中p<0.05,有统计学意义。余P>0.05,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随访第1个月支沟组和承山组相比,BP中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承山组随访第1周与随访第1个月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腓肠肌痉挛的患者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较低,其主要影响健康和日常活动和躯体疼痛,在各组之间,其余SF-36项目中P>0.05,均无统计学意义。结果显示无论是治疗后还是后期随访的疗效中,支沟组对躯体疼痛的疗效均好于承山组。结论:针刺支沟穴与承山穴都是治疗腓肠肌痉挛的有效方法,但支沟组的治疗方案无论是治疗后还是后期随访的疗效中,在症状分级、体征分级,以及患者自评疼痛指数、失眠严重指数、功能障碍指数及健康调查评分方面的疗效均好于承山组。综上所述,说明针刺支沟穴治疗腓肠肌痉挛有效且安全,值得广泛推广。

郝晓婷[9](2019)在《合募配穴针刺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运用合募配穴针刺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后患者胃肠功能紊乱,观察术后胃肠功能的改善情况,探讨合募配穴针刺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效果,不仅为LC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紊乱的治疗提供了临床依据,还为合募配穴的临床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方法:根据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原则,将符合标准的64例LC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配穴针刺,试验组采用合募配穴针刺,两组均于术后6h开始针刺,1次/日,直至首次排便停止针刺,最长疗程为3天,3天仍未排便者终止治疗。记录LC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患第一次排气排便时间和肠鸣音恢复时间,在术后6h、24h、48h、72h记录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程度。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基线一致,具有可比性。2.两组患者的治疗次数比较:疗程结束后,试验组治疗次数为2.19±0.65,对照组治疗次数为2.58±0.62,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3.肠鸣音恢复时间比较:试验组肠鸣音恢复时间为15.49±3.31,对照组肠鸣音恢复时间为22.60±6.00,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4.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比较:试验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为20.37±3.89,对照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为28.86±4.06,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首次排便时间为41.35±9.12,对照组术后首次排便时间为54.85±11.30,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5.术后腹痛程度比较:试验组在术后24h和6h、术后48h和6h、术后72h和6h、术后48h和24h、术后72h和48h腹痛程度两两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在术后24h和6h、术后48h和6h、术后72h和6h、术后48h和24h、术后72h和48h腹痛程度两两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h、24h、48h和72h两组腹痛程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6.术后腹胀程度比较:试验组在术后24h和6h、术后48h和6h、术后72h和6h、术后48h和24h、术后72h和48h腹胀程度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在术后24h和6h、术后48h和6h、术后72h和6h、术后48h和24h、术后72h和48h腹胀程度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h、24h和72h两组腹胀程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h两组腹胀程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7.术后恶心、呕吐程度比较:试验组在术后24h和6h、术后48h和6h、术后72h和6h、术后48h和24h恶心、呕吐程度两两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72h和48h恶心、呕吐程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在术后48h和6h、术后72h和6h、术后48h和24h恶心、呕吐程度两两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24h和6h、术后72h和48h恶心、呕吐程度两两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h、48h和72h两组恶心、呕吐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两组恶心、呕吐有统计学意义(P<0.05)。8.总体疗效评价:试验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试验组术后第一次排气排便和肠鸣音恢复时间早于对照组;两组均可改善术后腹痛、腹胀及恶心、呕吐程度,两组术后腹痛改善程度无明显差异,试验组在缓解术后腹胀方面更有效,试验组能提前改善术后恶心、呕吐程度。2.两组安全性及依从性均良好,对于受试者术后胃肠功能均有一定程度上的改善,然而试验组在总体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组,值得推广和应用。

祝金豹[10](2019)在《龙虎交战手法对急性阑尾炎术前疼痛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将龙虎交战手法与平补平泻手法对照,观察龙虎交战针刺手法对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前疼痛的即时镇痛效果及对hs-CRP水平的影响,验证两种针刺方法的有效性,并对比得出更为优异的针刺手法。方法:本研究立足临床随机对照,依照诊断、纳入、排除等标准,收治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就诊于安徽省中医院急诊外科与安徽省针灸医院急诊科,诊断为急性阑尾炎收住入院且准备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龙虎交战组和平补平泻组,每组30例。两组均选用上巨虚(右)、阑尾穴(右)两穴,两穴依次进针适当深度得气后,龙虎交战组逐一行龙虎交战手法,每穴约1min;平补平泻组逐一行平补平泻手法,以得气为度。两组均留针20min,每隔5min分别用龙虎交战手法、平补平泻手法行针1次。记录治疗前后各疼痛评分及血浆hs-CRP水平,以疼痛缓解值和hs-CRP水平降低值作为疗效的评定标准,先后组内、组间比较,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整理分析相关数据。结果:研究过程中脱落1例,有效按计划完成治疗例数59例,其中龙虎交战组30例,平补平泻组29例。龙虎交战组和平补平泻组治疗前年龄、性别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发现无差别(P>0.05),组间可进行比较。记录其治疗前后的VAS、PPI得分情况,计算每个患者治疗前总分(治疗前VAS+治疗前PPI)、治疗后总分(治疗后VAS+治疗后PPI)和治疗后的疼痛缓解值△VAS(治疗前VAS-治疗后VAS)、△PPI(治疗前PPI-治疗后PPI)、△总分(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记录治疗前后hs-CRP水平值,计算hs-CRP水平下降值△hs-CRP。治疗前,两组VAS、PPI、总分评分及hs-CRP水平四个指标的比较,基线一致,无差别(P>0.05),组间可以进行比较。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VAS、PPI、总分评分以及血浆hs-CRP水平值相对于治疗前均有所下降,经检测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龙虎交战和平补平泻两种针刺手法的治疗确实产生了镇痛效果和降低血浆hs-CRP水平的作用。组间比较,hs-CRP、△hs-CRP值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龙虎交战与平补平泻手法针刺降低血浆hs-CRP水平的作用相当。组间比较,VAS、PPI、总分、△VAS、△总分(P<0.01或P<0.05),△PPI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综合分析,龙虎交战手法的镇痛效果比平补平泻组更优。结论:龙虎交战和平补平泻两种针刺手法,均有对急性阑尾炎术前疼痛患者进行即时镇痛的效果和降低患者血浆hs-CRP水平的作用。龙虎交战组和平补平泻组降低血浆hs-CRP水平的作用相当;而即时镇痛效果,龙虎交战手法则明显优于平补平泻手法。

二、下合穴为主治疗肠梗阻46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下合穴为主治疗肠梗阻46例(论文提纲范文)

(1)针刺治疗脓毒症急性胃肠损伤的随机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综述
    综述一 脓毒症急性胃肠损伤的现代研究进展
        1 现代医学对SAGI的认识
        2 流行病学研究
        3 病因及发病机制
        4 实验室指标
        5 临床疗效指标
        6 治疗进展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医治疗脓毒症急性胃肠损伤的研究进展
        1 脓毒症的中医认识
        2 SAGI的中医认识
        3 SAGI的治疗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研究一 针刺对脓毒症急性胃肠损伤疗效的系统评价
    1 方法
        1.1 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1.3 文献检索策略
        1.4 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
        1.5 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价
        1.6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筛选流程及结果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2.3 文献质量评价
        2.4 疗效评价
        2.5 不良反应
        2.6 发表偏倚
    3 讨论
        3.1 纳入研究的针刺干预特点
        3.2 结果讨论
        3.3 证据的整体完整性和适应性
        3.4 证据质量
    4 结论
        4.1 对实践的意义
        4.2 对研究的意义
    参考文献
研究二 针刺治疗脓毒症急性胃肠损伤的随机对照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设计
        2.2 临床资料
        2.3 治疗方案
        2.4 疗效指标
        2.5 安全性指标
        2.6 质量控制
        2.7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研究完成情况
        3.2 一般资料的基线情况
        3.3 观察指标的基线情况
        3.4 临床疗效比较
        3.5 安全性评价
    4 讨论
        4.1 选题依据
        4.2 研究方案分析
        4.3 疗效指标选择
        4.4 结果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介

(2)六阳经五输穴“经穴”主治优势病证与配伍规律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六阳经五输穴“经穴”主治优势病证与配伍规律研究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目的
        2 文献的采集
        2.1 1949年前文献来源
        2.2 1949年后文献来源
        3 文献的纳入与排除标准
        3.1 纳入标准
        3.2 排除标准
        3.3 剔除标准
        4 数据的规范化
        4.1 病证名称规范
        4.2 腧穴名称规范
        4.3 医籍名称规范
        5 数据库的建立
        6 数据的处理与统计
        6.1 频次统计
        6.2 规律分析
    结果与分析
        1 1949年前研究结果与分析
        1.1 阳溪穴
        1.2 支沟穴
        1.3 阳谷穴
        1.4 解溪穴
        1.5 阳辅穴
        1.6 昆仑穴
        2 1949年后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阳溪穴
        2.2 支沟穴
        2.3 阳谷穴
        2.4 解溪穴
        2.5 阳辅穴
        2.6 昆仑穴
第二部分 导师运用六阳经五输穴“经穴”临床经验
    1 导师运用六阳经五输穴“经穴”治疗病证
        1.1 内科病证
        1.2 五官科病证
        1.3 男科病证
        1.4 神经科病证
        1.5 骨科病证
    2 导师运用六阳经五输穴“经穴”腧穴配伍规律
        2.1 重视原穴应用
        2.2 常配伍脾胃经腧穴
        2.3 善用缪刺法
        2.4 辅以人迎
    3 导师运用六阳经五输穴“经穴”针刺操作
        3.1 针前揣穴
        3.2 导气法
        3.3 刺血疗法
    4 典型病案
        4.1 神经根型颈椎病
        4.2 便秘案
第三部分 讨论
    1 研究概述
        1.1 五输穴概述
        1.2 六阳经经穴概述
    2 主治病证规律
        2.1 阳溪穴
        2.2 支沟穴
        2.3 阳谷穴
        2.4 解溪穴
        2.5 阳辅穴
        2.6 昆仑穴
    3 腧穴配伍规律
        3.1 优势配穴
        3.2 配穴归经
        3.3 特定穴属性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近十年来六阳经五输穴“经穴”临床应用概况
    参考文献
附录 《中华医典》引用书目
致谢
论文着作

(3)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构建及胃瘫外敷方早期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综述
    综述一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中医研究进展
        一、古代中医认识
        二、当代医家认识
        三、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西医研究进展
        一、概述
        二、发病机制及影响因素
        三、诊断及分级
        四、现代医学治疗进展
        五、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基于Meta分析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前言
    第一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资料来源
        2. 检索策略
        3. 纳入与排除标准
        4. 质量评价
        5. 资料提取
        6. 统计方法
        7. 模型构建的方法
    第二节 Meta分析结果及模型构建
        1. 文献检索结果
        2. 纳入文献分析
        3. 文献质量评价情况
        4. 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发病因素的Meta分析结果
        5. 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的风险预测模型
    第三节 讨论
        1. Meta分析合并结果
        2.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的风险预测模型的使用说明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临床研究
    研究一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的验证及简化
        前言
        第一节 资料和方法
        1. 资料来源
        2. 研究方法
        第二节 结果
        1. 模型验证
        2. 模型简化
        第三节 讨论
        1. 既往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
        2. 模型的优效性及不足
    研究二 结合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评价“胃瘫外敷方”提前干预疗效评价及优势人群特征分析
        前言
        第一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 研究设计与方法
        2. 研究对象
        3. 治疗方案
        4. 数据收集
        5.统计学方法
        第二节 结果
        1. 一般资料
        2. 疗效评价
        3. 优势人群特征筛选
        4. 安全性分析
        5. 随访
        第三节 讨论
        1. “治未病”思想与消化系统肿瘤术后PGS
        2. 结合PGS风险预测模型评估“胃瘫外敷方”提前干预效果及优势人群特征分析
        3. “胃瘫外敷方”组方潜力挖掘
        4.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结合“胃瘫外敷方”的临床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的创新性
    三、不足与展望
致谢
附录
    附录1: 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的发病因素森林图
    附录2: 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发病因素漏斗图
    附录3: 验证人群PGS发生概率及得分表
个人简介

(4)急性胰腺炎肠麻痹针刺处方优化筛选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缩略词对照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作者简介

(5)温和灸对老年气虚血瘀证胸痹合并便秘患者的护理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文献综述
    1 气虚血瘀证胸痹(冠心病心绞痛)合并便秘的中医理论研究
        1.1 中医对气虚血瘀证胸痹(冠心病心绞痛)的认识
        1.2 中医对气虚血瘀证胸痹(冠心病心绞痛)合并便秘的认识
    2 胸痹(冠心病心绞痛)与便秘的现代医学理论研究
        2.1 现代医学对便秘的认识
        2.2 现代医学对胸痹(冠心病心绞痛)与便秘关系的认识
    3 温和灸改善气虚血瘀证胸痹(冠心病心绞痛)合并便秘的相关研究概述
        3.1 温和灸改善气虚血瘀证胸痹(冠心病心绞痛)合并便秘的理论依据
        3.2 温和灸改善气虚血瘀证胸痹(冠心病心绞痛)合并便秘的选穴作用
        3.3 临床应用灸法改善便秘的护理干预的进展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中止实验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样本量估计
        2.2 抽样分组方法
        2.3 研究具体流程
        2.4 观察指标
        2.5 临床实施的可行性分析
        2.6 质量控制
        2.7 研究的伦理学要求
    3 资料分析方法
    4 技术路线
结果
    1 患者完成实验情况
    2 实验前两组患者基线评估
        2.1 一般资料基线比较
        2.2 便秘相关因素影响分析
    3 实验前两组患者评价指标分析
        3.1 两组患者干预前便秘患者症状自评量表评分情况比较
        3.2 两组患者干预前便秘患者生存质量量表评分状况比较
    4 实验2 周结束后前两组患者评价指标分析
        4.1 两组患者干预后便秘患者症状自评量表评分情况比较
        4.2 两组患者干预后便秘患者生存质量量表评分情况比较
        4.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便秘患者自评量表评分组内比较
        4.4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便秘患者生存质量量表评分组内比较
        4.5 实验后两组患者首次排便时间比较
    5 实验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讨论
    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对比分析
    2 便秘相关因素影响分析
    3 实验前两组患者评价指标分析
    4 温和灸对老年气虚血瘀证胸痹(冠心病心绞痛)合并便秘患者便秘症状的影响
    5 温和灸对老年气虚血瘀证胸痹(冠心病心绞痛)合并便秘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6 温和灸对老年气虚血瘀证胸痹(冠心病心绞痛)合并便秘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影响
结论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介

(6)下合穴温针灸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6]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2.2 观察组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
    3.2 观察指标
    3.3统计学处理
    3.4 结果
        3.4.1 两组疗效比较
        3.4.2 两组治疗后首次排气、排便及首次进食固体食物时间比较
        3.4.3 两组治疗期间中转手术例数情况
4 讨论

(7)民国前中医外治法治疗膝痹病临床应用特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目的
    2 文献资料
        2.1 文献选择
        2.2 纳入排除标准
    3 研究方法
        3.1 数据预处理
        3.2 统计频次预处理
        3.3 建立数据库
研究结果
    1 外治方法分类
    2 穴位处方选经取穴特点
        2.1 穴位处方类型
        2.2 穴位使用频次
        2.3 穴位归经频次
        2.4 特定穴属性
        2.5 五输穴应用情况
        2.6 穴位分布部位情况
        2.7 穴位关联配伍规则
    3 药物组方规律
        3.1 药物处方类型分析
        3.2 药物使用频次
        3.3 药物类别
        3.4 药物药性
        3.5 药物药味
        3.6 药物归经
        3.7 药物关联配伍规则分析
讨论
    1 中医对膝痹病的认识
        1.1 对病名的认识
        1.2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2 研究结果分析
        2.1 穴位处方选经取穴特点分析
        2.2 药物处方用药组方特点分析
        2.3 外治方法应用分析
结语
    1 研究结果
    2 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十年来中医外治法治疗膝痹病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发表论文

(8)基於“下病上取”法针刺支沟穴对腓肠肌痉挛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中医对腓肠肌痉挛的研究
        1.1.1 中医病名溯源
        1.1.2 病因病机分析
    1.2 现代西医对腓肠肌痉挛的研究
        1.2.1 发病机理
        1.2.2 常用治疗手段
    1.3 近代中医治疗腓肠肌痉挛的进展
        1.3.1 针灸治疗
        1.3.2 以支沟为主的治疗研究
        1.3.3 以承山为主的治疗研究
        1.3.4 以中药为主的治疗研究
    1.4 近代中医以“下病上取”法为主的治疗研究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研究方案
        2.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2.1.2 研究方法
        2.1.3 实验方案
        2.1.4 观察指标
        2.1.5 不良事件观察与分析
        2.1.6 中止、剔除标准
    2.2 研究结果
        2.2.1 基线情况
        2.2.2 症状,体征,疗效比较
        2.2.3 疼痛评分(目测类比定级法Visual Analog Scale,VAS)
        2.2.4 失眠严重指数量表(Insomnia Severity Index, ISI)
        2.2.5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
        2.2.6 健康调查简表(SF-36)
    2.3 不良反应观察
    2.4 脱落情况
第三章 讨论
    3.1 临床疗效分析
        3.1.1 基线性况
        3.1.2 症状评分
        3.1.3 体征评分
        3.1.4 疗效评定
        3.1.5 疼痛评分(VAS)
        3.1.6 失眠严重指数量表(ISI)
        3.1.7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
        3.1.8 健康调查简表(SF-36)
    3.2 治疗方法分析
        3.2.1 选穴原理
        3.2.2 下病上取
    3.3 小结
第四章 结语
    4.1 本次临床研究结果
    4.2 问题与展望
    4.3 创新性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9)合募配穴针刺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引言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
        1.7 中止标准
    2 技术路线图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设计
        3.2 治疗方案
        3.3 观察项目及指标
        3.4 临床评价
        3.5 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
        3.6 质量控制
        3.7 伦理学原则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病例完成情况
        4.2 基线分析
        4.3 疗效评价
        4.4 安全性评价比较
        4.5 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4.6 依从性评价
        4.7 未完成情况分析
        4.8 随访情况
讨论
    1 LC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流行病学
    2 现代医学对LC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认识
        2.1 LC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病因
        2.2 现代医学治疗LC术后胃肠功能紊乱
    3 中医对LC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认识
        3.1 LC术后胃肠功能紊乱古代病名的源流
        3.2 LC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病因病机
        3.3 中医学治疗LC术后胃肠功能紊乱
    4 LC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是研究合募配穴的良好载体
        4.1 LC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是术后常见病、多发病
        4.2 LC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是针灸治疗的优势病种
        4.3 LC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符合合募配穴的运用原则
        4.4 缺乏合募配穴治疗LC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研究
    5 治疗方案的确立
        5.1 针刺疗法的选择依据
        5.2 试验组合募配穴针刺理论依据
        5.3 对照组选穴原则
        5.4 针刺干预时间的选择
    6 观察指标的讨论
        6.1 治疗次数
        6.2 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
        6.3 术后排气排便时间
        6.4 术后腹胀程度
        6.5 术后恶心呕吐程度
        6.6 术后腹痛程度
    7 结果的讨论
        7.1 治疗次数
        7.2 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
        7.3 术后排气排便时间
        7.4 术后腹胀程度
        7.5 术后恶心、呕吐程度
        7.6 术后腹痛程度
结论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
    附件一:综述
        参考文献
    附件二:随机分组
    附件三:观察指标及疗效指标
    附件四: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10)龙虎交战手法对急性阑尾炎术前疼痛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1 前言
2 文献研究
    2.1 现代医学对急性阑尾炎的研究
        2.1.1 急性阑尾炎的认识
        2.1.2 阑尾的解剖及生理
        2.1.3 急性阑尾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2.1.4 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病理分型
        2.1.5 急性阑尾炎的诊断
        2.1.6 临床治疗
    2.2 中医对急性阑尾炎的研究
        2.2.1 病名、病因、病机
        2.2.2 诊断要点
        2.2.3 辨证分型
        2.2.4 急性阑尾炎的中药治疗
        2.2.5 急性阑尾炎的针灸治疗
    2.3 现代医学对疼痛的研究
        2.3.1 疼痛的概念
        2.3.2 疼痛产生的机制研究
        2.3.3 现代医学对疼痛的治疗
    2.4 针刺镇痛的研究概况
        2.4.1 中医对疼痛的认识
        2.4.2 针刺镇痛的发展历程
        2.4.3 针刺镇痛的机制研究
        2.4.4 针刺镇痛的临床应用
3 临床研究
    3.1 一般资料
        3.1.1 研究对象
        3.1.2 诊断标准
        3.1.3 纳入标准
        3.1.4 排除标准
        3.1.5 中止、脱落标准
    3.2 研究方法
        3.2.1 研究方案
        3.2.2 随机分组方法
        3.2.3 治疗方法
        3.2.4 观察指标
        3.2.5 疗效评定标准
        3.2.6 统计分析方法
    3.3 研究结果
        3.3.1 一般资料分析
        3.3.2 基线比较
        3.3.3 疗效分析
        3.3.4 安全性评价
        3.3.5 小结
4 讨论
    4.1 关于龙虎交战手法具体操作方法的选择探讨
    4.2 平补平泻手法如何对照应用探讨
    4.3 选取上巨虚、阑尾穴的意义探讨
    4.4 选用VAS、PPI作为疼痛评分及选用血浆hs-CRP作为客观指标的讨论
    4.5 研究的创新性
5 结论
6 不足与展望
7 参考文献
8 综述 龙虎交战针刺手法近十年的研究进展概述
    参考文献
9 附录
10 个人简介
11 致谢

四、下合穴为主治疗肠梗阻46例(论文参考文献)

  • [1]针刺治疗脓毒症急性胃肠损伤的随机对照研究[D]. 程璐.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六阳经五输穴“经穴”主治优势病证与配伍规律探析[D]. 王镜宇.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1
  • [3]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构建及胃瘫外敷方早期干预研究[D]. 蒋璐剑.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急性胰腺炎肠麻痹针刺处方优化筛选的临床研究[D]. 李淑娜. 遵义医科大学, 2020(12)
  • [5]温和灸对老年气虚血瘀证胸痹合并便秘患者的护理干预研究[D]. 韩殿玉.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0(11)
  • [6]下合穴温针灸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临床观察[J]. 王巧灵,林招国,蔡耿辉,陈奕强. 广西中医药, 2019(06)
  • [7]民国前中医外治法治疗膝痹病临床应用特点分析[D]. 李昳薇.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6)
  • [8]基於“下病上取”法针刺支沟穴对腓肠肌痉挛的临床研究[D]. 林珍妮.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 [9]合募配穴针刺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D]. 郝晓婷.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10]龙虎交战手法对急性阑尾炎术前疼痛的疗效观察[D]. 祝金豹.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9(02)

标签:;  

夏河穴治疗肠梗阻46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