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具发展历史回顾_中国农具发展史论文

中国农具发展历史回顾_中国农具发展史论文

传统农具 洋洋大观——评《中国农具发展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农具论文,洋洋大观论文,发展史论文,中国论文,传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S-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459(2005)02-0127-03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从事任何生产都离不开工具。农具在农业生产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在学术界和农史界,研究农具及其发展史的人却凤毛麟角,一直以来从未见到一部大型的研究中国农具史的专著。可喜的是,金鸡抱春,2005年1月由周昕编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农具发展史》(以下简称《农具史》)作为研究农具史的新成果填补了这一空白。

周昕是著名的农具研究专家,农具史学科奠基人之一。他生活于日寇侵华的战乱年代,自幼就随父母东逃西奔,连小学也没念完就参加了革命工作。全国解放后,周昕靠自学以同等学历考进高等学府——山东工学院。在大学里他如饥似渴地探索知识,一次在图书馆里读到英国李约瑟博士的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这部书给他极大的震撼,感到中国的科技史由外国人写,深为愧疚。于是内心便萌生学习研究中国科技史的念头,他认为“农业是百业之源,农具是百具之最”,因此确定以农具为研究目标。从此矢志不渝,与中国农具史结下不解之缘,勤奋努力,孜孜以求,他“敢为民生探科技,奋斗拼搏几十年”(自警诗),随时随地做科学研究的有心人,如外出旅途中,也注意观察,他在诗中写到:“面对车窗望广原,无限风光展眼前,别人两眼观景致,我看农具和农田。”

上天不负有心人,有耕耘就有收获,《农具史话》、《〈耒耜经〉与陆龟蒙》等著作陆续问世。但他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要为实现编撰中国农具史的宏愿继续努力。只身一人编写一部巨著谈何容易!既无先例可供借鉴,又缺乏资料,面临很多困难;此时的周昕已年届七旬,加之体弱多病,又住进了老年公寓,条件诸多不便……但他都一一克服了,坚持笔耕不辍,几易其稿,终于完成并出版了这部巨著。

历时两个多月,经过认真阅读,反复研究,收益颇多,我认为《中国农具发展史》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以史为纲,纵横结合,体例创新

我国传统农具种类繁多,其发展史源远流长,书中应如何反映?编写科技史,大体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以时间即按历史朝代为序,依次叙述,中国通史即按此法;另一种是按学科体系分类叙述,如刘仙洲编著的《中国古代农业机械发明史》(1963年版)即按此法,将农机具分为整地、播种、中耕、灌溉、收获、加工和交通运输等7种分别阐述,英国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的农具部分也大体如此。《农具史》的编写,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突出农具发展的特点,上述两种方法兼而有之,即采用纵横结合的方法。先是将农具发展分成起源—初步发展—快速发展—奠定基础—巩固扩展—基本定型—承前起后—发展停滞—中外交流等历史阶段;每一阶段再分叙各种农具的发展,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中国传统农具发展的脉络及其特点。在每一发展阶段,一般先从社会—经济—农业说起,再引述到农具,有根有据,条理清楚。每章还有“结语”,简明扼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我国传统农具在不同历史阶段发展很不平衡。根据这一特点,本书并非平铺直叙,而是有详有略,有所侧重。两汉盛唐经济繁荣,农业和农具都有较大发展,则以更多的笔墨重点阐述,如西汉产生早期农书《璠胜之书》,总结推广代田法和区田法;武帝时,赵过为搜粟都尉,发明创造耧车,实行“三犁共一牛”,把开沟、播种和覆土结合起来,使生产大为提高。唐代诗人陆龟蒙所撰《耒耜经》是我国早期的农具专著,侧重介绍当时标志性农具——曲辕犁。《农具史》载录《耒耜经》原文,以及校正、注释及版本等,并对曲辕犁11个部件的结构、功能及特点,分别一一详加阐述。

(二)有史有论,史论结合,明辨事理

《农具史》虽然是讲农具发展的史书,但并不单纯讲史,而是与议论相结合,有史有论,史论结合,使读者在学史中提高认识,明辨事理。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劳动工具是社会发展与社会生产的尺度”,高度评价了生产工具的巨大作用。工具的产生是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的。《农具史》在开篇的“引论”中首先着重阐明了农业与农具的关系,指明农业和农具是同时产生的,没有农业就没有农具,没有农具也无法从事和发展农业生产,两者相辅相成,形成辩证统一的关系,正如《王祯农书》所提出的“器非田不作,田非器不成。”

(三)专题研究,客观公正,见解独到

对学术问题,发扬民主,各抒己见,展开争鸣,是促进学科发展的正确途径。《农具史》的编写,对学术上的不同意见,注意贯彻“双百”方针,客观公正。

对牛耕起源于何时,学术界争论不休,有始于神农、殷商、春秋、战国、两汉、两晋等多种观点,甚至还有“舶来品”即来自外国之说。该书编者在列出各家观点后,提出自己的见解,认为:牛耕萌发于商周,发展于春秋战国,成熟于秦汉;至于所谓来自国外,认为是没有根据的。

又如秧马,历代文献多有记叙,书中列出16种之多。对秧马的用途,诸家有不同的诠释。争论的焦点主要在秧马是插秧工具还是拔秧工具?经过研究探讨,编者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秧马是一种流行久远、用途广泛的辅助性工具,既可用于拔秧,也可用于插秧。这些见解都有独特之处,是值得重视的。

(四)内容丰富,资料详实,信息量大

本书文字多,容量大。全书共分九章90节,除正文外,尚有附录3种,所附参考文献仅重要专著就有90多种,引用文献难以数计。全书988页,140万字,称得上是传统农具的洋洋大观,中国农具发展史的百科全书。既可用来学习研究,又可当作工具书,为检索查询提供方便。

不少历史著作往往格外关注古代,详古略今,近代以后部分比较简略。《工具史》对近代以后的史实给予足够重视,提供了不少难得的资料,如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从事革命活动的同时,积极为农业变革制造舆论。1894年他在《上李鸿章书》中说:“农政有官,农务有学,耕耨有器,”首先倡议成立农学会,主张农具改良,用“巧器”减轻劳动强度,增加生产。鸦片战争后,受西学影响的魏源、康有为、罗振玉、张謇等人积极倡导学习西方先进农业技术,设立农机具研究机构,引进电力排灌设备等,该书为研究近代农业史及农具史提供大量珍贵的史料。

传统农具是我国先民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发明创造的,书中记述了众多的农具发明家及能工巧匠,如鲁班、赵过、马钧、杜预等等。他们所创造研制的农具在历代农业生产中不断改进与提高。到宋元时达到高峰,各种农具成龙配套,如翻车,即水车,又名龙骨车,原为东汉毕岚发明的提水工具,但尚未用在农业上,及至三国时马钧加以改造,用来灌溉农田,后来又有发展,除利用人力外,又发展为用畜力、风力、水力来驱动,用这些灌溉工具“昼夜不息,百亩无忧”。表现出我国先民的聪明智慧和创造才能。这些在该书中俯拾皆是,随处可见。

中国农具源远流长,有关资料浩如烟海,种类繁多,涉及面广。《农具史》在编著过程中,参阅了历代有关古籍、考古资料、出土文物等,利用了大量社会学、民俗学等研究成果。

(五)文图结合,图文并茂,可读性强

用图象资料表现农业生产技术,特别是农具及其发展状况,“绘图以尽其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农具史》图文并茂,以文图相结合的方式编写是其又一突出的特点。本书所选录的图象资料包括出土实物照片、图象、图表、模型图、画像石砖、壁画、示意图、统计表等。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还从《耒耜经》、《天工开物》、《王祯农书》、《便民图纂》、《棉花图》、《授时通考》以及各代《耕织图》中,选用大量的图象资料,并加以文字叙述,形象、生动、具体,增强了可读性。如《耒耜经》所介绍的曲辕犁,结构复杂。书中就以绘图的方式讲述其11个部件,并标明所用材料、尺寸比例等,使读者一目了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又如各地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石磨盘、石磨棒有150余处,书中一一列表,并说明出土地点、简况、资料来源,清楚明了,易于掌握。

前已提及,本书既是弥补空白之作,无前人经验可以借鉴,就不会完美无缺。以高标准要求,我认为仍有不足之处。

《农具史》所述内容,上自远古,下至近现代到1949年建国前为止。新中国成立后这段农业史,仅在“结语”中略加提及,一笔带过,这是美中不足的。众所周知,新中国也已走过半个多世纪的光辉历程,农业包括农具的发展通史,不能缺失这一更为精彩的篇章。建议本书再版时,把这一段农具史作为一个篇章补充进去。

关于本书的“附录”《农具诗话》及相关的《耕织图》,与编辑体例不协调,而且正文与附录互有重复,如第六章第五节已有“诗文中的农具”,第七章第二节有“《耕织图》与其中的农具”,这部分附录可合并到正文中,使之融为一体。在“附录”中倒是应该增加中国农具发展大事记、年表以及人名索引、书名索引等,起到工具书的作用,为学习研究农具史提供检索方便。

另外,书中还存有笔误和编校上的错误,如刘仙洲误为刘先洲,《农器谱》著者曾之谨误为曾之仅,郭文韬的《中国科技发展史略》应为《中国农业科技发展史略》等。

[收稿日期]2005-03-17

标签:;  ;  ;  ;  ;  

中国农具发展历史回顾_中国农具发展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