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实施生命教育的探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政治论文,课中论文,高中论文,生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生命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生命教育指对生命本身的关注;广义的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对生命的关注,而且包括对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
目前,生命教育的实施途径主要是将生命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和学校的其他教育教学活动中,而在中学各学科中又以政治学科最利于渗透生命教育,它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比拟的优势,它是对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公民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课程,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要途径。同时,生命教育也有助于提升思想政治课的课程价值。“课程价值是课程对个体和社会发展的意义,是对个体和社会一定需要的满足。”在思想政治课中渗透生命教育,使思想政治课所传授的知识和技能不仅具有科学价值,更具有生命价值,同时让思想政治课本身更具有生命力。
作为高中政治教师,应该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探索生命教育与思想政治课融合的途径和方法,使二者“交相辉映”,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一、在教学目标中渗透生命教育,丰富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
《上海市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程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了确定,其中,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维度提出要通过学习和社会实践中的感悟、体验,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目标。这个课程目标实际上已经涉及生命教育的内容。
《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提出更加明确的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培养对家庭的责任意识,学会用法律和其他合适的方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学会尊重他人、理解生命、热爱生命;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观;了解人的社会本质,正确认识自我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挫折和困惑,让生命在参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实现价值。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将生命教育的教育目标与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相结合,使生命教育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经济、政治与哲学三个板块有机渗透,这将会极大丰富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
(一)确立渗透的重点目标,拓展教学内容
高中思想政治课作为生命教育的显性课程,本身就包含许多生命教育的内容,但是,有些时候如果教师不去有意挖掘和强调,学生可能不会主动意识到。教师有责任和义务把落实生命教育放在教学的重要位置,让学生能在教学内容中认识生命、尊重生命并最终提升生命的价值。通过结合教材,我确定了生命教育的分年级渗透重点,拓展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
高中各年级思想政治课程渗透生命教育的重点内容为:
高一《经济常识》——引导学生掌握生活技能,提升生命质量。
通过教学向学生传递的生活技能主要有:培养健康的消费心理,适度消费与合理消费;了解消费者的权利与义务,学会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掌握择业、就业和创业的相关知识,了解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明确纳税人的权利与义务;掌握投资理财的基础知识等。
高二《政治常识》——引导学生了解公民权利与义务,促进生命社会化。
通过教学向学生传递的现代公民意识主要有:增强政权观念和当家做主的国家主人翁意识;提高国防观念和国防素质;自觉维护人大制度;增强法制观念和民主意识;了解公民的政治权利与政治义务,积极参与政治生活;自觉维护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履行公民在对外交往中的社会责任,自觉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自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等。
高三《哲学常识》——引导学生提高辩证思维能力,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
通过教学向学生传递的辩证思维能力主要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联系、发展、全面地看问题;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等。
(二)确立渗透的重点课时,深化教学内容
二期课改的思想政治课教材改变了传统教材过于注重知识体系的情况,从学生发展的实际出发,使教材本身就具有极强的生命意识,尤其是每课的最后一节和最后一个框题的教学内容更是立足学生在政治、经济生活的不同角色,提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因此,我通常把每课最后一节以及最后一框作为生命教育的重点课时,从重点课时入手,深化教学内容。
《经济常识》中渗透生命教育重点课时及重点内容汇总如下:
二、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生命教育,优化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
对于学生和教师来说,每天在课堂里发生的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我们生命过程的一部分。在教学过程中起着桥和船的重要作用的是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师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所采取的途径和手段。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根本原则是理论联系实际,基本方法是启发式,启发式的特点在于主动性与创造性的结合,情与理的结合,其中包含了对生命的尊重,对生命潜能的启发。
实施生命教育对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提出更高的要求。《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生命教育必须坚持“认知、体验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既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知识的传授,又要引导学生贴近生活,体验生活,在生活实践中融“知、情、意、行”为一体,使学生丰富人生经历,获得生命体验,拥有健康人生。
体验是生命在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主观感受、经验及情感。“在体验中,主体以自己的全部‘自我’(已有的经历和心理结构)去感受、理解事物,因发现事物与自我的关联而生成情感反应,并由此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深刻的感悟。”体验使学习进入到了生命的领域,因为体验,使学习由认知领域扩展到了生命领域,使学习不仅是知识的增加过程,而且是整个人的成长过程,即发展的过程。因此,教师必须从激发学生生命体验的角度不断优化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
(一)创设教学情境,营造学生生命体验的教学氛围
对学生成长来说,只有那些真正触发学生生命情感的活动,才会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因此教学情境必须是真实的生命情景的再现,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生命体验,教师可以采取“场景模拟”、“角色模拟”等方法,再现现实生活的生命场景。
高二《政治常识》中的一些内容离学生的生活较远,教师可以创设情境,在教学情境中拉近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距离。例如在《国家公务员要努力为人民服务》一课中,可以用模拟公务员的考试引发学生的兴趣,在优秀公务员事迹等场景中让学生体验公务员全心全意为人民负责的准则,用课堂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学会辩证看待公务员热现象;在《建设法治政府、责任政府、服务政府》的一课中,让学生上网浏览政府网站,让鲜活的信息带给学生关于政府建设的真实体验。
高三哲学常识课程的教学内容具有抽象性,更需要教师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思考与体验把抽象的哲学原理具体化、生活化。例如在分析“自然界的存在是客观的”中,教师通过视频展示天体起源、生命起源及人类起源,说明了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变化一步步地形成的,强调人类诞生的复杂性,不仅让学生明白自然界是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的,同时可以让学生认识生命的来源,了解人的生命的可贵性与神圣性,在这种情况下让学生思考当前学生中的轻视生命的问题,这必会使学生对践踏生命的事情感到可惜和痛心,提高他们珍惜生命和敬畏生命的意识。
(二)设计教学活动,体现学生生命体验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生命教育的主体,改进教学方法要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上海市普通中学新课程方案》设计思路之一是:为了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落实培养目标,中小学要为学生提供学习经历,这其中就包括与生命教育密切相关的“品德形成和人格发展的经历”、“潜能开发和认知发展的经历”以及“社会实践的经历”,根据这一设计思路,二期课改新教材中已经注意了学生的学习体验,设置了诸如“经济(政治)观察”、“操作平台”、“阅读与思考”、“实践与探究”等学生课堂活动小栏目,教师应认真研究,运用好教材中已设立的小栏目,并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新设计一些课堂教学活动,给学生更多体验与经历。
财商是现代社会提出的新名词,实际上就是指一个人理财的能力。理财能力关系到个人的生活,也是现代社会重要的生活技能。因此,在《投资理财应遵循的原则》中,我充分考虑这部分蕴涵的生命教育的意义,充分运用了课本中现有的活动,如:调查股市、采访家长、到银行查询等活动,同时,组织学生对教材中的小故事进行讨论,揭示其中蕴涵的投资原则。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继续设计以下课堂活动,例如:小王同学拿到1万元压岁钱,他如何处理最恰当?小王同学的父母如果想选择储蓄这种投资方式,各类储蓄品种怎样组合流动性、赢利性最恰当等等课堂讨论活动,在讨论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更多的学习体验。
三、在实践活动中渗透、拓展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空间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根本原则,实践活动也是生命教育的重要实施途径,实践让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空间从有限的课堂扩展到广阔的社会。因此,在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活动中渗透生命教育,必将拓展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空间,更好体现思想政治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一)组织社会考察
社会考察,可以使学生更深入了解和正确认识社会;能够解决一些在课堂上和书本上不能解决的问题;能够提升学生的能力,丰富学生的生命体验。《上海市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对高中阶段的实践还提出明确要求:强调学生自主进行,强调过程的完整性和方法的科学性,通过实践体验,让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和特长有比较全面的认识。
二期课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在每一个教学单元后,都安排了一个“实践与探究”活动,如《经济常识》第一册的四个活动:算算家庭经济账、职业GOOGLE、体验银行的金融服务、探索商家的取胜法宝;《政治常识》的“走进人大”、制作“法治在线”小报、模拟选举活动和党旗下的风采等等。教师要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这一板块,组织好相关社会考察。
例如,在“模拟选举活动”之前,教师可组织各班级分别进行系列社会考察活动,让学生通过社会考察,真正走进人大:采访本选区的人大代表,了解选举的过程,了解人大代表的工作;参观区人大常委会所在地,了解人大常委会工作;上网查询人大网站,了解近期人大的工作;采访居民,了解群众对人大和人大代表的认识和看法等,在社会考察的基础上,撰写考察报告。这样可使学生对政治课本上的概念和原理有更加直观的理解。
又如,在《政治参与、公民责任》一课教学后,学生结合国家“限塑令”,自行设计调查问卷,组织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并将调查结果向市区有关部门反映。这些活动中,学生不仅行使了公民政治表达的权利,而且增强了国家主人翁意识,在社会实践中还体会到世界万物的共生、共存、共同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生命理念。
(二)参与社会服务
《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对高中学生的社会实践提出:要注重于引导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主动把知识与技能服务于社区,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学习生存技能,提高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这恰好是思想政治课实践性的要求。社会服务是社会实践的一种重要形式,社会服务的范围和内容很广泛,诸如义务劳动、法制宣传、交通协管、助残敬老等等,但总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道德情操。例如,帮助居委会出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劳动合同法等方面的法制宣传板报;结合迎世博600天行动计划,积极参与市民考察活动;担任学校附近交通志愿者活动;去周围的小学、幼儿园或者敬老院开展志愿者服务等等。生命的更高层次就是让自己在为社会服务中体现更大的生命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