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抗震设计是整体设计方案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保证建筑质量和安全性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建筑抗震设计的合理性,提高建筑物应对紧急地震情况的能力,文中对建筑设计应用于建筑抗震设计的关键作用进行了阐释说明,并通过分析建筑抗震设计与建筑设计理念的具体关系,提出了建筑抗震设计应用建筑设计的要点,希望与同行设计者共同交流探讨。
关键词:建筑设计;抗震设计;作用;设计要点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过程中,高层建筑逐渐成为了建筑的主体形式,这也对建筑的质量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抗震设计正是影响建筑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抗震设计不仅属于结构工程设计也属于建筑设计的范畴。笔者经过大量工程经验,发现整体建筑设计与抗震设计相辅相成,抗震结构如果未能够在建筑设计的理念下进行设计,就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抗震效果。因此想要进一步提高我国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就要在建筑抗震设计中充分显示建筑的整体设计理念。
一、建筑抗震设计中建筑设计的重要意义
建筑抗震设计属于建筑整体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筑抗震设计在建筑设计中通常会被列为一个单独的部分,但是抗震设计不能脱离整体设计而单独进行,建筑设计缺少对抗争设计的考量也是不完整不全面的。
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工程师一定要对建筑方案进行反复的考量,对其中的各项参数进行反复的研究和确定,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设计的合理性。也可以保证后期施工的顺畅性,设计师不必再对抗震设计进行调整就可以保证建筑的安全性。然而,如果抗震设计没有在建筑设计的理念下进行规划,这两个部分中所涉及的具体参数指标就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差异,导致建筑参数混乱,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因此,建筑抗震设计必须与建筑设计的理念保持一致,将二者进行完美的融合,才能达到最佳抗震效果。
二、建筑设计与建筑抗震设计的关联性
建筑设计与建筑抗震设计二者之间关系密切,相辅相成。建筑设计是整个工程建筑的关键性环节,对于后期的建筑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为了保证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建筑工程师通常会在进行建筑设计的同时制定备案设计。建筑设计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建筑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地质结构,也包括建筑物的具体建筑面积、作用、资金成本等。因此建筑设计师必须在满足所有条件的条件下进行建筑设计,这样才能保证建筑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可见,建筑抗震设计是建筑设计整体理念中必须要加以反复考量的重要部分,这对保证建筑整体的抗震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次建筑设计对于建筑抗震设计具有基础性作用。比如为了保证建筑的抗震性能,一定要选择合理的地基建筑场地,当地基位置的土壤为软化粘性土、液化土、新近填土或者是不均匀土壤时,就要在建筑设计方案中制定合理的地基土层处理措施,以便为之后的抗震工作提供便利。此外,建筑设计方案作为建筑施工的基本框架,对施工人员的施工行为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如果建筑设计理念不符合建筑抗震要求,后期建筑施工过程中就需要进行相应的施工方案调节,这不仅会耽误工程进度,也会造成工程成本方面的浪费,缩小建筑单位的利润空间。
三、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建筑抗震设计中建筑设计的具体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是建筑设计中的形状设计,建筑物的外部形态与其抗震性能存在着直接的关系。近年来,人们对建筑提出了更多的功能要求,建筑不仅要实用,还必须要具有审美价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今些年来的建筑设计在造型上更加多样,然而工程经验表明,平面外凸和凹进、侧翼伸悬、不对称侧翼布置等都造型设计都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风险。立体空间上的一些复杂和不规则的形状设计,比如建筑装饰悬伸的相对高度过大等也存在较大的地震损坏风险。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对建筑的外形设计进行全面的分析,尽量采用简洁直观的造型体现建筑物的艺术特色和审美价值。
其次是建筑的空间设计。建筑空间设计的合理性是建筑基本使用功能的基本保证。建筑的空间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主要体现为建筑竖向布置设计。为了提高土地面积的利用效率,建筑工程师不断扩展了建筑的竖向利用空间,这也是高层建筑日益受到关注的主要原因。然而,高层建筑在设计参数方面与常规建筑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因为高层建筑大多属于综合性建筑,兼具酒店、餐饮、休闲、居住等多种功能,不同楼层的质量和刚度存在较大的差异,导致高层建筑的稳定性较弱,抗震性能较差。因此在开展高层建筑施工之前,一定要对竖向空间的抗震参数进行合理的设计,以为高层建筑的质量安全提供保证。比如目前,很多设计是偏向使用刚结构进行空间防震,效果良好.
平面设计是建筑抗震的重要设计内容,为提高抗震性能,建筑设计中平面设计需要对建筑中的梁柱距离、平面空间面积及布局、内墙厚度及间距、单个空间面积、楼道位置及高度、电梯井位置等进行清晰准确的布局。脱离抗震设计理念的建筑设计极有可能出现墙体分布不对称、柱体支撑稳定性差等问题,相关研究表明,在当前的城市建筑中,平面设计抗震性能差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的问题,合理率仅为83%,其中,墙体设计不合格的问题最为突出,约有24%的建筑难以达到抗震标准。这对建筑使用者的生命安全及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建筑工程师必须对建筑的平面空间进行合理的设计。
四、建筑设计应用于建筑抗震结构的设计要点
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工程师首先要对建筑地点的实际地理位置条件进行全面考察,并参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的具体要求进行合理的建筑参数设计。比如在建筑地基设计过程中,需要参照《规范》中关于地基抗震承载力的具体标准.
建筑师必须对建筑中的某些特殊位置进行更加细致的抗震设计。比如建筑的构件及连接点、建筑顶部,因为这些位置对于建筑多收到的各种作用力反应更加的敏感,如果不能符合基本的抗震要求,极有可能在地震发生时出现构件脱落、连接点损坏等问题,直接威胁建筑的安全。
建筑方案设计完成之后,需要由专业的设计人员进行方案的校验,并交由承包单位、投资单位、相关建筑管理部门等进行方案的最终确定,为建筑设计的合理性提供多重保障。
结语:
综上所述,文中深入阐述了建筑设计与建筑抗震设计的具体关系,并对建筑设计中抗震设计理念的应用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希望文中所提出的抗震设计要点可以为同行工程设计工程师提供借鉴,以提高我国的建筑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盖希君.浅析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作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3).
[2]代应君.试论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作用[J].门窗,2013(08).
[3]严朝宗.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作用分析[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10).
[4]孙作芹.分析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作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0).
[5]庄伟.分析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作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4).
[6]韩娟娟.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重要作用[J].四川水泥,2014(10).
论文作者:周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1
标签:建筑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作用论文; 地基论文; 合理性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空间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