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执政党建设的思想及其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执政党论文,无产阶级论文,列宁论文,启示论文,思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列宁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创立者,第一个工人阶级执政党的领袖,是开创 人类历史和20世纪新纪元的伟大理论家和政治家。在我们党的事业胜利前进的时候,在开辟 新世纪的历史任务落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肩上的时候,认真研读列宁晚年关于执政党建 设的思想,对我们是有深刻启示的。
一、俄共(布)作为执政党,最重要的任务是学会“从事经济工作”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即指出,俄共(布)的中心任务已经从夺取政权转移到“管理俄国” 。这就需要建立一个精干严密、管理水平很高的党的干部队伍。而当时大部分党员的文化水 平和管理水平都达不到这一要求。列宁指出,党派出的大批从事经济工作的干部,无疑是出 色的革命家和鼓动家,但由于他们不懂经济,因此,完全不适合做一个管理人员。为此,他 语重心长地对干部们说:“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是学习;第二,是学 习;第三,还是学习。”[1]学习要从头学起,包括吸收欧美科学中一切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包括虚心向资产阶级专家学习。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尖锐地批评了党内有些鄙薄业务、 蔑视专家、貌似激进实则不学无术、善于玩弄行政命令手段的不良倾向。他说:“新经济政 策是我们开始真正学习经济管理的一种形式,但是在这方面直到现在我们还做得非常糟糕… …学习吧!这种学习是非常严肃的,我们大家都应该完成这个学业……谁要想丢开这项任务 ,谁要是不予重视,认为与己无关,那就是共产党员和工会工作人员那种极其罪恶极其危险 的狂妄自大的表现。”[2]他教育党的干部,要做管理经济工作的内行,要精通生产的一切 条件,要懂得现代高级的生产技术,要有一定的科学修养[3]。列宁还进一步指出,俄国共 产党虽然掌握了全国的经济命脉,政治权利也是非常充分的,但是,经济规律是不能用政治 权利来支配的。如果领导干部不懂业务,不成为行家,就会瞎指挥,执行党的路线、完成党 的任务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党的负责干部,要善于同懂行的专家一起志同道合地工作, 向他们学习管理经济工作的本领。列宁还提出要进一步发展各级党校,增加生产和科学技术 方面的课程,分期分批地选派干部到那里学习理论,学习科学。同时,党还决定输送大批干 部和优秀党员进中学和大学深造。
可见,在俄共(布)成为执政党后,为了实现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为了管理和建设苏俄, 列宁对提高党员干部的文化素质和经济管理水平给予了极大的关注。
二、俄共(布)作为执政党,必须维护自己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的思想团结
要维护党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的团结,必须加强党的理论建设工作。苏俄是一个农业国, 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许多党员直接来自农民,使党员队伍容易受小生产习惯的影响,这就 必须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和理论建设,提高党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使全党在马克思 主义理论基础上达到团结。
十月革命后,苏维埃俄国面临着极大的困难。新生的共和国处在资本主义的包围之中,和 平很不稳固,外国帝国主义随时可能进行武装干涉,国内政局动荡,得到外国帝国主义支持 的反革命势力蠢蠢欲动。旧俄留下的社会局面满目疮痍。而党内,小生产习惯思想有所抬头 ,第二国际的修正主义思想的流毒没有彻底肃清。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党的团结面临考验 。为了提高党的理论水平,使全党能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重新达到团结,列宁开展了 规模巨大的、涉及到每一个党员的理论建设工作,这就是著名的修改党纲的工作。列宁没有 把 党纲的修改工作只看成是党内一些高层理论工作者的任务,而是以修改党纲为契机,发动广 大党员集中地、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全党在新形势下,总结新经验,提出新理论, 发展马克思主义,并根据这些,提出修改党纲的意见。为了修改党纲,党内还多次召开会议 进行讨论和争论,列宁要求将每一次会议讨论的材料都印成小册子,分发给每一个党员,使 他们熟悉这些材料,并参与到学习理论和修改党纲的工作中来。许多党员干部通过这些会议 和材料的学习,提高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并逐步摆脱了小生产习惯势力的影响和第二 国际修正主义思想的影响。新党纲制定出来后,为了配合新党纲的学习和宣传工作,列宁要 求布哈林和普列奥布拉任斯基写了《共产主义ABC》一书,并将此书作为党校的必修教材。 通过修改党纲,列宁在全党范围内组织了一次普遍的、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肃清了 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影响,提高了党员的理论水平,巩固了全党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的 团结,从而为在实践中领导苏维埃俄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基础。
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不但要求俄共(布)党员学习管理经济,做好经济工作,而且提出了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任务。列宁认为,俄共(布)此时学习哲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树立马克思 主义的世界观,因为这个问题已经在多年的理论和实践工作中解决了。党此次学习哲学的重 点在于掌握在新的实践中完成理论探索和理论发展的方法论,这对俄共(布)党员来说,提出 了更高的学习要求。列宁认为,普列汉诺夫是用俄语最好地诠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家 。从1920年起,列宁多次要求出版普列汉诺夫的哲学文集。他说:“不研究普列汉诺夫所写 的全部哲学著作,就不能成为一个自觉的、真正的共产主义者。”[4]新经济政策实施后, 全世界资本主义报刊向布尔什维主义发起了思想上的进攻。在国内和党内,也出现了“谁战 胜谁”的言论。为了使全党抵制来自国内外的反动思想和理论,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 法论去探索和解决新的问题,列宁创办了党的哲学和社会科学刊物——《在马克思主义旗帜 下》。列宁在为该刊物撰写的创刊文中指出,《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应该通过列举科学社 会主义创始人运用先进的方法论分析问题的实例,教育全党在新的形势下,象马克思那样去 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抵御教条主义和修正主义思想,在活生生的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 这样才能真正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列宁还要求党员与自然科学家结成联盟,学习和了解自然 科学的新发展,从而更好地掌握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
可见,列宁一贯要求俄共(布)随着实践的发展,坚持不懈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 主义,始终保持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的团结。
三、俄共(布)作为执政党,必须维护在民主集中制基础上的组织团结
1905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获得暂时的合法地位。根据新的情况,列宁主持召开的社会民 主工党代表会议提出了新的组织原则和领导原则,即民主集中制。代表会议的决议指出:“ 代表会议确认民主集中制原则是不容争论的,认为必须实行广泛的选举制度,赋予选举出来 的各中央机构以进行思想领导和实际工作领导的全权,同时,各中央机构可以撤换,它们的 活 动应广泛公布并应遵守严格地作工作报告的制度。”[5]这是列宁领导的党也是国际共产主 义运动历史上第一次阐述民主集中制原则。从此以后,列宁一直坚持民主集中制。他有时强 调集中多一些,强调“铁的手腕”和“铁的纪律”;有时他强调民主多一些,但都是从有利 于党对事业的统一领导的角度出发的。如,在十月革命胜利后,面对复杂而危险的国际国内 形势,列宁多次强调全党必须保持思想和行动的一致性。为此,全党的活动必须尽量受一个 领袖的指挥。列宁说:“苏维埃的(即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和实行个人独裁之间,根本没有任 何原则上的矛盾……要从当前特殊任务来看独裁权力的意义的问题。应该说,任何大机器 工业——即社会主义的物质的、生产的泉源和基础——都要求无条件的和最严格的统一意志 ,以指导几百人、几千人以至几万人共同工作。这一必要性无论从技术上、经济上或历史上 看来,都是很明显的,凡是思考过社会主义的人,始终认为这是社会主义的一个条件。可是 ,怎样才能保证有最严格的统一意志呢?这就只有使千百人的意志服从于一个人的意志。”[ 6]而在列宁晚年,即新经济政策时期,由于苏维埃俄国获得了暂时的和平局面,国内经济形 势也有了一定的好转,此时的列宁,最关心的是发扬党内民主,建立和健全党内选举制、报 告制和监督制。在他逝世前夕,他认为,当时俄共(布)党内的主要领导人的工作作风和性格 特点,有破坏党内民主制度、使党中央面临分裂的危险。他口授了给党的代表大会的信,主 张扩大中央委员会,人数由原来的27名增加到50名或100名,并且要选拔普通的工人党员和 农民党员担任党中央委员。这样一是便于加强集体领导,防止个别领导人专横独断的作风对 党的前途的影响;二是可以更大范围地发扬民主,使党中央更接近群众,了解群众的情绪和 要求,按群众的意志正确地制定党的路线和方针。列宁在信中还提出了许多富有远见的建设 性意见,为俄共(布)党的建设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训。在列宁时期,为了达到思想和组织上 的统一,也进行过清党,清党工作严格按照民主集中制的组织程序进行,时隔这么久,我们 从未发现当时清党工作扩大化的错误。
四、俄共(布)作为执政党,必须时刻不忘自己是“人民的公仆”
俄共(布)是执政党,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工作人员大部分是俄共(布)党员。列宁认为,他 们应是人民的公仆,没有任何金钱上的特权,否则,就不是俄共(布)党员。列宁起草了《人 民委员会关于高级职员和官员的薪金额的决定草案》,这一文件规定,人民委员会委员的月 工资为500多卢布,大体相当于熟练工人的月工资。列宁自己带头执行了这一规定。
在党和国家机关存在的问题中,列宁认为官僚主义是党和国家“最大的毛病”。他直截了 当地把苏维埃国家称为“带有官僚主义弊病的工人国家”[7]。他告诫党员干部,“共产党 员成了官僚主义者。如果说有什么东西会把我们毁掉的话,那就是这个”[8]。要克服这一 点,就必须在党和国家中设立专门的强有力的监督机构。在列宁的亲自领导下,1918年成立 了国家监察部,1920年又将该部改为工农检察院,俄共(布)第九次代表大会后成立了党 的中央监察委员会,1923年又将中央监察委员会和工农检察院合并,要求这个联合部加强对 执政 党的检查和监督。列宁还指出,监督权力应具有相对独立性,这是搞好监督工作的最大保证 。为了进一步保证监察委员会的权威性,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监察委员会 的决议》,该决议充分保证了监察委员会独立地行使职权,并明确规定了监察委员会的任务 是:同侵入俄共(布)党内的官僚主义和升官发财思想,同党员滥用自己在党内和苏维埃中的 职权的行为以及其他破坏党的领导和威信的现象作斗争。随着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开放的窗 口进一步打开,在党内和苏维埃机关内担负一定领导职务而又经不起考验的党员干部发生蜕 变的危险在日益增长。面对新的问题,俄共(布)第十一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监察委员会 的任务和目的的决议》。决议指出,监察委员会在新形势下,要及时调整路线,总结经验, 严 厉查处监督那些滥用职权、以权谋私、行贿受贿的经不起考验的党员干部,要确保在新经济 政策下,党和国家的性质不发生变化,防止“人民公仆”向“社会主人”蜕变。
为了防止腐败和官僚主义,除了加强监察机关的职责外,还要与群众监督紧密结合。列宁 十分重视群众参与监督国家管理,认为它是防止“人民公仆”向“社会主人”转变的可靠保 证。苏维埃俄国由于生产力落后和群众的文化水平低下,苏维埃实际上只能由劳动人民的代 表即无产阶级中的先进分子直接管理国家。如果没有有效的监督,少数管理者就会在他们掌 握了一部分权力后,忘记“人民公仆”的本分,逐渐使自己变成“脱离群众,站在群众头上 的特权者”,从而导致滥用权力、侵犯人民利益和为政不廉等腐败现象的出现。列宁认为, “应当使工人进入一切国家机关,让他们监督整个国家机构”[9],即通过群众检举、批评 、建议等监督功效,使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敢妄自滥用权力,如果滥用权力也可以得到 及时的纠正和查处。因此,列宁指出,由于苏维埃与劳动人民接近,才造成一种自下而上的 监督机制,自下而上的监督实际上就是工农群众参与监督。
官僚主义必然会导致国家机构的臃肿和人浮于事的现象。在逝世前夕,列宁在《宁可少些 ,但要好些》的文章中,对苏维埃俄国的机构改革,削减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办公基金等方 面都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体现了一个革命导师的高度责任感和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 崇高精神境界。
五、列宁关于执政党建设的思想给我们党的启示
列宁关于执政党建设的思想,虽然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主要是针对俄共(布)的,因此具 有一定的特殊性。但是他的这一思想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有借鉴意义,能给予我们党以深刻 的启迪。这是因为,中俄两国共产党在许多方面具有相似性。
首先,俄国和中国都因落后而受到西方国家的凌辱,都是在挨打的痛苦中领略到了西方资 本主义文明的力量,从而开始寻求出路向西方学习,并由此开始了自己的近代历史。两国的 资 产阶级都未得到充分发展,大多数人口生活在农村,而农村资本主义的影响尚未对旧秩序构 成威胁,资产阶级无力完成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中俄两国共产党都是在这样的背 景下诞生并完成其救国救民的任务,引导两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也就是说,中俄两 国的社会主义均不是脱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必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完成别国在资本主义社 会已经完成了的生产的社会化、现代化和工业化的任务。列宁在苏维埃俄国的政治军事局势 稳定后,多次强调俄共(布)在政治上和军事上已经取得了胜利,但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最终胜 利,还在于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实现全俄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他多次指出 要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工作上来,要俄共(布)学会管理经济,“学会从事经济工作”,把 苏俄建设成为一个实现了电气化的现代国家。他把“实现全俄电气化”作为俄共(布)的“第 二个党纲”。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多次强调指出,中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中国社会主义赖以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相当落后。经过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数十年的 艰苦奋斗,中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中国仍然是世界上的贫穷国家之一。邓小平继承了列宁 的思想,一再强调各条战线的党委必须坚持政治与经济、政治与业务的统一。他说:“今后 ,政治路线已经解决了,看一个经济部门的党委善不善于领导,领导得好不好,应该主要看 这个经济部门实行了先进的管理方法没有,技术革新进行得怎么样,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多少 ,利润增长了多少,劳动者个人收入和集体福利增加了多少。各条战线的各级党委的领导 ,也都要用类似这样的标准来衡量。这就是今后主要的政治。”邓小平还把解放生产力和发 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在 新的科技浪潮的冲击下,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核 心内容的基本路线必须长期坚持。我们要象邓小平那样,继续借鉴列宁的这些思想和做法, 围绕党的基本路线开展党的建设工作,这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根本所在。
其次,中俄两国的文化特征也有某些相似之处。中俄两国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都是 高度集权的专制统治,都是农民占人口大多数的农业国,大部分党员来自农民。因此,封建 思想和小生产习惯势力在社会上有广泛的影响。这些非无产阶级的思想容易侵蚀党的干部队 伍,滋生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当前,中国共产党思想建设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按照十五大 的要求,坚持用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即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在全党兴起一个学习马克思 列宁主义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的高潮。只有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才能凝聚全党、团结人民 , 坚持正确的前进方向,解决我们面临的复杂问题;才能深刻把握世界形势的本质,承受和抵 御各种风险,保持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建 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信念,不断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列宁在十月革命以后,在俄共 (布)党内用无产阶级思想改造和克服非无产阶级思想,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统一党的思 想,使党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达到团结。他的这些思想和实践,对于中国共产党实现以上的 思想建设目标,是有深刻现实意义的。此外,官僚主义的滋生,不但是一个思想建设的问题 ,而且是一个组织建设的问题。列宁在无产阶级政党的历史上最早提出并解释了民主集中制 ,并以这一原则组织和整顿俄共(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鉴于中国共 产党在过去民主集中制遭到严重破坏的教训,也鉴于改革开放的新情况,邓小平反复强调了 列宁提出的民主集中制原则,要求恢复和健全这一原则。邓小平指出,要切实保障党员的民 主权利,疏通和拓宽党内的民主渠道,进一步活跃党内生活。同时,要坚决维护中央的权威 。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是党中央和各级党委必须遵守的制度。反对那种“以集体领导的外表 掩盖个人专断的实质”的作风。可见,邓小平正是在列宁的理论基础上丰富和完善了民主集 中制原则的。列宁的经验和我们党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只有始终如一地坚持民主集中制原 则,我们党的事业才会胜利前进。在今后,我们党必须坚定不移坚持民主集中制,着力解决 实质上而不是形式上坚持民主集中制的问题。
最后,列宁为了防止腐败现象所提出的一系列措施,如加强党员的“人民公仆”意识、加 强监察机关的监督、密切联系工农群众以及加强群众监督等,对于当前中国共产党加强党风 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是有启迪的。
综上所述,在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的伟大时刻,学习和回顾列宁关于执政党建设的 思想,会给予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以宝贵的经验和启示,从而有利于中国共产党实事求 是地总结过去,头脑清醒地面对未来。
标签:苏联论文; 列宁论文; 无产阶级政党论文; 政治论文; 国家社会主义论文; 领导理论论文; 苏维埃共和国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中国共产党论文; 经济论文; 时政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