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提问能力与习惯论文_夏宁蔚

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提问能力与习惯论文_夏宁蔚

夏宁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乐市第一小学 新疆 博乐 833400)

摘要:本文是我根据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浅谈如何让小学生在课堂上能够问、敢于问:在游戏中让学生问出来;创造情境,提高学生问的欲望;教给质疑方法,激发学生问的能力;营造和谐教学环境,鼓励学生勇于问。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培养 提问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9)09-077-01

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学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学习的一个过程。学习过程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学进去,而另一个是讲出来,而问出来也是讲出来中重要的一部分。可以说,能够问出来并且敢于问出来是一个学生在开展自主学习时必须具备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自主学习课堂中,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有质量地提问,更能够促使被提问者主动思考和探索,这就是教学相长。那么,如何在课堂上让小学生问出来呢?

一、在游戏中让学生问出来

游戏在课堂中非常受学生的欢迎,“你问我答”就是其中的一种。一开始实行学生相互之间扭扭捏捏,不好意思去问问题。在玩了“你问我答”游戏后,这一状态发生明显变化。课堂上的“你问我答”游戏有以下特点:第一,题目全部由学生设计,且附加参考答案。学生在提出问题时,能够从出题者的角度思考,思考考察哪些知识点。第二,问题的设计是由组员共同完成的,全体组员都参与了问题的提出,有利于锻炼他们提出问题的能力。第三,鼓励创新,鼓励学生提出好的问题。不仅答对有分数,提出好的问题同样有分数。第四,给学生一定的提前准备时间,让其在提问和回答时都不怯场。这样在游戏中,学生变得敢于提出问题,提出的问题更加能够考察和巩固被提问者的知识。而在游戏中,提问者和被提问者的身份是不断变化的,学生在这样的“玩”中不知不觉中既增长了知识,又锻炼了提出问题的能力。

二、创造具体情境,提高学生问的欲望

新课标指出:教师的角色应该由之前的教导者、命令者逐渐转化为启发学生质疑能力的启发者,意见交流者,组织者,俗话说授人以鱼不了授人以渔。例如在讲解三角形内角和之前,我让各位学生自己画一个自己喜欢的三角形,然后用量角器量出其中两个角的度数,告诉我,我就会说出第三个角的度数,学生们一个个积极的给我提问,我准确回答出答案,他们觉得很好奇:“老师为什么这么厉害呀?”在之后的自学中,学生就会带着对三角形内角和的疑惑进入学习中,有的小组甚至自发的进行了比赛,看看谁能最快的回答出问题中角的度数,甚至在课堂上向我挑战,提出了“为什么三角形的内角和一定是180°?”这样更深刻的问题。这种情景教学,不仅能够使学生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由通常的教师提问,转变为学生向教师提问,这在无形中改变了传统的教师形象和定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教给质疑方法,激发学生问的能力

小学生由于认知和学习经验不足,缺乏一定的提问技巧和方法,所以提出的问题质量不高。因此,教师必须教给学生提问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1、学会提问,将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小学生由于天性思维活跃,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心中肯定会存在许多问题,作为老师,应该重视这点,正确引导他们的天性,培养学生用质疑的眼光看待课堂中的问题以及周围的事物,并从中提出问题探索解决方法,寻找质疑的乐趣。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积极提供机会,课堂上多设计互动提问环节,这样既能教学知识又能够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并且在课后要让学生回顾自己掌握了哪些,没掌握哪些,从而改进质疑方式,激励学生对知识的更高要求。

2、学会想象,在问题上提出质疑。想象是思维的翅膀,想象能够有效地创造思维,找到问题突破口。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已知的规律和知识,想象到新的规律和方法来解决现有的问题,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从小学就开始启发学生的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好奇心,更有助于学生今后的整体发展。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老师应该正确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提出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营造教学环境,鼓励学生勇于问

学生只有通过主动的参与和探索才能获得知识,才能在过程中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所以要使学生处于主动学习的主体地位上。然而,在如今的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有些老师上课时过于严厉,对于上课时学生的提问和质疑不能耐心解答和解释,甚至呵斥学生,使得学生对于提问产生胆怯。所以,在课堂中,我们更应该注重和谐宽松的课堂环境的营造,使得学生能敞开心扉,敢于质问疑难。

1、营造和谐的心理环境。学生只有感到心里自由,才能够放开自己,勇于向疑难提出问题,才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展。所以,作为老师,与学生们之间保持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引导学生质疑的重要前提。老师与学生的交流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之上,在平时的课间,应该与他们成为朋友,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真正与他们交心,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照顾和关怀。在上课的时候,对积极提问的学生进行表扬,鼓励那些害羞胆怯的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种平等和谐的环境,让学生更好的发展。

2、创造宽松的课堂气氛。要想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敢于问,不仅要让他们处于和谐的心理环境,还要使他们处于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之中。老师要明确指出,提问不仅仅是老师的权利,学生们一样拥有,积极鼓励学生勇于敢于提问,并准备贴近生活,学生们感兴趣的课件进行讲课,这样学生才会更加积极地参与进来。同时老师还要用眼神、微笑和掌声对同学进行肯定,并将这种情感传递给学生,使他们充分感受到积极向上的课堂环境,达到素质教育的教学要求。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让学生问出来不仅可以解决提问者心中的疑惑,又可以检验和巩固学生已学的知识。在我国传统受偏重学生接受知识的环境背景下,启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教师首先要明确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创造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发问;其次教师要将数学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启发学生提问,在日常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想问”,“善问”,“敢问”,最后优化学习评价机制,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法,激励学生提问,提高学生的提问热情。全面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提问能力。

论文作者:夏宁蔚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9月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1

标签:;  ;  ;  ;  ;  ;  ;  ;  

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提问能力与习惯论文_夏宁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