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加强高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_校长负责制论文

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加强高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_校长负责制论文

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加强党在高校的执政能力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负责制论文,党委论文,执政能力建设论文,校长论文,高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六大指出:“一定要准确把握当代中国社会前进的脉搏,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使党的工作充满活力。”在高等学校,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和领导体制,就必须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一、正确理解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为切实加强党在高校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中共中央在《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高等教育法》对高等学校的领导体制又作出了法律规定:“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实行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是对建国以来高校领导体制变化的科学总结,也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抉择。

什么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就是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它是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一种科学的领导体制,是对立统一规律在领导体制上的体现。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是既相区别又相依存的有机统一体。这种统一表现为管理目标的统一、决策思想的统一、工作部署的统一、工作步调的统一。它们的区别在于:集体领导主要是对重大问题的决策而言,即重大问题的决策权属于党委集体;个人分工负责主要是对集体决策的实施而言,即集体决策的内容,按照领导班子成员的责权范围,由个人负责组织实施。

党委领导主要是思想、政治和组织领导。党委领导是对学校政治方向的领导,不是对具体行政事务的包揽。按照《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规定,党委的主要职责是:学习、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依靠全校师生员工推进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按照从严治党的方针,加强学校党组织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发挥党总支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讨论决定学校改革和发展以及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负责干部的选拔、教育、培养、考核和监督;领导学校的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众组织和教职工代表大会;做好统一战线工作,对学校民主党派的基层组织实行政治领导,支持他们按照各自的章程开展活动。

校长负责的实质是指校长及以校长为首的行政系统对党委负责,对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有关办学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负责,对全校师生员工办好学校的共同的根本利益负责。校长要认真执行党委的决定,对教学、科研、行政、后勤等工作的组织实施全面负责。根据国家计划、结合省情校情,主持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学年工作计划、年度财务预算、决算和基建计划,确保国家培养人才计划和科研任务的完成;根据国家和上级有关规定,主持制定重要机构和学科专业设置以及重要改革的方案,主持制定和修改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根据上级机关核定的总编制,主持制定学校各部门人员编制计划,按规定授予学位和评聘教学科研和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职务;加强师资队伍、行政管理干部队伍和后勤管理干部队伍建设,负责他们的业务进修培训,领导全校教职工进行教育改革,努力提高教学、科研和后勤管理水平,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负责,通过教学、科研、行政、后勤管理,充分发挥教职工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环境育人中的政治引导作用;主持制定招生计划和毕业分配方案;主持外事工作,按照有关规定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

二、正确处理党委领导与校长负责的关系

正确处理党委领导与校长负责之间的关系,是提高高校党委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关键。党委领导与校长负责之间的关系为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党委处于学校的政治核心和领导地位,校长及行政处于被领导的地位,并在党委领导下行其职、负其责。

这一关系是确立党对高校领导的组织基础和制度保证,既不能动摇,更不能颠倒。如果动摇或者颠倒了这一关系,党就难以有效实施对高等学校的领导,高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就难以保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任务就难以完成,甚至引发动乱。正确处理党委领导与校长负责之间的关系,就要始终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学校工作,支持校长按照《教育法》、《教师法》、《高等教育法》等法规积极主动“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发挥校长在依法行政中的指挥作用,以保证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各项任务的完成。

高校党委的领导作用,是通过党委的领导核心、政治核心作用,基层党组织的监督保证、战斗堡垒作用,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正确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共产党员在各自岗位上的先锋模范作用来实现的。

三、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关键是要建设好高校领导班子

首先,要建设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形成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层。要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方针,建设一支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风浪考验的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高校党委书记、校长应该努力使自己成为社会主义的政治家和教育家。所有的高校领导干部都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在任何时候都要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高校领导干部应当具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质,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与政策;应当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奉献精神,勤政廉洁,深入实际,勇于改革,开拓进取;应当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组织观念,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联系群众,团结同志,顾全大局,模范执行民主集中制;应当具有较高的科学技术和文化水平以及较丰富的现代教育管理知识,懂得办学规律,善于治校治教,有较强的组织、协调和领导能力。

其二,要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切实加强党委的领导。“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它既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也是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中的运用。”领导班子要执行好民主集中制,必须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完善党委内部的议事和决策机制,做到五个坚持:即坚持党委集体领导,发挥领导班子的整体优势;坚持民主决策,努力提高决策的正确性和科学性;坚持高标准的民主生活会,正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坚持制度建设,使党委工作不断规范化;坚持用党章规定的“四个服从”教育全体党员和干部,保证中央和上级组织的政令畅通。

其三,要按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全面加强和改进高校领导班子的作风建设。高校领导班子的作风建设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反对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照抄照搬、本本主义;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民主集中制,反对独断专行、软弱涣散;坚持党的纪律,反对自由主义;坚持清正廉洁,反对以权谋私;坚持艰苦奋斗,反对享乐主义;坚持任人唯贤,反对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为此,要着重解决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使高校党的作风有新的明显进步。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端正思想作风,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改进学风,增强解决改革和发展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转变工作作风,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改善领导作风,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抓好干部生活作风,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和革命气节。

其四,要完善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明确规定:“选拔任用干部,必须符合把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具有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力,结构合理、团结坚强的领导集体的要求。”要严格按照这一规定选拔任用干部,以确保将真正符合任职条件、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选拔进高校领导班子。高校领导干部的选拔培养,一要坚持标准,二要严格考核,三要认真培养,四要按程序办事。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培养新世纪的领导人才,是高校领导班子建设中一项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高校青年干部人才的培养教育要从学生阶段抓起。选拔要注意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要着重于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质,加强党性锻炼,坚定政治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艰苦奋斗的敬业奉献精神,增强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要采取理论培训、换岗交流、压担子锻炼、到工厂农村特别是艰苦地区工作、出国考察进修等多种形式,加大对校级后备干部的培养力度,把那些具有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和创新精神,有强烈的事业心,有知识、懂业务的优秀人才选拔到领导班子中来。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还要加强党对工会、共青团、教代会和学生会领导,支持他们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更好地成为党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同时,也要加强对民主党派的领导,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环境育人中的积极作用。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占领高校思想阵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切实贯彻落实好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标签:;  ;  ;  ;  ;  ;  ;  

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加强高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_校长负责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