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阑尾炎临床诊治探讨论文_王江,黄忠诚,阎大益,李树根,周轲,彭微

小儿急性阑尾炎临床诊治探讨论文_王江,黄忠诚,阎大益,李树根,周轲,彭微

湖南省人民医院胃肠小儿外科 410000

摘要:目的 探讨我院小儿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疗方法及经验,为提高诊治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90例小儿急性阑尾炎患儿临床资料,并评价其临床诊断效果及治疗效果。结果 90例患儿均接受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诊断为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发生感染者11例,经过对症治疗,全部痊愈顺利出院。结论 通过耐心详细询问病史、仔细体格检查、结合实验室及其他辅助检查进行综合分析判断,避免误诊,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减少术后并发症,促使患者尽快痊愈出院。

关键词:小儿急性阑尾炎;诊治;手术

急性阑尾炎是小儿外科常见的急腹症,具有发病急,病情进展迅速,易发生坏疽穿孔等特点。当临床症状体征典型时临床诊断并不困难,但小儿由于年龄小,主诉往往不准确,查体也不容易配合等影响因素常易造成误诊。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90例小儿急性阑尾炎患儿,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小儿急性阑尾炎患儿90例,男54例,女36例;年龄1~12岁,平均7.5岁,其中25例1-4岁,5-8岁30例,35例9-12岁。发病至入院时间6 h-3 d,平均34.5 h。6例单纯阑尾炎患者,急性化脓性阑尾炎55例,29例为坏疽穿孔性阑尾炎。

1.2临床表现 患儿临床症状主要为腹痛后发热,50例伴有呕吐,12例患儿伴有腹泻症状,经实验室检查均有末梢血白细胞及中性分类升高。90例患儿中83例有脐周或右下腹疼痛史,占92.2%,其中有明显转移性右下腹疼痛43例(47.8%)。体查表现为右下腹固定压痛或拒按伴肌紧张35例(38.9%),脐周及下腹压痛47例(52.2%),全腹肌紧张及压痛17例(18.9%)。辅助检查:白细胞(10.0-32.0)×109﹒L-136例,中性粒细胞>0.80者40例。B超检查36例,诊断符合者28例,符合率为77.8%。

1.3治疗方法 本组90例均行外科手术切除阑尾。手术前,急诊完善三大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全套、胸片、心电图等常规检查,如存明显手术禁忌则需要在手术前予以纠正。另外,患儿在行手术前需要使用抗生素,一般使用为头孢美唑50mg/kg,静脉滴注,一天两次。主要是控制感染;接着遵循无菌操作的原则进行手术切除病变阑尾。化脓性、坏疽及穿孔性阑尾炎患儿如脓液或渗液较多应先吸净腹腔内的脓液、渗液,顺利切除阑尾后再用0.5%甲硝唑冲洗术野,再用湿盐水垫蘸尽右侧结肠旁沟及盆腔残余脓液。根据术中情况决定是否放置引流管,需引流者在切口旁另置腹腔引流管引流。术后禁食及拔除引流管时间长短取决于术中阑尾根部水肿情况、术后引流量及颜色等,坏疽穿孔性阑尾炎在拔出腹腔引流管前常规复查阑尾区彩超。术后需配合使用抗生素(头孢二代、三代)、甲硝唑二联等进行治疗。根据术后复查血常规情况决定抗生素停药时间,如未出现切口感染、腹腔残余感染等并发症,复查血常规正常,用药3d之后便可停药;若患儿手术后出现了感染,那么手术之后需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再根据药敏结果调整药物的使用。

2结果

术后90例全部确诊为急性阑尾炎,其中6例单纯性阑尾炎症,55例阑尾化脓性炎症,坏疽性阑尾炎症患儿18例,11例阑尾炎穿孔。依据体格检查、临床表现及辅助诊断检查,84例手术前、手术后全部确诊为化脓性或坏疽穿孔阑尾炎,达到93.3%的符合率;6例误诊,误诊发生率为6.7%,6例误诊患儿阑尾仅单纯性炎症,其中4例为肠系膜淋巴结炎,1例为过敏性紫癜,1例为盆腔炎(14岁女性患儿)。患者术后9例出现切口感染,2例出现肺部感染,5例出现腹腔残余感染,经过对症治疗,均顺利痊愈出院。

3讨论

小儿急性阑尾炎是小儿普外科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各年龄段均可发生,但2岁以内罕见。有文献报道2岁以下可疑阑尾炎急诊行阑尾切除,阴性切除率接近100%。由于小儿阑尾炎往往症状不典型、查体不配合等特点,临床误诊率高,而部分患儿常因呕吐、腹泻、发热等主诉首诊于小儿内科,忽视了阑尾炎的鉴别诊断,往往延误病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患儿年龄小、阑尾呈现壁薄、开口大以及黏膜下层中集合淋巴小结少等,临床发病率高且穿孔率高。因发育及解剖特点,成年人诊断急性阑尾炎较小儿容易,小儿阑尾发生穿孔时易形成弥漫性全腹膜炎,且与年龄相关,年龄越大越典型。本组90例绝大部分患儿均有发热、腹部疼痛、固定右下腹部压痛及白细胞计数增高,这说明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的主要依据依然是这四种症状。对小儿查体不容易,可根据患儿肢体反应、脸面部变化的表情及腹肌紧张度作出判断,动态观察比较腹部体征变化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1]。对于B超提示阴性结果患儿,要密切结合临床表现继续观察,必要时腹部螺旋CT扫描发现阑尾腔粪石也是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的重要依据。对于诊断不明确的腹膜炎,腹腔穿刺抽出脓液也是急诊剖腹探查的指征。一经诊断明确,尽早手术探查是必要的,以免延误病情。

近年文献报道小儿急性阑尾炎诱发因素出现多元化现象,胃肠道功能紊乱、腹泻造成肠道内细菌进入阑尾,导致阑尾腔阻塞引起急性阑尾炎。而且,引发急性阑尾炎的重要诱因也包括扁桃腺炎、上呼吸道感染等细菌感染[2]。

针对急性阑尾炎的患儿尽早的检查、诊断是非常重要的。由于患儿较小,加之病痛的折磨,在检查时候给医生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取得患儿的信任很重要.针对配合度不高的患儿要先让其镇静,等到患儿情绪平稳再给予检查。当检查时医生操作要温柔,等到确定疼痛部位后,对患儿疼痛部位点不断对比,再依据右下腹部有明显的固定压痛点、反跳痛,肌肉紧张度即可确诊。小儿患者特别是年龄小的儿童,阑尾穿孔发生率高但是临床症状体征不典型,因此对于有腹部疼痛的年龄小的患儿特别是婴幼儿应特别重视。除了仔细查体及询问病史之外,对有腹部疼痛的年龄小的患儿即使体征不明显,也应该使用“积极留观”的方法对待。对怀疑阑尾炎的患儿应该使用积极留院观察的治疗方案:静脉给予头孢类抗生素、甲硝唑、禁食、输液等措施,并密切观察腹痛程度、体温变化,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超声波检查及白细胞计数检查。如6h的密切观察仍然不能够排除阑尾炎,即应考虑安排手术。

急性阑尾炎是小儿普外科中最常见的急腹症,随着典型病例的减少,在诊断过程中更应该细致入微,以免造成误诊或漏诊,治疗仍然以手术切除病变阑尾为主,形成阑尾脓肿的分离困难可仅行腹腔引流术。本组中仅2例因无法切除阑尾而仅行腹腔脓肿引流术。阑尾切除手术过程中还应该注意高位阑尾和盆腔阑尾的解剖和切除,掌握这些定能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传统的阑尾炎手术切口主要是麦氏切口。本院在参考一般的阑尾炎手术切除时常规使用麦氏点处做横切,但肌层处理和麦氏切口相同,手术效果很好。横切口的方向和皮纹方向相同,待皮内缝合愈合以后瘢痕小、美观,术后切口裂开率相比其它切口要低[3]。但在临床实际操作过程中,应灵活选用切口方式,以利手术进行。若遇到诊断模糊或者阑尾已穿孔造成弥漫性腹膜炎时,应该进行下腹正中探查切口。

术后出血、感染、肠梗阻、肠瘘等是阑尾炎术后常见并发症。本组90例中并发症为12.2%,其中切口感染9例,肺部感染2例。为了达到提高阑尾炎治愈率并减少并发症发生的目的,应把阑尾根部直径大小作为标准作一间距、而且能够把阑尾残端埋入且没有张力的荷包缝合起来,这样可以消死腔。切口常规用甲硝唑冲洗后,再用大量生理盐水以50ml注射器高压冲洗切口可以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可减少术后肠粘连的发生,全麻术后患儿预防性雾化治疗、拍背吸痰等对症处理可减少肺部感染发生率。在手术过程中注意这些事项,可以减少阑尾炎术后并发症。

综上所述,针对小儿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当患儿被确诊为急性阑尾炎时需尽早安排手术治疗,根据患儿的疼痛点做切口。在实施急性阑尾切除术中,术者要对患儿是否存在穿孔症状进行密切观察,从而能够做到对手术方案进行及时更改[4]。术中,要对麻醉药物的用量进行准确掌握,麻醉药物不管是多还是少都会对手术操作产生不利影响,并且还会对患者的预后以及康复产生严重影响。针对阑尾局部脓液较多的患儿而言,应重视术中对腹腔的清洗及术后通畅引流,切口的保护,以及合理的抗菌素的应用,从而减少术后腹腔感染及切口感染的发生率[5]。

参考文献:

[1]Kirby CP Sparnon AL.Active observation of children with possible appendicitis does not increase morbidity[J].Aust NZJ Surg,2001,71:412-413.

[2]戚云生.小儿急性阑尾炎治疗体会[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0,8(6):205.

[3]伍崇俊,王明祥,李德元,等.小儿急性阑尾炎328 例诊治体会[J].重庆医学,2005,34(8):1210-1211.

[4]胡剑彬.小儿急性阑尾炎超声诊断[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09,1:(25):382 -383.

[5]张军帅,程丽芳.小儿急性阑尾炎诊治体会[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0,13(26):1356-1357.

论文作者:王江,黄忠诚,阎大益,李树根,周轲,彭微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

标签:;  ;  ;  ;  ;  ;  ;  ;  

小儿急性阑尾炎临床诊治探讨论文_王江,黄忠诚,阎大益,李树根,周轲,彭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