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与展望:2006年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研究综述--基于2006年“职业技术教育”的统计分析_职业技术教育论文

回顾与展望:2006年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研究概况——基于对2006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的统计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职业技术教育论文,统计分析论文,理论研究论文,报刊论文,概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栏目设置与转载论文的概况

(一)栏目的设置

2006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全文转载了76篇文章,除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温家宝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和国务委员陈至立同志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开创职业教育工作新局面》三篇专文外,其他73篇文章分别包括在设置的8个栏目之中(下面都是就这73篇论文所做的分析),其中高等职教、中等职教、农村职教、特别关注、比较与借鉴为常设栏目,而高等职教、中等职教、特别关注为每期必设栏目。如表一所示:

(二)源杂志转载量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全文转载的73篇论文来源于全国的31种学术刊物,排名前5位的是《职教论坛》(包括综合版和教研版)(南昌)、《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长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京)、《当代教育论坛》(长沙)、《职教通讯》(常州)、《教育与职业》(京),共44篇,占论文总数的60.3%。如表二所示:

(三)源杂志所在地

从源杂志所在地来看,北京(20篇),长春(10篇),南昌(10篇),长沙(8篇),分别占总数的27.4%,13.7%,13.7%,11.0%。其他转载量较高的源杂志所在地分别是常州(6篇),上海(5篇),武汉(4篇),新乡(3篇),沈阳(2篇)(参见图一)。

图一 2006源杂志所在地转载文章数目比较

(四)第一作者所在单位的情况

在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所转载的73篇论文中,有18篇是两个作者或多个作者,其中有3篇来自研究机构与行政机关的研究成果。考虑到第一作者的贡献比较大,因此只统计了第一作者所在单位的情况。来自高校的文章为45篇,其中普通高校为15篇,占论文总数的20.5%,来自师范类高校的为20篇,占论文总数的27.4%,高职院校的论文为10篇,占论文总数的13.7%,来自教育研究机构的文章为21篇,占论文总数的28.8%,来自行政机关及其他单位分别为4篇、3篇,比例为5.5%、4.1%。作者出自同一所普通高校的比例不大,最多来自天津大学与同济大学,分别有5名和2名作者出自这两所学校;从师范类高校看,则分布比较明显,其中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作者论文有6篇,北京师范大学与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分别有3篇。教育研究机构对职业教育理论研究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尤其是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今年有5篇文章被转载(如下页表三所示)。

(五)源杂志所在栏目分布

如后页表四所示,《职教论坛》(包括综合版和教研版)(南昌)、《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长春)与《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京)所转载的文章主要分布在“特别关注、理论经纬、中等职教、农村职教”等栏目中,说明这三种杂志比较关注当前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以及相关的理论研究,而其他的几种报纸杂志被转载的文章所在的栏目则较为分散。

二、转载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主要领域和基本观点

(一)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

从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转载论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来看,有38篇论文采用的是定性研究法,占所有被转载论文总数的52.1%;采用比较法与统计法的分别有9篇,分别占所有被转载论文总数的12.3%;采用文献法有7篇,占所有被转载论文总数的9.6%;采用调查法与图示法的分别有4篇,分别占所有被转载论文总数的5.5%;采用个案法有2篇,占所有被转载论文总数的2.7%。

(二)研究的主要领域和基本观点

1.职业技术教育基本理论

(1)职业技术教育学科体系研究

职业技术教育学科体系一直是从事职业技术教育学者们关注的一个重点领域。有学者认为:职业教育是随着职业教育活动的产生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教育分支学科,其逻辑起点应该是该学科的“元”教育学;是最简单、最抽象、最本质的规定;是作为整个学科体系赖以建立的根据和基础;根据这些要求作者提出了职业教育学的逻辑起点是“技能训练”(王川,第3期);也有学者呼吁应该给职业教育学科以一个应有的地位——与普通教育学同等的一级学科地位,以支持并推动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和个人发展需求,并提出了职业教育学的基本内容至少应该涵盖以下一些具有职业教育基本特征的观点:基于多元智能的人才观、基于能力本位的教育观、基于全面发展的能力观、基于职业属性的专业观、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观、基于学习情景的建设观、基于整体思考的评价观、基于生命发展的基础观、基于技术应用的层次观、基于弹性管理的学制观(姜大源,第4期;姜大源,第5期);有学者分析了职业教育的基本范畴,提出其确立的依据及其确立的具体要求并根据职业教育类型、范畴的不同,把职业教育划分为三种不同类型的基本范畴:一是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教育;二是职业准备教育和职业继续教育;三是学校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陈波涌,第5期);有学者从历史经度和学科维度两个方面,介绍了职业技术教育学的发展脉络,简要分析了职业技术教育学若干领域发展的状况(米靖,第6期)。

(2)职业技术教育科研

职业教育科研既应包括为解决实践中的问题而展开的研究,也应包括职业教育学自身的理论建构。职业教育问题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是多样的,可以面向各种宏观问题或者微观问题,职业教育学科的理论体系则要由确定的逻辑起点出发,围绕着核心研究领域进行建构(刘春生、张宇,第6期);有学者从原则与方法论的角度探讨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论研究,提出了应该加强对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的研究,秉承学术自由、实事求是、指导实践、借鉴发展的原则,融合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并明确其方法属性,走独立自主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之路(王明伦,第6期);有学者分析了高校扩招以来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的现状(壮国桢,第4期);有学者则述评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特征研究(张新民,第2期);有学者则对欠发达地区农村职业教育问题研究进行了综合论述与评价(马庆发、董仁忠,第1期)。

2.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

有学者从学科体系的解构与行动体系的重构两个角度,对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序化进行了教育学的解读(姜大源,第2期);我国已进入新一轮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高潮,这次改革中最为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如何面对学生学习准备不足的状况?如何克服学分制所面临的困境?如何解决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主体地位与其超负荷的工作量之间的矛盾?针对这些疑惑,有学者提出了应对的措施:专业课程的项目化;普通文化课程的服务性;全面推行职业生涯指导;建立支持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激励机制(石伟平,第2期);也有学者从职业教育课程和课程开发模式分析入手,回顾了近20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在课程改革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指出了目前存在和应着重解决的问题(赵丹丹、赵志群,第2期);有学者探析了中职专业设置的若干问题,并指出其基本思想与应坚持的原则(孙锦明、李秀敏,第5期);有学者从T型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出发,提出了T型能力目标和课程体系,认为这种能力目标和课程体系能较好地兼顾岗位针对性和适应性,适应当前就业和终身学习的需要,且能兼容当前各种不同的培养方式(谭镜星,第1期);有学者分析了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包含的价值取向、教育思想观念、课程模式等内容,提出了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闵建杰,第3期);有学者探讨了高职“订单式”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周叶芹,第5期)。

3.职业技术教育决策与管理研究

(1)职业技术教育质量管理

学校教育教学各方面都离不开质量问题,有学者从宏观的职业教育教学体系出发,讨论了注重质量与注重效益二者的互动对促进职业教育发展所发挥的作用(李云中,第5期);有的学者则从微观的角度,针对学校考试的质量问题,从作为考试设计人员这一视角,通过对考试理论的思考,探讨了中等职业学校考试质量评价标准(王卫红,第4期);有的学者通过构建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能准确反映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质量和实际运行状态的预警指标有机结合所构成的整体,即预警系统,以此来客观描述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状态、运行过程与影响因素,及时发表预报和预警,为政府制定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政策,调控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目标提供方向性、前瞻性的依据,以引领高等职业教育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王明伦,第2期)。

(2)职业技术教育经济管理

中职学校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是学校管理者所面临的问题。有学者以一所具体学校为例,介绍了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做法,以确保人才队伍成长(孙志成,第4期);教育经费短缺长期以来制约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有学者通过对我国教育投资总量、教育投资比例以及教育经费使用结构的分析,试图探寻阻碍中等职业教育教育经费“三个增长”的原因(胡思旭,第3期);有学者从教育成本核算的作用着手,提出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的会计基本假设、教育成本核算的原则、教育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和方法(裘腰军、茅瀛怀,第1期),有学者则从投资回报的视角探讨了中职生源调控的路径(傅建东,第1期)。

(3)职业技术教育政策管理

有学者从价值选择的角度,以2002年政府颁布的职业教育政策为背景,以期梳理出21世纪中国职业教育政策的走向(李延平,第1期);有学者分析了影响我国职教发展的主要外部环境条件,初步探讨了新形势下职业教育政策的问题(张力,第1期);有学者认为职业教育改革大致可以分为宏观水平和微观水平,基于对制度影响职业学校运行和个人行为的认识,提出了建立现代职业学校制度的职业学校改革目标,并分析了相关的几个问题(庄西真,第6期)。有学者通过述评的方式介绍了2005年中国职业教育政策的新进展与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提出了职业教育发展改革与创新的建议(和震、耿洁,第3期);有学者展望了2020年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理想与政策(史秋衡,第6期)。

4.就业指导工作的研究

就业指导是高职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其核心理念是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价值取向是“就业与成才”,主要内容是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与职业技能发展,高职教育就业指导要贯彻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陈弘,第4期);有学者通过对2003、2004年全国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指出应以就业为导向,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李维利,第1期);有学者对“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余祖光,第2期);有学者分析了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劳动力市场(张宇,第5期)与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所产生的焦虑心理及调适手段(张金福、刘翠兰,第4期)。

5.国际职业技术教育比较研究

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应该积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形势和发展趋势虽然很好,但尚未形成稳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局面。有学者认为此种原因是我们对职业教育规律认识不足。因此,解读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发展历史,揭示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对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翟海魂,第4期);有学者介绍了澳大利亚、日本、英国和美国等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制度,分析归纳了国际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指出现代职业教育已经或即将不再是低端学生的权宜之路,而同样是通向高新技术产业和挑战型事业的途径(毕家驹,第5期);有学者将国际上的职业教育归纳为三个基本模式,分析了各基本模式的主要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对世界上若干有代表性国家的职业教育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徐朔,第1期);有学者认为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国外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主要包括四个层面,即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发展的关系模式;高等职业教育的院校发展模式;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办学模式和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管理模式(肖化移,第5期);有学者从巴洛夫和福斯特的职教思想比较中探讨了世界职业教育主导思想的转向及对我们的启示(周正,第3期);有学者对日本职业生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并提出了对我国的借鉴(谷峪,第4期)。

课程论研究一直是中外学者所关注的话题。有学者对国外高职教育课程取向的变化作了重点分析,指出其变化路径,并在此基础上预测了高职课程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其对我国高职发展的若干启示(匡瑛,第1期);有学者基于波兰尼的默会知识论,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其对职教课程理论改革的借鉴意义(董仁忠,第6期)。

三、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研究的未来走向

(一)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方法将逐渐走向多元化

从2006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的统计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目前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研究的方法除了采用归纳、演绎等定性研究方法之外,比较研究法、统计法等实证研究的数量有了明显的增加,并占有较高的比例,未来的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研究在方法论上必将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态势。

(二)农村职业技术教育问题仍将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温家宝总理与国务委员陈至立在2005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分别指出,重视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提高广大农民的职业技能和转移就业能力,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必须充分发挥教育在推进新阶段农村全面发展中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2006年转载的论文中包括国家重点课题“21世纪中国农民职业教育创新体系与施教模式研究”的研究成果综述以及关于“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调查研究等相关主题的探讨,今后,农村职业教育问题仍将是职业技术教育问题研究的方向之一。

(三)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的相关主题将成为研究的热点

以就业为导向,努力提高高职院校办学水平和质量将是今后一个时期发展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和措施,这也是职业教育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宗旨,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和高技能专门人才的要求。围绕着就业问题的探讨是今后职业教育理论研究经久不衰的关注点。

(四)职业技术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研究将更加深入

近年来,由于政府和社会各界对职业教育的重视,我国职业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大,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但是仍然有一些影响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未能得到解决,其中最根本的问题之一是人才培养系统性的偏离,集中体现在人才培养的效果与市场需求之间的距离,而导致这一偏差的最直接原因是课程与教学。因此,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探讨2007年会继续进行并将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更深入一步。

(五)借鉴国外相关的成功经验是丰富和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研究的重要手段

就国外职业教育理论和实践所取得的成功经验与失败的教训,需要我们从多个维度、多个视角不断进行总结,从中归纳出职业教育规律性的东西,以此来不断丰富、完善我国职业教育理论的研究工作,并更好的指导职业技术教育的实践工作。

标签:;  ;  ;  

回顾与展望:2006年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研究综述--基于2006年“职业技术教育”的统计分析_职业技术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