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 浙江总队 310022
摘要:随着科技进步的日益加快,高科技带给人们的生活不仅是方便和快捷,也给人类不断进步带来源源动力。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各行各业都面临着转型和升级的压力。地理信息检测与绘制同样受益匪浅,通过先进技术提高了工作效率,达到更加精准的高度,并且,信息技术使检测和绘制地理信息的方法步入了数字化的广阔空间。
关键词:新时代地理测绘;信息化检测;应用研究
我国地理信息化测绘工作取得过很大的成就,但在新时期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包括创新性的问题,测绘设备过于依赖进口的问题,地理信息产品内容过于单一的问题,等等,必须采取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地理信息时代的信息化测绘,寻求推动信息化测绘技术发展的动力。
一、地理信息测绘相关技术概述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地理信息检测和绘制中运用数字化技术可以使地理信息更加准确和精确。这种技术利用了计算机网络、通信、传感等一系列技术手段,对地理信息进行空间、距离和布局进行测量和分析。使得地理信息测绘具有了数字化的特性。
(一)将地理信息进行采集和汇总后,录入专门的信息处理平台,在平台内进行计算和分析,形成数字化信息后更好地为地理勘测工作提供依据。
新形势下地理信息的测绘手段耕读哦地运用了技术手段,实现了传统测绘手段无法进行的实时查询功能、数据图形实时更新功能。并且通过平台还能对一些比较特殊的数据和图形进行处理。
(二)激光雷达技术是信息化测绘技术中的又一项新技术。集激光、GPS、INS为一体,用户轻松得到精确DEM和数据的获取[1]。其工作流程为将激光光束打在物体上,对照形成的光斑进行定位和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在获取相关数据后,进行多级曲面拟合和处理。形成测绘数据与图像,例如青海玉树地震期间,激光雷达技术就在当地地震灾区的地标断裂层的勘测工作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对地质的稳定性等给予了科学和可靠准确的计算。为救灾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数据依据。
(三)量测实际景象并图像化技术,在信息化测绘技术中属于绘制图像的三维技术。通过将图形立体化和数据共享,使得地理信息可视化程度提高,对数据的呈现实现了多角度和大比例设置。
(四)区域分为内分米级精度实时定位技术。这种技术是通过GNSS基准站,将系统资源、数据信息进行采集和增强,实时共享。使得数据服务范围扩大到全国,在我国定位和导航产业中也有涉猎。
(五)SAR数据处理技术。工作原理为全天候不间断获取数据。SAR技术可以将模拟影像灰度转变为真实影像。并将SAR模拟影像技术作为基础对正射进行纠正。通过差分干涉测量对震形变场进行提取,以研究地震断裂带变化和地表变形情况。新地理信息时代已经采用了RPC模型,对地面上的点位和成像点进行描述,具有精度高的特点,实际操作中一般选取三次项及不同分母的模型[2]。
(六)将实景进行可视化、可量测的影像数据转化。这种实景影像为基础的空间信息服务技术是对4D技术的完善。通过三维场景的建立,将城市中关于公安、消防、金融等领域的监控进行数字化踩空,在城市建设、城区安全、事故防御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
(七)借助网络和网络服务建立分布式共享框架的技术,是一种基于天地图的公众服务,通过P2P网络数据存储系统,建立起测绘遥感数据的多源、多尺度的影像共享,实现三维空间数据库的构建,组成多层次的三维空间所以以及多级缓存、调度的功能。使用WEB网状应用模式对QS评估模型进行研究,得出具有普适性的地理信息服务。通过RS和GIS等技术的运行架构,将工作流程进行整合,实现对建筑等地理信息的检测。这种功能包含多样,如三维数据浏览、多尺度影像浏览等。不仅提供给公众服务以编辑丰富的地理信息服务,还能为企业开发专题信息技术服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信息化测绘技术的现状与问题
在新地理时代带给我们方便、高速的发展状态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虽然我国的测绘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问题也是存在的,与国外先进技术相比较,整体的测绘技术缺乏创新,而且在设备上还依赖于国外进口。
(一)测绘体系的建立与技术维护阶段多从国外佳能口,这些对技术上的高要求使得国内的测绘体系还不能应对,只能样张国际先进技术,投入大量资金。如果要改善这种情况,必须在卫星定位技术上进行开发和探索,提高三维测量基准的精准度。
(二)目前我国的测绘体系中的遥感技术还相对落后,获得信息和数据准确率不高,实际应用性能较差。要改善这一现象,就要开发新的天地孔一体的遥感系统,这个系统能够实时获取信息和数据,保证数据的即时更新。
(三)对测绘得出的数据的分析能力还比较落后,数据的利用率较低。需要创建智能化、自动化的测绘数据分析系统,对获取的数据进行规划化、集中性的采集和分析。
(四)地理信息产品类别单一,造成信息的管理和保密程度不足,要改善这个问题,需要开发新的地理信息技术[3]。
三、信息化测绘服务的要求简述
(一)新形势下的测绘地理信息需要一个很好的平台,各种信息均可在平台上进行公布和共享,每个人都能参与到数据的空间建设;
(二)将地理信息纳入到互联网系统,网民参与形成具有网络地图性质的数字地球开放的接口借助一些方法使用户直接参与软件的开发和应用;
(三)不同分辨率的影像材料在三维可视技术的支持下更加利于分析和管理。用户浏览、挖掘信息可以使用APP、插件等方式进行更加便捷和直观的操作;
(四)信息化测绘服务帮助用户实时地获取地理信息数据,并且能快速地回答用户的问题和应急需求。用户在服务中可以得到信息数据、产品作业流程、信息服务共享、测绘资源的互操作等服务支持。
四、新地理时代信息化测绘的应用
(一)信息化测绘的提供者、建设者、服务者组成了信息化测绘的管理体系。网络基础、测绘服务等技术条件给予信息化测绘系统以技术支持系统。零玛组装等方式构成了信息化测绘系统对所有的数据进行组织管理的服务体系。
(二)通过上述各类体系的综合运用,对采集到的地理信息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后,形成三维立体地理信息数据图。这种图形可以将城市、农村的布局等进行立体展示,而且可以统计农作物的产量等。在我国的农业、交通、运输等各个领域具有非常大的使用意义。上述数据、图形等分析资料对于各个行业发展和运营有着实际的操作价值,通过信息化测绘技术获得了更多的可靠真实的数据,在决策和运营中加以参考。
(三)地理信息测绘技术包括的技术有高级和低级技术之分,高级技术虎需要有完备的基础设施和软件技术服务,例如卫星传感、卫星通讯等技术。低级技术与人工操作有关。在信息化技术发展的今天,无论是基础设备的开发和利用,还是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都需要投入很大的资金和精力,才能促进社会工业快速发展[4]。
结语:
新地理信息时代,是在传统信息测绘技术的基础上,对技术、设施、软件、人才等各个方面的进步和发展。要保证我国信息化测绘技术不断进步,就要将之视为研究领域,在测绘技术等方面加大粒度进行提高。目前来说,设备、服务、人才等都是这个领域需要解决的。想要真正做到信息化测绘,就需要不断发展技术,才能为用户提供更多安全高效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李德仁,王艳军,邵振峰等.新地理信息时代的信息化测绘[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2,37(1):1-6.
[2] 陈捷.信息化测绘移动工作平台设计与实现[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6,39(2):53-56.
[3] 张涛.城市测绘的信息化测绘技术及体系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8):297-297.
[4] 谢静.关于城市测绘信息化测绘技术与体系的建构思考[J].环球人文地理,2016,(6):302.
论文作者:金丽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26期9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8
标签:技术论文; 数据论文; 地理信息论文; 地理论文; 信息论文; 影像论文; 实时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26期9月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