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的集体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以湖北省宜昌市许家冲村为例论文

乡村振兴的集体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以湖北省宜昌市许家冲村为例论文

乡村振兴的集体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以湖北省宜昌市许家冲村为例

赵政鑫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武汉 430072)

摘要: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共同组成整个社会的经济基础,这一经济基础决定了包括政治体制、法律制度和意识形态在内的社会上层建筑的性质和变化方向,而上层建筑的构建和完善,既有可能巩固经济基础,也有可能产生变革经济基础的要求。文化是上层建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整个上层建筑的灵魂所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一条重要的路径正是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农村新文化。

关键词: 乡村振兴;社会主义新文化;集体主义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中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广大农民获得了农地的长期承包权和使用权,个体生产的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体现了制度变革的强大激励功能。然而,由于集体的经济能力严重下降,个体化生产占据了农村经济生活的绝对主导地位,农村社会在改革开放前形成的集体意识有所淡化,建立在传统经济基础上的合作精神和集体文化受到严重削弱。因此,实现乡村振兴,其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要探索出一条适应新时代农村经济基础的文化发展道路。该文以湖北省宜昌市许家冲村为案例,探讨塑造集体文化推动乡村振兴的路径。

四是主动协助的开展。在传统意义上,国际刑事合作都是被动的,即基于请求国的请求而开展。鉴于腐败犯罪是国际社会的共同危害,《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第56条、第18条第4款相继对主动协助作出了明确规定,缔约国如果认为与刑事事项有关的资料可能有助于另一国主管当局进行或者顺利完成腐败犯罪的调查和刑事诉讼程序,或者可以促成其根据本公约提出请求,则在不影响本国法律的情况下,可无须事先请求而向该另一国主管当局提供这类资料。[8]可见,无须基于请求国的事先请求,被请求国亦可主动开展反腐败国际刑事合作。

1 许家冲村“移民文化”的集体主义内涵

许家冲村在行政区划上属于太平溪镇,该镇濒临长江三峡西陵峡,隶属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许家冲村则位于该镇的东南角,全村600余户人家,村民共计1000多人,其中包括从三峡库区和坝区移民而来的300多人,属于比较典型的三峡移民村。文化特色上主要属于巴楚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许家冲村在乡村文化建设方面已具备一定的基础。

萍萍重新坐到椅子上,我喝着水说:“以前我每次来你们家,都会碰上沈天祥他们,碰不上他们三个人,最少也能碰上他们中的一个,今天他们一个都没来,连林孟也不在家,只有我们两个人,你又是一个很少说话的人……”

在许家冲村,来自三峡水库库区和大坝坝区的移民约占全部村民的近三分之一,大量移民的迁入,一方面带动了移民原有的文化习俗与当地文化习俗的交流和融合,另一方面在迁徙之处,移民在生产生活方面都遇到了一些难以避免的困难,在解决这些生产生活困难的过程中,必须发挥集体主义精神,团结一致开拓新的生活局面,这就产生了具有新特点的“移民文化”。这一新的文化类型,不仅是移民村经济基础在上层建筑层面的反映,同时也反过来推动了当地制度变迁的进程。许家冲村党组织将这种移民文化总结为 “一个奉献、两种转变、三类成效”,也即奉献精神当先,实现作风转变、思想观念转变,达到改善环境、发展产业和优化村风民风的三类成效。

1.1 发扬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移民精神”

许家冲村重视集体经济的发展,积极筹办“双狮岭茶叶专业合作社”,村委会向合作社有偿提供集体房产,有效盘活了集体资产。目前,已建成5000亩茶叶基地、4500m2茶叶加工厂,形成了150万斤/年的茶叶加工能力,综合年产值达到7000万元,实现产供销一条龙。村民参与合作社的热情很高,茶叶基地中有700多亩属于本村村民流转土地入股,村民可以通过土地入股获得年底分红,另外,合作社还会优先采购本村村民的自种茶叶。

移民迁入新的居住地后,所获得的补贴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人头费1万元/人,二是建房补助100元/m2,三是果木费347元/人。对于祖祖辈辈生活在坝区库区的农民来说,移民意味着丧失了所有生产资料,这些补偿只能维持一段时间的生计,摆在许家冲村移民面前的是无自有耕地,原有生活来源丧失的困境。为此,许家冲村民展现出了高尚的奉献精神,“大坝建在宜昌县,全县上下做贡献”,村民们不等不靠,一方面围绕三峡开发建设需要,青壮年普遍赴三峡公司或周边城市务工,另一方面积极自主创业,利用当地资源禀赋和特有的旅游优势,打造出独具特色的三峡移民经济,真正做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1.2 党组织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中国国土面积广袤,全国各地区域特色明显。因此,乡村文化建设不必千篇一律,而应该根据村庄自身特色,凝练文化形态。就许家冲村而言,文化特色之一便是属于巴楚文化的重要产生地之一,在传统民间舞蹈方面颇具特色。如流传年代久远,迄今为止仍为民众广泛参与的有地花鼓、舞龙、舞狮、采莲船、花车舞、蚌壳舞、莲湘舞等。这些传统舞蹈一方面是要继续发扬光大,并要推陈出新,使其标准化、规范化,让更多的人接受它、喜欢它。2012年,许家冲村所在太平溪镇组织人力编写《太平溪民间舞蹈集成》,这一方面发掘、保护了一批传统民间舞蹈,同时也为这些名不见经传的舞蹈走入大众视野,有力地推动了乡村文化建设。许家冲村的特色文化之二便是“移民文化”。它一是表现在历史移民文化的保护与建设上,许家冲村的望家祠堂,它就能把分散在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望”姓后人都凝聚起来,传承优良家风家训等;其二是服务于三峡移民的文化创新与建设,如创新移民祖先祭祀方式、移民历史书写、移民服务于国家建设的奉献精神凝练等,都可以作为文化现象进行深入研究。许家冲村的特色文化之三,还体现在新时代乡村建设的模式的凝练与推广。许家冲村的发展之路以及产生的社会影响,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的莅临考察,可以作为许家冲村的特色文化——新时代乡村建设的先进经验总结与推广。

在了解清楚许家冲村进行乡村文化振兴所具备的基础,并分析了该村在文化建设方面所面临的问题之后,接下来就对该村进一步深化探索文化发展提出一些可能的对策。

1.3 盘活集体资产 做强合作经济

三峡水电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也是中国有史以来建设最大型的工程项目。三峡水电站1992年获得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建设,1994年正式动工兴建,2003年六月一日下午开始蓄水发电,于2009年全部完工。移民是三峡工程最大的难点,在工程总投资中,用于移民安置的经费占到了45%。当三峡蓄水完成后,将会淹没129座城镇,其中包括万州、涪陵等两座中等城市和十多座小城市,会产生113万移民,在世界工程史上绝无仅有。

1、20世纪50年代初的探索期是筝乐演奏技术发展的一个分水岭,打破了“右手演奏,左手和声”的观念。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庆丰年》。

其次,社会各界、各方力量也应该以各种形式支持乡村文化建设。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就明确规定:“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方人士支持家乡建设,传承乡村文明。”如派文化人才进驻乡村,为村文化建设出谋划策;如捐赠图书资料,支援乡村建设“农家书屋”等。在许家冲村的农家书屋,我们采访到一名谢姓志愿者,她是服务于农家书屋的大学生志愿者之一。这是新时代社会力量支援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形式之一。然而要指出的是,采用志愿者的形式也有一个不足,就在于它属于间歇性的,很多志愿者只是利用寒暑假特别是暑假在村里进行短暂的服务。因此,如何形成制度性的、规范化的志愿者服务体系,有待深入研究。

2 高扬集体主义旗帜 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在与许家冲村已退休的党支部书记李汶洪的访谈中,他讲述了很多党员干部为民众谋福利的典型案例。如在大雨来临前夕,带领村上党员干部到山区危房户家中进行搬迁动员工作,并派村干部驻守村民家中,直至村民彻底搬迁完毕时离开。事后证明,党员干部的工作取得了成效,在危房户搬迁的第二天就发生了泥石流,整栋房子被埋在泥泞之中。2018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许家冲村,了解该村的移民搬迁情况和建设发展情况。总书记对许家冲村以渔鼓调为曲创作《村党员公约》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是用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党员干部把党的作风和纪律要求牢牢记在心中。

2.1 加大智力支持

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高投入的过程,并且短时期看不见收益。因此,它需要政府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并且,文化建设的前提与基础是要有专门性人才。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提出“四有”要求:有标准、有网络、有内容、有人才。可见“人才”在实现乡村文化振兴中的重要地位。因此,许家冲村文化建设首先需要政府从政策、资金等方面提供支持。筑巢引凤,利用政策、资金等吸收专门性人才从事文化发展工作。同时,对于乡村文化建设,省、市、区各级政府都要有相关政策支持,对于一些大型的、基础性的文化工程——如巴楚文化等的研究,则需要省级政府部门乃至中央一级政府部门加大科研政策支持与资金支持,最后将科研成果直接供村文化建设利用。简言之,各级政府部门要采取“送”文化成果、人才、政策等方式,助力乡村文化振兴。这次湖北省委宣传部组织在汉十所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进行驻村文化调研,就是政府部门从政策等方面对乡村文化建设进行智力支持的表现。

对心电图从业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是建设现代化心电学强国的基础,而规范化操作所得的心电图是临床做出准确诊治的重要依据[1]。随着远程心电诊断的兴起,12导联同步记录心电图检查在偏远地区得到普及,广大居民在当地诊所就能得到大城市三级医院心电专家的心电指导。然而在读图过程中,常会遇到一些肢体导联错接、与临床表现不符的心电图,直接影响诊断的速度及准确性。

2.2 凝聚文化特色

许家冲村党组织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在协调各项复杂移民问题过程中,始终保持为人民服务的本色,诚心、耐心、细心地开展了大量工作,较为稳妥地处理了各方面利益平衡问题,得到了村民的广泛拥护。在许家冲村,每个党员干部帮扶一个移民家庭,特别是提出了“扶两头、带中间”的帮扶思路,一方面帮助自主创业村民拓展市场,扩大经营规模,另一方面帮助那些生活确实十分困难、无就业能力的家庭渡过难关。

在产业发展方面,许家冲村还引进了楚旺农业机械、肖氏茶叶集团、龙霞茶叶公司等企业,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既有的茶叶资源被充分开发出来。村集体积极为合作社和引进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和市场信息,在企业、市场和农户之间牵线搭桥,并由此获取收入。目前,许家冲村村集体年收入达到25万元左右,有效保证了村集体各项活动支出。

2.3 夯实产业基础

农村文化作为思想上层建筑的重要内容,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并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因此,乡村文化的振兴与乡村产业的振兴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笔者在走访中,也发现许家冲村常驻人口并不多,大多是老弱妇孺。采访中遇到的唯一一位在家的青壮年是45岁的望姓男子,也是因为母亲生病,才没有外出务工。因此,乡村产业的振兴,首先是可以消除“空心村”的现象,从而使得乡村文化建设有更多的人力支持。就许家冲村而言,参与到传统舞蹈中的人就会更多。乡村产业的振兴,还可以改善村财政收入,同时也增加村民收入,从而为村文化建设以及村民更高质量的生活需要——精神文化领域的需求提供经济支持与保障。目前而言,许家冲村的产业已经初具雏形,在带动当地村民生产致富方面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把企业做大、做活,更好地为村民创收,支援村文化建设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地努力。

2.4 以文化建设造福村民

乡村文化建设,归根结底是要服务于村民高质量生活的需要。因此,乡村文化建设不能徒有形式而无内涵。农家书屋的建设方面,图书添置要照顾村民的需要;书屋的开放时间,也要符合村民的日常生活习惯。祠堂的建设,公祭大会的筹办等,都应该充分考虑村民的生活习惯和风俗习惯,要照顾到绝大多数村民的习惯和情感。归根结底,乡村文化振兴要让村民收益,能让村民看得见受益,这样便能直接激发他们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

对于移民原来所生活的村庄,可以根据家谱、族谱等资料,找到原来的村容村貌,并按照一定比例复制出来,以供移民特别是迁移至外省的移民观览,亦可将其打造成旅游资源,用实物图景的形式,供游客了解三峡移民的历史。再如在移民的过程中,很多库区百姓的祖坟、祠堂等未能搬迁而沉入江底,因此能否创新凭吊方式,供移民后代祭祀先人。这一是能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孝”文化,也能增强村民之间的凝聚力,且有利于良好家风等的传承。

根据教学和实际的需要,就业指导实践课程调整为3个学分,其中理论教学2.5个学分,25个学时,必修课18学时,选修课7个学时;实践课0.5个学分,10个学时。

更为重要的是,文化建设要与第三产业特别是旅游业相结合,让村民在经济收入上有获得感,激发村民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同时也为文化建设提供经济支撑。一方面,是要制订切实可行的乡村文化旅游发展规划,鼓励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健全文化旅游公共基础设施,加强文化软环境建设,着力打造美丽乡村旅游样板。另一方面,认真做好传统的、本土的文化挖掘,提升本地文化底蕴,丰富乡村旅游产业的产品,同时找准品牌定位,对当地独特的民俗、特产、非遗等资源进行开发,体现品牌的稀缺性、唯一性、主导性发展培养,把这些融入乡村旅游,推动文化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红,田旭,刘倩.创新应用型高校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河北金融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为例[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6(1):207-208.

[2]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3]周绍东,王立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立论基础与实践诉求[J].教学与研究,2018(6):5-14.

[4]周绍东.中国特色发展经济学:探索与构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

中图分类号: F321.1;F0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4110(2019)05(a)-0139-03

作者简介: 赵政鑫(1996-),男,湖北武汉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标签:;  ;  ;  ;  

乡村振兴的集体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以湖北省宜昌市许家冲村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