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装配式结构住宅工程关键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任奖善

预制装配式结构住宅工程关键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任奖善

中国电建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河南省郑州市 450046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整体技术的提高,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与传统建筑施工形式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具有众多优势,而其中,绿色节能作为主要优势存在,此种优势充分迎合了现代建筑领域的发展趋势及社会发展对建筑业所提出的要求,促使其被广泛地应用到现代住宅工程建设中。论文以实际工程作为案例,对预制装配式结构住宅工程关键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包括预制装配式构件吊装、预制装配式墙板定位等各个方面。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结构;住宅工程;施工技术研究

引言

近些年,随着我国建筑工程技术的不断研究与创新,预制装配式结构住宅工程作为新兴的建筑工程技术逐渐被广泛利用,并且发展前景较好。预制装配式结构的主要工作原理是将核心的受力构件通过现浇结点相连接,这种方式相较于传统的建筑工程施工方式,减少能源的消耗,保护环境质量。但是目前的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仍处于探索阶段,施工工程的质量也需要不断的进步完善,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还有待提高,从而推动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提高建筑工程的社会经济效益,巩固建筑业在我国的重要地位,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1预制装配式结构住宅工程特点

①结构预制结构预制是预制装配式结构施工的最突出特点,即依照工程设计或现代建筑主流要求,在正式施工之前,先制造建筑所需要的结构,并将所有结构拆分存放,当进入正式施工或接到相关需求之后,则可以将这些结构直接运输到施工现场,再依靠施工人员将这些结构组装、加固即可。在上述条件下可以看到,预制装配式结构施工十分简便,同时省去了传统现场健在建筑结构的流程,有利于施工效率增长。②环保性较高在传统建筑施工当中,其施工工艺时常会出现粉尘污染、噪声污染现象,同时因为现场制造的工艺精确度存在缺陷,整体施工的物料、能源的消耗较大,此时在现代提倡环保的概念下,传统施工的环保性表现显然不满足标准。在预制装配式结构施工当中,首先因为其工艺流程简便,施工过程中不会出现太大的振动,所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粉尘污染、噪声污染现象影响,其次在结构预制工程当中,可以采用相关的仪器设备来控制物料、能源的消耗情况,可以避免物料、能源浪费的现象,这一点在传统施工当中很难实现。③成本较低在工程施工的本质上,其总成本来源有很多,例如人力成本、物料成本等,这些成本因为传统施工技术的弊端(例如上述两部分中的弊端),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间接使得总成本上涨,这对于建筑单位的经济效益以及住宅售价都有一定影响。而在预制装配式结构施工当中,因为工艺相对简单,首先不需要太多的人工,因此可以降低人力成本,其次介于其环保性表现,物料成本也得到了控制,最终简单的施工工艺便于人工对其进行掌控,可减小施工失误的概率,间接对维护成本进行了控制,综合来看,预制装配式结构施工的成本较低。

2预制装配式结构住宅工程关键施工技术研究

2.1预制剪力墙

基于预制构件的预制剪力墙施工技术经过连接和加工,以确保项目施工的质量。在预制住宅结构的施工中,剪力墙施工技术的应用主要基于螺栓连接。在预制构件的安装期间,剪力墙构造技术需要下层肋条处理以检查所有钢筋是否插入到内壁预制预留板的螺栓孔中。特别是在住宅工程施工中,必须及时固定螺栓孔,浇注水泥砂浆,有效连接剪力墙与不同结构之间的距离,从而保证住宅工程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同时,预制剪力墙技术还包括套筒连接技术,泥浆锚固技术和机械连接技术。

2.2外墙节点防水技术

防水技术的应用一直以来都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侧重环节,建筑工程的防水效果直接关系到建筑后续使用的性能以及使用寿命。传统建筑施工的防水理念是堵水,就是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将外部的水流堵在建筑物之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是预制装配式建筑是存在节点缝的,所以常规的堵水方法并不能达到最优的防水效果,这时候就应该采用导水、排水的方法。设计人员应该在设计施工方案时充分考虑到这点,即外部的水流可能会突破外侧的防水层,这时除了采取传统的防水技术外,还应该设计出科学合理的路径将深入到建筑内的水流导入到排水构造中,然后将其排出建筑外,这样才能有效避免外部的水流深入到建筑室内。PC建筑外墙接缝是整个建筑工程的关键部位,在施工过程中比较容易出现差错导致材料干缩出现变形。PC板板缝的具体处理工艺应该根据前期实验结果最终确定,接缝宽度最小为20mm。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墙板无论采用的是横缝还是竖缝,接缝处都应该用PE棒填充,并且用高分子密封材料比如硅酮密封胶进行密封,防止外部的水汽进行到建筑物内部。在预制装配式建筑物墙板的上下都设置成套的企口,企口缝应该呈现出内高外低的形状,这样水流在重力的作用下就会自然向下流,最大限度防止水流进入室内。两个墙体之间的水平拐角处应该采用密封胶防水的方式,墙体与现浇结构之间的缝隙应该用干性无收缩水泥砂浆进行封堵。

2.3灌浆套筒连接

在针对预制墙体结构下部边缘缝隙进行密封处理的时候,可以借助方木将缝隙进行填充,在填充缝隙操作结束之后,在房屋外层利用水泥砂浆制作成圆弧形结构来完成封堵,缝隙需要尽可能的填充严实。灌浆料务必要严格的遵照施工规范来进行配置,并且在配置灌浆料的时候需要保证机械表层的湿润度,所有的原材料的添加量都需要进行前期的计算,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灌浆料的质量和新能。在灌浆料制作完成之后,需要按照顺序来完成橡胶塞的封堵,所有的分仓单元需要留出一个下排灌浆孔洞,无需进行封堵,在灌浆孔洞内设置注浆管并开启注浆泵,等到灌浆料形成柱体结构之后,对所有的灌浆孔进行封堵。

2.4预制装配式墙板定位

首先,在预制装配式墙板吊装完成之后,需要结合楼层控制线,经由底部可调斜撑杆实现拧入与拧出,明确墙体在室内外方向的角度。其次,在预制装配式墙板侧移方向上不存在调整件,应用撬棒在偏出方向一侧顶推,结合预先在楼层上与构件上弹好的侧向定位线,明确构件侧向位置。

2.5预制构件吊装

预制装配式结构住宅工程中所使用的预制构件是有系统分类的,通常分为湿式系统与干式系统,在选择构件系统时,要对预制装配式结构住宅工程进行全面的了解,并且对周围的环境、土壤质量等因素进行综合研究,选择合适的预制构件系统,不同的预制构件系统的吊装操作也是不同的。湿式系统的吊装环节要先进行放样,再进行预制柱、大梁、小梁、楼板、外墙和阳台板以及楼梯的浇筑,最后是灌浆,湿式系统的墙板下部安装会用铁件连接,并且要预留出一定的空间,以防止建筑物在遭受地震时的剧烈晃动所产生的影响。干式系统的流程顺序大致与湿式系统的安装方式相同,最大的区别是干式系统将吊装外墙作为最后一个步骤,干式系统的整体流程是先放样,然后吊装预制柱、大小梁、楼板和阳台板以及楼梯的灌浆,最后再对整体构件进行施工。

结语

在当前住宅的发展过程中,预制装配式住宅以其优越的性能受到社会的广泛欢迎,预制房屋对环境的污染较小,施工过程快速、易于控制,从而提高了施工效率。在预制住宅建设过程中,应加强对建筑技术的研究和创新,提高预制住宅建筑的质量。其中包括了外挂式作业平台技术、PC技术、ISP自保温技术和混凝土构件施工技术等。

参考文献:

[1]李国臣.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9(22):39-40.

[2]高新春.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要点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19(07):185-188.

[3]于鹏.预制装配式结构住宅工程关键施工技术[J].居舍,2019(20):81-85.

论文作者:任奖善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6

标签:;  ;  ;  ;  ;  ;  ;  ;  

预制装配式结构住宅工程关键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任奖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