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三个根本性转变”搞好特区二次创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特区论文,二次创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粗放经营及其导致的经济效益低下是显而易见的。在国际市场上,我们的产品是“一等资源、二等加工、三等产品、四等包装、五等价格”,这都是单纯追求速度和数量扩张的粗放经营的结果。
目前,深圳经济发展的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面对的国际国内竞争比任何时候都要激烈。因此,加速经济增长集约化的紧迫感应比任何时候都强。
从现实基础和所面临的环境看,深圳已经具备了推进“三个根本性转变”的客观条件。当务之急是要转变传统思维定式,加快推进各项改革,加速科技进步,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进一步改善综合投资环境。
深圳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市委、市政府提出,特区发展要从主要依靠优惠政策向提高整体素质、增创新优势转变,在实现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方面走在全国前面。我们必须从实现深圳二次创业宏伟目标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实行“三个根本性转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大胆探索实现转变的路子。
一、实行“三个根本性转变”是特区二次创业成败的关键
经济体制、经济增长方式和特区发展立足点的转变,是由特区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新形势、新要求决定的,是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实行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实现我国跨世纪目标的关键。
经过40多年的经济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17年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建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经济规模已经相当可观,谷物、肉类、棉花以及钢、煤、水泥、化肥、机床、发电量、自行车、电视机等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居于世界前列,经济总量居世界第7位。199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77万亿元,人均达500多美元。回顾我国经济发展的历程,我们感到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但是也应当看到,我们无论是在生产建设上还是在流通领域,资源消耗高、损失浪费严重、经济效益低的问题也还比较突出。现在,我国开始由低收入阶段向中等收入阶段过渡,经济建设已经走到了一个历史的转折点,确立新的发展思路、实现经济体制的转轨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经济发展内在的必然要求。
首先,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已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桎梏。我国计划经济体制是历史的产物,它的建立在建国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对于我国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10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虽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最终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市场机制正逐步取代计划手段在经济运行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但是,我们基本上还是走的计划经济的老路,在经济生活中仍大量使用计划经济的办法和手段,而且由于旧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打破,而新的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双重体制的并存和新旧体制的摩擦,使得经济生活很容易出现无序和混乱。这种状况的长期存在,对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是一个严重制约。
其次,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不可能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过去,我国经济建设基本上是粗放型的,这种发展模式的主要特征和弊端是高投入、低效率。我国每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加的国内生产总值只有0.63亿元,产品质量合格率长期徘徊在65%左右,工业产品库存每年新增1000多亿元。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党中央就提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问题,应该说在这方面我们已经取得了一些进步,但效果不够理想,粗放式经营没有明显的改变。
粗放与集约是两种不同的增长方式。在经济发展低级阶段,主要通过外延扩大再生产迅速扩大生产规模,扩张经济总量,增强综合国力,是非常必要的。但是,这种以资源、资金的双高投入拉动经济高速增长,在任何国家都是不可能长久地维持的。从资金投入来看,以现在的经济规模,我国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就是577亿元,按照目前资本投入边际产出率测算,要完成“九五”计划每年增长8%的目标,今后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需要数十万亿元。如此巨额的资金投入,在筹措上很难保证,即使勉强投入进去了,也会因投资规模的过度膨胀而引发经济生活中的矛盾。从资源供给来看,我国许多资源从总量来看是丰富的,但按人均拥有量计算则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粗放型经营必然导致资源的浪费和过度开发。目前,我国每万元工业总产值能耗是发达国家的3至9倍,每万元国民生产总值能耗是美国的3倍、日本的6倍。按照这个能耗水平,到2010年,我国的能源需求量要占到世界总产量的1/2,而我国的资源供给根本无法承受,经济快速增长也会因资源供给约束而难以为继,因此这种靠高投入、高消耗支撑经济增长的路子再也不能走下去了。
第三,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必将削弱国际竞争力。全球经济一体化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由于我们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互接互补,联系日益紧密,经济增长的外向依存度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1995年,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已接近2800亿美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5%左右,对外贸易额居世界第11位,利用外资居世界第2位。1996年起,我国还要大幅度降低关税税率和出口退税率,规范和减少非关税措施,对外商投资企业逐步实行国民待遇。过去企业在国家补贴和关税保护下参与国际竞争的优势将不复存在,改革开放初期具有的低成本优势也将很快丧失,今后参与国际经济的竞争将由价格、数量为中心的竞争转变为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竞争。然而,我国粗放经营及其导致的经济效益低下却是显而易见的,例如,我国现在各种金属切削机床近400万台,居世界首位,但普通机床占将近90%,加工产品大部分是60至70年代的水平,而日本单台机床装备的平均产值高出我国十几倍;在国际市场上,我们的产品是“一等资源、二等加工、三等产品、四等包装、五等价格”,进不了大型商场,有的只能摆地摊。中国服装出口每吨换汇只有1.3万美元,意大利、法国为我们的4至6倍,我们出口的一些名贵中药材比香港的青菜还便宜。这些都是单纯追求速度和数量扩张的粗放经营的结果。长此以往,我们还会吃更多的苦头,付出更大的代价,甚至会在激烈竞争的国际市场站不稳脚跟。
第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解决经济生活中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根本出路。近年来,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遇到很多矛盾和问题的困扰,特别是投资规模失控、周期性通货膨胀、经济运行质量不高、国有企业活力不足等,这些矛盾和问题的症结在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和粗放式的增长方式,因而解决问题的唯一出路也在于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二)实行“三个根本性转变”是深圳进行二次创业的战略举措。
深圳虽然整体经济素质和市场化程度比较高,但仍然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经济发展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依靠增加投入、铺新摊子的粗放型方式,在特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转折时期,能否实现三个转变,关系到二次创业的成败。
首先,实现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任务非常艰巨。深圳作为经济特区,一开始就确立了以市场化为取向的目标,在改革开放的许多领域先行一步,率先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但是,无论从宏观层次上还是从微观层次上看,我们都还没有完全摆脱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在宏观层次上,还没有建立起以间接方式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政府职能的转变还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在微观层次上,国有企业改革步履艰难,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尚未取得决定性进展,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等配套改革刚刚起步,离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还差得很远,实现经济体制的转变的任务仍然非常艰巨。
其次,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正在使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失去存在的基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经济增长方式受体制的影响和制约,有什么样的经济体制,必然有什么样的运行机制和相应的经济增长方式,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助长了传统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决定了主要是依靠生产要素的数量扩张来实现经济的增长,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优胜劣汰和追求最大经济效益的市场配置资源的基本法则,决定必然实行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随着我市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的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不仅必要,而且有了可能。
第三,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要求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前16年,我们之所以能够创造“深圳速度”和“深圳效益”,很重要的一条是深圳经济建设的起点高、生产集约化程度和产品质量档次比较高。现在,深圳经济发展的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是从周边环境看,我们与发达国家和地区、亚洲“四小龙”相比,集约化程度有较大差距,印度、越南、印尼等国家和地区,都在加紧开放开发,起点也比较高,势头强劲,在国际上与我们争投资、争市场。二是从国内看,珠江三角洲正在迎头赶上,上海浦东开发后来居上,内地一些中心城市和工业基地通过技术改造和上档次、上规模、上水平的建设,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和企业素质大大提高,崛起了像四川长虹等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集团,我们不仅与沿海地区比已没有什么优势,与内地的优势也在缩小,面对的国内竞争比任何时候都要激烈。三是在肯定特区前10多年经济发展集约化程度较高的同时,应该看到由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改革措施,经济环境比较宽松,政策比较优惠,也使得一些技术水平不先进、集约化程度不高的产业、企业得以在深圳生存发展。四是从发展的观点看,集约化程度的高低是相对的、变化的,随着土地价格、劳动者工资上涨、经营成本上升,过去的集约化经营现在很可能是粗放式的经营,因此,我们现在加速经济增长集约化的压力很大,紧迫感比任何时候都强。
第四,实现由主要依靠优惠政策向提高整体素质、增创新优势转变是第二次创业的立足点。深圳过去16年的发展,得益于国家赋予的优惠政策,现在全国全方位开放,中央在保持特区基本政策不变的情况下,将调整完善经济特区政策,特区原有的优惠政策有的在全国普惠,有的要逐步调整和取消。我们必须面对已经改变的政策环境,依靠现有积累的基础,确立新的发展立足点,提高整体经济素质,创造特区新的优势,实现二次创业的宏伟目标。
第五,实行“三个转变”是更好地发挥“四个作用”的保证。发挥好“四个作用”,必须具备两个最基本的条件:一个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走在全国前面,二个是要不断增强综合经济实力。实行三个转变,就是为发挥“四个作用”创造更好的条件。在推进三个转变中,通过大胆进行改革开放的探索试验,率先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积极参与高水平的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加快与国际惯例接轨,为全国的改革开放积累经验,从而发挥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场”作用。通过提高经济素质,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增强综合经济实力,增强对内地经济发展的辐射和带动能力,用自身的发展和经济实力支持香港保持国际经济中心地位,促进其长期繁荣稳定。
二、积极创造条件,推进“三个根本性转变”
实行“三个转变”是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也是长期的、渐进的发展过程。客观地看,深圳的现实基础和所面临的环境,已经具备了转变的客观条件。一是市场经济观念深入人心,市场意识、竞争意识、科技意识、质量和效益意识比较高,有坚实的思想基础;二是综合经济实力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经济整体素质、劳动者素质和管理水平比较高,有比较雄厚的物质基础;三是改革先行一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经济运行机制比较接近国际惯例,对“转变”的承受能力强;四是多年来吸引和造就了一大批高素质的各类专门人才,有人才储备优势;五是毗邻香港、接近国际市场,“九七”香港回归和深港经济衔接将促进我市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经济素质、经济质量的提高。我们要充分利用现有基础,抓住有利时机,为推进“三个根本性转变”积极创造条件。
(一)转变传统的思维定式。
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思路是实行三个转变的大障碍。实现三个转变的前提是转变传统的思维定式。当前,最紧迫的是要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彻底摒弃计划经济的思维方式,我们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问题虽然解决得比较好,但传统计划经济观念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对于计划经济的办法架轻就熟,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想的、讲的是市场经济,用的却是计划经济老办法,因此,摒弃传统计划经济思想,转变思维定式,是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二是改变对产值增长速度的片面追求。总产值是货币表现的产品总量,它的大部分是过去创造的价值,而且包括积压产品的价值,与增加值的概念相差甚远,因而不能如实反映经济效益。客观地讲,我们对片面追求产值增长速度的危害性的道理都懂,由于新建项目是外延式的,产值增加快,容易出政绩,而更新改造是内涵式的,效益虽然好,但产值增加得慢,不易出政绩,只要以产值规模、增长速度等考核经济发展成就、衡量政府政绩,就必然导致经济发展走上重粗放、轻集约的路子。这一思维定式不改变,实现经济集约式增长只能是一句空话。三是改变对中央优惠政策的依赖。过去,我们从中央赋予的特殊经济政策中受益不浅,现在中央调整完善特区优惠政策,已是大势所趋,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我们虽然有些不大适应,有的人还有些恋恋不舍,但必须面对现实,抛弃不切实际的幻想,改变对优惠政策的依赖,依靠特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积累起来的实力和优势,埋头苦干,苦练内功,提高整体素质,创造特区新的优势。
(二)加快推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各项改革。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及其运行机制,是实现三个转变的根本保证和主要标志。针对当前改革所处的阶段性特点,我们重点要在几个关键问题上取得突破。一是要在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上取得突破。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和微观基础,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核心、关键和难点。可以说,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目标实现了,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主体工程就完成了。因此,市委、市政府决定,把加快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作为当前改革的重中之重。我们一定要继续大胆探索,在企业改组、改造、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建设现代企业制度等方面取得决定性进展。二是要在转变政府职能上取得突破。转变政府职能,核心的问题是机构和职能的设置。我市政府机构及其职能的设置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体制色彩,造成了机构膨胀、职能交叉重叠、职责不明、办事效率不高。过去,转变政府职能的改革之所以成效不明显,关键是涉及到了权力的分配和利益格局的调整,在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监督约束机制情况下形成的部门利益格局,对改革形成了强大的阻力。现在,我们已经没有退路,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在机构改革和转变政府职能上找出路。三是在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方面取得突破。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对保持社会政治稳定、建立市场经济运行机制起着基本的保障和促进作用。没有完善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我们就摆脱不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迈不开步子,就无法增创特区体制、机制新优势,三个转变也就难以实现。必须结合整个改革的部署和进程,完善各项改革措施,配套地推进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四是加快与国际惯例接轨方面取得突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搞市场经济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形成了一整套比较成熟的理论和运作办法,我们要充分利用深圳毗邻香港这一地域优势和香港回归的有利时机,搞好深港经济衔接,大胆学习、借鉴、移植他们的经验和做法,促进和推动我市三个转变的进程。
(三)加速科技进步,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科技进步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增创新优势的第一推动力。现代经济发展的事实证明,真正的经济发展,其坚实的基础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科技贡献率和管理效益,提高整个国家的经济增长质量。时至今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现在关键是要认真实施“科教兴市”战略,进一步落实我市关于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实现优质、低耗、高效、快速的经济发展路子,力争在3至5年内,使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50%左右。并在实际工作中把握好这样几点:一是把科技进步的切入点放在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上,搞好技术引进、开发和推广应用,加快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进程,用高新技术装备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大幅度提高科技进步在推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二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高新技术工业园(村)建设,扶持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项目,集中力量发展计算机、通信、微电子、新材料、生物工程、机电一体化、激光等7个领域的高新技术产业群,把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成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加大科技投入,推动科技进步需要大量的超前性的投入,靠政府增加投入很有限,今年市财政安排7500万元建立科技开发基金,已经尽了很大努力。要善于运用杠杆原理,通过用好政府的投入,启动企业、银行和民间的各种科技性投入,逐步使企业成为投入的主体。四是建立促进科技进步的激励机制,建立技术创新机制,活跃技术市场,进一步形成企业生产经营对科技进步的依赖。
科技进步,关键是人才队伍和劳动者的素质。在人才方面,要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要继续完善人才引进制度,营造有利于科技人员发展的宽松环境,为他们建功立业提供更多的机会,改善科技人员工作生活条件,吸引各类优秀人才特别是海外学成归国人员及各类高级人才,参与深圳二次创业。另一方面,要坚持走依靠自己培养人才的路子。我们一定要立足深圳人才需求情况,加强基础教育,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办好各类职业技术教育和在职教育,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大批高素质实用人才和掌握现代劳动技能的产业工人队伍。同时,要注重在实际中发现、锻炼、培养人才,形成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
(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
经济结构决定经济素质,决定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主要有两个途径:一个是增量调整,即以上新项目的办法改变原来的经济结构,提高整体技术装备水平和经济效益。一般来说,新上项目起点比较高,技术装备比较先进,是追踪世界经济最新发展的有效途径,在经济发展的任何阶段都必须保持一定的项目建设规模。二个是存量调整,即通过技术改造促进经济结构升级,其主要优点是能用较少增量带动较多的存量,形成低投入、高产出的良性循环。这两个途径都是经济建设必不可少的,但目前我们要更多地走存量调整的路子,特别是要着重抓好这样三个环节:一是坚持高起点投入。凡是新上项目,一定要进行科学论证,瞄准世界先进技术、先进生产水平和国际市场,发展支柱产业和高科技产业,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二是加快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更新改造的资金利润率远高于新建项目,要通过引进、吸收、消化国内外先进技术,提高自主开发能力,促进结构升级,创造一批有较高信誉和市场占有率的名牌产品。“三来一补”企业在我市占有相当比重,要按照“在稳定中发展,在发展中提高”的方针,加强引导,促进其提高档次。三是加快资产重组,发展规模经济。重组出优势,出生产力,出效益。实践证明,合理进行资产重组,是盘活资产存量,引导存量资产合理流动,提高集团化、规模化、集约化程度,增强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手段。我们对这一思路和发展方向在认识上已取得一致,关键是在实际操作上要按经济规律办事,确立优势产品、优势企业的“中心”、“龙头”地位和作用,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以企业购并为基本手段组建企业集团,防止和纠正用行政手段进行“拉郎配”的倾向。
(五)进一步改善综合投资环境。
综合投资环境对于顺利实现“三个转变”有着直接的影响。特别是在优惠政策优势减弱的情况下,改善投资环境成为增创新优势的重要举措。针对当前影响我市投资环境的突出问题,我们要重点抓好四个方面工作:一是加强法制建设。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一方面,要用好全国人大授予的立法权,加快立法步伐,尽快制定与特区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规和规章,填补我市立法的“盲区”和“空白”。另一方面,要改变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完善执法监督机制,加大执法力度,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二是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治安状况不好,主要表现在重大的刑事案件特别是一些恶性案件发案率上升,这些案件危害大,群众反映强烈。解决这个问题,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严打”的方针,坚决打击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同时,要把“从严治警”落实到行动上,建立一支忠诚可靠、训练有素、精通业务、纪律严明、作风过硬、秉公执法的公安队伍。三是搞好城市环境综合治理,提高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建设现代化国际性城市要有一流的城市环境。深圳是全国卫生城市和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但与世界名城相比差距还很大,我们绝不能满足现状,要按照建设国际性城市的要求,高起点、高标准地规划和整治好城市环境。四是加强机关建设,提高办事效率。这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要在去年以来加强机关建设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实现我市机关建设一年比一年好,三年取得明显成效的目标。五是继续整治“三乱”,特别是要防止各种乱收费的回潮。随着我市综合投资环境不断完善,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会越来越大,投资数量会越来越多,规模、档次和质量越来越高,从而直接带动我市经济体制的转轨和增长方式的转型,提高整体经济素质。
标签:经济增长方式论文; 市场经济体制论文; 深圳经济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二次创业论文; 深圳特区论文; 经济学论文; 科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