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馆藏期刊建设的认识与思考_文献论文

图书馆馆藏期刊建设的认识与思考_文献论文

对馆藏期刊建库工作的认识与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期刊论文,工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馆藏期刊作为一个图书馆收藏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具有出版连续性、系统性及内容新颖性、专业性的特征,往往是用户进行学术研究、课题探讨、技术革新、生产开发等活动的首选文献类型。因此,对馆藏期刊进行回溯建库,是全面实现图书馆自动管理,充分开发利用馆藏资源,更好地服务于各类用户,促进文献资源共享的一项重要工作。

由于期刊这一文献类型自身的特点,决定了期刊建库工作有别于图书建库工作。它更加强调建库的指导思想和建成库的质量、水准。因此,期刊库的建设方便本馆用户利用馆藏只是显效,而通过建库逐步实现地区性乃至全国性的期刊资源共知、共建、共享才是长效和更大的意义所在。

1期刊建库的指导思想及原则

建库的指导思想:结合本馆主要服务对象的学科、专业需求及文献利用实况,保持和发展馆藏特色,摈弃多多益善、有藏必建的错误观念和做法。钱红、赵炳武同志都曾撰文就“全面开展回溯建库是不现实和不必要的”这一观点予以阐述[1][2],认为“只能根据本馆自身的特点和服务重点、文献利用率、出版时间”等因素确定建库的对象和原则。如果说这一结论适合于馆藏文献丰富的大型馆,那么中小型馆是否就可以在建库时不经选择、毫无保留地把现有馆藏统统变为未来网上数据库中的内容呢,应当不是。那样做的结果,除了做大量徒劳无效之功外,建成的数据库也只堪称庞大冗长的垃圾库,势必影响运行速度,凭添检索噪音。

馆藏建库应是一个清点馆藏、整理文献、文献剔除,同时了解缺藏补充需求,进而达到全面正确地揭示馆藏、科学有效地控制馆藏的过程。由于期刊这一文献类型存在着老化问题,并且停刊、复刊、改名、继承等情况屡见不鲜,因而更加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及时进行馆藏的调整和补充。因此,建库的原则应是:(1)质量原则。一是保证建成库中的数据准确无误,二是保证库中数据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2)标准化原则。严格按照有关标准及格式建库,保证建成库在参加地方性和全国性期刊联合目录时,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被吸纳性。(3)方便检索原则。保证建成库能较好地满足用户的查询需求。

2期刊建库工作步骤及注意的问题

期刊回溯建库工作是图书馆馆藏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我们有责任、有必要杜绝各种错误,建立一个高质量、高水准、运行良好的数据库。我们要有意识地通过建库来进一步明确馆藏特色,发现缺藏及各学科文献分布的合理性、失调情况,及时对原有馆藏中的失效文献进行剔除,达到优化馆藏、提高馆藏利用价值的目的,也为实现资源共享创造条件。

期刊建库工作的第一步:核对馆藏。将馆藏期刊卡片目录与期刊库内的文献进行实际核对。对有刊无卡的予以补卡并补全馆藏及有关著录事项;对有卡无刊的要及时追查并核实有关著录事项(不能追回者需及时注销);对刊物与卡片记录有出入的要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及时修改;对停刊、停订的要在卡片上明确注明;对改名、继承的情况要予以准确记录。总之,要使得作为建库“蓝本”的馆藏期刊目录与实际馆藏完全相符,以保证建成库中数据的真实可靠。

第二步:对现有馆藏作客观分析,结合实际需求制定“去留”的标准。属于以下几种情形的文献不宜留作馆藏:(1)本馆用户从无人问津的文献;(2)利用率低下、无收藏价值的文献;(3)“文革”前出版的中文科技期刊且于“文革”中大部分停刊的文献;(4)已中断订购多年且未予恢复订购的期刊;(5)既不是从创刊起订购,又未予连续订购的文献。剔除无用馆藏的同时,要拟订准备扩充的馆藏文献的种类,特别要及时开列重要馆藏缺卷少期的补配清单,及时开展馆藏的补充工作。

第三步:对不符合建库标准的剔除文献抽取下架,同时抽出对应的卡片。但对下架的拟剔除文献(及其卡片),不应当无序堆放,应按其原有序号密集在一处一段时间,并开列清单一份,以备它馆补配之用。

第四步:根据核对过的卡片及制定的有关原则具体实施建库:(1)按照有关标准及规范进行数据的套录或录入;(2)及时对套录(录入)的数据按卡片进行校对,做到数据准确无误。

3期刊库建设应达到的标准及建成库的功能

期刊库建设应达到的标准是:(1)数据库能真实、准确、全面地反映馆藏期刊信息;(2)库中数据格式标准化,著录、标引规范化,以利于上网数据交流、资源共享;(3)数据库应当具有良好的检索功能;(4)对期刊馆藏的流通、利用进行计算机管理。

按上述标准建成后的馆藏期刊库将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功能:(1)准确无误地揭示馆藏期刊的具体情况,完整系统地反映馆藏期刊的全貌;(2)提供各种检索功能,方便用户检索馆藏期刊;(3)自动进行实时统计,及时准确地反映馆藏期刊的利用情况,为进一步优化馆藏建设提供客观依据;(4)数据库动态维护,及时添加和补充新数据修改变更事项,剔除无用文献,保证数据库的高质量、高水准运作;(5)为文献资源合理分布提供依据,作为地区性或全国性期刊文献资源共知、共建的必要基础,促使资源共享的实现。

4馆藏期刊库建设中的有关问题及处理方法

对于期刊建库中数据格式标准化、著录标引的质量控制,人们已成共识。但对期刊建库中期刊光盘全文数据的处理,人们尚认识模糊。

我们认为,购进的期刊光盘既然是馆藏,自然不可排除于期刊库之外。但对于其中每种刊物收录情况的反映和记录如何进行,值得讨论。是将其中所有的刊物像一般的期刊那样,根据著录规则进行完整记录,还是将其作为一种连续性的电子出版物(数据库)笼统反映,看来都不合适。如果按前一种做法,会导致建成的数据库中出现数据重复的问题;而将其按一种出版物笼统予以反映,显然也不合理。最好的做法是将购进的期刊光盘全文数据库中的收录情况与现有馆藏进行核对,将光盘中收录而现有期刊库中缺藏的刊物予以记录,并将它们的详细书目信息按规范建入馆藏期刊数据库中,以使建成的期刊库能完整、准确地反映真实的收藏情况。这样做虽然比较麻烦,但起到的作用则不仅仅只是真实揭示馆藏,而对未来优化和调整馆藏结构都提供了很好的依据。我们完全可以按购进的光盘数据库的收录情况对原有订购刊物从品种到数量进行增减,去除重复订购,补充缺藏期刊,一方面可节省经费,另一方面又可使馆藏质量不断提高。

标签:;  

图书馆馆藏期刊建设的认识与思考_文献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