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第一中学体育中心 255200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中指出:体育教学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造性,在体育实践活动中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表现才能的机会,针对体育的特点,培养活泼愉快,顽强拼搏,主动迎接困难和挑战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格;加强人际交往,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培养团队精神,正确对待个人和集体,成功和失败,胜不骄,败不馁,能够与同学友好合作。这就要求我们体育老师在体育教学中除了培养锻炼良好的体魄外,还得注重学生的情感教学。笔者就情感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做了一些初步探究。
一、情感因素与体育课堂教学的联系
情感是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体验,是对事物好恶的一种心理倾向。简言之,情感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心理体验、心理倾向。体育课的教学目标是以育人为本,配合德育、智育和美育,促进高中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总表现出某种情感,而且始终受到这种情感的影响。经验告诉我们,尽管决定学生学习好坏的因素是较复杂的,但情感因素与学生学习的成功与失败有着很大的关系。体育教学与其他教学一样,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但它不是简单的教与学的相互作用。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很有价值的“人际关系”,即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关系。而在这种“人际关系”中,情感作为一种内动力,在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作用中占着重要的地位。
二、情感因素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情感并非人的原始本能,人们所体验到的情感是对情境刺激的评价,是个人信仰、态度、人格特征和情境因素的结合,具有强烈的催化作用。教师课堂上只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细致入微,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就能赢得学生的喜欢和尊重,培养积极的情感体验。只有对学生倾注情感,时刻关心信任并鼓励他们,才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自信心,促使他们奋发向上。教师对学生真挚的情感体验,可以使师生之间心相通、情相容,教师教得热情,学生也学得积极主动,课堂上呈现一种生动活泼的局面。情感因素也是激发学生努力参与课堂的动力。教师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要我学”为“我要学”,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实质上就是培养学生对待学习的情感问题。同时情感还是课堂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有利因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情感因素在高中体育课程中的实施策略
1.融爱与尊重在自己的课堂
英语中有句名言叫喜欢喜欢自己的人。只有人与人之间做到互相喜欢,才会爱屋及乌,喜欢老师的课堂,才会积极参与体验课堂整个教学过程。只有心甘情愿地去做事情,才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情感教育中,要真正用爱去感染学生,去感化学生。在体育课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会更加紧密,两者的关系也会更加熟悉,教师要将学生视为自己的朋友,要尊重理解学生,换位思考他们的感受和处境,学生交流和沟通,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以此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目的。比如:进行长跑训练的时候,一部分学生偷懒会趁着教师不注意,投机取巧,少跑几圈。笔者认为发现这样的情况时,最好不要当众去揭露这些学生,而是应该单独与学生进行交谈,首先肯定他们努力去跑,然后让他们了解这样的行为和想法是不对的,这样既能够不损伤他们的“自尊心”,又能解决问题,如此,学生会更加尊敬更加信任教师。
2.与学生平等相处,关系和谐
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师道尊严一直是不可被质疑的。教师总是不光掌控课堂,还掌控学生的,学生总是处于被动听话的位置。而如果要创建积极愉悦的情感课堂,教师与学生应该建立一种更加和谐、更加平等、更加民主的关系。教师能够更加亲近学生,学生也愿意和教师谈心,正所谓良师益友,也就是这个道理。想要实现这种课堂,笔者认为体育教师就应该放下教师的架子,真正敞开自己的心扉,和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谈心,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生活情况甚至情感情况进行了解,走进学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的心里,让学生对教师放下戒备,吐露真心。一旦学生和教师之间距离被拉近,情感就得到了一定的升华,这样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就提高了,体育课堂也会愉悦而并且教学效果会更好。
3.爱中有严,严中有爱
没有纪律约束的自由是不存在的。一样的道理,如果只是一味地爱和尊重学生,而没有严格的纪律约束,这样的课堂也是不成功的,久而久之,很可能会出现混乱的局面。所以,笔者认为体育老师应该打造宽严相济的课堂。教师对学生感情上的尊重和生活中的关爱,并不代表放任学生,不然就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同时也是对教师职业的亵渎。教师可以对学生关爱有加,但是要把握爱学生的度。大多数体育教师性格刚毅、直爽,不拖泥带水,加上课堂外的散点式教学,学生难免会有精力不集中,想玩闹的现象,这事针对课堂秩序而言,教师就要采用相对刚性的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收获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篮球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采用比赛的方式让学生进行篮球训练,那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不遵守规则的学生要采用严格的方式进行管理,对于那些不遵守规则的学生,要适当地进行提醒和惩罚;而对于一些身体协调性差不擅长篮球的学生,教师则应当给予鼓励从而提升学生学习信心。所以,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而确定如何教学,做一个有智慧有方法的老师。
论文作者:王鑫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12月第29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
标签:学生论文; 情感论文; 教师论文; 课堂论文; 因素论文; 体育论文; 自己的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7年12月第299期论文;