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图书出版质量的方法论文

提高图书出版质量的方法论文

提高图书出版质量的方法

傅道坤

(人民邮电出版社有限公司 北京 100164)

【摘要】 本文针对出版行业图书质量的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从人才储备、责任心、考核标准及甄别网络信息等方面罗列了当前图书出版质量低下的原因,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 图书出版质量;人才储备;责任心;多维度考核;网络信息

一、图书出版质量的现状

现在大部分读者觉得,国内的图书存在各种质量问题,比如常识性错误、通篇的显性错误(如缺词少字情况)和隐性错误(比如技术性错误、逻辑性错误),以及可读性太差、注水现象严重等。就常识性错误来说,没有相关背景的读者很难发现这类错误,比如“浓浓的一氧化碳的味道”显然就违背了科学常识,再比如《图书编校质量差错案例》中列举的“在苏联存续的70 多年里,它的人口从1.6亿增长到2.76亿”,而实际上苏联从成立到解体一共才存续69年。这类常识性错误在图书中隐藏得很深,不加注意很难发现。

(model->item(i,4)->text()).toStdString()<< '\t' <<(model->item(i,5)->text()).toStdString()<< endl;

尽管《图书质量管理规定》中提到,“差错率不超过1/10000的图书,其编校质量属合格”,但在每年的图书质量检查中,错误率超标的图书依然屡见不鲜。与显性错误相对的是隐性错误。隐性错误很难被图书质量检查人员发现,但是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却最大,比如科技类图书中程序代码的执行结果与预期不一致、译文虽然流畅但是与英文原意大相径庭(这类错误一般只有对照英文原文才能发现)。隐性错误无形之中会成为读者进步的绊脚石,因此相较于显性错误,更容易受到读者的抨击。

对于所收集的气象数据,文章首先进行了数据的预处理工作,包括寻找数据中的错误点、缺失点、调整数据格式等。在此基础上,从年变化和月变化两个维度就气温、降水、风速、湿度等多种气候对比指标进行分析,了解其气候差异、趋势及变化。

1.7.4 数据处理 采用Excel2007软件进行图表制作和数据处理,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在竞争激烈的出版环境下,出版社跨领域经营无可厚非,但是对不熟悉的领域要心存敬畏,要寻求专业人员提供支持,并专门负责新领域的图书策划与出版工作,做到术业有专攻。在限于各方面原因无法确保专业人员的加入时,建议以外聘专家或顾问的形式邀请他们参与书稿的全文审稿工作,并聆听他们的建议。

二、图书出版质量低下的原因

编辑人员承担的是知识输出角色,即利用原有的专业背景以及工作中培养的职业敏感进行图书出版工作,如多年缺乏知识输入,就容易形成定式思维和惰性,导致他们利用原有的经验策划、出版图书。因此,各出版社需要针对员工的构成提供相应的专业技能培训和职业素养培训,强调编辑职责的重要性,培养编辑人员的责任感。

(一)出版社跨领域经营,人才储备欠缺

受限于知识体系的复杂性以及信息量的激增,编辑人员对某些领域的知识储备不足,在从事非擅长领域的图书出版时,编辑人员如不能主动学习相关知识,过分信任作译者提交的稿件,就会导致问题留存在书稿中。虽然各出版社都有校对环节,但是受限于校对人员的自身素质,校对环节除了校对稿件异同、发现一些简单的录入性错误之外(有时还会额外引入错误),并不能发现并解决更多的错误。

现在的图书质量检查制度不可能对编辑人员出版的所有图书进行全文审查,只能随机选择该编辑名下的几本图书,随机审查个别章节,这给一些编辑人员带来侥幸心理。再者,即使编辑人员不幸“中枪”,当前的处罚措施也缺乏应有的力度和威慑力,无法起到真正的警示作用。

(二)编辑人员和校对人员业务能力欠缺,缺乏责任感

出版社改制后,运行机制发生了变化,市场竞争更为激烈,为了在竞争中突围及增长业绩,很多出版社向陌生领域扩张,但并没有相应的人才储备,以致无法确保图书质量的专业性和准确性,而图书中一旦出现专业性问题,往往就让出版社信誉扫地。

(三)编辑考核唯码洋论,僵化死板

尽管当前的出版方针是坚持图书出版物社会效益第一,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但是有些出版社迫于生存压力,逐利现象明显。在编辑人员的业绩考核上,有些出版社更为看重的是编辑人员的图书销售码洋和利润,放松了对图书社会效益的考量。从编辑人员自身来讲,自己的收入与销售码洋及所产生的利润挂钩,相同的时间内,图书出版流程越短、出版品种越多,收益也就越大,因此有些编辑会主动降低写作门槛,在作译者团队中引入更多以攒书为主业的工作室和写手,放松对所交稿件的审核与检查,导致图书粗制滥造,质量难达预期效果。

至于如何“进入”,那就要读者自己去领悟了。 再看罗扎诺夫关于大小作家的划分。 为什么罗扎诺夫不喜欢托尔斯泰?因为他孤芳自赏。 罗扎诺夫说: 大作家与小作家的区别几乎只有一个: 照镜子和不照镜子。[3]199 所以罗扎诺夫祈祷:“上帝啊,保留我身上作家的一点纯贞吧: 不照镜子。”[35] 所谓“保持纯贞”、“不照镜子”,才能成为真正意义的创作家。 罗扎诺夫说:

(四)网络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毋庸置疑,网络技术给出版行业带来了很大冲击,传统的纸质媒体因其时效性、分发/传播的延后性,以及广播特性(只说不听,缺乏互动),在面对以网络为载体的信息传播、知识分享时,应对措施不足,生存空间受到挤压。在这样的环境下,各出版社要想保持业绩的增长、市场份额的扩张,增加出版品种、拓展出版领域势在必行,而网络的便利性以及网络资源的多样性给出版社的跨领域扩张提供了信心和支持。但是,我们无法验证网络资源的真伪,而且网络传播的特性很容易造成错误信息放大传播、劣币逐良的负面影响,如在编写图书时,对图书的作译者(尤其是以攒书为主的写手/工作室)不加区分和确认,过于信任网络上的信息,由此会引入很多潜在的错误。再者,所有人都有相等的权利访问网络资源,各为其主(出版社)的作译者团队会不自主地借鉴网络中的相同资源相互借鉴,导致市场上的图书同质化、粗制滥造现象越来越严重。

三、提高图书质量的建议

(一)开门纳新,吸引优秀人才加盟

可读性差、注水现象严重等问题在图书中也很常见。可读性差主要体现为行文颠三倒四、佶屈聱牙、故作高深,甚至不知所云,而注水现象严重一般体现为图书核心内容较少(或没什么核心内容),不足以成书,如为了追求图书的篇幅与合理的定价,作者将简单问题复杂化,本来一句话解释清楚的非要东拉西扯,导致核心内容被埋没在一堆冗余无用的信息中,为读者准确定位所需内容带来难度。

(二)提高在职人员的职业素养,培养其责任感

导致图书质量低下问题的原因不一而足,但仔细分析后笔者发现不外乎以下几点:

(三)引入多维度考核方式,完善图书审查制度

唯码洋论的考核方式给出版行业的发展带来弊端,在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方面引入了负面因素,迫使员工片面追求图书生产品种和销售业绩,放松了对图书质量的管理,为此需要弱化码洋的考核,或者在继续考核码洋的基础上增加其他考核维度,形成更为完善的分配制度和奖罚制度,确保编辑人员在图书策划、出版时,既干劲十足又心存畏惧。为了杜绝编辑人员的侥幸心理,还需要严格执行“三审三校”制度,进一步加大图书质量检查的力度和处罚力度,力争做到每书全审、有审必严、有责必究,最大程度地保证图书质量。

(四)慎用网络资源

互联网为出版行业带来的优势和弊端都很明显,因此在使用网络资源助力出版业的同时,一定要趋利避害,编辑人员可以利用互联网迅速了解待入领域的知识,主动寻求作译者资源以及营销推广资源,并与读者积极互动,及时了解读者需求,为后续的图书策划提供指引。

网络的便利性在扩展出版领域、加速出版进度的同时,其网络资源的不准确性以及资源来源的不可信性也给图书出版质量保障带来了难题,不加分辨地接受网络资源、将所得资源进行拼凑形成的图书,其质量难以得到保障。为了提升质量,笔者建议编辑人员利用网络渠道对书中内容进行随机检索,以确认图书是原创还是拼凑,对于后者,要执行严格的退稿制度并对作者/工作室/个人写手提出警告,从而将具有潜在质量问题的图书尽早消灭,确保图书的价值。

结语

图书出版是一个很严肃的工作,从业人员需要具备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切实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从书稿源头做起,优选作译者,要带着怀疑、批判的态度处理手头的书稿,并引入各种方法对书稿中不确定或无法把握的地方积极求证,彻底杜绝低质量图书流入市场,促进出版行业向着良性方向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昕.做书:感悟与理念[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314-325.

[2]陈冀康.引进版图书翻译注意事项[J].出版实务.2016(8):69-70.

[3]中央宣传部出版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图书编校质量差错案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284-293.

【作者简介】 傅道坤,人民邮电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专业编辑。

标签:;  ;  ;  ;  ;  ;  

提高图书出版质量的方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