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与台湾初中课程目标的比较社会学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台湾论文,中国大陆论文,社会学论文,课程目标论文,初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课程目标”在中国大陆称为“教学目的”,明确规定于“教学大纲”中,在台湾则称为“课程目标”,明确规定于“课程标准”当中。它包括总目标和各分学科目标。课程目标集中体现着作为“法定文化”的课程的主旨,是国家与各种社会优势力量为其社会再生产及创新而对未来社会成员所应具基本素质的统一合法规定。在课程体系中它规范着课程的编制、授受与评价。
本研究的对象是当前分别正在中国大陆和台湾实行的两套初中课程目标,拟从社会学的视角对之进行比较与分析。之所以选取大陆与台湾两套课程目标进行比较,是因两岸社会文化同宗同源,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因此也就最具比较价值与相互借鉴意义;采取社会学的分析视角,旨在进行社会性因素的揭示与分析。就笔者目力所及,目前相关研究并不多见。
研究设计
一、研究范围的确定
本研究是对大陆和台湾现行初中课程目标的比较。材料来自大陆于1992年8月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方案(试行)》和台湾于1994年10月修正发布的《国民中学课程标准》。
台湾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鉴于选修课的课程目标不具有普遍意义且主要是必修课程所规定的知识、能力的深化,因此本研究在进行分类目标比较分析时将对其不予考虑,而仅考虑必修课部分,在进行综合比较分析时则通盘考虑。
无论大陆还是台湾,课程目标都包括总目标和各分学科目标,本研究一概兼涉。大陆教学大纲中个别学科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不分,本研究只能一起考虑,而对于有明确区分的,则只考虑教学目的部分。
二、研究方式与工具的确定
1、分析方式的选择
分析方式的选择包括分类分析和综合分析两种。
(1)分类分析 分类分析有利于具体明确地把握两套课程目标的异同,其核心是确定类目体系然后归类比较分析。
所谓类目体系是指对课程目标中所含有的纷繁复杂的概念起统领作用的结构化概念体系。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可以确定不同的类目体系。依每个概念所蕴含的社会关系方面素养的不同,可确定如下的类目体系(见下表1.基本素养):
(2)综合分析 对于课程目标中存在的不能由上述类目体系包含的具有社会学意义的特征需要进行综合分析。这包括语言社会学方面的特征、理论视野的差异、及课程目标体系中不同学科的地位与结构特征等方面。
2、比较方式的选择。
由于海峡两岸意识形态和文化发展的差异,致使两套课程目标所使用的概念不完全一致,其内涵也往往不完全一致,甚至彼此差异很大。这就需要对意义进行诠释,在诠释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因此,必须运用诠释作为比较的工具。
另外,同一概念在课程目标中出现的次数往往反映出其受重视的程度,因此也可适当运用统计作为比较的工具。
研究结果与分析
首先进行分类比较分析。根据上述类目体系依次展开如下:
一、“个人”素养
课程目标中有关工具性知能和个性素养的规定可归入此类目。
1.工具性知能
每套课程目标中,对于工具性知能的规定都占较大的篇幅。社会学研究对此关注的旨趣在于:对不同类型知识及能力的选择和强调往往具有社会学的意涵。综观台湾与大陆两套课程目标,对于工具性知能的规定有同有异,具体分述如下:
(1)都强调思维能力、创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三者在大陆课程目标中分别出现了8次、4次、6次,在台湾课程目标中则均出现了8次。这可视为海峡两岸社会共同面临着经济迅猛发展、社会快速变迁而对其社会成员所做出的基本要求。
(2)均重视科学精神的培养。在大陆称为“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出现6次),在台湾则称为“科学素养”、“科学态度”、或“科学观念”(共出现4次)。这反映了科学在当今社会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所不同的是,大陆同时强调破除迷信的重要性,而台湾则并未提及,这与大陆很多地区文化发展相对落后的现实及主导意识形态对封建迷信的彻底否定当不无关系。
(3)在知识教育方面,大陆课程目标更重视知识的掌握,而台湾课程目标则似尽量避免“知识灌输”的色彩。这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在课程总目标中,大陆强调“掌握必要的文化科学技术知识”,而台湾则没有涉及知识教育的内容;第二,在分学科目标中,对于有关知识教育问题的表述方式不同,因而其内涵亦有所差异,大陆的一般表述方式为“掌握(获得)……的基本知识”,而台湾则为“了解(认识)……”;另外,这种特点也反映在“知识”一词在两套课程目标中出现的频率上,大陆课程目标中出现多达12次,而台湾课程目标中仅出现了4次。对知识教育的重视与教育场域中教师的绝对权威地位的确立密不可分,因教师是法定的知识传播者,与之相反的则是学生自主权的增大(注:Michael F.D.Young,Knowledge and Control:New Direction for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pp19-46.London,Collier-Macmillan,1971.)。同时,对知识教育的重视亦与当前作为重要社会选拔机制的教育考试密切相关,二者皆来源于社会对学术性知识作为一种高地位知识的尊重与认同。教育的社会选拔功能的主导地位抑制了教育的本质功能(即培养人)的充分发挥,从而又有悖于人们对教育的基本期望,尤其当社会迅猛发展提出新的人才需求时更是如此。大陆当前对于素质教育的呼吁即源于此。然而,知识教育的削弱与全面素质教育的实现必有赖于社会整体力量结构的变革,台湾在这方面已走在了大陆的前面。
2、个性素养
在这方面,两套课程目标所运用的概念不一,其内涵也有同有异。将每套课程目标中表述或意义相近的概念合并后列表(见表2),以资比较。
表2 “个性”素养比较表
大陆台湾
勤奋勤劳
自立自尊
乐观进取乐观进取
文明尚仪、良好风度
勇敢顽强奋斗坚韧毅力
勤俭节约勤俭
艰苦朴素肯定生命的意义
美化生活之志趣与理想
通过比较,分析如下:
第一,两套课程目标的共同之处在于:都重视勤奋、节俭、顽强坚韧的毅力、乐观进取的精神、以及文明的风度。这与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不无关联。
第二,二者主要的不同之处在于:大陆强调“艰苦朴素”、“艰苦奋斗”,而台湾则强调“肯定生命的意义”、“美化生活之志趣与理想”。这一方面与两岸间经济生活水平差异有关,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两岸所倡导的不同文化意识形态,大陆提倡一种革命战争年代的生活作风,而台湾则注重一种中产阶级的生活情调。
二、“家庭”素养
大陆课程目标中只有一处涉及到家庭问题,即“孝敬父母”,而台湾则有多处提及如“爱家”、“孝悌”等概念,还设有“家政”课程,它规定以下目标:“充实日常生活所需之家政知能,养成适应现代生活之健全国民,培养美化生活之志趣与理想”。
大陆与台湾课程目标均重视“孝敬父母”,这是传统文化在其中的共同体现,也表明了这种价值观念在当今社会仍具有生命力。然而对于具体的家庭生活方面,大陆的课程目标则丝毫没有提及,这暗涵着学生在这方面的知识、能力与素养只能从家庭或社会学得并养成。然而,由于现今社会变迁的迅速,家庭的结构与功能、人们的家庭观念都在迅速转变,这需要给尚未成年的学生以有意识的引导。台湾已注意到了这点,这也体现了其重视生活教育的宗旨。大陆课程目标在这方面的缺乏,或许是由于大陆的社会变迁尚未对此提出明确要求。
三、“他人与群体”素养
主要包括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处理与他人、群体的关系时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将每套课程目标中有关于此的概念经合并后列表(见表3)。
表3 “他人与群体”素养比较表
大陆 台湾
尊重他人 尊重别人
诚实守信 诚实仁爱
礼貌 礼节
团结协作 互助团结合作
相互交往的能力
良好人际关系
集体主义 群己合谐
关心集体 修己善群
认真负责 负责尽职
树立群体意识 团队精神
(组织性、纪律 合群心性
性、集体荣誉感) 爱群
通过比较,分析如下:
1、在对待他人方面,两套课程目标的要求基本一致,都强调尊重、礼貌、诚实、合作与团结。
2、在与群体(集体)关系方面,两套课程目标都重视群体精神的培养,但具体内涵有所不同。大陆更强调遵守纪律、对集体的义务和责任感、关心集体,而台湾则较重视群己和谐、修己善群、爱群。这显示了两岸意识形态不同的取向。即大陆是绝对集体取向的,强调个人对集体的无限责任。而台湾则较多地从个人角度出发来对待群体,强调个人与群体的和谐。另外,台湾重视团队精神的培养,这在大陆可能会被等同于“小团体主义”,因为它强调对单个群体的忠诚,而大陆则更重视对整个社会的忠诚,这与两岸社会制度(即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差别不无关联。
四、“社会”素养
这里的“社会”指较为宏观的间接与个人发生作用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社会因素,个人在这方面所应具备的素养权且称为“社会”素养。
1.政治素养
包括国家、意识形态、民主法制、政党政策等方面。
(1)国家 大陆与台湾的课程目标均强调爱国主义教育,不过提法不同,内涵也有所差异:
大陆的课程目标将爱国主义放在了极为重要的地位,在整套目标中以不同形式出现的“爱国主义”高达16次之多,超过了其它任何一项具体类目。当今中国处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用爱国主义思想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凝聚力,努力维护国家的利益,这是民族富强所必须的。然而,在世界日益一体化的今天,似应将对爱国主义的强调与对具有宽阔的世界胸怀的强调结合起来,这在后面对于“文化”素养的比较中将再次涉及。
台湾同样强调爱国主义教育,不过始终将爱乡、爱国并提(在整个课程目标中出现了8次),并且强调民族意识的培养(如“陶冶民族意识”、“厚植民族精神”)。其“爱乡”指的是爱台湾、“爱国”指的是爱中国,“民族意识”指的是中华民族意识。台湾重民族意识的培养目的在于让其社会成员明白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而大陆不提民族意识,只提爱国主义,则旨在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
(2)意识形态 台湾现行的初中课程目标中,基本上没有与其主导意识形态直接相关的内容。大陆的课程目标中则有,主要体现在以下的概念中:“爱社会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群众观点”、“阶级观点”、“社会主义思想品质”、“认识社会主义优越性”等。其中尤其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放在重要位置(分别出现了7次和3次)。这些概念基本上全是政治语言,由于其模糊性和抽象性而似乎很难说是教育语言,由此亦可看出政治话语对课程目标的渗透。其在教育实施中的真实效果究竟如何似亦很难测评。
(3)民主法制 两套课程目标中都列有培养学生“民主法治”观念。台湾在其课程总目标中,将民主法制教育与生活教育、品德教育并列为国民中学教育的中心,而大陆的课程总目标中并未提及,可见台湾对此的重视程度远高于大陆。大陆在对此条目的具体解释中,更强调法制观念的培养与行为的养成,在共7条的解释中,只有1条是关于民主的,即“正确运用民主权利”,其它6条则皆关于遵纪守法、责任、义务等。这与当前大陆整个社会民主发育尚未健全似不无关系。
(4)政党、政策 在台湾的课程目标中没有直接与其政党、政策相关的内容。大陆的课程目标中则列有:“热爱中国共产党”、“对学生进行我国的基本国情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关内容的教育,使他们初步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奋斗目标,初步树立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才能使中国强盛起来的信念,了解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和任务”。
由上述(2)、(4)两点可看出台湾政治与教育的相对分离,以及大陆政治上试图自上而下造就新国民的愿望。
2、经济素养
大陆的课程目标中没有与经济直接有关的内容,台湾则列有:“加强学生对经济的基本认识,使养成正确的经济观念,具有参与经济建设的能力”。(在继后的教材纲要中所列的有关此方面的要点包括“经济与生活”、“国民所得”、“投资与储蓄”、“产业与贸易”、“货币与银行”、“政府的收入与支出”、“职业道德与企业的社会责任”、“消费与消费者保护”、“公害防治与环境保护”、“正确的财富观”等内容,由此可见其关注范围的具体与全面。)
经济在当今社会中日益具有重要的地位,每个社会成员都会卷入其中。由于经济现象的复杂及其与每个社会成员关系的密切,因而有必要在义务教育阶段教给学生较为系统的基本的经济知识,引导其正确的经济观念。由大陆课程在此方面的欠缺,可看出大陆课程与日常生活的相对脱离,及其相对于社会发展的滞后。
3、文化素养
这里从形态学意义上使用“文化”一词,即以区域、民族、国家以至全人类范围所界定的“文化”,其核心在于强调不同文化的异质性或统一性及世界文化的多元性。
大陆课程目标中基本上没有此方面的内容。台湾课程目标则多有提及,具体分列如下:“扩展多元文化的视野”、“养成珍惜文化资产的观念”、“了解乡土文化,陶冶学生爱家、爱乡、爱国之民族文化情操”、“增进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基本认识与欣赏兴趣,使其具有发扬我国优良文化的能力”、“增进学生对国际文化的基本认识与欣赏兴趣,养成尊重不同文化的态度”、“培养自尊尊人的民族情操及和谐共荣的世界眼光”、“具有开阔的心胸,并成为具有世界观的国民”、“领悟世界多元文化的特质和价值”等。
值得一提的是,大陆课程目标中有“国际主义”一词,可与台湾课程目标中“世界观”一词相比。其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是一种政治语言,是基于一定阶级立场而对国际关系的看法,而后者则是普通语言,是基于现实生活中国际交往的需要。
中国大陆幅员辽阔、民族众多,不同区域、不同民族往往都具有其独特的文化。随着社会流动的加速,不同文化间的交往将会影响到绝大多数的社会成员,如何体认自身文化并尊重不同文化体现了社会成员的基本素养,并会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另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际交往日益频繁,外来文化甚至渗透到了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种族中心主义”与“崇洋媚外”早已成了人们共同关心的问题,外来文化的无孔不入使我们不得不有所甄别。如何教导学生认识这些问题并引导合适的态度与行为,这是教育应正确面对的问题。单单强调爱国主义是否能解决国内国际文化多元的问题?大陆课程目标中是否缺乏这种多元文化视野?这亦体现了大陆课程目标与日常生活的相对脱离。
4、“社会生活”素养
包括对待人民、社会、劳动等方面的素养。将两套课程目标中有关的概念罗列成表(见表4),以资比较。
通过比较,分析如下:
第一,在“对人民”方面,大陆强调“热爱人民”、“为人民服务”,台湾则强调“民胞物与”、“服务助人”。二者在具体所指对象方面差不多,但由于各自意识形态取向的不同,其内涵亦有所差异。“人民”是一种政治语言,“热爱人民”、“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的道德要求,而“民胞物与”则体现了中国传统的贵族风度。
第二,在“对社会”(指狭义的“社会”)方面,大陆只列有“遵守社会公德”一条,台湾则包括“关怀社会的情操”、“适应社会变迁的能力”等内容。这一方面与大陆将有关此方面的内容列入政治范畴有关,另一方面,台湾对“适应社会变迁”的关注是大陆所没有的。而当前大陆的社会变迁同样快速、深刻,会波及到每一个社会成员,如何有意识的引导学生适应这一变迁应该引起重视。这也进一步显示了大陆课程相对于社会发展的滞后及对日常生活的关注不够。
第三,在“对劳动”方面,台湾课程目标基本上没有直接提及有关此方面的内容,大陆则有多处提及并专门设有劳动技术课程。这种差异与两岸教育目的的不同有关(大陆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台湾则强调“德、智、体、美、群五育并举”),在这里不再多加论述。
表4. “社会生活”素养比较表
大陆 台湾
对人民 爱人民
民胞物与的胸怀
为人民服务
服务助人、仁民爱物、四海
忠于人民 一家的人生观
树立群众观点
热爱劳动人民
对社会 遵守社会公德 关怀社会的情操与参与能力
适应社会变迁的能力
在科技社会中生活调适能力
良好社会生活规范实践能力
对劳动
爱劳动
正确的劳动态度
良好的劳动习惯
树立劳动观点
以上是依类目体系对课程目标进行的分类比较分析,另外还有些特征无法全面地涵盖在这些类目体系中,需要进行综合分析。这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两套课程目标在语言方面的差异
在大陆课程目标中,政治语言占很大比重,有很多话语是对政治语言的直接套用,这在前面的分类分析中已多有提及,在此不再多加细述。政治语言对课程语言的高度渗透显示了政治对教育的高度支配。而台湾课程目标中很少有政治语言的出现,较多的是专业语言(即教育语言)。政治语言与教育语言的差异在于,前者的特点在于其社会感召力,因而往往是口号式的,其要求也往往是自上而下的,后者则更多地从适应学生个人的角度出发,其要求往往是自下而上、源于生活的。当前全国范围内道德教育的困境与这种体现在课程目标中的专业语言的贫乏及政治语言的错位当不无关系。
二、两套课程目标所反映的人文社会科学视野的差异
人文社会科学视野作为一种通过影响课程目标制定者的理论思维从而影响课程目标制定的因素发挥着作用。这种视野的有无反映了对某类社会问题认识的广度和深度及对与之相关的教育问题的考虑程度。对这种视野的分析需要向社会中的有关学术场域展开透视。
大陆课程目标所反映的此种视野主要有:(1)哲学视野,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如“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劳动观点、群众观点、阶级观点”等概念;(2)心理学视野,如诸多知识、技能、能力、态度、兴趣等概念。
台湾的文本则反映了更多的学科视野,包括:(1)哲学视野,如“心胸宽阔的人文素养”、“热爱生命”等概念;(2)心理学视野,如能力、创造力等概念;(3)社会学视野,如“社会变迁”等概念;(4)经济学视野,如“经济观念”等概念;(5)文化学视野,如“多元文化的视野”等概念;(6)终生教育学视野,如“终生学习的态度”等概念。
大陆课程目标所体现的学科视野的困乏一方面反映了大陆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尚未真正成熟,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大陆课程目标制定者的理论视野的局限。
讨论
通过以上的比较与分析,笔者认为,可以为我们目前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尤其是新的课程目标的制定提供以下启示:
第一,课程目标应涵盖更为全面的素养。相对于台湾初中课程目标而言,大陆初中课程目标在经济素养、家庭素养以及民主法制素养等方面明显缺乏,涵涉甚少。这就意味着,学生在相应方面的发展将难以得到学校教育积极的引导。
第二,课程目标应更接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世界以及现实体验。大陆课程目标存有与学生日常生活及现实体验相脱离的倾向,这在以上的分析中已多次指出。如过分重视知识的获得,而不强调学生的认识与领会;在个性素养方面,忽视学生内在的生命体验,而强调外在精神的灌输;在政治素养方面,强调灌输而缺乏反省;在社会生活素养方面,缺乏对社会变迁问题的关注。由此培养出的学生将难以具备适应现实生活的充分素质,所进行的教育也难以被学生所全面接受。
第三,课程目标的制定应进一步专业化。应体现合理的教育理念,多学科的学术视野,而不应过多局限于政治政策的层面,应真正地立足于人的发展。
标签:课程目标论文; 台湾经济论文; 政治文化论文; 台湾生活论文; 大陆文化论文; 知识体系论文; 社会教育论文; 文化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