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中医院 青海西宁 810000
【摘 要】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干预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并发低血压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8例进行持续血液透析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个体化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低血压发生情况、透析次数、护理满意度、焦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共进行了4836次血液透析,出现低血压302次,发生率为6.2%;对照组患者共进行了4917次血液透析,出现低血压967次,发生率为19.67%,观察组患者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41.38±7.25) 分vs(48.74±5.61)分],而护理满意度(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3.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中的低血压发生率,同时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改善患者焦虑情况。
【关键词】血液透析;低血压;个体化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8999(2015)9-0991-02
血液透析是临床上主要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法,但是同时带来了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健康状况的恶化有一定促进作用。而其中低血压是发生率较高的并发症之一,同时可能造成患者的意外死亡。因此,预防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1],本文通过对49例型持续血液透析的患者给予个体化护理服务,并与常规护理的49例患者进行对比,旨在探究个体化护理干预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并发低血压中的效果,以期改善持续血液透析患者的预后,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8例进行持续血液透析的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观察组中男性27例,女性22例,年龄为35~78岁,平均年龄(58.6±5.2)岁,原发疾病为慢性肾衰竭5例,慢性肾小球肾炎21例,糖尿病肾病10例,高血压肾病13例;对照组中男性26例,女性23例,年龄为33~79岁,平均年龄(59.1±5.6)岁,原发疾病为慢性肾衰竭6例,慢性肾小球肾炎23例,糖尿病肾病8例,高血压肾病12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原发疾病等一般情况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日机装DBB-27血液透析机进行血液透析治疗,采用碳酸盐透析液,动静脉内瘘作为血管通路,给予低分子肝素抗凝,每周透析1~3次,3~5h/次,脱水量为1~4L/次,超滤量为1.5~ 5L/次,透析液流量为400~600mL/min,血流量为200mL/min。
1.2.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个体化护理干预[2],①在治疗前嘱患者出现不适及时告知医护人员,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变化及低血压相关症状体征,早发现,早处置;②低血压往往是多方因素所致,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找到主导因素,给予个体化护理干预;③根据人体生理机能考虑,避开代谢率高以及生理饥饿的时间进行透析;④准确评估患者的体重情况,严格控制钠水的摄入,防止过量超滤;⑤对于高血压的患者在透析期间应严格按照医生指导服,合理正确采用降压药物;⑥对于经常低血压的老年患者或心血管功能异常的患者,血管顺应性及透析的耐受性较差,可采用血液透析滤过和血液透析交替进行的方法,稳定心血管系统的同时保证透析的效果;⑦积极纠正患者的营养不良或贫血状态,增加蛋白质、维生素等必须营养物质的摄入以及采用叶酸、铁剂、促红细胞生成素等防止肾性贫血;⑧积极进行心理干预,主动关心或接触患者,给予必要的鼓励、安慰,帮助患者消除焦虑、恐惧心理,增加患者的安全感及对治疗的配合。
1.3 评价标准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透析次数及透析中低血压发生次数,以及低血压发生率;同时采用自制量表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的焦虑情况进行评价,0~100分,分数越高表示焦虑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设定检验水准α=0.05,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低血压发生率对比分析
观察组患者共进行了4836次血液透析,出现低血压302次,发生率为6.2%;对照组患者共进行了4917次血液透析,出现低血压967次,发生率为19.67%,观察组患者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低血压发生情况对比
3 讨论
低血压是血液透析治疗中的常见并发症,不但会导致患者治疗中断,同时可能影响透析效果,严重时更可能造成生命危险,引起透析患者出现低血压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透析过程中患者脱水严重导致血容量急剧降低、对于患者的超滤估计偏差、患者治疗前出现血容量不足、降压药服用不恰当、使用了血管扩张药物等[3];同时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常常出现自主神经病变,导致患者交感神经及压力感受器对加压物质的敏感性下降,而心血管功能不稳定、贫血、营养不良等情况也均会引起低血压的发生[4]。
有研究表示,单纯改变患者的透析方式,仅有部分患者能改变低血压的发生情况,而对于降压药治疗不佳的患者效果较差[5]。而个体化护理干预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更加贴合患者的病情,在治疗的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而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干预,积极去除危险诱发因素,稳定患者的情绪,预防低血压的发生,因此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质量[6]。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低血压发生率以显著低于对照组,而焦虑状况评分也较对照组患者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表明个体化护理模式不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状态,降低血液透析中的低血压发生率,同时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改善患者焦虑情况,这与Dunbar-Reid[7]等的研究结论也较为一致。
综上所述,个体化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中的低血压发生率,同时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改善患者焦虑情况,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春兰, 程霞, 周怡. 维持性血液透析低血压的护理进展[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1, 17(14): 1731-1733.
[2]王向弘. 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个性化护理[J]. 中国实用医刊, 2013, 40(4): 111-112.
[3]余金波, 邹建洲, 刘中华, 等.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中低血压的危险因素研究[J]. 中国血液净化, 2012, 11(04): 189-193.
[4]蔡小琴. 血液透析中发生低血压的防治及护理[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 18(18): 104-106.
[5]刘娜.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原因及预防护理[J]. 中国实用医药, 2013 (23): 196-197.
[6]丁殊节, 陈智, 邹玉峰.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焦虑, 抑郁状况调查及护理干预[J]. 现代医院, 2012, 12(8): 101-103.
[7]Dunbar-Reid K, Sinclair P M, Hudson D. The Incorporation of High Fidelity Simulation Training into Hemodialysis Nursing Education: An Australian Units Experience[J]. Nephrology Nursing Journal, 2011, 38(6): 463-472.
论文作者:杨存兰
论文发表刊物:《中医学报》2015年9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0
标签:患者论文; 低血压论文; 血液论文; 个体化论文; 发生率论文; 对照组论文; 焦虑论文; 《中医学报》2015年9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