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电缆智能运维关键技术论文_赵劲东,滕鹏,侯国彬,胡恩昊

地下电缆智能运维关键技术论文_赵劲东,滕鹏,侯国彬,胡恩昊

(国网沈阳供电公司 辽宁沈阳 110001)

摘要:在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电力电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文章将地下电缆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阐述智能运维关键技术的应用,希望有所帮助。

关键词:地下电缆;智能运维;关键技术

目前阶段,伴随输变电状态检修工作的贯彻与落实,监测手段的合理运用能够提前发现设备存在的潜在问题,提高了地下电缆的运行效果。为不断优化地下电缆的使用效果,必须要将智能运维关键技术应用于其中。由此可见,深入研究并分析地下电缆智能运维关键技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构建数据动态更新体系

第一,组建专业数据更新管理办公室,设置两名专业维护工作人员,以保证对数据库操作以及维护使用更加熟悉,能够合理使用竣工模板,针对数据的新增情况与变更情况加以录入亦或是修改[1]。作为维护工作人员,应针对施工企业上交的资料数据,根据特定规定要求与模板完成审核工作,并接收与标准要求相吻合的数据,针对不吻合的数据要立即退还,并在特定时间范围内完成整改。

第二,对平板电脑加以采购,发挥电缆信息维护更新移动办公平台的作用,及时对数据进行更新和维护。在蓝牙技术的作用下,实现和服务器的同步发展,更新管理数据信息,使得数据更新更加及时和准确。

第三,针对变更与新增电缆与管沟,作为施工企业应根据具体要求将数据资料提交上来,贯彻落实现场抽检复核工作。借助平板电脑在现场对更新的资料进行核对。

第四,对于新增电缆或者是变更电缆与管沟,应当安排专业单位实施跟测工作,以保证对数据信息的变动加以更新,使得后台数据和现场实现同步发展[2]。

第五,管理软件权限的合理设置。将管理机制作为主要参考依据,对数据库软件加以利用完成设置,科学设置管理维护的权限,以保证数据同步唯一。

二、借助物联网技术实施智能巡检

第一,对新型电子式标签加以研制。现阶段,识别电缆与电缆井始终会采用传统标牌。但伴随电缆管线规模的扩大,即便采取众多改进措施,但始终会受使用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增加了识别的难度。特别是电缆井的内部积水亦或是淤泥沉降对电缆标牌进行覆盖,且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会对电缆标牌造成严重腐蚀,也存在电缆井标牌被碾压的情况[3]。针对以上问题,将RFID射频识别技术引入其中,对电子式标签进行研制。对于新型标签而言,最主要的特征就是能够实现射频识别,而且电子芯片具有较强的耐腐蚀性,不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能够实现非金属介质的穿透目标,即便遇到电缆割接施工,也不需要对电缆标牌进行更换,借助平板电脑,对数据库内部的电子标签信息进行修改,并达到更名的目的。而且,电子标牌能够重复进行使用,所以运行工作人员实际工作量会降低,将标牌利用效率不断提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第二,对平板电脑技术进行合理运用,构建智能巡检系统,具体的组成模块包括射频识别、参数的记录以及数据信息的上传。特别是射频识别模块,能够对特定设备加以识别,并且可以进入到巡检项目的填写界面。而对于参数的记录模块,则能够对所记录的数据进行处理。在数据上传模块中,通过连续性扫描了解既有记录单并没有发送的数据信息,借助GPRS网络向服务器上传记录以后的数据信息[4]。针对数据采集模块而言,其主要的功能就是对设备参数进行记录,并系统检查设备的状态,在本地保存巡检以后的结果。任何巡检设备都必须要安装固定电子标签,而且巡检工作人员在抵达特定巡检位置的情况下,利用识别接收卡源的信息就能够开展相应的巡检项目。但是,作为巡视工作人员要对移动电脑进行灵活操作,对现场图像资料加以采集,并根据设备具体状况对相对应参数进行记录,对巡检的结果进行保存。在此基础上,系统能够对发送线程进行自动化计划,后台则利用GPRS向服务器发送巡检的结果。这样一来,运行工作人员的巡检质量与效率就会明显提高,优化了智能化管理的效果。

三、地下电缆在线监测平台的构建

要想对配网状态检修工作的质量进行不断提高,就要构建电缆在线监测平台,对电缆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测。通过在线监测平台的运用,能够对电缆参数加以监控。另外,要将电流互感器安装在电缆起始段各相之上,对各相电流进行测量。在电流超过额定数值的情况下就会自动报警,对负载时间曲线进行记录,使得决策工作得到必要的数据信息[5]。将接地电阻测量器安装于电缆外铠装层,对其接地电阻进行测量,并且保证电缆保护铠装层的接地效果理想,促进地下电缆运行的安全性。

通常情况下,在线监测的重点都是电缆测温,在电缆中间接头与终端头内部合理地设置内置测温芯片,对不同相的接头位置发热状况进行测量,向在线监测平台及时传输温度参数。如果温度不正常就会报警,并且将接头具体位置与线路的名称显示出来。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下电缆管线的智能化运行与维护对于地线管线的正常运行十分关键,所以在实践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地下电缆运行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不断优化地下电缆运行的质量与效果,提高运维工作的智能化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够进一步促进城市现代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徐海宁.提升地下电缆信息可视化管理的研究[J].电气技术,2016,17(6):113-115.

[2]曹宝玉.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运维关键技术研究[D]. 2017.

[3]黄志彬.城市电网高压电缆运维技术探讨[J].商品与质量,2016(43).

[4]李德军,梁泓泉.配电网自动化电缆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华电技术,2017,39(2):20-22.

[5]李辉杰,刘悦春,赵紫鹤.城市电力电缆智能化运维系统研究[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8(3).

作者简介:

赵劲东,1978,男,黑龙江省五常市,国网沈阳供电公司,技师 预助理工程师

论文作者:赵劲东,滕鹏,侯国彬,胡恩昊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3

标签:;  ;  ;  ;  ;  ;  ;  ;  

地下电缆智能运维关键技术论文_赵劲东,滕鹏,侯国彬,胡恩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