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西结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临床效果论文_王钦

探讨中西结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临床效果论文_王钦

鹤岗市人民医院 154101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中西结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2011年10月15日~2013年10月15日在我院诊断为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并接受治疗的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本实验首先确诊,然后治疗时根据患者意愿采用中西结合治疗(柳氮磺胺吡啶+维生素C+黄连解毒汤加减)和纯西医治疗(柳氮磺胺吡啶+维生素C+强的松)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连续治疗8w。12w后,随访或根据患者到医院复查的情况,对患者前后的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作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87.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6%,两组总有效率间的差异(P<0.05),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总不良反应率为17.4%;对照组总不良反应率为40.6%,两组总不良反应率间差异(P<0.05),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西结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明显高于纯西医治疗的效果,并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中西结合;慢性溃疡;结肠炎;临床疗效

以前,特别是西医进入中国后,对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往往采用纯西医治疗,虽然治愈了很多患者,但是随着长期使用,药物的耐药性愈发表现得明显,治疗效果也相对减低。并且,由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反复发作,导致各种变发症也相对增加,给患者带来了一定的痛苦,也给临床医生带来了很多困扰。据相关文献报道,中西结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效果显著。但具体如何用药没有大概的标准,很难指导临床用药。本研究试探性的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采用中西结合具体治疗方案进行研究,希望能对临床有一定帮助。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0月15日~2013年10月15日在我院诊断为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并接受治疗的78例患者,其中男性41例,女性37例;年龄在35~65岁,平均年龄在(46.4±5.3)岁;病程在3个月~31年不等,平均病程在(13.2±2.7)年。经统计分析,患者性别、年龄、病程间的差异(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不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有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病史的患者;②根据陆再英、钟南山主编的第七版西医《内科学》诊断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标准诊断的患者。排除标准:①排除有急性自限性结肠炎、阿米巴痢疾、血吸虫病、克罗恩病、大肠癌、肠易激综合征等肠道疾病患者;②排除出血性疾病,入白血病等患者;③排除对柳氮磺胺吡啶、维生素药物过敏的患者。

1.2实验方法 本实验首先确诊,然后治疗时根据患者意愿采用中西结合治疗和纯西医治疗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6例,予"柳氮磺胺吡啶1g po 3次/d连续服用4w后减至1次/d(每次剂量不变),再维持4w+维生素C 100mg po qd连续服用8w+黄连解毒汤加减(黄连6g、黄芩10g、黄柏6g、栀子10g、蒲公英6g、地龙6g、三七3g、木香6g、陈皮10g)×30剂煎服1剂/d,分两次服"。对照组32例,予"柳氮磺胺吡啶1g po 3次/d连续服用4w后减至2次/d(每次剂量不变),再维持4w+维生素C 100mg po qd连续服用8w+强的松10mg po 1次/d连续服用4w后逐渐减量至5mg,再维持4w"。12w后,随访或根据患者到医院复查的情况,对患者前后的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作统计分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诊断方法 ①临床表现: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②血液检查:白细胞计数在活动期可有增高,ES加快和C反应蛋白增高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活动的标志;③粪便检查:排除其他感染性结肠炎;④结肠镜检查确诊,排除其他肠道疾病可能性。

1.3疗效判定 12w后复查,主要根据腹腔结肠镜检查和患者临床表现来判断疗效,将临床疗效分为3类。治愈:患者诉无任何不适,或结肠镜检查无炎性等其他病变;好转:患者偶感腹痛、腹泻,服药后好转,结肠镜检查发现病症减小或炎性减轻;无效:患者停药即发或服药后无任何好转,结肠镜检查提示病灶无任何改变。

1.4不良反应 12w后,根据随访或患者复查时的询问,主要不良反应为皮疹,恶心、呕吐、乏力等症状,无其他明显不适。

1.5统计方法 以SPSS17.0对本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后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愈23例,有效1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7.0%;对照组治愈12例,有效9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65.6%。根据统计学分析,两组总有效率间的差异(P<0.05),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2治疗后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皮疹1例,恶心、呕吐4例,乏力3例,总不良反应率为17.4%;对照组皮疹2例,恶心、呕吐7例,乏力4例,总不良反应率为40.6%。根据统计学分析,两组总不良反应率间差异(P<0.05),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尚不十分清除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1]。病变主要局限于大肠黏膜和黏膜下层,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粘液血便。其病程长,易反复发作,病情轻重不等。在本病的慢性期,恶变率是相当高的,而且以溃结发生的癌恶性程度高,多在早期即发生转移,目前已经被WHO列为现代难治疾病之一[2]。目前,西医对此病主要的治疗为柳氮磺胺吡啶、皮质类固醇、免疫抑制剂、维生素等,但是效果不甚理想。本院多年来采用中西结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显著,赢得广大患者的好评。

本实验研究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87.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6%,两组总有效率间的差异(P<0.05),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总不良反应率为17.4%;对照组总不良反应率为40.6%,两组总不良反应率间差异(P<0.05),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这表明了中西结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明显优于纯西医治疗组;并且中西结合治疗组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纯西医治疗组。这说明中西结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可能主要因素如下:①纯西医治疗组中激素的使用,虽然能调节机体的免疫力,对本病可能有较为明显的治疗作用,但是由于本病是慢性溃疡患者,使用激素时可能加重溃疡的发生率或者加重病情(激素的副作用之一就是导致消化道溃疡)。②中医治疗是"整体观、辨证论治"为指导思想的,如本实验中"黄连、黄芩、黄柏、栀子、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抗炎消肿的作用;"地龙、三七"具有活血化瘀、通径活络的作用;"木香、陈皮"主要是行气,即气行则血行,气血冲和,则百病不生。同时,据相关文献报道,中药治疗疾病时也能同时减少临床服用西药的副作用。故而本实验中纯西医组的不良反应明显高于中西结合治疗组,而中西结合治疗组的疗效明显高于纯西医治疗组。

综上所诉:中西结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明显高于纯西医治疗的效果,并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410.

[2]李素萍,薛迪强,郑兴基.中西结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结合杂志,2010,19(12):1481-1482.

论文作者:王钦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0

标签:;  ;  ;  ;  ;  ;  ;  ;  

探讨中西结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临床效果论文_王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