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潮中的“童子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童子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抢滩登陆“洋招生”
去年10月以来,在我国广州、南京、上海、北京相继举办了一系列外国大学招生活动。来自英国、德国、瑞士、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的教育机构,在驻中国使领馆官员的率领下,浩浩荡荡“杀向”中国经济发达地区。
10月13日下午,包括利物浦大学、爱丁堡大学等著名大学在内的英国26所高校在英国驻沪总领馆官员的率领下,在南京金陵饭店摆开阵势接受有关招生方面的咨询。由于英国教育的良好声誉,从头至尾,总共有2000多个家庭与学生前来咨询有关事宜。
10月24日,德国、英国、瑞士等15所欧洲国际寄宿制学校的校长,来到北京,坐镇凯宾斯基会议大厅,面向中国的中、小学生及家庭举办洽谈展示会。他们通过电脑及电教资料详实地展示了学校的教学、生活及文体活动设施,并直接解答各位家长所关心的具体问题,如留学签证、费用、奖学金申请条件、家长如何赴欧探视子女等。
与80年代相比,90年代的出国潮呈低龄化趋势。过去以大学毕业生居多,而现在以高中毕业生为主。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中国的教育消费市场每年消费在几十亿人民币。而有报道称,仅广东省,去年一年中小学生留学就花掉了接近10亿元人民币。
显然,外国大学是瞄准中国人的钱袋来的,他们深知,中国人对教育是最舍得投资的。因此,即使是英国这样拥有许多世界一流院校的国家,对留学生的要求也并非高不可攀,甚至,比我国的高考要低许多。
何种家庭的子女如此热衷于掷重金留洋,中国学生留洋动机何在?据了解,送子女出国读书的家长,有的是各类企业负责人和私营企业老板,也有党政干部、教师。
“把孩子送到国外,是想让他在未来的就业选择中多一份竞争力。”一位在教育部门工作的先生说:“因为国外重视素质教育。”
他说,在我国“升学教育”的指挥棒无时无刻不在驱使着孩子们去挤“独木桥”。一些学校的授课形式、学校管理、师资力量和现行教材内容等均叫人不敢恭维。学生所学的知识很难与社会接轨。况且大学生毕业分配制度改革后,多为自主择业,花些本钱到国外去拿张洋文凭,就业渠道就会更宽一些。
一位学生家长分析到,我国每年有数百万高中毕业生,而有机会升入高等学府深造的还不到1/3,其余的人只好进入社会或选择其他受教育的途径,留学也是一种选择。“我的女儿在国内很可能考不上大学,据说加拿大的大学入学不需要考试,花几十万元人民币把孩子送到加拿大,不仅能圆孩子的大学梦,而且还能长更多的见识。”这是一位私企老板的心声。
“我只是希望孩子换一个环境,早一点了解世界,早一点学到更多实用的知识。”在市政府任职的王女士如是说。王女士的儿子16岁,正读高一,她向笔者算了一笔帐,假如儿子在国内读到大学毕业的话,要读到22岁,如果早点送到国外,情况可能就大不一样,即使也在22岁拿到洋文凭,其意义也迥然不同,因为在国外转几年,个人理念以及认识世界的方法都可能会有独到之处,无论是知识结构或是思想方法都容易与不同的民族文化接轨。
如果说王女士的见解比较前卫的话,那么刘先生则表现出了一种教育消费新观念。“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消费热点,家长有权进行选择。”刘先生说,“大学并轨后,孩子上大学也要交一定的费用,而且费用正在逐年上升。同样是交费,选择范围怎么不可更宽泛些呢?经济条件好的家庭送孩子自费留学,给孩子一个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应该说不是什么坏事。”
签证路上荆棘多
沙先生准备将才上高二的孩子送往澳大利亚读书,把资料递进使馆后,等了半年,使馆通知留学资金不足,不予签证。他把银行证明寄过去,又等了3个多月,等到的回音是,有“移民倾向”,不能入境。 沙先生往来奔波,筋疲力尽,于是找到了长沙市一家留学人员咨询服务公司,在该公司的指导下,重新填写申请表、准备材料,才顺利获得了签证。
有过这种经历的人,远不止沙先生一人。人们普遍认为,既然外国大学入学门槛不高,只要有钱,很容易办妥。事实不然。出国手续繁琐,填表数量多,而且各国要求不一,各国的留学政策也各不相同。这就使得许多想通过写信或者从互联网上索取留学资料的人,不能顺利入学。于是,在全国各大中城市,一个个类似留学人员咨询服务公司的中介机构应运而生。
据咨询服务公司的咨询人员介绍,外国使领馆拒绝签证的理由一般为“有移民倾向”,而实际上,重要的是留学资金的问题。如果不提供有说服力的资金来源资料,一般都会遭到拒绝。使领馆要求申请者提供的材料,包括父母或自己的工资单、税单,以保证你有正当的、合法的收入,防止移民倾向。
也就是说,外国欢迎你留学,是因为你能付得起学费。成绩暂时不好,没有关系,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留学费用需几何
那么出国留学到底要准备多少钱?
据统计,英国院校平均学费(1998—1999年度)文科(包括商业、会计及法律课程)5200至8000 英镑; 理料7000 至10000 英镑; 医学13000至16000英镑。生活费(含住宿费、伙食费及交通费):伦敦每月500至550英镑; 牛津剑桥每月500 英镑左右; 英格兰的其他地区每月400至450英镑;苏格兰每月300至350英镑。以上所列学费及生活费折合人民币,平均每年13至15万元。
澳大利亚的教育水平不亚于欧美,但在学费及生活开支方面低于欧美国家(1澳元约合人民币5元)。学费一年由7000澳元至12000 澳元不等,不包括其他杂费。医疗保险费为一年274澳元。一般1名学生1 年生活开支为9000澳元至11000澳元。
日本学费一年约100万日元(合7万元人民币),生活费每月10万日元(合7000元人民币),一年综合开支在15万元人民币左右。
美国大学一年消费在两万美元以上,加上生活费,一年开销少说也得3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5万元。
德国学费一年大约1万马克(约合人民币5万元),此外还需再交一笔医疗保险费及学生会会费。
新西兰成为最近留学的热点。 大学本科一年学费分别为:文科9950至14850新西兰元;理科14000 至16000 新西兰元; 工科16000 至17500新西兰元。生活费一年大致需7000至11000新西兰元,包括食宿行等。
综上所述,出国留学一年开支约合十几万元人民币,四年将是一笔不小的数目。除经济开支外,诸如日本等国,中国留学生还需在所在国寻找一位经济担保人。
另外,如通过咨询代办机构办理出国手续,还需交纳一笔额外的中介费。笔者从一家中介公司了解到, 赴加拿大、 美国留学收费标准为3000美元;赴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收费2000至2500美元,其中包括出国代办费、培训费及为国外校方代收的签证费。
身处异国几多愁
家长不惜血本将孩子送出国门后,这些少年留学生在国外的学习、生活如何呢?
可以肯定的是,国外不同于国内的教育方式、生活方式、竞争环境,使这些少年留学生得到了在国内得不到的锻炼。离开了父母的呵护必须独立面对生活,他们中的许多人很快学会了生活自理。但在这些家长“望子成龙”、“留学镀金”的美好期待后面,却有着一本难念的经。
据某重点中学老师介绍,该校几个原先喜滋滋让子女退学赴大洋彼岸深造的家长,如今泪流满面,忧心忡忡。当初,他们由省内一留学中介机构牵线将孩子送出了国门,该机构承诺:出国后3 个月到半年包吃包住,先到语言补习学校培训3个月,期满后保证进国外正规大学。 家长、孩子欢天喜地。结果3个月后, 外国移民局将这些孩子押送到机场,勒令出境。原来他们给这些孩子办的是3个月的短期签证。期满后,还不知道正规大学在哪里。
有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家长在孩子原就读学校老师面前哭诉:孩子出国后,就安排住在私人住宅中,4个人挤住在不到10平方米的小屋里,一张床,一张小桌子,伙食由房东包办,给吃什么就吃什么,常吃不饱,吃不惯。这么小的孩子一人在海外,实在叫人担忧。
另一位让孩子到新加坡读书的家长,现在后悔不已:花这么多钱,才发现教育水平还不如国内……
最令人担忧的还不止于此。一个10来岁的青少年身处异国,能否在需要自我管理的环境中健康成长更成为问题。对此,有关专家告诫家长们,不要让中学生盲目出国,因为孩子年龄小,不成熟,出国后心理准备不够,又没有长辈的指导,很可能会受到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有的在强烈的异文化冲击下,甚至会出现精神问题,成为所谓的“边缘人”而影响其一生。
反思国内教育
面对巨大的教育消费市场,无孔不入的外国商界自然不会轻易放过,从最初的联合办学到目前来中国“招兵买马”。观念逐渐更新、思想逐步开放的中国人,也纷纷打开窗户推开门,让孩子走出去接受教育。
从1999年起,我国高校大幅度提高招生比例,这不能说与中学生留学潮的高涨没有关系。中国教育体制的改革,民间呼唤了很多年,但进展不大。我们对教育功能的认识,还必须向“公民权利论”提升,即必须认识和承认接受教育是公民与生俱来的权利。一个学生,只要他上得起大学,有学习的能力,就没有理由拒之门外。而我们现在高考,除了选拔人才的功能外,还有阻止一部分人入大学受教育的“过滤网”的作用。如果人们出得起钱,又把接受高等教育视为快乐,这种需要不应当满足吗?
如果一些重点大学必须经过严格挑选的话,那么,中国还应当有一部分普通大学向学习成绩不那么好,但有财力上大学的人敞开。
经济学家魏杰对“小留学生现象”忧心忡忡:“如果将高中后教育的需求在国内转化好,那将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著名经济学家易纲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的专访时也表示,“从经济学的角度讲,这一现象反映了一种需求,你不能说它是不理性的。但它又确实是一种内需的外流,值得我们深思。”
出国留学的低龄化现象,从某种角度反映了我国现有办学体制、教育模式的弊端。我国的应试教育注重知识积累,强调记忆力,忽视了对学生动手能力、创造性的培养,学生毕业后不能很快适应社会工作。单一的办学体制,也阻碍了教育的发展。面对内需强劲的教育市场,我们岂能坐视洋人渔利?
标签: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