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苗期主要病害的鉴定与防治_炭疽病论文

黄瓜苗期主要病害的鉴定与防治_炭疽病论文

黄瓜苗期主要病害的辨别与防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苗期论文,病害论文,黄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黄瓜苗期叶片娇嫩,抗病力弱,加上苗床通风透气性差,湿度大,极易感染蔓枯病、炭疽病等。由于炭疽病、蔓枯病与细菌性病害有类似之处,霜霉病与细菌性角斑病不易区分,立枯病与猝倒病也易被混淆,因此笔者现对这些苗期主要病害的症状作一描述,帮助菜农朋友区别辨认:

炭疽病 炭疽病多在子叶边缘出现半椭圆形或近圆形的淡褐色病斑,病斑周围的淡黄色晕圈非常明显,成凹陷,在高湿条件下病斑上有粉红色黏液出现,后期轮纹状排列的小黑点,一般排列非常整齐。

蔓枯病 蔓枯病多从叶缘开始向内“V”字形扩展,病斑近圆形或不规则形,水渍状,轮纹不明显,表面散生许多小黑点,完全散生,没有规律,在高湿条件下也不分泌粉红色黏液。

猝倒病 刚出土的幼苗,地上并无明显症状,幼苗突然倒地青枯死亡。发病往往从棚水滴落成的点片开始,随之迅速扩展,如同“鬼剃头”。掘取病苗可见近地表的茎部呈水烫样发黄、变软缢缩呈线状,湿度大时可见到病部有白色线状物。

立枯病 多发生在育苗的中后期。发病时,病部出现椭圆性褐色病斑,病斑逐渐凹陷,绕茎1圈后病部缢缩。发病初期幼苗白天萎蔫,夜间尚可恢复,严重时植株凋萎死亡。该病与猝倒病的区别:首先,立枯病是站立枯死,而猝倒病是突然倒地死亡,由于发生突然,猝倒的植株开始仍保持鲜绿的颜色;其次是湿度大时,立枯病的病部出现淡褐色、稀疏蛛网状霉层,而猝倒病室出现白色絮状霉层。

霜霉病 霜霉病病叶无透光感觉,主要危害叶片,病斑颜色较深,呈黄褐色,不开裂不穿孔,病叶背面有黑色或紫灰色霉层,病斑较大,浸染速度快,中期病斑相互连接成片,病叶背面呈不规则形水浸状。

角斑病 角斑病病叶有透光感觉,角斑病病菌主要浸染叶片和瓜条,有时危害瓜蔓:病斑颜色较浅,呈灰白色,初期易开裂,形成穿孔;叶片背面有乳白色菌液,干燥后呈白色膜或白色粉末;病斑较小,浸染速度慢;清早病叶背面呈蜂窝形水渍状。

防治方法:苗期喷药预防和治疗病害应注意三点:一是应喷用不产生药害的农药;二是喷用的农药尽量选用具有兼治2种或2种以上病害的;三是喷药应严格配药浓度和用量,以防产生药害。

炭疽病和蔓枯病均是由真菌引起,所以在防治上有许多共同点,使用农药相似,在加强棚内温湿度管理及时进行通风排湿;减少叶面结露和吐水的同时,可在苗期叶面喷施磷钾动力750倍液或海绿素1000倍液,提高植株抗病力。

蔓枯病和炭疽病发病初期可叶面喷施溴菌腈750倍液加朋宝1000倍液,或升势1000倍液加海绿素1000倍液防治,防治细菌性角斑病可叶面喷施万家丰750倍液加海绿素1000倍液,或72%农用链霉素,或60%细菌净800倍液,或70%可杀得1000倍液。防治霜霉病可选用69%烯酰吗啉1000倍液,或72%普力克1000倍液,或70%安泰生1000倍液,或68.75%银发利14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64%杀毒矾湿性粉剂400倍液,并可加入海绿素1000倍液。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加磷钾动力1000倍液喷雾,可防止猝倒病等。

联系电话:0991-3662907

标签:;  

黄瓜苗期主要病害的鉴定与防治_炭疽病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