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绥化市兰西县妇幼保健院 黑龙江绥化 151500)
【摘要】目的:探讨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的临床治疗。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排卵功能障碍不孕患者30例的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显效18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66%。结论:促排卵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在药物疗效差或无效的情况下可考虑手术。
【关键词】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4-0099-02
排卵障碍是引起女方不孕的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对排卵功能障碍的治疗以促排卵治疗为主,目前促排卵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在药物疗效差或无效的情况下可考虑手术。常用的药物主要有抗雌激素类药物、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等[1]。对2014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排卵功能障碍不孕患者30例的治疗方法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患者30例,年龄25~38岁。病程最短2年,最长7年。月经周期正常患者6例,不正常24例。原发性不孕20例,继发性不孕10例。
1.2 治疗
首先要增强体质和增进健康,纠正营养不良和贫血;戒烟、戒酒;积极治疗内科疾病;掌握性知识、学会预测排卵日性交(排卵前2~3日或排卵后24小时内),性交次数适度,以增加受孕机会。药物治疗主要用于促排卵。难治性多囊卵巢,可行卵巢楔形切除或腹腔镜下卵巢开窗术。
2.结果
经治疗显效18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66%。
3.讨论
排卵是指卵细胞从卵泡逸出的过程,它是整个生殖过程的关键,为人类生殖提供了物质基础,排卵障碍是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占25%~30%。引起持续性不排卵的原因中,最重要的为内分泌因素,其中以多囊卵巢综合征居首,其次为高泌素血症(HPRL)。PCOS主要表现月经稀发、闭经、肥胖、多毛,不排卵,胰岛素抵抗。高泌乳素血症通常与闭经同时存在,称之为闭经泌乳综合征[2]。HPRL可影响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从而抑制排卵以及直接作用于卵巢使颗粒细胞合成孕酮减少,导致黄体功能不全,为引起不孕的常见原因。其他造成不排卵的因素还包括甲状腺与肾上腺皮质功能异常、垂体功能异常等,精神紧张的应激使肾上腺分泌增多也可影响下丘脑促性腺激素系统,影响排卵[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排卵障碍的另一因素为黄素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LUFS),即排卵期卵泡未破裂,而卵泡膜细胞和颗粒细胞即发生黄素化。其临床表现与有排卵周期相似,如基础体温双相、孕酮升高、子宫内膜呈现分泌期改变,而实际上卵子并未排出,为造成不孕的常见原因之一。
中枢神经系统性无排卵:强烈的精神刺激可以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经大脑皮层、丘脑与下丘脑的神经内分泌途径,或经大脑边缘系统而导致无排卵[4]。下丘脑性无排卵: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脉冲式分泌功能失调可导致功能性下丘脑性无排卵,如盼子心切而发生假孕性闭经;颅咽鼓管瘤、脑外伤、脑膜炎等可导致器质性下丘脑性无排卵。垂体性无排卵:垂体肿瘤、空泡蝶鞍、Sheehan综合征可引起器质性垂体性无排卵;功能性的高泌乳激素血症是常见的功能性垂体性无排卵的原因。卵巢性无排卵:卵巢早衰(POF)、卵巢促性腺激素不敏感综合征、某些染色体核型异常如Turner’s综合征(45,XO)和超雌综合征(47,XXX)导致的卵巢不发育或卵巢发育不全可以导致无排卵[5]。放疗和化疗因造成卵母细胞的损失而导致无排卵。多囊卵巢综合征:因复杂的病理生理导致持续性无排卵而引起不孕。卵泡黄素化不破裂综合征(LUFS):排卵期LH峰出现后卵泡不能破裂释放卵子。性腺轴以外的其他内分泌系统如甲状腺、肾上腺皮质功能失调和一些全身性疾病如重度营养不良可影响卵巢功能的调节而导致排卵障碍。
排卵功能障碍病人的治疗以药物为主,在各种药物中CC和促性腺激素是使用最多的药物,促性腺激素的疗效可能优于 CC,但引起OHSS等副作用发生的可能性更大。中药的使用主要限于国内,中西药结合治疗可能比单用西药疗效好,黄体功能不足和LUF的发生率比单用西药低[6]。手术治疗属二线治疗,其中以腹腔镜手术使用最多,腹腔镜手术对排卵障碍性不孕的疗效优于开腹手术,而与药物治疗的差别可能不大,不同类型的腹腔镜疗效可能也没有明显差异[7]。所以,对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应首选药物治疗,在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可选择手术治疗。
虽然找到的都是A级证据,但质量并不高,很多证据都没有详细描述其随机的方法以及盲法等的使用情况,且样本量也不是很大,因此目前的结论尚需进一步高质量的研究论证。目前正在研究评价的有关内容:芳香化酶抑制剂促排卵疗效[8]。中草药治疗女性不孕的疗效。CC与二甲双胍联用,长期治疗与短期治疗对克罗米酚抵抗的PCOS患者疗效差异。不同剂量和用法的FSH促排卵治疗的疗效差异。
【参考文献】
[1]丰有吉,沈铿.妇产科学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94-395.
[2]马彦,葛春晓.450对不孕症夫妇病因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8(11):96-97.
[3]鲍世平.中西医结合治疗排卵功能障碍不孕症36例[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0,34(02):36-37.
[4]曾晓玲,周从容.LH在促卵泡生长和控制性超排卵中的作用 [J].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2001,28(05):173.
[5]姜向坤,李云,张丽娟,李广文.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的机制探讨 [J].山东中医杂志,2000(06).10.
[6]苗本郁,周灿权,庄广伦. 控制性促超排卵治疗周期中卵泡生长速率的观察 [J].生殖医学杂志,2000(09):28.
[7]赵铭峰,王聪,冯少林.从肾论治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12):40-42 .
[8]罗凌许彩凤萧美茹.促排卵在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自然受孕的应用观察[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07.1(6):56-57.
论文作者:谭丽颖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
标签:性腺论文; 卵泡论文; 激素论文; 卵巢论文; 疗效论文; 功能障碍论文; 垂体论文; 《心理医生》2016年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